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與胃口相關,食量大意味著統治力強?
通過餐桌和宴會,可以保持屬下的對立和競爭從而維持均衡?
沒有免費的午餐,白吃白喝後一定要履行責任?
一個民族的命運取決於它怎麼吃飯?
國家領導人吃的能力預示著他治理國家的能力?
餐桌上,就連一塊桌布都有特別的意義?
……
“告訴我你成天吃什麼,我肯定知道你是乾什麼的。”這是一句十九世紀的名言,現在的人還經常這麼說,用這句話形容吃與人的關係應該是最合適不過了。
餐桌和美食,與人的性格相關,更與權力緊密相關。
從遠古時代的希臘宴會,到路易十四的“至上餐桌”,到十九世紀的共和國宴會,到如今愛麗舍宮的第五共和國的晚宴,本書為讀者細述了餐桌與權力的漫長歷史。人們是如何在餐桌上實現了控制與馴服的?宴會的排位,是怎樣實現了與會者的整合與分化的?宴會上飲酒的作用是什麼?從餐桌的佈置到盤中食物的選擇,又是如何顯示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劃分的?從中你會發現,“菜”不僅僅是菜,還可以被賦予民族性和意識形態,成為文化武器,“吃”也不是個人的事兒,因為在吃的“規矩”和“意義”背後,總有需要達成的目的。
因此,餐桌與美食,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關。一個刀槍不濟的民族,可以通過一頓美食和一些美言來拯救自己的命運,而一些原本似乎根本無法共存的體制,卻在魚子醬和香檳酒的共享中卻找到了和諧……幾千年來,無數的王孫貴族和權力人物把餐桌當成談判的工具、外交的手段,無論是頗有講究的晚宴,還是別有含義的“農家菜”,他們在觥籌交錯中,在餐桌文化特有的規則下,互相交流,互相吸引,互相征服。
隨著作者的娓娓道來,我們可以了解這權力的餐桌和餐桌上的權力之間的關係,在歐洲,餐桌藝術是如何成為一種統治藝術的。
作者簡介:
作者
讓一馬克·阿爾貝(Jean—Ma rc ALBERT),法國歷史學家,大學歷史系教授,曾在巴黎天主教學院、巴
黎餐桌藝術學校講授關於飲食文化的歷史研究。著有《中世紀歷史地圖》、《亞眠大教堂》等。
譯者
劉可有,200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就讀于法國巴黎國立東方語言學院。
劉惠傑,1975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1977年畢業于巴黎第三大學,1 988年畢業于法國國家行政
學院。曾長期供職於中國外交部。
商品資料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9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