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選舉,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中央”層級的選舉,包括“總統”、“副總統”、“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等的選舉。第二類是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包括台灣省省長、台灣省議會議員、台北市市長、台北市議會議員、高雄市市長、高雄市議會議員以及各縣市長、縣市議會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會代表、村里長選舉;其中的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會代表、村里長選舉,由於層級在鄉鎮以下,又被稱為基層選舉。本書是對台灣選舉制度的研究,希望對有興趣觀察和了解台灣選舉的讀者能夠有一點幫助。
台灣的選舉,可以分為兩類,“中央”層級的選舉和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本書主要介紹了台灣選舉的演進、台灣政黨諸生態、選民的價值取向、“藍綠對峙”的政治版圖、選舉的策略與技術要素、影響選舉的重要因素、“立法委員”選舉的技術性比較、縣市長、直轄市長選舉策略比較、台灣選舉的未來走勢等內容。
作者簡介:
史衛民,1952年生,湖南新化人。內蒙古大學歷史學學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碩士。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大一統——元至元十三年紀事》(1994年)、《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長卷》(1996年)、《魂散丁洲》(1996年)、 《元代軍事史》(1998年)、《劉秉忠與忽必烈》(1998年)等專著,主持翻譯《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1998年),發表元史論文十餘篇。
目錄
第一章台灣選舉的演進
第一節初辦“地方自治”的密集選舉(1950~1954年)
(一)直接選舉範圍的擴大
(二)選舉制度的變化
(三)國民黨政權遷台後的首次“總統”、“副總統”選舉
第二節選舉走向簡約合併(1954~1968年)
(一)50年代中後期的選舉
(二)第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三)被壓制的黨外助選活動
(四)第四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五)確立“公費選舉”制度
第三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選舉(1969~1974年)
(一)1969年的“中央”和直轄市“民意代表”選舉
(二)第五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三)“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
第四節蔣經國時代的選舉(1975~1988年)
(一)黨外助選再起波瀾
(二)第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三)《選罷法》的頒行
(四)“美麗島事件”對選舉的影響
(五)第七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六)政 黨競爭登上舞台
第五節選舉的全面變化(1989~1995年)
(一)解除戒嚴後的兩次直接選舉
(二)第八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三)“中央民意代表”全面直選
第六節“總統”直接選舉的衝擊(1996~2000年)
(一)第九任“總統”、“副總統”和第三屆“國大代表”選舉
(二)國民黨漸失選舉優勢
(三)第十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第七節台灣選舉的新局(2001~2006年)
(一) “北藍南綠”的格局
(二)民進黨繼續執政下的選舉
第二章台灣政黨諸生態
第一節國民黨——“老店換新顏”的艱難步履
(一)兩蔣時期建立和維繫穩定的派系結構
(二)“非主流派”與“主流派”之爭
(三)黨內改造與建立政黨合作關係
(四)馬英九帶來的新氣象
(五)百年老黨面臨更嚴峻的選舉形勢
第二節青年黨、民社黨——淡出政壇的“老黨”
(一)不斷分裂的青年黨
(二)民社黨的沒落
第三節民進黨——“選舉怪物”的歷史變遷
(一)民進黨早期的派系結構
(二)彰顯“台獨”與“派系共治”
(三)由“派系共治”走向“一人獨治”
(四)“解散派系”的真正意圖
第四節新黨、親民黨——“深藍”政黨面臨選擇
(一)新黨的盛衰
(二)親民黨的走向
第五節“建國黨”、“台聯黨”——“深綠”政黨的困局
(一)未成氣候的“建國黨”
(二)以“精神領袖”為中心的“台聯黨”
第六節非盟或無盟——無黨籍人士的合作模式
(一)三大聯盟鼎立
(二)無黨團結聯盟與“第三種勢力”的生存空間
第三章選民的價值取向
第一節台灣選民數量的變化
(一)人口數與選民數的關係
(二)選民人數的“權重”排序
第二節選民 投票率的差距
(一)投票率由高到低的走勢
(二)高投票率與低投票率縣市的劃分
(三)台灣最主要選舉中的投票率排序
第三節影響投票率的主要因素
(一)選舉重要程度的影響
(二)選舉頻率的影響
(三)選民的投票動機
(四)選民不投票的主要原因
第四節選民 的投票取向
(一)日益淡化的政見取向
(二)被嚴重扭曲的候選人取向
(三)部分選民存在的關係取向
(四)不斷強化的政黨取向
第五節“中間選民”的走向
(一)對“中間選民”的不同解釋
(二)“中間選民”標準的澄清
(三)“中間選民”的作用
第四章“藍綠對峙”的政治版圖
第一節“中央民意代表”選舉顯示的各政黨選民基礎
(一)國民黨、民進黨得票率的變化
(二)新黨、親民黨、“台聯黨”的得票率
(三)三次“立法委員”選舉顯示的兩大陣營選民基礎變化
第二節各政黨在地方主要“民意代表”選舉中的得票率
(一)各政黨在台北市、高雄市議員選舉中得票率的變化
(二)各政黨在縣市議員選舉中得票率的變化
(三)各政黨和兩大陣營在“民意代表”選舉中得票率的綜合走勢
第三節單一席次選舉呈現的“藍”、“綠”支持率
(一)縣市長選舉兩大陣營得票率的變化
(二)台灣省長與直轄市長選舉兩大陣營的得票率
(三)“總統”選舉兩大陣營在各縣市的得票率
第四節“北藍南綠”政治版圖的解讀
(一)台灣政治版圖的變化
(二)不同選舉選民支持取向能否保持一致
(三)地方執政者的影響
(四)省籍對選民的影響
第五章選舉的策略與技術要素
第一節候選人的選擇
(一)政黨提名候選人制度的變化
(二)候選人提名權限劃分與“中央決定”的影響
(三)協商提名機制的作用
(四)“封閉式初選”與“開放式初選”
(五)幹部評鑑與民意調查
(六)不分區、僑選等“立法委員”候選人提名方式的不同
(七)政黨協商提名候選人的發展
(八)候選人提名的策略要素
第二節選舉的攻防方略
(一)選舉的總體目標
(二)文宣策略及其成效
(三)“天王”輔選的變化
(四)應對“抹黑”、“抹黃”的成功範例
第三節選舉的技術操作
(一)競選機構和人員
(二)選舉經費的籌措
(三)競選技巧的應用
(四)民意調查的作用
(五)“配票”與“棄保”
第六章影響選舉的重要因素
第一節選舉議題的主導性功能
(一)持續發酵的“統獨”議題
(二)常流於空談的“安定”與“改革”議題
(三)愈演愈烈的“藍綠之爭”
第二節選舉中的“行政中立”問題
(一)政務官輔選問題
(二)選舉機構能否保持中立
(三)選擇性辦案和“調查局”收集選情
第三節“黑金”與“查賄”組成的政治遊戲
(一)民進黨主導的大規模“查賄”行動
(二)“查賄”效果的綜合評估
(三)“查賄”的雙面刃功能
第四節選舉中媒體的作用
(一)台灣的主要媒體及其政治傾向
(二)媒體介入選舉的方式
(三)媒體的“守法”和“中立”問題
(四)媒體的可信度
第五節地方派系的變局
(一)台灣的主要地方派系
(二)地方派系在選舉中作用的變化
第七章“立法委員”選舉的技術性比較
第一節各政黨得票數的變化
(一)2001年和2004年“立委”選舉各政黨的得票
(二)兩大陣營得票數的變化
第二節候選人人數與當選席次的關係
(一)候選人“藍多綠少”的結果
(二)“總量控制”與“擴張性提名”對決
(三)“超額提名”與“滿額提名”的分析
第三節“配票”的作用
(一)2001年的“配票”奇蹟
(二)2004年的“配票”平局
第四節民調結果的應用與比較
(一)2001年政黨民調大比拼
(二)2001年《聯合報》與《中國時報》民意調查結果比較
(三)2004年各政黨與學者對席位分佈的預測
(四)2004年四大媒體民意調查結果比較
第五節“席次紅利”分析
(一)國民黨的進步
(二)民進黨的退步
(三)親民黨、“台聯黨”的穩定狀態
(四)“席次紅利”的綜合比較
第六節新選區劃分對“立法委員”選舉的影響
(一)台北市與高雄市“北藍南綠”
(二)北部六縣市“藍強綠弱”
(三)中部七縣市“藍弱綠強”
(四)南部七縣市凸顯“南綠”
(五)第七屆“立法委員”席次分佈的各種預測
第八章縣市長、直轄市長選舉策略比較
第一節2001~2006年縣市長、直轄市長選舉情況
(一)北部六縣市
(二)中部七縣市
(三)南部七縣市
(四)澎湖、金門、連江三縣
(五)台北市和高雄市
第二節縣市長選舉與直轄市市長選舉的綜合比較
(一)“兩黨競爭”的影響
(二)兩大陣營整合的效果評估
(三)“棄保”的作用
(四)其他選舉策略的比較
(五)“換黨執政”分析
結語:台灣選舉的未來走勢
(一)向“兩黨政治”生態過渡
(二)選舉議題的走向
(三)候選人提名策略的調整
(四)競選策略的延續
(五)創新選舉技術
(六)爭奪“中間選民”
第一章台灣選舉的演進
第一節初辦“地方自治”的密集選舉(1950~1954年)
(一)直接選舉範圍的擴大
(二)選舉制度的變化
(三)國民黨政權遷台後的首次“總統”、“副總統”選舉
第二節選舉走向簡約合併(1954~1968年)
(一)50年代中後期的選舉
(二)第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三)被壓制的黨外助選活動
(四)第四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五)確立“公費選舉”制度
第三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選舉(1969~1974年)
(一)1969年的“中央”和直轄市“民意代表”選舉
(...
商品資料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09-01ISBN/ISSN:9787801955555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79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