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譯者的話
第1章發動機設計簡介Heinz Heisler
1.1內燃機
1.1.1發動機組成部件和術語
1.1.2四衝程火花點火式(汽油)發動機
1.1.3配氣相位圖
1.2二衝程汽油機
1.2.1回流掃氣
1.2.2曲軸箱盤形閥和簧片閥進氣控制
1.2.3二衝程和四衝程汽油機比較
1.3四衝程壓燃式(柴油)發動機
1.4二衝程柴油機
1.5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的比較
1.6發動機性能術語
1.6.1活塞排量或氣缸工作容積
1.6.2平均有效壓力
1.6.3發動機轉矩
1.6.4發動機功率
1.6.5發動機排量
1.7壓縮比第2章發動機測試AJMartyrM.A.Plint 2.1引言2.2轉矩測量用耳軸式(托架式)測功機2.3使用串聯軸或轉矩測量凸緣測量轉矩2.4轉矩測量的誤差校正和估算2.5加速和減速條件下的轉矩測量2.6轉速測量2.7測功機選擇概述2.8測功機分類2.8.1串聯混合測功機2.8.2一、二或四象限測功機2.9發動機與測功機性能的匹配2.10發動機的起動2.10.1發動機的起動(無起動機)2.10.2發動機的起動(有起動機)2.10.3非電起動系統2.11測功機的選擇2.12選用測功機應考慮的其他問題2.13發動機與測功機的連接2.13.1引言2.13.2連接問題的實質2.13.3輔助閱讀材料2.13.4扭轉振動與臨界轉速2.13.5連接軸的設計2.13.6應力集中、鍵槽和無鍵轂連接2.13.7軸的振顫2.13. 8聯軸器2.13.9撓性聯軸器的減振作用2.13.10傳動軸設計舉例2.13.11發動機與測功機連接:設計程序概述2.13.12飛輪2.13.13符號與單位參考文獻其他閱讀材料第3章發動機排放控制TKGarrettK.NewtonW.Steels 3.1早期的排放控制措施3.2美國聯邦測試循環的演變3.3催化轉化3.4二元催化轉化3.5催化轉化器3.6催化劑載體3.7用於整體式催化轉化器的金屬基體3.8福特用來預熱催化劑的廢氣點火系統3.9三元催化轉化器3.10電控系統3.11熱空氣進氣系統3.12蒸發排放物3.13曲軸箱排放物的控制3.14空氣噴射和補氣閥3.15空氣控制閥3.16一些結構更複雜的閥的佈置情況3.17蒸氣回收與炭罐清污系統3.18柴油機排放3.19降低排放:相互矛盾的要求3.20氮氧化物(NOx)3.21未燃碳氫化合物3.22一氧化碳3.23顆粒物3.24顆粒物捕集器3.25燃油質量對柴油機廢氣排放的影響3.26黑煙3.27白煙第4章發動機數字控制系統W.Ribbens 4.1簡介4.2發動機數字控制4.3發動機數字控制特徵4.4燃油控制模式4.4.1起動4.4.2暖機4.4.3開環控制4.4.4閉環控制4.4.5加速加濃4.4.6減速減稀4.4.7怠速控制4.5廢氣再循環控制4.6可變配氣正時控制4.7電子點火控制4.7.1點火正時的閉環控制4.7.2 SA修正方案4.8發動機集中控制系統4.8.1二次空氣噴射控制4.8.2炭罐清污控制4.8.3系統自動調節4.8.4系統診斷4.9控制模式小結4.9.1起動4.9.2暖機4.9.3開環控制4.9.4閉環控制4.9.5急加速4.9.6減速和怠速4.10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的改進4.10.1發動機集中控制系統4.10.2 EGO傳感器的改進4.10 .3噴油正時4.10.4自動變速器控制4.10.5液力變矩器鎖止控制4.10.6牽引控制4.10.7 HV動力傳動系控制第5章變速器J.Happian?Smith 5.1緒論5.2汽車對變速器的要求5.2.1汽車佈置5.2.2汽車起步5.2.3車輛要求——動力傳動系功能5.2.4改變傳動比——變速器和汽車的匹配5.3手動變速器5.3.1前輪驅動汽車變速器(乘用車)5.3.2後輪驅動汽車變速器(乘用車和商用車)5.3.3換檔和同步器5.3.4各檔傳動比——如何實現5.3.5離合器5.3.6自動控製手動變速器5.4自動變速器5.4.1 Jatco JF506E高級變速器5.4.2流體動力變矩器5.4.3行星齒輪機構——自動變速器的關鍵部件5.4.4 JF 506E自動變速器工作原理5.4.5換檔策略5.4.6自動變速器控制器(ATCU)5.5連續可變無級變速器(CVT)5.5.1無級變速器(CVT)的理論基礎5.5.2液力變速器5.5.3帶式無級變速原理5.5.4帶式無級變速器5.5.5牽引式環面無級變速原理5.5.6牽引式環面無級變速器5.6變速器應用問題5.6.1工作環境5.6.2效率5.6.3其他變速器部件參考書目深入學習材料其他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第6章電動汽車J.FentonR.Hodkinson 6.1引言6.2蓄電池6.2.1先進鉛蓄電池6.2.2鈉-硫蓄電池6.2.3鎳-金屬氫化物蓄電池6.2.4氯化鈉/鎳蓄電池6.2.5太陽能電池6.2.6鋰電池6.2.7超級電容器6.2.8飛輪儲能6.3蓄電池汽車改裝技術6.3.1改裝案例研究6.3.2電動機控制方案的選擇6.4電動汽車發展歷史6.5當代電動汽車技術6.5.1本田“EV” 6.5.2通用汽車公司的“EVi” 6.5.3交流驅動6.5.4福特e?Ka:鋰電池電源6.6電動廂式車和貨車設計6.6.1廂式貨車向車隊汽車的改裝6.6. 2福特EXT Ⅱ 6.6.3英國EVA對CVS的建議6.6.4晶閘管控制6.6.5福特Ecostar 6.6.6 Bradshaw Envirovan環保廂式車6.7燃料電池電動汽車6.7.1通用公司的Zafira項目6.7.2福特P 6.7.3液態氫或燃料重整6.7.4戴姆勒·克萊斯勒的燃料電池樣車參考文獻其他閱讀資料第7章混合動力汽車J.FentonR.Hodkinson 7.1引言7.2混合動力的前景7.2.1圖譜控制驅動管理7.2.2開發混合動力車的合理性7.2.3混合型混合動力驅動的配置7.3混合動力技術案例研究7.3.1小型汽車的混合動力解決方案7.3.2更好的混合動力組合解決方案7.3.3轉子發動機與永磁電動機的動力組合及原理概述7.3.4汪克爾轉子發動機7.3.5混合動力小客車7.3.6出租車混合驅動7.3.7複合式混合動力系統7.3 .8混合驅動加裝飛輪7.4量產混合動力汽車7.4.1豐田普銳斯系統7.4.2量產混合動力汽車的新成員7.5混合動力客運車和商用車7.5.1混合動力公共汽車7.5.2壓縮天然氣-電動混合動力車7.5.3先進的混合動力客車7.5.4先進的混合動力貨車參考文獻第8章懸架類型和驅動型式J.ReimpellH.StollJ.Betzler 8.1車輛懸架的一般特性8.2獨立車輪懸架——概述8.2.1對懸架的要求8.2.2雙橫臂式懸架8.2.3麥弗遜式滑柱和滑柱式減振器8.2.4後橋縱臂式懸架8.2 .5半縱臂式後懸架8.2.6多連桿式懸架8.3非獨立懸架和半獨立懸架8.3.1非獨立懸架8.3.2半獨立曲柄懸架8.4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8.4.1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設計優缺點8.4.2非驅動前橋8.4.3後驅動橋8.5發動機後置和發動機中置的驅動型式8.6前輪驅動8.6.1結構類型8.6.2前輪驅動優缺點8.6.3前驅動橋8.6.4非驅動後橋8.7四輪驅動8.7.1全時四輪驅動優缺點8.7.2帶超速檔的四輪驅動車輛8.7.3商用和全地形車輛的手動可分離式四輪驅動8.7.4全時四輪驅動,四輪驅動乘用車基本型8.7.5全時四輪驅動,基本型為標准設計乘用車8.7.6各種四輪驅動總結第9章轉向系統J.ReimpellH.StollJ.Betzler 9.1轉向系統概述9.1.1轉向系統的要求9.1.2獨立懸架上的轉向系統9.1.3非獨立懸架上的轉向系統9.2齒輪齒條式轉向器9.2.1優點和缺點9.2.2結構型式9.2.3轉向橫拉桿鉸接在轉向器的齒條側端9.2.4轉向橫拉桿中部取下的機械轉向器9.3循環球式轉向器9.3.1優點和缺點9.3.2結構型式9.4助力轉向系統9.4.1液壓助力轉向系統9.4.2電動液壓式助力轉向系統9.4.3電動助力轉向系統9.5轉向管柱9.6轉向減振器9.7轉向運動學9.7.1轉向器的類型和位置影響9.7.2轉向連桿配置9.7.3轉向橫拉桿的長度和位置第10章輪胎J.ReimpellH.StollJ.Betzler 10.1對輪胎的要求10.1.1可互換性10.1.2對轎車輪胎的要求10.1.3對商用車輪胎的要求10.2輪胎設計10.2.1斜交輪胎10.2.2子午線輪胎10.2.3無內胎輪胎和有內胎輪胎10.2.4高寬比10.2.5輪胎規格和標誌10.2.6輪胎承載能力和充氣壓力10.2.7胎側標誌10.2.8滾動周長和行駛速度10.2.9輪胎對車速表的影響10.2.10輪胎花紋10.3車輪10.3.1概念10.3.2轎車、輕型商用車及其掛車的輪輞10.3.3轎車、輕型商用車及其掛車的車輪10.3.4車輪安裝10.4輪胎彈性10.5輪胎不均勻度10.6滾動阻力10.6.1直線行駛時的滾動阻力10.6.2轉彎時的滾動阻力10.6.3其他影響因素10.7縱向附著摩擦與滑動摩擦10.7.1滑動率10.7.2摩擦係數10.7.3路面影響10.8側向力和摩擦係數10.8.1側向力、側偏角和摩擦係數10.8.2車輛的自轉向特性10.8.3摩擦係數和滑動率10.8.4乾燥路面上的側偏特性10.8.5影響因素10.9合成附著係數10.10輪胎回正力矩和輪胎拖距10.10.1輪胎回正力矩概述10.10.2輪胎拖距10.10.3前輪上的影響因素10.11輪胎傾覆力矩和力作用點偏移10.12轉矩轉向10.12.1由於法向力變化產生的轉矩轉向10.12.2輪胎回正力矩引起的轉矩轉向10.12.3運動學和彈性動力學影響第11章操縱性Hans Pacejka 11.1引言11.2輪胎和車橋特性11.2.1輪胎特性的介紹11.2.2有效車橋側偏特性11.3車輛操縱穩定性11.3.1汽車運動平面的微分方程11.3.2兩自由度模型的線性分析11.3.3非線性穩態轉向解11.3.4制動或驅動時的車輛11.3.5力矩方法11.3.6汽車-掛車組合11.3.7在較複雜輪胎側偏條件下的車輛動力學第12章制動系統J.Happian?Smith 12.1概述12.1.1制動系統的功能和使用條件12.1.2制動系統設計方法12.1.3制動系統部件和結構12.2法規12.3制動基礎知識12.3.1汽車製動運動學12.3.2汽車製動動力學12.3.3輪胎與路面之間的摩擦力12.4制動力比例關係與附著 力利用率12.4.1靜力學分析12.4.2使用恆定制動比進行製動12.4.3制動效率12.4.4附著力利用率12.4.5車輪抱死12.4.6車橋抱死對汽車穩定性的影響12.4.7汽車車身在製動時的俯仰運動12.4.8可變制動比的製動12.5材料特性12.5.1對製動系統的材料要求12.5.2鑄鐵製動盤金相分析12.5.3制動盤替代材料12.5.4制動盤材料/設計評價12.6先進的製動技術12.6.1駕駛人行為分析模型12.6.2線傳制動12.6.3防抱死制動系統12.6.4牽引力控制系統參考書目和深入學習材料第13章車輛控制系統W.Ribbens 13.1引言13.2典型巡航控制系統13.2.1速度響應曲線13.2.2數字巡航控制13.2.3節氣門執行器13.3巡航控制電子技術13.3.1基於步進電動機的執行器13.3.2真空操縱的執行器13.3.3高級巡航控制13.4防抱死制動系統13.5電子懸架系統13.5.1通過可變滑柱液體粘度改變阻尼13.5.2可變彈簧剛度13.5.3電子懸架控制系統13.6電子轉向控制第14章智能交通系統L.VlacicM.Parent 14.1全球定位技術14.1.1 GPS歷史14.1.2 NAVSTARGPS系統14.1.3衛星定位基礎14.1.4 GPS接收器技術14.1.5 GPS應用技術14.1.6結論參考文獻(1)14.2決策架構14.2.1引言14.2.2機器人控制架構及自主運動14.2.3用於自動汽車的Sharp控制決策架構14.2.4試驗結果14.2.5車輛運動規劃參考文獻(2)第15章汽車建模M.Blundell D.Harty 15.1引言15.2車身15.3測量輸出15.4懸架系統表示15.4.1概述15.4.2集中質量模型15.4.3等效側傾剛度模型15.4.4擺臂模型15.4.5桿系模型15.4.6概念懸架方法15.5彈簧和減振器建模15.5.1簡單模型的處理15.5.2鋼板彈簧建模15.6防側傾桿15.7確定等效側傾剛度模型中的側傾剛度15.8空氣動力學效應15.9車輛制動建模15.10牽引建模15.11其他傳動部件15.12轉向系統15.12.1轉向系統機構建模15.12.2轉向比15.12.3車輛機動操作的轉向輸入15.13駕駛人行為15.13.1轉向控制器15.13.2路徑跟踪控制器模型15.13.3車身側偏角控制15.13.4雙迴路駕駛人模型15.14案例研究7——整車操縱模型比較15.15總結第16章結構設計J.Brown AJRobertson S.Serpento 16.1車輛結構類型術語和概述16.1.1剛度和強度的基本要求16.1.2車輛結構類型歷史和概述16.2標準轎車——基本負荷路徑16.2.1引言16.2.2標準轎車的彎曲負 荷工況16.2.3標準轎車的扭轉負荷16.2.4側向負荷情況16.2.5制動(縱向)負荷16.2.6總結和討論第17章車輛安全性TKGarrett K.Newton W.Steels 17.1碰撞試驗17.2乘員保護17.3乘員安全試驗17.4保護行人免受嚴重傷害17.5主動安全17.6結構安全和安全氣囊17.7乘員室的完整性17.8小型車的問題17.9側面碰撞17.10智能安全氣囊17.11座椅安全帶17.12主動安全的改進措施17.13輪胎、懸架和轉向17.14一般電子控制系統17.15電動助力轉向17.16制動器17.17自動制動和牽引力控制17.18新近出現的先進系統17.19懸架控制17.20人機工程與安全性17.21座椅17.22踏板的控制第18章材料G.Davies 18.1車身結構設計與材料選用18.1.1引言18.1.2歷史視角和不斷演變的材料工藝學18.1.3有限元分析18.1.4寶馬采用的現代設計方法18.1.5板件耐衝擊性與剛度試驗18.1.6疲勞18.1.7其他車身結構18.1.8材料與設計的融合18.1.9塑料與復合材料部件的工程要求18.1.10成本分析18.1.11要點總結(1)參考文獻(1)18.2車身結構材料的考慮因素與使用18.2.1引言18.2.2可選材料與選擇依據18.2.3鋁18.2.4鎂18.2.5聚合物與復合材料18.2.6要點總結(2)參考文獻(2)第19章空氣動力學J.Happian?Smith 19.1概述19.2空氣動力19.3氣動阻力19.4降低氣動阻力19.5穩定性和橫向風19.6噪聲19.7發動機室的通風19.8乘員室的通風19.9風洞測試19.10計算流體動力學參考書目深入學習材料第20章聲振精細化M.Harrison 20.1引言和定義20.2本章覆蓋的範圍20.3汽車聲振精細化的目的20.4在汽車製造領域中如何實現聲振精細化20.5汽車聲振精細化歷史:一個典型汽車品牌20年的歷程20.6聲振精細化目標20.6.1整車外部噪聲指標20.6.2單個零部件外部噪聲指標20.6.3整車內部噪聲指標20.6.4乘坐品質指標(包括振動感受指標)參考文獻第21章內部噪聲M.Harrison 21.1噪聲的主觀和客觀評價方法21.1.1背景知識21.1.2空氣噪聲和結構噪聲之間的平衡21.1.3有關車輛內部噪聲的測量21.1.4內部噪聲的主觀評價21.2噪聲路徑分析21.2.1背景知識21.2.2噪聲路徑分析的相干方法21.2.3噪聲路徑分析的標準方法21.2.4噪聲路徑分析的非侵入方法21.3測量內燃機和其他汽車噪聲源的聲功率21.3.1近聲場和遠聲場21.3.2測量聲功率的各種方法21.3.3在自由聲場中採用聲壓技術測量聲功率21.3.4擴散聲場中聲功率的測量21.3.5半混響遠聲場中聲功率的測量21.3.6近聲場中聲功率測量21.3.7用表面振速測量確定聲功率21.3 .8用聲強儀確定聲功率21.3.9不同環境下測量聲功率的標準方法21.4發動機噪聲21.4.1發動機噪聲介紹21.4.2燃燒噪聲21.4.3機械噪聲21.4.4發動機轉速和負載對噪聲的影響21.4.5測量發動機噪聲21.4.6發動機噪聲分級21.4.7發動機噪聲控制21.5道路噪聲21.5.1道路噪聲簡介21.5.2內部道路噪聲21.5.3分析道路結構噪聲21.5.4控制內部道路噪聲21.6氣動(風)噪聲21.7制動噪聲21.8 “吱吱”、“咯咯”、“嘶嘶”聲21.9通過多孔材料的吸聲來控制噪聲21.9.1實用方法21.9.2多孔材料吸聲的物理過程21.9 .3流動阻抗21.9.4多孔性21.9.5結構因子21.9.6改進的一維線性平面波動方程21.10通過面板的聲傳遞最小化來控制噪聲21.10.1方法介紹21.10.2隔聲罩聲學性能測量21.10.3解讀由隔聲罩和麵板製造商提供的聲學特性數據21.10.4聲學密封條的重要性及側向傳聲的控制21.10.5穿過面板的聲傳遞21.10.6大隔聲罩內外的聲音21.10.7貼近安裝的隔聲罩內部和外部噪聲附錄21.A有關係統的一些背景信息附錄21.B卷積附錄21.C協方差函數、相關和相干附錄21.D頻率響應函數附錄21.E帶有終端阻抗的管中的平面波附錄21.F線性質量守恆方程的求導本附錄內部引自Fahy和Walker(1998)附錄21.G非線性(和線性)無粘性流體運動歐拉方程式的求導參考文獻第22章外部噪聲M.Harrison 22.1汽車噪聲認證22.1.1認證背景22.1.2 EC噪聲認證22.1.3車轍和大氣的影響22.1.4 EC內噪聲認證的未來發展22.1.5美國和其他非歐盟國家的噪聲認證22.1.6滿足認證噪聲限制的結果22.2噪聲源分級22.3進氣系統和排氣系統:性能和噪聲影響22.3.1介紹22.3.2進氣噪聲——目標22.3.3有關進氣系統設計的問題22.3.4進氣系統22.3.5進氣系統設計者22.3.6進氣系統研發週期22.3.7主要進氣系統部件22.3.8進氣口位置22.3 .9進氣管和濾清器殼尺寸22.3.10為改進發動機性能而進行的進氣和排氣系統設計22.3.11進氣及排氣噪聲源22.3.12流動管路聲學22.3.13進氣噪聲控制:案例研究22.3.14排氣噪聲控制22.4輪胎噪聲22.4.1輪胎空氣噪聲源22.4.2路面對輪胎空氣噪聲的影響22.4.3測量輪胎空氣噪聲22.4.4通過設計控制輪胎空氣噪聲附錄22. A氣門和氣門口幾何形狀參考文獻第23章汽車儀表及遠程信息處理W.Ribbens 23.1現代汽車儀表23.2輸入輸出信號轉換23.3採樣23.4燃油量測量23.5冷卻液溫度測量23.6機油壓力測量23.7車速測量23.8顯示設備23.9 LED 23.10 LCD 23.11 VFD 23.12 CRT 23.12.1掃描電路23.12.2 CAN總線23.13玻璃駕駛艙23.14行程信息計算機23.15遠程信息處理23.16汽車診斷附錄常用法定計量單位及其換算
譯者的話
第1章發動機設計簡介Heinz Heisler
1.1內燃機
1.1.1發動機組成部件和術語
1.1.2四衝程火花點火式(汽油)發動機
1.1.3配氣相位圖
1.2二衝程汽油機
1.2.1回流掃氣
1.2.2曲軸箱盤形閥和簧片閥進氣控制
1.2.3二衝程和四衝程汽油機比較
1.3四衝程壓燃式(柴油)發動機
1.4二衝程柴油機
1.5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的比較
1.6發動機性能術語
1.6.1活塞排量或氣缸工作容積
1.6.2平均有效壓力
1.6.3發動機轉矩
1.6.4發動機功率
1.6.5發動機排量
1.7壓縮比第2章發動機測試AJMartyrM.A.Plint 2.1引言2.2轉矩測量用耳軸式(托架式)測功機2...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