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汀陽先生的倫理學名著《論可能生活》原由三聯書店出版(1994,1995),其思想創新和理淪力度頗有古代哲學家氣度,在學界引起許多爭論。他認為倫理學只有幸福和公正兩個基本問題,芹且聲稱發現廠關於幸福和公正的最好理淪。在其中他還提出了後來同樣著名的“無立場”哲學方法淪。這次出版修訂版增加了許多新內容,使這個“可能生活”理論更加圓熟。
作者簡介:
趙汀陽,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論可能生活》(1994初版)、《一個或所有問題》、《22個方案》、《人之常情》、《直觀》、《趙汀陽自選集》、《沒有世界觀的世界》等。在方法論、倫理學和政治哲學方面多有理論創新,其“可能生活”理論和“無立場分析”理論為知名理論。
目錄
修訂版前言
前言
導論:可能生活與幸福之路
1.問題不在於“ought to be”
2.並非還原為“to be”
3.為了生活意義而不是為了社會規範
4.Autotelicity(自成目的性)
5.為了道德而不是為了倫理
6.“To be”的擴展形式
7.可能生活(Possible lives)
8.新目的論的維度
Ⅰ.問題
1.我是否應該
2.倫理困惑
3.做事與做人
4.行為的理由
Ⅱ.思路的改變
1.倫理語句與倫理問題
2.新懷疑論:無立場
3.價值與真理
4.人道目的論
5.目的之明證
6.價值論證
III.道德的維度或生活的維度
1.生動與行為
2.自由的實質化
3.倫理主體與主體間關係
4.道德生活與倫理社會
IV.幸福
1.可能生活
2.自成目的性
3.創造感和給予性
V.公正
1.公正的不可還原的條件
2.人際關係與事際關係
3.對等與估價
4.公正與人權
VI.選擇與道德情感
1.無法迴避的遺留問題
2.合理犯罪的技術
3.宗教作為邪思
VII .從人類的角度
VIII.幾點簡單結論
附錄
修訂版前言
前言
導論:可能生活與幸福之路
1.問題不在於“ought to be”
2.並非還原為“to be”
3.為了生活意義而不是為了社會規範
4.Autotelicity(自成目的性)
5.為了道德而不是為了倫理
6.“To be”的擴展形式
7.可能生活(Possible lives)
8.新目的論的維度
Ⅰ.問題
1.我是否應該
2.倫理困惑
3.做事與做人
4.行為的理由
Ⅱ.思路的改變
1.倫理語句與倫理問題
2.新懷疑論:無立場
3.價值與真理
4.人道目的論
5.目的之明證
6.價值論證
III.道德的維度或生活的維度
1.生動與行為
2.自由的實質化
3.倫理主體與主體間關係
...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07-01ISBN/ISSN:7300056954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1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