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盤古開天地直至清代,中原文化一直是中華文化圈中先進文化的象徵,並且也逐漸成為正統文化的代表。本書以翔實的資料,論述與分析了中原文化的形成、發展、成熟的過程,以及在不同時代政治、哲學、文學、藝術諸方面的突出成就。同時也探索總結了中原文化向中國其他地區傳播的特性、方式、路徑;它與整個華夏文化逐步交融的特點,及在各類文化的發展態勢中所起的主導作用。從中可窺中國文化是怎樣在中原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對於當前方興未艾的文化研究熱潮,具有不可或缺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王保國,男,河南鄧州人,1986年畢業於河南大學,後分別在吉林大學和鄭州大學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現為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博士後,鄭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獻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研究,出版《兩周民本思想研究》、《河南地方史》等著作4部,發表學術論文近50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其他省部級以上項目5項。
章節試閱
第一章中原文化的歷史形成
一般認為,中原文化的發展史大致分作五個階段:史前是中國原文化的孕育與萌芽階段,夏商周三代是中原文化的形成和主體地位奠基階段,兩漢魏晉是中原文化的發展和興盛階段,唐宋為中原文化的繁滎和定型階段,元明清是中原文化的式微與嬗變階段。由於地理的、經濟的以及文化本身的原因,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後期中原文化的發展逐漸超越周邊地區,並且在中原地區催生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王朝。夏王朝存續約五百年,初步樹立了中原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強勢地位。隨後,借助於長期政治中心的有利形勢,先進的中原文化不斷向周圍地區傳播,逐漸成為中華文化的主體和範式。夏、商、週三代是中原文化重要的奠基時期,三代文明發軔於中原,又因循一千餘年,對中國古代傳統社會模式的生成和深層文化結構的奠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從相當大的程度上說,作為“元典文化”的諸子思想正是在研究和總結三代文明基礎上生成的,而作為封建政治基石的秦漢制度又是在對諸子思想遴選、整合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秦王朝是以中原法家理論發起和構建起來的專制帝國。這儘管歷年短暫,但其政治體制卻被後世繼承,漢王朝是因襲秦代的政治體制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不過,漢王朝把儒家思想作為自己的治國依據。儒學來自齊魯,但它卻藉重於中原政治力量在中原生了根,並成長壯大起來。它最終還成了中原文化的最主要內容,也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第一章中原文化的歷史形成
一般認為,中原文化的發展史大致分作五個階段:史前是中國原文化的孕育與萌芽階段,夏商周三代是中原文化的形成和主體地位奠基階段,兩漢魏晉是中原文化的發展和興盛階段,唐宋為中原文化的繁滎和定型階段,元明清是中原文化的式微與嬗變階段。由於地理的、經濟的以及文化本身的原因,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後期中原文化的發展逐漸超越周邊地區,並且在中原地區催生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王朝。夏王朝存續約五百年,初步樹立了中原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強勢地位。隨後,借助於長期政治中心的有利形勢,先進...
目錄
導論
第一章中原文化的歷史形成
第一節史前文明的創化
一、中原初民
(一)盤古和女媧的傳說
(二)南召人
(三)多源生髮:考古學依據
二、邁向文明的足跡
(一)原始農業的發明
(二)陶器時代
(三)走出蒙昧
三、文化初創
(一)精神的磨礪
(二)樸素的信仰
(三)文字的起源
(四)哲思的發軔
(五)藝術的濫觴
(六)科學的萌芽
第二節文明肇興:夏、商、西周
一、禹夏始國
二、青銅時代
三、甲骨文和金文
四、■裡易說
五、從神本走向人本
六、禮樂文明下的中原諸侯
第三節“軸心時代”:春秋戰國
一、王室衰微與諸侯爭霸
二、新士人隊伍的崛起
三、百家爭鳴與元典創制
四、人本精神的闡發
五、文學藝術的奠基
第四節從一元獨尊到多元並舉:漢唐
一、政治統一與文化一統
二、文的巨麗與詩的樸美
三、經的讖緯與僵化
四、儒的頓挫與玄道佛的彰顯
五、個性釋放中的文學自覺
六、盛世帝國的中原事象
(一)東都洛陽的盛世繁華
(二)儒家思想的重振和“三教”的合流
(三)中原詩人在唐代詩歌中的突出貢獻
第五節成熟與雅緻:北宋
一、集權政治的進一步完善
二、文化的複興與理學的構建
三、婉約豪放的詞精雅淡逸的畫
四、市井文化的發達
五、政治中心的南遷與中原文化的嬗變
第二章中原文化傳播的動因、特性和方式
第一節中原文化傳播動因和模式
一、中原文化的泛政治化傾向
二、教化的政治與政治的教化
三、中原文化傳播的模式
第二節中原文化的傳播機制、特徵和渠道
一、中原文化的傳播機制
(一)內容單一的教育考試選拔機制
(二)排斥異端的思想一統機制
(三)以闡釋儒家經義為基本內容的文化傳承機制
(四)多元互補的融會機制
二、中原文化傳播的基本特性
(一)一元獨尊的傳播體制
(二)以《大學》“三綱”為目標的價值追求
(三)攻心為上的 傳播技巧
三、中原文化傳播的渠道
(一)移民
(二)文化之辨
(三)戰爭
(四)教育
(五)婚姻
(六)經貿活動
(七)文人游宦
(八)屯田
第三節“夷夏之辨”的文化使命
一、中原文化正統地位的形成
二、“夷夏之辨”中的中原文化
三、“夷夏之辨”與中原文化的傳播
第四節移民與中原文化的傳播
一、中原漢民族的南遷和北方少數民族的內徙
(一)永嘉南渡:中原漢民族的第一次南遷高潮
(二)安史之亂後中原漢民族的第二次南遷高潮
(三)靖康之亂後中原漢民族的第三次南遷高潮
(四)客家:漢人南遷的特殊群體
(五)北方少數民族的內遷
二、中原文化在民族遷徙中的傳播
(一)中原移民與中原文化的擴散
(二)內遷少數民族的漢化
第三章中原文化傳播的路徑
第一節中原文化向東北方向的傳播
一、史前中原文化的北傳
二、三代文化的北漸
三、漢魏南北朝時期北方民族的內遷與中原文化的播散
四、唐宋時期中原文化的北傳
五、元、明、清時期 中原文化在北方的傳續
第二節中原文化向西北方向的傳播
一、夏商文化的西傳與“中原文化圈”的形成
二、秦對中原諸侯國文化的吸納
三、西域的“鑿通”與漢文化的在西域的傳播
四、隋唐文化在西北的傳播
五、宋文化在西夏的傳播一
第三節中原文化向西南方向的傳播
一、巴蜀與中原王朝早期的關係
二、漢文化的傳播與巴蜀文化的發展
三、文人入蜀與唐宋時期巴蜀文化的繁榮
四、西南通道的開闢和中原文化在滇黔的傳播
第四節中原文化向南方的傳播
一、三代文化的南播
二、春秋戰國時期中原文化的南漸
三、秦漢南部疆域的開拓與文化南傳
四、魏晉士民的南遷與中原文化的南傳
五、唐宋時期中原文化的南播與文化重心的轉移
第四章文化元素的交融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
第一節中原文化的開放與增殖
第二節先秦時期的文化交融與華夏文化的初步認同
一、史前時代中原文化與周邊文化的交融
二、夏商周時期中原文化與四夷文化的混融
第三節漢唐間的文化交融與中國文化內涵的進一步擴充
一、文化一統的崩解
二、漢胡文化的融會
三、“三教共弘”的文化盛舉
第四節兩宋理學與中國文化的內省和定型
一、朔方衝擊下的社會劇變
二、理學的構建
三、理學與中國文化
導論
第一章中原文化的歷史形成
第一節史前文明的創化
一、中原初民
(一)盤古和女媧的傳說
(二)南召人
(三)多源生髮:考古學依據
二、邁向文明的足跡
(一)原始農業的發明
(二)陶器時代
(三)走出蒙昧
三、文化初創
(一)精神的磨礪
(二)樸素的信仰
(三)文字的起源
(四)哲思的發軔
(五)藝術的濫觴
(六)科學的萌芽
第二節文明肇興:夏、商、西周
一、禹夏始國
二、青銅時代
三、甲骨文和金文
四、■裡易說
五、從神本走向人本
六、禮樂文明下的中原諸侯
第三節“軸心時代”:春秋戰國
一、王室衰微與諸侯爭霸
二、新士...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07-01ISBN/ISSN:9787532550111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