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存陽
定價:NT$ 330
優惠價:5 折,NT$ 165
本商品已下架
本書以探究《三禮》學演進問題為入手,以乾隆初葉為重點考察時段,以清廷詔開三禮館為核心議題,將其置諸清代社會由亂而治而盛的廣闊歷史背景之中,從清代學術發展的整體過程予以把握,通過對清廷詔開三禮館的舉措和緣由、纂修進程、人事變遷、《三禮義疏》的學術取向與架構、《大清通禮》等御纂禮書所發揮的政治文化功能、三禮館開館的歷史意蘊等問題的詳細梳理和闡發,力圖從一個新的視角,來解讀清代學術與政治文化在清中期轉型的契機與表現形態。通過梳理、剖析這一既具典型性又具轉折意義的大型政治性學術活動,旨在揭示《三禮》學在清中期的演進走勢,以及學術思潮與政治文化取向互動所形成的影響,進而彰顯三禮館在清代《三禮》學史和政治文化抉擇轉型過程中所具有的關鍵性和歷史意義。
作者簡介:
林存陽,男,1970年3月生,山東省濟寧市任城人。1994年9月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師從劉澤華先生攻讀碩士學位,從事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文化史研究;1997年7月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學位論文為《帝王名號政治文化析論》。1997年9月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歷史所陳祖武先生攻讀博士學位,從事清代學術思想史研究;2000年7月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學位論文為《清初三禮學》。2000年7月至今,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清史研究室,研治清代學術思想史,尤以清代《三禮》學為主攻方向。從事科研工作以來,先後參加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重大課題——“乾嘉學派研究”、“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史鑒”、“中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研究”等課題;並主持歷史所個人重點課題——“三禮館與乾隆初葉的學術走向”;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間,2001年6月應台灣“中國大陸研究會”之邀,曾隨本院科研局組織的“青年學者交流團”赴台灣進行學術交流。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林存陽
優惠價: 5 折, NT$ 165 NT$ 330
本商品已下架
本書以探究《三禮》學演進問題為入手,以乾隆初葉為重點考察時段,以清廷詔開三禮館為核心議題,將其置諸清代社會由亂而治而盛的廣闊歷史背景之中,從清代學術發展的整體過程予以把握,通過對清廷詔開三禮館的舉措和緣由、纂修進程、人事變遷、《三禮義疏》的學術取向與架構、《大清通禮》等御纂禮書所發揮的政治文化功能、三禮館開館的歷史意蘊等問題的詳細梳理和闡發,力圖從一個新的視角,來解讀清代學術與政治文化在清中期轉型的契機與表現形態。通過梳理、剖析這一既具典型性又具轉折意義的大型政治性學術活動,旨在揭示《三禮》學在清中期的演進走勢,以及學術思潮與政治文化取向互動所形成的影響,進而彰顯三禮館在清代《三禮》學史和政治文化抉擇轉型過程中所具有的關鍵性和歷史意義。
作者簡介:
林存陽,男,1970年3月生,山東省濟寧市任城人。1994年9月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師從劉澤華先生攻讀碩士學位,從事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文化史研究;1997年7月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學位論文為《帝王名號政治文化析論》。1997年9月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歷史所陳祖武先生攻讀博士學位,從事清代學術思想史研究;2000年7月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學位論文為《清初三禮學》。2000年7月至今,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清史研究室,研治清代學術思想史,尤以清代《三禮》學為主攻方向。從事科研工作以來,先後參加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重大課題——“乾嘉學派研究”、“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史鑒”、“中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研究”等課題;並主持歷史所個人重點課題——“三禮館與乾隆初葉的學術走向”;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間,2001年6月應台灣“中國大陸研究會”之邀,曾隨本院科研局組織的“青年學者交流團”赴台灣進行學術交流。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