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阿含經:聽佛陀講最原味的佛法(超值白金版)》以北傳《四阿含》爲藍本,參考南傳五部,將全書分爲五章,包含有《阿含經》的成書過程、原汁原味的佛法、故事中的教說、佛陀在世時古印度的狀况、佛法在俗世中的作用等。《圖解阿含經:聽佛陀講最原味的佛法(超值白金版)》采用全新的“圖解”方式,讓您回歸佛陀時代,瞭解原始佛教的原貌。
《阿含經》是原始佛教的第一部經,以語錄問答形式,形像地記述了釋迦牟尼佛及其弟子修佛論道的言行,保存了佛教最精要、最究竟的教義和修正。其形式及地位就如同儒家的《論語》及基督教的《聖經新約》。佛教任何宗派的學說言教如果要進行檢定對錯,一定要依據這部經典。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以現代手法詮釋原始佛教第一經
聽佛陀講最原味的佛法
最真實的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入滅後結集的第一經,最接近釋迦牟尼本意的佛法
佛教中的“聖經”
語錄問答式佛經,保存佛教最精要、最究竟的教義和修證
文獻價值極其珍貴
真實記述古印度的社會風俗、政治經濟、宗教哲學
佛法中的啓迪智慧
將釋迦牟尼的思考方法、論辯術與現實生活相聯繫,給人啓發與感悟
全新圖解手法展現佛教全景
用圖像和通俗的文字對佛法加以詮釋,用圖片和表格對古印度文明加以復原和梳理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以現代手法詮釋原始佛教第一經
聽佛陀講最原味的佛法
最真實的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入滅後結集的第一經,最接近釋迦牟尼本意的佛法
佛教中的“聖經”
語錄問答式佛經,保存佛教最精要、最究竟的教義和修證
文獻價值極其珍貴
真實記述古印度的社會風俗、政治經濟、宗教哲學
佛法中的啓迪智慧
將釋迦牟尼的思考方法、論辯術與現實生活相聯繫,給人啓發與感悟
全新圖解手法展現佛教全景
用圖像和通俗的文字對佛法加以詮釋,用圖片和表格對古印度文明加以復原和梳理
章節試閱
第壹章 結集成書:原始佛教聖典
經書誕生的背景
佛祖入滅
看透人生真諦的釋迦牟尼最終沒有逃過“死”之苦,佛祖涅槃後,佛門中思想紛雜,于是其弟子迦葉有了結集其教說的想法,以保持佛祖的正法。
佛祖晚年
佛祖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太子,他在認識到所有人都不可逃避的痛苦後,毅然放弃權位,拋妻弃子,經過六年的修行,獲得了徹底的覺悟,立身成佛。之後他發誓要在黑暗的世間捶響不朽之鼓,普濟衆生,足迹踏遍了恒河兩岸,講經三百餘次,說法四十多年,不知教導和感化了多少人。晚年的佛祖,聲譽雖然日隆,但不幸的事却不斷發生,在他示寂前的三年,他的故鄉遭到了國族滅亡的悲運,此時的佛祖深深領略到離開人間的日子不會太遠了,于是率領衆弟子們離開王舍城,北渡恒河,到了吠舍離城,他在吠舍離城的竹芳村度過了雨季,越來越感到自己的精神不濟,身體也大不如前,于是自動地向衆弟子宣告不久將入滅的消息。之後,佛祖勉强以精神支持病已惡化的身體,繼續走向北方的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羅樹園,選中在此處的娑羅雙樹之間作爲自己入滅的地點。
佛祖涅槃
自佛祖宣告自己將入滅的消息後,弟子們都流泪不止,佛祖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難向佛祖問了四個問題,即佛祖入滅後,依誰爲師?依什麽而安住?如何調伏凶惡?如何結集經典?佛祖告訴他們,要依波羅提木叉爲師,即以戒爲師;要依四念處爲安住;對惡人的調伏應默擯置之;結集言教應在一切經首安置“如是我聞”之句。這時,天際懸著一輪滿月,時值二月十五日的午夜時分,佛祖安詳地進入涅槃。佛祖入滅的消息傳出後,其弟子大迦葉立刻趕來,拘尸那迦城的末羅族人將佛祖遺體火葬,大迦葉爲佛祖舉行荼毗典禮,以完成佛陀入滅的善後。這時,許多比丘認爲佛祖入滅後就可以不受戒律約束,求得自由了,大迦葉聽到後感到無比沉痛,于是有了結集法藏的想法,從而誕生了《阿含經》,也導致了佛教的根本分裂。
結集的教說
阿含
佛祖入滅後,由其弟子大迦葉主持了王舍城的第一次結集,在這次結集中,由大迦葉和阿難等結集出《阿含經》,爲佛祖教說之所持、所歸、所聚。
王舍城結集
佛祖入滅後,其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葉在主持完喪禮後,鑒于當時佛教內部佛法不一,就想結集法藏,使佛法住世,利益衆生。于是他就請阿闍世王爲施主,在王舍城的七葉窟舉行結集,參加者爲已證阿羅漢果的五百比丘,以迦葉爲上首,先命持律第一的優婆離結集律藏,所集者即現在的《八十誦律》。次命多聞第一的阿難結集經藏,所集者即是《阿含經》。結集的程序極其複雜,先由阿難誦出一經,大迦葉提出質詢,阿難答出說時、說處、因緣、對機、說法、領解,再由大衆合誦,確認準確無誤後,才完成一部經的結集,如是次第再誦第二部經。這次結集是佛涅槃後的第一次結集,一方面防止了佛祖遺教的散矢,另一方面也確立了教權,决定了原始佛教的動向。
據說就在大迦葉主持結集的時候,除了有五百比丘參加之外,尚有許多的比丘,以佛祖初轉法輪的五比丘之一的跋波爲上首,在七葉窟外不遠的地方舉行了結集,因而把大迦葉的五百結集稱爲窟內結集,跋波領導的結集稱爲窟外結集。窟外結集沒有留下什麽資料,甚至傳說結集了五藏,即除了經、律、論三藏之外,還有雜集藏和禁咒藏,合爲五藏。這種傳說是不可信的,但是沒有參加大迦葉結集的比丘,另外舉行結集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王舍城的結集又被稱爲窟內窟外結集。
“阿含”釋義
阿含是梵文Agama的音譯,也譯作阿鉿、阿伽摩、阿笈摩,意譯法歸、無比法、教傳,意思是傳承的教說,或結集教說的經典。釋僧肇在《長阿含經序》中說“阿含”即法歸,法歸就是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爲名。唐代釋吉藏《法華論疏》說“阿含”名通大小,《四阿含》爲小;《涅槃經》等大乘經稱“方等阿含”。後來阿含專指小乘,在大藏經中屬小乘部。
《阿含經》的結集者
大迦葉和阿難
以頭陀苦修著稱的迦葉和以多聞著稱的阿難都是佛祖最有名的弟子,正是在他們的主持下,才有了王舍城的第一次結集,也才有了《阿含經》。
頭陀第一迦葉
迦葉,佛祖十大弟子之一,爲與其他同名爲迦葉者區別,稱摩呵迦葉或大迦葉,又作迦葉波,意爲飲光。他生于王舍城近郊的婆羅門家族,在釋迦牟尼成佛後第三年出家爲佛陀弟子,八日後即證入阿羅漢境地,是佛祖弟子中最無執著之念者,人格清廉,深受佛祖信賴。大迦葉修頭陀行,在佛祖的僧團中被譽爲頭陀第一,頭陀就是修習苦行的意思,要過清苦的生活,他因此不常和僧團在一起,而獨自修習頭陀。別人勸他忘却自我,從事弘法利生的事業,可他却堅持修習頭陀苦行,他認爲弘法者必須要自身健全,而頭陀苦行就是健全自身的最好的方法,正是他這種專心苦修的意志,在僧團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幷受到佛祖的贊許,曾受到佛祖分予半座的優待。佛祖入滅後,大迦葉成爲教團的統率者,于王舍城舉行了第一次經典結集,被稱爲付法藏第一祖。阿難繼承佛法後,大迦葉入鶏足山入定,以待彌勒出世,方行涅槃。
多聞第一阿難
阿難,也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他是佛祖的堂弟,出家後二十年間爲佛祖之常隨弟子,一直充當佛祖的侍者。他善記憶,對佛祖所說佛法,大多都能記誦,被譽爲多聞第一。他能持三種不同之法藏,隨其功德而受稱,所以有三個名字,一是阿難,意譯作慶喜,以能傳持聲聞而得此名。二是阿難跋陀,意譯作喜賢,以能使持緣覺藏而得此名。三是阿難迦羅,意譯喜海,以能使持菩薩藏而得此名。據說,在佛祖生前,阿難幷未開悟,佛祖入滅後,他受大迦葉的教誡而發憤用功,終證阿羅漢果。在首次聖典集結時,他被公衆指選爲經文誦出者,集結成《阿含經》。又有一說,佛祖傳法于大迦葉,大迦葉後又傳法于阿難,所以阿難被稱爲付法藏第二祖。阿難在佛祖入滅二十多年後,于歹克伽河中游地區示寂,入寂前,將佛法付囑于商那和修。
《阿含經》的傳授
由口傳到書寫成文
《阿含經》經過佛教的四次結集最終定型,其中經歷了由口傳到書寫成文的演變,雖然歷經多次變化,但它作爲佛教最根本典籍的地位却不容置疑。
口傳形式
《阿含經》結集之後,文字內容雖然得到統一,但是仍然以師徒口傳的形式流傳,幷沒有記載下來。正是由于專恃于諳誦而不著竹帛,所以意義難免出現錯誤。相傳阿難有一天到一個竹林,聽到一個比丘正在誦《法句偈》中的“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就告訴他:“這不是佛語,原文應該是‘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瞭解之。”比丘因語音相近,將“生滅法”念成了“水老鶴”,意義大相徑庭。阿難糾正他後,他回去將此事告訴了他的師父,他的師父却說:“阿難老朽,言多錯謬,不可信矣。汝今但當如前而誦。”佛祖涅槃還沒多久,佛經竟然錯到這種程度,以阿難這麽大的權威,竟然都沒有糾正過來,真叫人哭笑不得。
毗舍離結集
佛祖涅槃一百年後,衆比丘對戒律發生了爭論,而産生第二次結集,爭論起因于西方僧伽耶舍長老游行至東方的毗舍離城,見到跋耆子等諸比丘以十事淨法,例如用銅鉢盛水置于布薩會中,勸請在家衆弟子布施金銀錢幣,然後在僧衆中均分,作爲衣、藥等資用。耶舍長老認爲此舉非法,在布薩會中拒受所分配的金銀財幣,幷極力責難衆僧,又向在家居士們申說其理。跋耆子則以耶舍長老誹謗大衆,令在家居士起疑而擯斥。耶舍長老避難至西方,聯合諸比丘,共同參謁三浮陀商那和修長老,又請最高戒臘離婆多長老認可,跋耆子等也請離婆多長老協助,于是離婆多遂至毗舍離集會大衆,欲裁决此事,但衆說紛紜,難以斷决。後來雙方各請長老出席,與會者達七百比丘,同至婆利迦園由離婆多長老裁定,最後認定跋耆子等所行十事爲非法,這就是佛教的第二次結集,標志著原始佛教結束而進入部派佛教時期,堅持“十事非法”的被稱爲佛教的正統派,堅持實行十事的被認爲是佛教的非正統派。
華氏城結集
佛祖涅槃二百多年後,印度進入阿育王統治時期,阿育王虔誠奉佛,以正法治國,在各地廣建堂塔、伽藍,鼎力護持佛教僧團。然而當時有許多附佛外道幷未正式受戒,就自稱是佛教的比丘,混迹在僧團中,他們就是所謂的“賊住比丘”。這些賊住比丘往往輕忽戒律,超出僧團教制的規範,對教法教義經常提出不同的解釋,因此産生許多紛爭,甚至導致僧團無法和合布薩,長達七年之久。阿育王擔心賊住比丘破壞僧團,敕令將邪見、破戒之徒全部擯出,不許混住。同時,爲了確定正確的教制教法,便在首都華氏城舉行第三次結集。在阿育王的親自召集下,以國師目犍連子帝須爲上座,共有一千名精通三藏的高僧參加結集大會。目犍連子帝須集二百餘條异端邪說,由大衆共同討論,加以批判,斥爲謬論异說,幷將諸派异說的批判編定彙集成爲一部《論事》。經過第三次結集,佛教典籍中的經藏和律藏可說全部結集完成,其中就有人誦出經藏中的《阿含經》,使之最後定型。
書寫成文
佛祖涅槃四五百年後,印度佛教四分五裂,不斷分化,最後形成二十派。他們都尊奉《阿含經》,但各派的阿含又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幷且各派又有所側重,如大衆部重視《增一阿含經》,根本有部重視《雜阿含經》。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之後,《阿含經》被書寫成文,到公元7世紀時,還存在上座部、大衆部、正量部、化地部、飲光部、法藏部、有部的七種不同梵文本。而口頭傳承佛經的傳統仍長久地保留著,如到中國傳教的一些印度、西域僧人仍能整部地誦讀經律,然後由人寫成梵文,再譯成漢文。
總之,《阿含經》經過佛教的四次集結,成爲佛教典籍經部中最基本的經典。又經歷了由口傳到書寫成文的轉變,使之最後定型。同時,在佛教的不斷分化中,《阿含經》也在不斷演變。當大乘佛教興起時,它被僧衆們看成是小乘佛法而漸漸淡忘,但它却是佛教最根本的經典,是研究原始佛教的必讀典籍。
《阿含經》的形式
從九分教到十二分教
《阿含經》經過多次集結而最後定型,其形式經歷了由九分教到十二分教的過程,從中可以看出《阿含經》是經多次結集而成。
九分教
《阿含經》在最初結集的時候是九分教的形式,九分教又稱九部經、九部法,是佛典早期的一種分類形式,關于九分教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小乘的九分教爲:修多羅,意譯爲經或契經,一般爲散文體;伽陀,意譯爲諷頌、孤起頌、偈頌,爲偈頌體;伊提目多伽,意譯爲本事,爲釋迦牟尼說過去世的因緣故事;閣陀迦,意譯爲本生,爲釋迦牟尼過去世修道的故事;阿浮陀達摩,意譯爲未曾有,爲叙述佛與弟子神通變化的故事;尼陀那,意譯爲因緣,記述佛說法的因緣;阿波陀那,意譯爲譬喻,爲各種宣揚佛教教義的譬喻或寓言;祗夜,意譯爲重頌,是用偈頌形式將散文契經中的義理再提綱挈領地複誦一遍.優婆提舍,意譯爲議論,爲闡釋發揮經義的論文。大乘的九分教則删去尼陀那、阿波陀那和優婆提舍,加上和伽羅那,意譯爲記說,爲佛預言弟子之未來及成佛的記述;優陀那,譯爲感興,指佛不經請問而主動宣說的經;毗佛略,意譯爲方廣,指佛說方正廣大的教義和廣說高深玄妙不可思議的經文。
十二分教
《阿含經》經過佛教後來的結集,由九分教發展成十二分教,即修多羅(經)、祗夜(應頌)、和伽羅那(記說)、伽陀(偈頌)、優陀那(感興)、尼陀那(因緣)、阿波陀那(譬喻)、伊提目多伽(本事)、閣陀迦(本生)、毗佛略(方廣)、阿浮陀達摩(未曾有)、優婆提舍(議論)。其中經、應頌、偈頌是按文體的形式立名,其他的九個是按照內容而立名。
《阿含經》作爲佛教最原始的經典,經過多次集結,其形式從九分教變到了十二分教。其實所謂的九分教、十二分教的分類應該是佛典發展起來以後對以往佛典形式的概括說法,在佛典口頭傳承的時代,未必有如此之變化。但在佛經口頭流傳過程中,直到書寫成文,經文的分類開始由少到多,內容也由簡到繁確是事實。
《阿含經》中的佛陀
瞭解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不是遙不可及的神,也不是佛教的教主,他只是如實地揭示了人生世界的真相,是個“自覺覺他”的智者而已。
釋迦牟尼不是神
原始佛教的《阿含經》以大量的經文記載了釋迦牟尼的人間性格,其教說也是“以人爲本”的佛法,釋迦牟尼生在世間,長在世間,是人而不是神,他不是宇宙的創造者,所以也不是萬物的主宰。他的生活與一般所謂的凡夫沒有什麽區別,他幷不是遙不可及的神,而是與凡夫一樣有父母,一樣會生老病死,一樣需衣食住行,唯一不同的是釋迦牟尼是解脫了的人,是覺者;凡夫是沉淪生死的有情衆生,是迷者。他發現了人生宇宙的真理幷證實了它,從而斷除人生的迷惑,超越了生死,證入了解脫的涅檠。
釋迦牟尼不是教主
隨著釋迦牟尼的入滅,佛法在流傳的過程中,攝入其他印度本有宗教的儀軌,逐漸成爲一種宗教,釋迦牟尼也被推爲佛教的教主。其實,釋迦牟尼幷沒有創立一個新興宗教的意圖,也更不同意自己是主宰世界的教主。他只是說自己是“人數”、“僧數”,外在形式與一般人是沒有什麽區別的,沒有出家之前,有嚴父慈母、嬌妻愛子,也同樣經歷著家族的興衰和人生的生老病死。出家後在菩提樹下正觀到人生宇宙的實相——緣起,于緣起而實證寂滅,超脫一切障礙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在弘法布教的幾十年中,不過是將自己所悟的如實宣說出來,以讓衆多的人也能解脫煩惱而超越生死,就此也可說釋迦牟尼不過是一個“自覺覺他的人”而已。此外,釋迦牟尼對看相算命、仰觀星宿、召喚鬼神、巫醫咒術也是極力反對的,幷稱這些爲“幻法”。如印度的婆羅門等信奉咒術,認爲能産生種種神秘力量,甚至能降福、降灾等,但在釋迦牟尼的眼中,認爲這不過是愚人的迷信,與解脫是不相關的。釋迦牟尼臨入涅檠時,有弟子請他選一個接班人,以在佛陀入滅後能統領僧衆,而釋迦牟尼却極力反對,教導弟子們只能依“法”而住,不能依“人”而住,當自行修習、修習于法,當自皈依、皈依于法,若能如是,才能悟道成佛。
第壹章 結集成書:原始佛教聖典
經書誕生的背景
佛祖入滅
看透人生真諦的釋迦牟尼最終沒有逃過“死”之苦,佛祖涅槃後,佛門中思想紛雜,于是其弟子迦葉有了結集其教說的想法,以保持佛祖的正法。
佛祖晚年
佛祖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太子,他在認識到所有人都不可逃避的痛苦後,毅然放弃權位,拋妻弃子,經過六年的修行,獲得了徹底的覺悟,立身成佛。之後他發誓要在黑暗的世間捶響不朽之鼓,普濟衆生,足迹踏遍了恒河兩岸,講經三百餘次,說法四十多年,不知教導和感化了多少人。...
目錄
封面
前折頁
《阿含經》中的釋迦牟尼
《阿含經》中的原始佛法
扉頁
《阿含經》結集圖
編者序:最原汁原味的佛經
目錄
本書內容導航
第壹章 結集成書:原始佛教聖典
第貳章 佛法之源:原汁原味的根本教說
第一節 以緣起論爲根本
第二節 生命存在的要素
第三節 切實可行的解脫道
第四節 善惡有報的輪回
第三章 妙理說佛:故事裏的解脫之道
第一節 佛陀的歷程
第二節 佛法的修行
第三節 佛伽的疑惑
第肆章 由經觀史:佛教初創時的古印度
第伍章 佛入俗世:普度衆生的真諦
附錄一:長阿含經(節選)
附錄二:中阿含經(節選)
附錄三:雜阿含經(節選)
版權頁
後折頁
封底
封面
前折頁
《阿含經》中的釋迦牟尼
《阿含經》中的原始佛法
扉頁
《阿含經》結集圖
編者序:最原汁原味的佛經
目錄
本書內容導航
第壹章 結集成書:原始佛教聖典
第貳章 佛法之源:原汁原味的根本教說
第一節 以緣起論爲根本
第二節 生命存在的要素
第三節 切實可行的解脫道
第四節 善惡有報的輪回
第三章 妙理說佛:故事裏的解脫之道
第一節 佛陀的歷程
第二節 佛法的修行
第三節 佛伽的疑惑
第肆章 由經觀史:佛教初創時的古印度
第伍章 佛入俗世:普度衆生的真諦
附錄一:長阿含經(節選)
附錄二:中阿含經...
商品資料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07-01ISBN/ISSN:9787561341247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11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