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被譽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傳統民俗禮儀是中國人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其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的真、善、美,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遺產。然而在近代以來的社會動盪和外來文化的衝擊下,傳統民俗禮儀已經日漸衰落,許多特色民俗禮儀已經消失,或已經被改造,正在失去其真正內涵。
為了讓讀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找回曾經失落的傳統國俗,我們出版了此書。全書從歲時節日、人生禮儀、日常生活和信仰禁忌四個方面展開,全方位介紹傳統國俗的來歷傳說、相關的禮儀活動以及蘊含在其中的深刻寓意。
本書的編排比以往的圖解更為靈活,並引入了一對可愛的小福鼠和與傳統家庭關係最密切的灶王爺,他們不時插科打諢,讓您在愉快的閱讀中回歸曾經失落的傳統禮儀,體味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書重要篇章:為什麼說正月剃頭“死舅舅”?乞巧節怎樣“乞巧”?孩子的出生禮應該如何舉行?喪禮上的“五服”如何區分?各行各業的行業神從何而來?一年十二個月的花神都是誰?中國也有“爸爸節”?傳統婚禮有些什麼禮儀步驟?傳統家居應該如何佈置?為什麼說除夕夜“三星高照”?
章節試閱
第壹章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國俗
1.了解國俗:國俗的概念與類別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民俗的影響下,從春節到除夕,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民俗緊緊相連。
概念
中國國俗,當然就是中國人的民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有意無意都受著一定的風俗習慣支配,尤其是在傳統節日期間、或逢紅白喜事時更能感受到深厚的民俗影響。民俗是一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代表,是區別民族乃至國家最重要的特徵。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強的今天,如何保留自己的民俗文化已經成為每個民族乃至國家發展的重要問題。
民俗就是產生並傳承於民間的、具有世代相襲特點的文化事象。根據這個定義可知,一個文化事像要成為民俗必須具備三點:首先,它必須存在於民眾之中,民眾既是民俗的承受者和創造者,又是民俗的載體。古代的典章制度雖然是世代相襲,但不屬於民俗。其次,民俗必須具有世代相傳的特點。產生於民間,但還沒有被廣泛接受的文化事象,也不屬於民俗範疇。再次,民俗的核心在於傳統,傳統精神是各國民俗最核心的部分。
分類
中國民俗文化特色鮮明,斑斕多姿,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物質生產民俗,包括人們與各種物質生產方式相關的民俗事象。其次是物質生活民俗,包括與人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物質民俗事象。第三是人生禮儀,是指人們在不同年齡階段所舉行的各種傳統儀式。第四是信仰民俗,它並不單獨存在,依附於其他民俗當中。第五是歲時節日民俗,這是傳統民俗最經常的展現。第六是社會組織民俗,是指民間社會中的各種人際關係。還有一種是民間文學,是指流傳於民間的口頭文學作品。
國俗的演變
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古代文化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曾經歷了多種變革(如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與漢武帝的大一統,以及數次分裂與外來入侵等等),同時也不斷地吸收和融合了許多外來文化(如對佛教的吸收與改造),卻還始終保持著自炎帝、黃帝以來的一脈相承、連綿不斷的發展系統。上述狀況反映在國俗上,便表現出既一以貫之,又不斷變遷的特點。
2.民族性格:傳統國俗的內涵
博大精深的傳統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民俗文化的精華,是民族靈魂的印記,處處體現著中國人的民族性格。
傳統國俗的表現形式豐富多彩,並從多方面顯示出中華民族的特質和性格,而這正是國俗的內涵所在。
中華文明是一種農業文明,傳統國俗也是一種不同於海洋民族的大陸民族習俗,是一種區別於游牧社會、工業社會的農業社會的風俗。中國這種大陸農業的風俗具有三個特質:群體觀念、向心觀念和中庸觀念。
特質一:群體觀念
傳統的群體觀念,包括“和”與“公”兩個理念。 “和”就是講究和諧,這是傳統國俗的精髓。首先,在個人身上要講究調和,春天郊遊踏青,夏天防止疰夏,秋冬注意進補,飲食講究宜忌,這樣才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其次,在自身所處的家庭、家族中,要講求和睦,夫妻之間、親友之間,要互愛互助,講究孝悌,共同為家族的延續和壯大而努力。推而廣之,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要互助互諒,禮尚往來,這樣這個社會才能和諧。在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關係中,同樣要追求“和”,重大節日要敬天禮地,祈求福祉;農業生產要對應天時,按時耕種;家居村落要講究風水,天人合一。總之,小到個人家庭,大到人與社會天地,中國國俗處處都在追求一種“和”。
傳統國俗還特別重視“公”,“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公”被中國人奉為“大道”。在傳統的家族村落中,設有義田、義倉,以賑濟族裡、村中的貧困者。范蠡之所以被奉為財神,除了他經商得法之外,他經常散財賑濟百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元節、送寒衣節時,人們不但要給先人送去祝福,也要為孤魂野鬼指路超度。這些都體現了中國人“公”的理念。至於千百年來流傳於士大夫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博大胸懷,更成為有口皆碑的國俗風範和精神。
特質二:向心觀念
傳統國俗還體現出中國人深厚的向心觀念,包括“孝”、“忠”兩個方面。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進一步推及為尊長敬老、敬天法祖的風俗,體現著以父權為核心的向心觀念。在家族中,長幼尊卑次序井然。孝敬雙親、尊長敬老也是家族的家規家法,不容破壞。平時節慶中,往往會祭祀先人。老人過生日時,子女會為他做壽,以表孝心。老人故去後,晚輩還會披麻戴孝,舉哀追思。總之,孝是傳統國俗的重要內涵,彰顯了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
孝的觀念在社會領域不斷延伸,就形成了對師長的尊敬,對君主、對國家的忠誠。在中國民間,“天地君親師”或“天地國親師”一直是家庭中普遍敬奉的神主。歷朝歷代中的那些為國盡忠的人物,一直都備受人們尊敬,百姓甚至立祠祭祀。那些曾經做出開創性功績的祖先、祖師,至今仍是中國人頂禮膜拜的對象。
這種對長輩的孝敬、對國家的忠誠也是傳統國俗的精髓,是社會團結合作的紐帶,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至今仍然是我們民族和社會所強調的核心價值理念。
特質三:中庸觀念
中庸也是傳統國俗中的一個重要觀念。中國人認為“過猶不及”,強調“恰到好處”。重視“陰陽合和”,恪守“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的宗旨,提倡“天時地利不如人和”的“和為貴”的觀念,講究“和而不同”,既堅持統一又不反對多樣性,傳統國俗的總體一致而又各具特色的現狀就體現了這一點。當然中庸觀念也有缺陷,但它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智慧的處世之道。
綜上所述,傳統國俗體現著中華文化的特質,是中國人民族性格的載體,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群體觀念、向心觀念、中庸觀念仍然具有非常好的積極意義。我們了解民俗,不但要知道它的表現形式,更要了解深藏在其中的民族文化特質,認識我們的民族性格。
3.遺忘與搶救:國俗現狀
近代以來,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傳統國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衝擊,許多優秀的傳統民俗已經消失,有的則被徹底改造,失去了自己的真正內涵。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演進以及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國許多傳統的民俗事象及其代表的傳統文化正在迅速消失,有的在掙扎,有的已經只剩下隻字片語,讓許多熱心於傳統的國人為之嗟嘆不已。
最明顯也是目前議論得最多的,就是傳統節日的消失與改變。許多傳統節日,如上巳節、填倉節、浴佛節等等已經漸漸湮沒無聞,人們不但不再過這些節,連提也很少提起了。而現存的一些節日,其蘊涵的民俗文化價值也在逐漸流失。人們提起節日,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吃,以致有人感嘆:“現在的傳統節日就只剩下吃了。”人們對為什麼過這個節、過這個節的意義是什麼往往都不甚了了。而年輕人的注意力,也都轉向了情人節、聖誕節等洋節日上,過洋節已經與過春節、中秋一樣,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
傳統的人生禮儀也受到不小的衝擊。過生日已經以西方的吹蠟燭、吃蛋糕為主打項目,有些地方即使依照傳統禮儀大操大辦,也往往以收禮為目的,傳統過生日的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已經蕩然無存。
尤其應該重視的是許多傳統手工藝、傳統曲藝正面臨著衰落、消失的危險。隨著價值觀念的改變,人們已經對傳統手工藝、傳統曲藝不再欣賞,年輕人也不願意從事傳統藝術創作,直接導致這些傳統國俗的青黃不接、後繼乏人。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有識之士已經迅速行動起來,呼籲對傳統國俗進行保護與搶救,掀起了一陣陣國俗熱。人們也認識到了傳統國俗的價值,民俗旅遊已經成了一種時尚。 2006年6月2日,國家公佈了首批一共5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古琴、崑曲、維吾爾族的曲藝——木卡姆和蒙古族的長調民歌還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一些省市也相繼公佈了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於一些即將消失的手工藝、曲藝,政府也正在抓緊搶救,為其安排繼承人進行學習。傳統國俗的保護已經出現充滿希望的前景。
第貳章國俗最集中的體現:歲時節日民俗
1.年年年尾接年頭:過年的活動
百節年為首,傳統的過年包括除夕和春節,除夕之前要做好諸多準備,春節之後又有諸多慶祝,前前後後要持續很長時間。
每年除夕和春節相連,統稱為過年,是一年中最為重大的節日,全國百姓都十分重視。一般百姓平時家裡再窮,也要把年過好,所以過年之前要有一系列的準備。很多人家從臘月初一就開始忙碌了,但最主要的還是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開始。
臘月二十三是灶君上天述職的日子,家裡要準備祭品恭送灶君上天,祭灶之後一直到除夕這段時間,諸神上天,人們怎麼做都無所謂衝撞神煞,所以這些天都是吉日,結婚、掃房都百無禁忌。當然這段時間最重要的還是為過年做準備。首先要打掃庭院,即掃塵,其次是做年節食品,再就是置辦年貨,幾乎天天都有相應的準備事宜,北京人還將其編成了順口溜: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雞;二十八,白面發;
二十九,滿香鬥;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這些歌謠看似簡單,但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一些食物,準備得早了,容易放壞,如果準備得太晚,到過年時就不一定能買得上。
到了大年三十,好不容易準備完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分享一年的勞動成果,其樂融融。除夕晚上要熬夜守歲,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到了大年初一,就又是新的一年了。
俗話說:“未出正月就是年。”春節的慶祝活動往往要持續到正月底,至少也要到元宵節前後。這段時間內,幾乎每天都有活動。大年初一、初二是拜年日;初三是小年朝;初四是迎神日;初五是財神生日,商舖開始重新營業;初六(或初五)送窮;初七是人勝節,紀念人祖女媧;初八是穀子生日,還是祭星的日子;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初十是石頭生日,要給石頭“放假”;十一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從十二開始,人們搭彩棚,準備元宵燈會,直到正月十六燈會結束。此外,正月裡有時還有立春節,到了二十前後還有天穿節,二十三還有填倉節,各地在正月裡還有社火……這些節日活動都可以看成是春節的延伸。
2.恭送灶君保平安:祭灶
祭灶就是小年,是民間送灶神上天的日子,人們在這天祭祀灶神,希望他上天之後為人間多美言幾句,讓玉帝給人間多降福祉,以使來年又是一個平安祥和年。
在中國古代,諸教並存,先民崇拜或敬祀的神靈繁多,而其中灶王爺則是和人們關係最為密切的一個。他與所在的人家同吃一鍋飯,同住一間屋,百姓的一舉一動似乎都被他看在眼裡,所以百姓相信他就是玉帝派到各個家庭的“特派觀察員”。傳說他每年上天一次,向玉帝禀報人間的好壞,而玉帝則根據他的禀報來確定來年人間的凶吉。
灶王爺上天的日子就在臘月二十三(南方認為是臘月二十四,或官府二十三、民間二十四),由於灶君此去關係到來年的好壞,人們自然格外重視,家家戶戶都要在這天祭祀灶王爺,送他高高興興上路。
祭灶時,人們在灶王爺神像前擺上供桌,除了焚香燃燭外,還要供上清水和祭灶果。因為玉帝曾罰灶君不得飲酒,所以送灶不能供酒。祭灶果又稱膠牙餳或糖瓜,供它是為了讓灶王爺嚐到甜頭,粘住他的口,免得在玉帝面前說人間壞話。有的地方則是用糖塗灶王爺嘴,用意也是一樣的。此外,還要用竹篾紮成馬和草料,或者購買紙糊的轎子以便灶王爺乘坐。有的家裡還要擺上幾個雞蛋,說是為了打點灶王爺的手下——狐狸和黃鼠狼。
祭完之後,人們將舊的灶君神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草料、紙轎子一起焚燒,這時一家人圍著火堆一邊磕頭一邊禱告,祈禱灶王爺能平安上天,多進美言,這就是“送灶”。此後要等到初一(或除夕夜)再貼上新的灶君神像,這就是“接灶”。
祭灶之後兩天,玉皇大帝就要親自下凡,視察人間善惡,所以人們又要焚香燒紙“迎玉皇”,這天人們都謹慎行事,以免觸怒玉皇而帶來凶年。
祭灶節又稱“年關”,是清欠債務的最後期限,窮人們無法還錢,只好出門“躲年關”,等到大年三十貼了門神對聯再回家,因為有“年三十貼花門”之後外人不得進門的規矩,債主也不敢衝撞神靈,所以人們常說“要命的祭灶,救命的春聯”。在窮人眼中,祭灶不是節日,而是“災日”。
3.除舊佈新過大年:掃塵
二十四,掃房日。掃塵是過年之前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人們都希望在過年之前將房間徹底清掃,掃出晦氣霉運,心情舒暢地過大年。
年前掃房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有在歲除日擊鼓驅逐疫鬼的風俗,這種風俗逐漸演變成了年底的大掃除。現在民間還流傳著關於年終大掃除的傳說。
傳說以前人身上都附有三尸神,他經常給玉皇大帝打小報告,說人間的壞話。有一次他甚至說人間要謀反天庭,惹得玉帝大怒,立即命令他寫下說壞話人家的罪行,再讓蜘蛛結張大網,掛在屋簷下。玉帝又命王靈官在除夕之夜下界,凡見到三尸神做了記號的人家,就滿門抄斬。三尸神見陰謀即將得逞,自己可以獨占人間了,就飛快下凡,將每戶人家的牆上都做了記號。灶君發現了三尸神的陰謀,急忙找來各家的灶王爺商量對策:要求每家每戶從送灶之日起,到除夕前將屋里屋外打掃得千乾淨淨。人們急忙照做,等王靈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淨,沒有任何標記,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勞動。玉帝從王靈官和灶君嘴裡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萬丈,將三尸神永押天牢。從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擁戴,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掃塵也隨之成為民間的傳統習俗。
對掃塵還有一種說法,因為二十三送灶之後,諸神都上天述職了,人們在家裡翻箱倒櫃也不用害怕觸犯神靈,所以二十四是個掃塵的好時機。隨著歷史的發展,現在人們掃塵已經不再局限於臘月二十四這一天,一般從臘月中旬就開始了。由於掃房帶著掃除晦氣的意思,所以掃房時一般人家都是全家老少齊上陣。雖然成年人是掃房的主力,但小孩和老人也都會搭把手,為自己討個吉利。
掃塵之前,家裡要多準備一些飯菜,因為打掃的時候說不定連鍋都取下來了(要剃去鍋灰),所以要預先做好中午飯。掃塵的順序是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屋裡的家具擺設最好搬出去擦洗,以便將家裡的每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
打掃完畢之後,家裡再貼上新的窗花、年畫,家裡煥然一新。家人也心情舒暢,歡歡喜喜地迎接新年到來。
第壹章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國俗
1.了解國俗:國俗的概念與類別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民俗的影響下,從春節到除夕,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民俗緊緊相連。
概念
中國國俗,當然就是中國人的民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有意無意都受著一定的風俗習慣支配,尤其是在傳統節日期間、或逢紅白喜事時更能感受到深厚的民俗影響。民俗是一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代表,是區別民族乃至國家最重要的特徵。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強的今天,如何保留自己的民俗文化已經成為每個民族乃至國家發展的重要問題。
民俗就是產生並傳承於...
目錄
傳統市井風俗
多姿多彩的中國國俗
編者序:回歸中國人自己的禮儀
本書內容導航
第壹章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國俗
1.了解國俗:國俗的概念與類別
2.民族性格:傳統國俗的內涵
3.遺忘與搶救:國俗現狀
第貳章國俗最集中的體現:歲時節日民俗
1.年年年尾接年頭:過年的活動
2.恭送灶君保平安:祭灶
3.除舊佈新過大年:掃塵
4.爆竹聲中辭舊歲:除夕
5.桃符萬戶迎新年:春節
6.迎接春天的到來:立春節
7.流光溢彩鬧花燈:元宵節
8.女媧煉石補天日:天穿節
9.清倉掃囤盼豐稔:填倉節
10.皇帝耕田作表率:中和節
11.蒼龍抬頭風雨順:春龍節
12.詩情畫意賞花紅:花朝節
13.祛災避邪求生育:上巳節
14.有悲傷也有歡樂:清明節
15.中國化的佛誕日:浴佛節
16.稱重嚐新迎夏天:立夏節
17.粽子龍舟祭屈原:端午節
18.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節
19.避暑驅蟲回娘家:天貺節
20.秋風起時貼秋膘:立秋節
21.牛郎織女會佳期:七夕節
22.並不陰森的鬼節:中元節
23.隔千里兮共明月:中秋節
24.登高賞菊敬老人:重陽節
25.為先人送去溫暖:送寒衣節
26.水官大帝的誕辰:下元節
27.數九寒天的開始:冬至節
28.釋迦牟尼成佛日:臘八節
第叁章 成長全記錄:人生禮儀民俗
1.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出生前後
2.潔身沐浴送祝福:三朝
3.最重要的出生禮儀:滿月
4.圓滿時刻盼百歲:百日
5.人生的第一個生日:周歲
6.獲得名字接受教育:命名禮和童蒙禮
7.保護孩子平安長大:寄拜
8.長大成人走向社會:成年禮
9.商定終身大事:定情到訂婚
10.成立美滿家庭:結婚
11.掛紅辟邪躲災:本命年
12.開始新的生活:建房喬遷
13.溫馨的生辰紀念:生日禮和壽誕
14.最後的人生禮儀:喪葬
15.暖墳守孝寄哀思:祭禮
第肆章 中同式生活:日常民俗
1.兩代人之間的禮儀:上慈下孝
2.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夫妻
3.血濃於水:親戚
4.尊祖、敬宗、睦族:家族文化
5.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拜訪與待客
6.追求和諧:中式家居
7.在歡樂中鍛煉身心:遊藝競技
8.廟觀裡的民俗大展示:廟會
9.熱鬧的民間大聯歡:社火
10.民間曲藝的博覽會:書會
第伍章中國人的內心世界:民問信仰與禁忌
1.不忘根本:祭祖
2.頭上三尺有神明:祀神
3.全能的外來神明:觀音菩薩
4.海上護佑神:媽祖
5.最受歡迎的神仙:財神
6.書生們的偶像:文昌帝君
7.帶來幸福的神明:福祿壽三星
8.各行各業的神仙:行業神崇拜
9.追求幸福與美好:祥瑞信仰
10.日常生活規範:禁忌
附錄
一、中國民間節日
二、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中國行業神大全
傳統市井風俗
多姿多彩的中國國俗
編者序:回歸中國人自己的禮儀
本書內容導航
第壹章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國俗
1.了解國俗:國俗的概念與類別
2.民族性格:傳統國俗的內涵
3.遺忘與搶救:國俗現狀
第貳章國俗最集中的體現:歲時節日民俗
1.年年年尾接年頭:過年的活動
2.恭送灶君保平安:祭灶
3.除舊佈新過大年:掃塵
4.爆竹聲中辭舊歲:除夕
5.桃符萬戶迎新年:春節
6.迎接春天的到來:立春節
7.流光溢彩鬧花燈:元宵節
8.女媧煉石補天日:天穿節
9.清倉掃囤盼豐稔:填倉節
10.皇帝耕田作...
商品資料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01-01ISBN/ISSN:9787561337585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