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六組論文。第一組主要是研究中國工業近代化問題的。工業化是國力強盛的基礎,也是經濟近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之一,就是完成工業革命,使中國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實現國家現代化。本組第一篇論述了抗戰期間中國政府和一批愛國企業家將部分沿海地區工礦企業遷到內地,在抗戰後方建立了水力發電、冶金、機械、化工、電器儀表、石油及石油煉製等上百種工業門類,生產當時中國有能力生產的所有產品。大量事實表明:抗戰期間,經過全國人民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獨立性較強的工業體系。
作者簡介:
薛毅,1954年4月出生,河南焦作人,198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現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研究,先後承擔並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日曆史研究中心、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中華全國總工會等科研課題。出版著作十餘部。代表作為《英國福公司在中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發表論文100多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薛毅
優惠價: 5 折, NT$ 87 NT$ 174
本商品已下架
本書包括六組論文。第一組主要是研究中國工業近代化問題的。工業化是國力強盛的基礎,也是經濟近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之一,就是完成工業革命,使中國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實現國家現代化。本組第一篇論述了抗戰期間中國政府和一批愛國企業家將部分沿海地區工礦企業遷到內地,在抗戰後方建立了水力發電、冶金、機械、化工、電器儀表、石油及石油煉製等上百種工業門類,生產當時中國有能力生產的所有產品。大量事實表明:抗戰期間,經過全國人民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獨立性較強的工業體系。
作者簡介:
薛毅,1954年4月出生,河南焦作人,198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現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研究,先後承擔並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日曆史研究中心、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中華全國總工會等科研課題。出版著作十餘部。代表作為《英國福公司在中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發表論文100多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