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性”是一個值得我們傾注激情和眷顧的範疇,它是與人類生存的本體域緊緊相連的,或者說,它就是人類的經驗存在和人性本身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堅守文學性的立場是文學研究者言說世界、直面生存困境的基本方式,也是無法替代的方式
作者簡介:
吳曉東,1965年生於黑龍江省勃利縣。 1984年至1994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 1994年7月留在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室任教至今,現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赴日本、新加坡、韓國訪學與講學。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小說、中國現代詩歌、20世紀外國小說。出版有《陽光與苦難》、《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史》(合著,2000)《20世紀外國文學專題》(2002)、《鏡花水月的世界》(2003)、《從卡夫卡到昆德拉》(2003)等專著。
目錄
輯一
疾病的文學意義
廢墟的憂傷
科勒律治之花
“記憶的暗殺者”
妥協的《世界》
什麼是“黑暗的啟示”
“想像的共同體”與中國語境
輯二
小說史理念的內在視景
“文學自主性”的向度
何謂“文學的自覺”?
文學批評的危機
我們需要怎樣的文學教育
現代文學闡釋模式的重建
探索文學史的敘述學
輯三
歷史如何觸摸
“頹局”時代的思想小說
姿態的意義
走向成熟的思想者
重建“經得起批判的立場”
心靈的風景
“我的葬身之地是書卷”
輯四
與文學經典對話
真實與虛構
文學與鄉土
再讀經典
讀書短札
輯五
“遼遠的國土”
理解詩歌的形式要素
對烏托邦遠景的召喚
從政治的詩學到詩學的政治
文學的詩性之燈(代後記)
輯一
疾病的文學意義
廢墟的憂傷
科勒律治之花
“記憶的暗殺者”
妥協的《世界》
什麼是“黑暗的啟示”
“想像的共同體”與中國語境
輯二
小說史理念的內在視景
“文學自主性”的向度
何謂“文學的自覺”?
文學批評的危機
我們需要怎樣的文學教育
現代文學闡釋模式的重建
探索文學史的敘述學
輯三
歷史如何觸摸
“頹局”時代的思想小說
姿態的意義
走向成熟的思想者
重建“經得起批判的立場”
心靈的風景
“我的葬身之地是書卷”
輯四
與文學經典對話
真實與虛構
文學與鄉土
再讀經典
讀書短札
輯五
“遼...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01-01ISBN/ISSN:9787545801644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1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