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維武
定價:NT$ 348
優惠價:5 折,NT$ 174
本商品已下架
本書比較集中地體現了作者所開展的19-20世紀中國哲學研究,特別是近十年來的有關思考與探索。主要由作者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論文和論著篇章節選組成,編為七組,依次探討了19-20世紀中國哲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科學主義、人文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三大思潮環繞本體論與認識論問題所作的思考、演進及其成就與限制;西化思潮與文化保守主義在文化觀與歷史觀問題上的開展及論爭;環繞“中國向何處去”這一時代大問題所展開的不同的政治哲學思想;中國傳統哲學與中國哲學現代轉型的多方面聯繫;湖北地區的心學源流及武漢大學的哲學傳統;中國哲學在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的新發展、新走向。作者認為:19-20世紀中國哲學的發展,人物眾多、思潮紛紜、立論各異、見解歧出,可謂中國哲學史上又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在此時期內,中國哲學實現了由古代形態而近代形態而現代形態的轉換。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在中西古今文化及哲學的碰撞、交流與融會之中展開,通過西方哲學的中國化和中國哲學的現代化兩者結合的哲學運動而實現。其中最主要的哲學問題,集中在本體論與認識論問題、文化觀與歷史觀問題、政治哲學問題這三個層面上。
作者簡介:
李維武,男,博士生導師, 1949年生於武漢市, 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先後讀完本科、碩士生、博士生,獲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4年起在武漢大學哲學系任教,1993年破格晉升教授,1995年評為博士生導師。現同時擔任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1995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李維武教授長期以來從事中國哲學的教學與研究,形成了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探索中國哲學的歷史、現狀與未來的治學特點,既對先秦兩漢哲學有過認真探討,更對20世紀中國哲學作了深入鑽研,特別對20世紀中國哲學本體論問題和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復觀思想作了開拓性的研究與闡釋。著有《中國哲學史綱》、《20世紀中國哲學本體論問題》、《中國傳統科學方法的嬗變》(與何萍合著)、《現代新儒家學案‧徐復觀學案》、《呂不韋評傳》、《王充與中國文化》、《徐復觀學術思想評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論》(與何萍合著)、;編有《中國人文精神之闡揚------ 徐復觀新儒學論著輯要》、《徐復觀與中國文化》、《徐復觀文集》五卷本:發表論文百餘篇。近年來的主要論文有《儒學生存形態的歷史形成與未來轉化》、《全球化與現代新儒家的文化保守主義》、《牟宗三對“存在”問題的探尋與未來中國哲學的發展》、《徐復觀對中國道德精神的闡釋》、《徐復觀對中國藝術精神的闡釋》、《徐復觀對中國史學精神的闡釋》、《徐復觀對現代化和現代性的反思》、《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結合之路》、《1919:李大釗的思想足跡》、《鄧小平的思維方式與中國傳統哲學智慧》《大學人文教育的失落與復興》等。近年來,李維武教授正力圖從文化哲學、道家思想、近代長江流域文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等不同視域,來進一步拓展、深化20世紀中國哲學研究。他還提出“以哲學史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方法,強調關注20世紀中國歷史文化運動所提出的具有哲學意味的重大問題,指導博士生和碩士生開展包括西化思潮、女性主義、教育哲學、土家族思想現代化轉型等在內的以哲學史為中心的20世紀中國思想史研究。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李維武
優惠價: 5 折, NT$ 174 NT$ 348
本商品已下架
本書比較集中地體現了作者所開展的19-20世紀中國哲學研究,特別是近十年來的有關思考與探索。主要由作者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論文和論著篇章節選組成,編為七組,依次探討了19-20世紀中國哲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科學主義、人文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三大思潮環繞本體論與認識論問題所作的思考、演進及其成就與限制;西化思潮與文化保守主義在文化觀與歷史觀問題上的開展及論爭;環繞“中國向何處去”這一時代大問題所展開的不同的政治哲學思想;中國傳統哲學與中國哲學現代轉型的多方面聯繫;湖北地區的心學源流及武漢大學的哲學傳統;中國哲學在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的新發展、新走向。作者認為:19-20世紀中國哲學的發展,人物眾多、思潮紛紜、立論各異、見解歧出,可謂中國哲學史上又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在此時期內,中國哲學實現了由古代形態而近代形態而現代形態的轉換。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在中西古今文化及哲學的碰撞、交流與融會之中展開,通過西方哲學的中國化和中國哲學的現代化兩者結合的哲學運動而實現。其中最主要的哲學問題,集中在本體論與認識論問題、文化觀與歷史觀問題、政治哲學問題這三個層面上。
作者簡介:
李維武,男,博士生導師, 1949年生於武漢市, 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先後讀完本科、碩士生、博士生,獲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4年起在武漢大學哲學系任教,1993年破格晉升教授,1995年評為博士生導師。現同時擔任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1995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李維武教授長期以來從事中國哲學的教學與研究,形成了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探索中國哲學的歷史、現狀與未來的治學特點,既對先秦兩漢哲學有過認真探討,更對20世紀中國哲學作了深入鑽研,特別對20世紀中國哲學本體論問題和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復觀思想作了開拓性的研究與闡釋。著有《中國哲學史綱》、《20世紀中國哲學本體論問題》、《中國傳統科學方法的嬗變》(與何萍合著)、《現代新儒家學案‧徐復觀學案》、《呂不韋評傳》、《王充與中國文化》、《徐復觀學術思想評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論》(與何萍合著)、;編有《中國人文精神之闡揚------ 徐復觀新儒學論著輯要》、《徐復觀與中國文化》、《徐復觀文集》五卷本:發表論文百餘篇。近年來的主要論文有《儒學生存形態的歷史形成與未來轉化》、《全球化與現代新儒家的文化保守主義》、《牟宗三對“存在”問題的探尋與未來中國哲學的發展》、《徐復觀對中國道德精神的闡釋》、《徐復觀對中國藝術精神的闡釋》、《徐復觀對中國史學精神的闡釋》、《徐復觀對現代化和現代性的反思》、《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結合之路》、《1919:李大釗的思想足跡》、《鄧小平的思維方式與中國傳統哲學智慧》《大學人文教育的失落與復興》等。近年來,李維武教授正力圖從文化哲學、道家思想、近代長江流域文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等不同視域,來進一步拓展、深化20世紀中國哲學研究。他還提出“以哲學史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方法,強調關注20世紀中國歷史文化運動所提出的具有哲學意味的重大問題,指導博士生和碩士生開展包括西化思潮、女性主義、教育哲學、土家族思想現代化轉型等在內的以哲學史為中心的20世紀中國思想史研究。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