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路遙、陳忠實、賈平凹三位作家文學活動的共性諸如充滿生命質感、濃厚的鄉土情結、關注弱勢群體的底層立場、平民立場、文化烏托邦的相似想像、相近的讀者觀等進行了歸納。對三位作家在中國當代文學中曾經達到的文學高度進行了較為客觀公允的評價:認為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既是“十七年”文學的遺響,又出現了新時期文學的一些新的質素,在文學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陳忠實的《白鹿原》在當代歷史題材長篇小說中率先從人性、生命意識的角度思考民族秘史及其文化命運;賈平凹的“商州系列”反映了他的早半拍的文化尋根直覺;《廢都》開了中國當代文學商業化寫作和男性寫作的先河。本書還以比較研究的方法,分別論析了地域文化對他們氣質個性、文化心理、文本風格的陶鑄作用、生命體驗對他們文學創作的重要意義、他們在人文關懷方面的不同側重點、時代推衍給他們文本帶來的種種藝術新變以及這些新變所具有的意義。本書對路遙作品的苦難意識、人民性與底層立場、道德理想主義光輝、崇高感和“修辭姿態”給予極高評價,對陳忠實《白鹿原》在當代歷史敘事中所具有的罕見的真實感和“複調”風格予以肯定,對賈平凹後期創作在審美追求上的種種變遷進行了分析歸納。最後,本書不回避三位作家創作中存在的局限與不足,勾勒了他們共同的文學運動軌跡:高峰即是終結,並對此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認為以他們為代表的鄉土作家目前所面臨的創作危機與困境,緣於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現代意識與批判立場的空缺;缺乏創造性整合形式技巧的能力;對生活經驗的過分依賴;經典情結向商業意識的滑動。
本書不僅僅滿足於找出所謂的異中之同和同中之異,而且致力於將比較的結果上升為文學經驗和文學規律的總結,並以此三人的文學活動為個案,折射當代中國文學發展中帶有普遍性的若干問題,思考中國當代文學曾有的經驗和得失,以期對中國當下文學的健全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商品資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06-01ISBN/ISSN:9787010080581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13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