從屈辱到崛起,中國等待了太久。當五千年的畫卷在“鳥巢”輕盈舒展,這一刻,我們等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來,世界格局改變太多,不變的是我們對崛起的求索。世界是國家、民族同進步、共生存的大舞台,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時期,大國始終是這個舞台上的主角,演繹一段激揚年華。葡萄牙、西班牙或許還在回味四百年前的揚帆歲月,荷蘭的風車執著地轉動著小國霸業的點點滴滴,英倫的“日不落”豪言隨著時間垂落在晚霞中。往昔已然成夢,舞台上留下大國崛起的痕跡,讓後來者聆聽啟示。
復興路上伴著風雨坎坷,古老的中華民族如同一株頑強的常青藤,歷盡劫難,青蔥依舊。她從這汶川的廢墟上從容站起,挺立在歷史的關口,以自信的姿態求索崛起之路。
作者簡介:
許長榮,生逢江南晚秋,後北上京城潛心研讀,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長期致力於歷史文化的研究工作,文如和風又不失新銳鋒芒,見解獨到兼具文史積澱,常在著名報刊上發表文章,曾參與策劃並親自執筆“煮酒論史”系列暢銷書,代表作有《美麗的民俗與中國文化》、《和名家一起淡看清朝風雲》等。
章節試閱
導篇 從廢墟上從容崛起的民族
第一章 災難中成長的中國
人類歷史是一部災難的記憶史
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席捲了中國平均地勢最低的四川盆地,地震的衝擊波如放射線一般向四周擴散而去,幾分鐘內,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感覺到了不同程度的震動。而在四川,秀麗的山川轉瞬間崩裂、破碎、滑落,道路一瞬間被泥石流沖毀,山間的茅屋瞬間成了碎片。
站在廢墟上回首,人們用沉痛而復雜的眼神看著田野被毀、家園坍塌,凝望碎石深處偶爾生出的幾株幽草,開始了對歷史災難的沉痛追思。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肆虐,龐貝古城瞬間被毀。公元542年,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發生黑死病,高峰時每天有1萬人死去。而到了14世紀,歐洲也被籠罩在黑死病的陰影之下,2500多萬人因此喪生。1817~1832年的霍亂、1519~1540年美洲的天花疫情,使這些時期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黑暗年代。
災 難好像總是和人類相伴,姑且不論戰爭等人禍,單是地震等天災給人類帶來的災難便觸目驚心。每年人類能感覺到的地震有5萬多次,能造成破壞的5級以上地震約1000次,而能造成巨大災害的7級以上地震約十幾次。每一次災難都是對人類神經的一次敲打,一串串觸目驚心的數字連接起了不堪回首的歲月。
在世界範圍內,中國堪稱地球的重災區。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自然災害最多。
在殷墟的甲骨文中,各種天災都出現了:旱澇、地震、風災、雷災、蝗災。不僅如此,最能顯現民情的民間諺語和歇後語,也有大量關於天災或預示災害將到來的內容,例如“缸穿羅裙山戴帽,螞蟻搬家蛇上道,大雨將要到”、“旱刮東風不下雨,澇刮東風天不開”等。
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大多數與自然災害有關。據《史記》載,戰國七雄並立時期,秦穆公十三年,晉國發生飢荒,向秦王朝購買糧食,糧船規模宏大,浩浩蕩盪。秦穆公十四年,秦發生飢荒,晉卻未曾援助秦,為此雙方發生爭戰。秦穆公十五年,晉國又發生了飢荒,雖然穆公十四年的時候向晉國求糧食,晉國沒有幫忙,但秦國還是基於“飢穰更事耳,不可不與”的道義,慷慨贈與小米。從秦晉之間的救災往來開始,僅僅三年間,兩國就發生三次天災,其災害頻繁程度可想而知。據《中國救荒史》一書統計,從有明確災難紀年的商湯二十四年直至清朝覆亡,在這三千多年時間裡,中國共發生大規模自然災害3000餘次,平均一年一次有餘。
其中,洪水幾乎是災害的常客。可以說,水孕育了文明,但也能讓文明覆滅。黃河流域是……
導篇 從廢墟上從容崛起的民族
第一章 災難中成長的中國
人類歷史是一部災難的記憶史
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席捲了中國平均地勢最低的四川盆地,地震的衝擊波如放射線一般向四周擴散而去,幾分鐘內,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感覺到了不同程度的震動。而在四川,秀麗的山川轉瞬間崩裂、破碎、滑落,道路一瞬間被泥石流沖毀,山間的茅屋瞬間成了碎片。
站在廢墟上回首,人們用沉痛而復雜的眼神看著田野被毀、家園坍塌,凝望碎石深處偶爾生出的幾株幽草,開始了對歷史災難的沉痛追思。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肆虐,龐貝古城瞬間被毀。公元542年,東...
目錄
導篇從廢墟從容崛起的民族
第一章災難中成長的中國
人類歷史是一部災難的記憶史
中華文明在災難中突圍
第二章多難興邦:歷史的辯證法
多難興邦
每一次災難都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
從抗震精神到奧運精神
第一篇中華文明:災難中重生的常青藤
第三章慘烈片段裡,家國肌體的磨礪
滔滔水患與統一意識的凝結
成為汪洋中的一滴水
為未來造就擔當的一代
第四章在廢墟的底色下,重新審視生活
尋找家庭倫理中的人性光輝
花開花,給生命應有的禮遇
英雄的平民化
第五章自然的思考,心靈文化的救贖
我們不是自然的尺度
錘煉復原力
織補文化的缺憾,接續文明的斷層
第二篇夢迴百年,屈辱中崛起
第六章跌落瞬間,站起之難
思維的硬傷:“中國中心論”
夢醒了,被迫睜眼
殘斷山河,烈火中求生
第七章陣痛之下迎來思想的“分娩”
在血淚中“烘焙”思想
熄滅了大火,火苗依在
美麗的意外,革命的槍聲
向凡爾賽宮說“再見”,向聖彼得堡說“你好”
第八章在沉寂中爆發,在痛苦中覺醒
小船駛在大船的希望
合作與分裂,走出效仿的囹圄
蹣跚步伐考驗引路人
生死存亡的歷史拐點
民心的勝利
第三篇漫漫復興路,上下求索
第九章求索路上,敢教日月換新天
巍巍軍魂,異土安眠
蓬斷草枯藏國威
第十章變與不變,這是一個問題
一百多年串起民族思想的接力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改革的剛性與動容的情懷
第十一章開往現代的列車
呼吸民主的空氣
從人治走向法治
科教:國家飛翔的翅膀
家園的拷問
第四篇從華夏風骨解讀多難興邦
第十二章仁受,兩千年的中國風骨
仁愛氣息,沉澱思想的氣象
人如蒲葦,草木知青
第十三章千古江山,載不動許多愁
盛衰時刻,知識分子的守望
最大的災難是忽視災難
第十四章心頭繫著家國
從家到國,愛的泅渡
家國意識的平民色彩
第十五章面對生命與義的選擇
義,丈量生命的厚度
人間正道是滄桑
第十六章浩然從容,達觀精神悖論
一種從容,別樣出世
精神豐盈,文明不會乾涸
第五篇中華文明的延續性與多難興邦
第十七章文明:以開放的姿態綻放
歷史選擇了這塊“海綿”——儒家文化
這一滴水,藏著中國人的品格
孔子的文化遠航
第十八章“家”是我們心底的執著
“內守”精神:理性與血性的交集
厚重的鄉土,人生最終的心理坐標
漂泊路上,行囊裝歸心
第十九章一切皆有序,所以穩定
農業帝國的“護身符”——戶籍
茶·中庸·內在精神的穩定性
第六篇歷史的關口,中國何去何從
第二十章在災難中沉澱,從容走向世界
多舛歲月,和世界在一起
中國式耐心:讓世界更了解中國
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第二十一章天下情懷,文化行遠
從北京到台北,一彎海峽一樣情
文化:另一條復興的思路
軟實力:一張最有用的國家名片
附錄
中國古代災難實錄——中國災難史統計表
多難興邦評論集
對“多難興”的反思與展望
汶川地震啟示錄:大國民
多難興邦(節選)
中國——災難後必然崛起!
“多難興邦”是對生者的激勵(節選)
多難興邦:中國給世界一個驚喜
多難興邦,坎坷育人
“多難興邦”的現實意義
從災難中崛起(節選)
“只有當人們對個體生命的思考提升到整個國家命運的思考的時候,才會多難興邦,才會鳳凰涅槃”
面對災難的反思
災難反思與改革契機
力量,在災難後凝聚
導篇從廢墟從容崛起的民族
第一章災難中成長的中國
人類歷史是一部災難的記憶史
中華文明在災難中突圍
第二章多難興邦:歷史的辯證法
多難興邦
每一次災難都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
從抗震精神到奧運精神
第一篇中華文明:災難中重生的常青藤
第三章慘烈片段裡,家國肌體的磨礪
滔滔水患與統一意識的凝結
成為汪洋中的一滴水
為未來造就擔當的一代
第四章在廢墟的底色下,重新審視生活
尋找家庭倫理中的人性光輝
花開花,給生命應有的禮遇
英雄的平民化
第五章自然的思考,心靈文化的...
商品資料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10-01ISBN/ISSN:9787802289581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5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