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大部派宗義講釋(上下冊)》講述了讀《宗義》的困難也不是沒有,如果一個人連佛法的最基本認識都不夠,那是不行的。至少應該讀一些正確性的概論讀物,讀時也須好好思惟,否則,也還是不容易的!
自其大者而言,佛法總不外乎戒、定、慧之三學,《宗義》則以慧學一一尤其是見一一為主題,戒、定惟泛攝在其內,這自然是不想多生枝節使主題晦而不顯。並不是忽視二者;蓋戒是道之基,定是道所依,豈容忽視!
章節試閱
文中指出,安立世俗諦,要具備三個條件(1)。
第一、要是名言識所共許。名言識通指一般人的眼等六識甲。名言識於境,只隨所現而轉,不再推求此境是否有自性。世俗諦法,必須是這種名言識所一致承認的。
第二、要沒有其它名言量作妨難。名言量是指正確的名言識(此即名言量之界限),如錯亂識見繩為蛇,別人的不錯亂識見是繩非蛇。這就不能安立錯亂識所見的蛇是世俗有,以與餘人的不錯亂識所見不同故。
第三、要無真實量作妨難。觀察真實量就是觀察諸法是否實有的正量一上來以四義批評於世俗中許自性有,就是出此妨難。有情由無明習氣的力量,見任何事物,很自然的便執為實有體性,如見
①此文詳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七十八冊,三頁。
②余宗皆以意識為名言識,惟應成許六識皆是名言識,以“諸根識於名言中,是能立色聲等境之量”故。此義詳見《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九,第四三九頁。房屋時便覺房屋是實有。房屋是名言識共許,也無名言量的妨難。因此,所見的房屋可立為世俗有。但房屋是否實有體性,那就要由觀察真實量來判斷。以觀察真實量,即見房屋並無實體,因此,有情所見房屋實體,不能安立為世俗有。
這樣安立的世俗諦,既無實體,不墮常邊;也有因果作用,不墮斷邊。
總此,我們可以了知,此論師許名言識所量境,是世俗諦的定義。也正是宗義所說的,凡名言所成立義是世俗諦之理。《智度論.釋平等品》則說可說相是世俗諦,就更為適切了。
……
文中指出,安立世俗諦,要具備三個條件(1)。
第一、要是名言識所共許。名言識通指一般人的眼等六識甲。名言識於境,只隨所現而轉,不再推求此境是否有自性。世俗諦法,必須是這種名言識所一致承認的。
第二、要沒有其它名言量作妨難。名言量是指正確的名言識(此即名言量之界限),如錯亂識見繩為蛇,別人的不錯亂識見是繩非蛇。這就不能安立錯亂識所見的蛇是世俗有,以與餘人的不錯亂識所見不同故。
第三、要無真實量作妨難。觀察真實量就是觀察諸法是否實有的正量一上來以四義批評於世俗中許自性有,就是出此妨難。有情...
目錄
自序
例言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分教立宗的由來
甲、漢藏兩地的不同發展
乙、三法輪的了不了義
丙、三法輪的典籍
第二節對內外宗的辨別
甲、依宗不依宗之分
乙、明內宗以別外宗
乙一、約教主教法宗見以別
子、內宗的教主
醜、內宗的教法
寅、內宗的宗見
寅一、四法印見
寅二、二無我見
第一項補特伽羅無我
第二項法無我
卯、決擇和誠言
乙二、約見修行果以別
子、總說
醜、別說
醜一、由修對治別
醜二、由行所住別
醜三、由所取果別
乙三、依宗的特徵--歸依
第三節略舉外道二宗
第二章正釋四大部派宗義
第一節小乘二部宗
第一毘婆沙宗
第二經部宗
第二節大乘二部宗
第一唯識宗
第二中觀宗
第三章結論
附錄
佛教四大部派宗義綱要
重校貢噶四部宗義略說(原名四部宗見)
自序
例言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分教立宗的由來
甲、漢藏兩地的不同發展
乙、三法輪的了不了義
丙、三法輪的典籍
第二節對內外宗的辨別
甲、依宗不依宗之分
乙、明內宗以別外宗
乙一、約教主教法宗見以別
子、內宗的教主
醜、內宗的教法
寅、內宗的宗見
寅一、四法印見
寅二、二無我見
第一項補特伽羅無我
第二項法無我
卯、決擇和誠言
乙二、約見修行果以別
子、總說
醜、別說
醜一、由修對治別
醜二、由行所住別
醜三、由所取果別
乙三、依宗的特徵--歸依
第三節略舉外道二宗
第二章正釋四大部派宗義
第一節小乘二部宗
第一毘婆沙宗
第二經...
商品資料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06-01ISBN/ISSN:7801236106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72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