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採用歷史分期的寫法,共編17章,在論述各個歷史時期的民政工作時,都以介紹歷史概貌開始,以評介這一時期的主要民政思想結束。本書的特點是以現代民政的內容為主線,而又不囿於現代民政的範圍,把民政工作放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大背景上來考察,更加清晰完美地突出了各個時期的民政特色。
本書主要供高校民政類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供廣大民政幹部、社會學和社會工作者參閱。
章節試閱
民政並非是有民便有之,它也如同國家一樣,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但是,原始社會不存在國家,並不等於沒有民政現象。在遠古的原始社會裡,我們可以追尋到中國民政的淵源。由於堯、舜、禹是原始社會崩潰過渡到奴隸社會時期的最後三個君主,這時期有關民政方面的內容也隨著社會的變化而產生了與以前不同的一些質的變化,因此本書把它們列為下一章論述。
人類有階級的社會歷史只有四千多年,而人類無階級的歷史卻有幾百萬年。19世紀初美國民族學家和原始社會歷史學家摩爾根把這漫長的無階級的原始社會劃分為兩大時代:即蒙昧時代和野蠻時代。
蒙昧時代大約有300萬年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低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在低級階段,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人們抵抗野獸的能力很差,只能群居生活,多則五六十人,少則四五十人,住在樹上,靠吃水果度日。那時候往往人多果少,飢餓是常有的事。這就是中國傳說的有巢氏階段。第二階段即中級階段,火的使用是這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標誌,加上能使用簡單的石器,於是增強了抵抗野獸的能力。人們開始從樹上走到地面,從吃水果到捕魚獵獸來補充體力。這就是中國傳說的燧人氏階段,從而人類進入了以女性計算氏族的母系氏族社會。第三階段即高級階段,弓箭是這個時期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標誌,加上人們已會製作更為鋒利的石器,因而抵抗和獵取野獸的能力進一步加強,生活較以前有了一定的保證,從而開始由游動生活轉向定居生活。
民政並非是有民便有之,它也如同國家一樣,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但是,原始社會不存在國家,並不等於沒有民政現象。在遠古的原始社會裡,我們可以追尋到中國民政的淵源。由於堯、舜、禹是原始社會崩潰過渡到奴隸社會時期的最後三個君主,這時期有關民政方面的內容也隨著社會的變化而產生了與以前不同的一些質的變化,因此本書把它們列為下一章論述。
人類有階級的社會歷史只有四千多年,而人類無階級的歷史卻有幾百萬年。19世紀初美國民族學家和原始社會歷史學家摩爾根把這漫長的無階級的原始社會劃分為兩大時代:即蒙昧時代和野蠻時代。...
目錄
第一章原始社會前、中期的民政文化現象
第一節歷史概況
第二節原始社會的婚姻關係
第三節殯葬習俗
第四節原始社會的氏族保障
第五節氏族社會結構及氏族的生活生產區域
第六節有關原始社會戰天斗地的傳說
一、有關治水方面的傳說
二、有關抗旱方面的傳說
第二章原始社會後期的民政文化現象
第一節生產力的發展及私有觀念、私有財產的出現
第二節司徒與教化
第三節具有地緣關係因素的“行政區劃”
第四節救災及有關的傳說
第五節婚姻和殯葬習俗
第三章夏朝商朝時期的民政文化(約公元前21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第一節歷史概況
第二節夏商涉及民政職官及職掌內容的揣測
第三節“地區部落”式的行政區劃
第四節遷徙及婚姻殯葬習俗
一、遷徙
二、婚姻習俗
三、殯葬習俗
第四章西周時期的民政文化(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0年)
第一節歷史概況
第二節施民於教化
第三節交錯型行政區劃及基層政權管理
第四節救災與救濟
第五節處置夏商舊遺民
第六節婚姻習俗及管理
一、婚姻形式
二、媒聘制
三、婚姻的方式和性質
四、國家管理婚姻的機構——“媒氏”
五、嚴格的外婚制
第七節民政機構和職官
一、“天地各半”等級地位顯赫的民政機構
二、中央民政機構的主要職掌範圍
三、民政機構管理的特點
第八節民政理論及思想
一、民政思想的類型
二、民政思想的特點
第五章春秋時期的民政文化(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第一節歷史概況
第二節行政區劃、基層政權管理和戶籍管理
一、行政區劃
二、軍政合一的基層政權
三、戶籍管理
第三節救災
一、災荒概述
二、人們對災害的認識和態度
三、救災的活動
第四節救濟和優撫
一、救濟
二、兵役法和優撫制度
第五節婚姻及其管理
一、夫權制的婚姻
二、婚姻形式和婚姻管理
第六節殯葬習俗
一、西周的“喪禮”
二、春秋的喪葬習俗變化
第七節民政理論和思想
一、民為主體的思想主張
二、孔子的民政思想
……
第六章戰國時期的民政文化(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第七章秦朝的民政文化(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第八章漢朝的民政文化(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第九章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政文化(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第十章隋朝唐朝的民政文化(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第十一章五代十國宋遼金的民政文化(公元907年—公元1234年)
第十二章元朝的民政文化(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第十三章明朝的民政文化(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第十四章清朝前、中期的民政文化(公元1644年—1840年)
第十五章清朝後期的民政文化(公元1840年—公元1911年)
第十六章民國時期的民政文化(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
第十七章紅色政權下的新民政文化(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時期)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原始社會前、中期的民政文化現象
第一節歷史概況
第二節原始社會的婚姻關係
第三節殯葬習俗
第四節原始社會的氏族保障
第五節氏族社會結構及氏族的生活生產區域
第六節有關原始社會戰天斗地的傳說
一、有關治水方面的傳說
二、有關抗旱方面的傳說
第二章原始社會後期的民政文化現象
第一節生產力的發展及私有觀念、私有財產的出現
第二節司徒與教化
第三節具有地緣關係因素的“行政區劃”
第四節救災及有關的傳說
第五節婚姻和殯葬習俗
第三章夏朝商朝時期的民政文化(約公元前21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第一節歷史概況
第二節夏商...
商品資料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01-01ISBN/ISSN:9787301130308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15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