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韋柏者,無一不深知這兩篇演說的重要性。因為它們不但濃縮著韋伯學術思想的精華,也由於他作為當時一名“精神貴族”式的德國知識界領袖,對其身邊的思潮做出了十分個性化的回應,這是從韋伯其他學術著作中難得一見的。
近些年來,人們對韋伯及韋伯社會學的研究興趣了同現了一股強勁的回潮態勢,但對於他著作的重要價值及其深邃意義,我們卻似乎遠未達成某種學術上的共識。
作者簡介:
馬克斯·韋伯(Maxweber,1864-1920)德國社會學家,現代社會科學的創立者之一。其早期著述有《民族國家與經濟政策》(三聯書店1997年出版中譯本):代表性著作則有《宗教社會學論集》(其中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由三聯書店1987年出版中譯本)、《經濟、諸社會領域及權力》(三聯書店1998年出版中譯本)。
目錄
時代中的韋伯——代譯序
以學術為業
1.學術生涯的外部環境
2.學術工作中的機遇和靈感
3.理智化的過程
4.科學不涉及終極關懷
5.學術與政治
6.價值的多元性
7.教師不應是領袖
8.科學對信仰所能做的貢獻
譯註
政治為業
1.政治的定義
2.支配權的類型
3.近代國家和職業政治家的出現
4.以政治為業的方式
5.專業官吏的興起
6.職業政治家的來源
7.新聞工作的地位
8.政黨的經營
9.英、美、德三國的政黨
10.德國職業政治家的現狀
11.以政治為業的含義
12.政治和道德的關係
譯 注
附錄一:馬克斯 韋伯的科學觀
附錄二:科學職業
附錄三科學中的革命
附錄四:社會學、學術及世界觀之形成
附錄五:探討馬克斯 韋伯
譯名對照表
時代中的韋伯——代譯序
以學術為業
1.學術生涯的外部環境
2.學術工作中的機遇和靈感
3.理智化的過程
4.科學不涉及終極關懷
5.學術與政治
6.價值的多元性
7.教師不應是領袖
8.科學對信仰所能做的貢獻
譯註
政治為業
1.政治的定義
2.支配權的類型
3.近代國家和職業政治家的出現
4.以政治為業的方式
5.專業官吏的興起
6.職業政治家的來源
7.新聞工作的地位
8.政黨的經營
9.英、美、德三國的政黨
10.德國職業政治家的現狀
11.以政治為業的含義
12.政治和道德的關係
譯 注
附錄一:馬克斯 韋伯的科學觀
附錄二:科...
商品資料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