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裡,表現釋迦牟尼生平傳說故事的繪畫,佔有相當的比例。這類題材的繪畫作品,早期多為片段畫面,如四相、八相,或是乘象入胎、夜半逾城、深山斷發等等。到北周時期,開始出現了完整的連續佛傳故事畫。今天我們能看到第二百九十窟中,六條並列的佛傳壁畫,總長度達二十五米。畫面有乘象入胎、藍毗尼園誕生、仙人看相、太子讀書、比武、迎親、出城、夜半逾城、山中苦修等。近80個畫面連綴成了一幅長卷,這是我國已發現最早的佛傳連環畫。
經洞裡發現的這批絲絹畫,無論從尺寸還是場面,都比壁畫小很多。它們多數是出自晚唐五代時期畫師的作品,被封藏在洞窟中800餘年,不見陽光。因此受到的氧化及人為破壞相對較小,顏色飽滿豔麗,有的甚至鮮豔如初。這些佛傳故事圖,被組裝在經幡一類的佛教用品上。總計約有26件(包括完整和不完整的)。因為幢幡的尺寸限制,畫面多在六七十釐米,寬十至二十釐米左右。由於形制特殊,畫面的場景展開,主要是按從上到下的排列順序,四個場景一組,或者兩條成對,或者數條成套。故事一般是從釋迦牟尼乘象入胎開始,直到菩提樹下證道結束,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各場景之間,有的背景用山巒景物隔開,也有的用繪有花紋或無花紋的邊欄隔開。每幅面畫上一般都有規則矩形空欄,用來題字。大乘佛教最早在印度傳播時期,或者更早,信徒們就有雇請畫師定制,或者購買現成的這類繪畫,獻給寺廟的習尚。這些尚未題字的佛傳幢幡,很有可能是信眾們在當地購買的現成品,即刻獻給寺院的,忽略了添字這個環節。寺院在張掛一定的時間後,將它們收集存放起來。這批東西在藏經洞密閉時,已經有不短的年頭,由於張掛和使用的時間不短,所以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舊痕。王道士開啟藏經洞的時候,這批繪畫被埋在堆放著的還願用的織物和廢紙中間,有的則裹在一些經卷裡。斯坦因的記錄告訴我們,當他獲得這批繪畫時,它們在王道士眼中,是藏經洞裡最不值錢的東西。
商品資料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01-01ISBN/ISSN:9787229006310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3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