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關於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論集。以胡適、錢穆、陳寅恪等20世紀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為中心,探討在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的深刻現代危機中,中國傳統文化及其承擔者是如何自覺地在矛盾中奮力前行,在蛻變中進行現代轉化,在吸收其他文化精粹的同時擔當起民族文化熔鑄的歷史使命。
章節試閱
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
一 知識人與“道”
知識人在古代中國叫做“士”,而“士”的出現則是和“道”的觀念分不開的,所以孔子說:“士志於道”(《論語·里仁》),但是“士”和“道”兩個名詞在孔子以前早已存在,其涵義也頗有不同。讓我們先簡單地談一談孔子以前的情況。
商、周文獻中常見“多士”、“庶士”、“卿士”等稱號,這一類的“士”大概是當時“知書識禮”的貴族。商代卜辭中所見的“卜人”也許便是“士”的一種。 《說文解字》和《白虎通》都說“士,事也”。因此今天不少學者都相信,商、周文獻中的“士”,是指在政府中擔任各種“職事”的人。周代的教育以禮、樂、射、禦、書、數的“六藝”為主,受過“六藝”訓練的人也稱作“術士”或“儒”;他們可以根據自己擅長的技藝而出任不同的“職事”。例如孔子曾為“委吏”,是管理倉庫、核查出入數字的職事。這當然必須學過六藝中的“數”。子自己又說過:“我何執?執禦乎?執射乎?”(《論語·子罕》)可見他也學過“禦''和''射”。至於“禮”和“樂”,則更是孔子研究得最深的兩門藝業。 ''禮”和“樂”在古代貴族社會中的用途最廣,學了這兩種知識技能之後,更可以有許多“事”可做,如各種“相禮”和''樂師”。所以,《說文》以“事”來解釋“士”確是有根據的。
在孔子以前,“道''的觀念大體上是指“天道”,即以“天道”的變化來說明人事的吉凶禍福。關於這一點,清代錢大昕已有很扼要的考證。他說:
古書言天道者,皆主吉凶禍福而言。 《古文尚書》: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天道福善而禍淫。 《易傳》:天道虧盈而益謙。 《春秋傳》:天道多在西北。天道遠,人道邇。灶焉知天道!天道不諂。 《國語》:天道賞善而罰淫。我非瞽史,焉知天道?《老子》: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皆論吉凶之數。 (《十駕齋養新錄》卷三《天道》)
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
一 知識人與“道”
知識人在古代中國叫做“士”,而“士”的出現則是和“道”的觀念分不開的,所以孔子說:“士志於道”(《論語·里仁》),但是“士”和“道”兩個名詞在孔子以前早已存在,其涵義也頗有不同。讓我們先簡單地談一談孔子以前的情況。
商、周文獻中常見“多士”、“庶士”、“卿士”等稱號,這一類的“士”大概是當時“知書識禮”的貴族。商代卜辭中所見的“卜人”也許便是“士”的一種。 《說文解字》和《白虎通》都說“士,事也”。因此今天不少學者都相信,商、周文獻中的“士”,...
目錄
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1990年)
中國現代的文化危機與民族認同(1995年)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自序
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1979年)
我所承受的“五四”遺產(1988年)
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1999年)
——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
嚴復與中國古典文化(1999年)
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1983年)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序
附:《中國哲學史大綱》與史學革命(1980年)
從《日記》看胡適的一生(2004年)
陳寅恪《論再生緣》書後(1958年)
陳寅恪的學術精神和晚年心境(1982年)
陳寅洛與儒學實踐(1996年)
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1997年)
猶記風吹水上鱗(1990年)
——敬悼錢賓四師
一生為故國招魂(1990年)
——敬悼錢賓四師
錢穆與新儒家(1991年)
附:壽錢賓四師九十(1985年)
越過文化認同的危機(1994年)
——《錢穆與中國文化》序
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1990年)
中國現代的文化危機與民族認同(1995年)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自序
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1979年)
我所承受的“五四”遺產(1988年)
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1999年)
——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
嚴復與中國古典文化(1999年)
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1983年)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序
附:《中國哲學史大綱》與史學革命(1980年)
從《日記》看胡適的一生(2004年)
陳寅恪《論再生緣》書後(1958年)
陳寅恪的學術精神和晚年心境(1982年)
陳寅洛與儒學實踐(1996年)
試...
商品資料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57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