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曉明著作的《文本之間(從孔子到魯迅)》在各章中雖然題跨古今,內容各異,但皆指向一個共同的方向:嘗試以某些不同的方式重讀中國古代與現代傳統,從而使其更加開放——向著我們自己,向著我們的文化他者。在德里達與勒維納斯等西方思想的啟發下,作者對中國古代思想進行了一番追根溯源,同時也深刻反思了漢語文化的當代處境。 《文本之間(從孔子到魯迅)》面對中國傳統的方式與時下所謂“國學或有不同。對於希望聽到不同聲音的讀者,書中的論文或有一定的才考價值。
章節試閱
二、不可辯證解決的“自相矛盾” 因此,讓我們重新開始,在漢語中開始。 “解構正名”這一表述在漢語中之所以可能,正是因為這一獨特的語言(當然,所有的語言都是獨特的)本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一個難以被直譯到任何其他語言之中的機會,一個讓某種與眾不同者或某種新(或)異在這一語言中受到歡迎並因而能夠到來的機會。或者,一個讓某種可能尚不合法者,不合迄今所知一切之法者,有可能成為合法者——甚至成為某種法——的機會。既然“解構正名” 這一合漢語之法的漢語表述可以刺激思想,引發問題,邀請並歡迎可能到來的他者,那就讓這一也許不無積極意義的暖昧或多義表述繼續來引領這已經開始的文本吧。 “解構正名”:讓我們再次肯定,這是一個合法的標題,一個至少是合乎漢語語法——合乎這一語言本身所立之法——的漢語標題。然而的確,這也是一個暖昧的或多義的標題。一個暖昧的或多義的漢語表述。漢語——漢語之法——所允許的和特有的結構性的曖昧或多義。 ⑥“解構正名”:這一標題究竟在表達什麼?或它究竟要做什麼?如果標題是一篇文字或一個文本的指路之標,這一路標到底想把讀者帶到哪條道路上去呢?這一路標指向單一的方向嗎?或者說,這一標題能有“統一”的意義嗎?更有甚者,這一標題能為我們“統一”一篇文字或一個文本的意義嗎?也許,這一標題這裡想要做的是解構正名,是解正名之構?或者,恰恰相反,這一標題這裡想要做的為解構正名,是正解構之名?當然,這一標題也有可能恰恰正是有意想要一箭雙雕或雙箭一雕。亦即,這一標題恰恰是想要我們利用漢語中這一“合(乎漢語之)法”的表述在語言上的經濟或簡潔而至少同時做兩件事,兩件似乎截然不同甚至“自相矛盾”之事:既欲為解構正名,又要將正名解構;或既正解構之名,又解正名之構。但如果此真乃這一標題的“目的”,那麼就等於是說,以此為題的這一寫作或文本有一個分裂的日的。而分裂的目的就已經不再是目的了,因為目的作為目的即意味著統一,而這一標題卻似乎注定——無淪其作者本身的主觀意圖如何——要讓欲以其為名的寫作或文本“自相矛盾”。但如果我們— —不無某種必然的被動性地——接受這一標題,如果我們甚至由於此一“自相矛盾”所蘊涵的某種刺激性甚至挑戰性而有意選擇這一標題,那我們就至少也已經接受了,在這既多重而又單一的標題之下,此一文本也許不僅可以而H甚至應該同時進行“解構一正名”,而且也可以甚至也應該認認真真地體驗一下,“自相矛盾”⑦,這個可能不僅並不與現代漢語中已經作為特定哲學術語之翻譯而存在的“矛盾”(contradiction)——那始終可被辯證解決的矛盾——一詞同義,而且其實可能還與之正相反對的表述,除了意味著某種絕望的不可能或無出路以外,是否還可能有某種不為黑格爾式辯證法所允許的積極意義?是否我們首先就必須接受從根本上即不_J解決的——或沒有任何所謂“辯證解決”的——自相矛盾?是否我們首先就必須生活在根本性的自相矛盾之中,或必須與這樣的自相矛盾一起生活?是否我們本身—— 作為我們自以為所是之“自我同一”者——就必然首先會在某種根本性的意義上自相矛盾?是否只有在接受某種根本性的自相矛盾之時,我們才有可能(有限地)不自相矛盾?而這也就是說,是否某種根本性的自相矛盾才是任何不自相矛盾的可能性的條件?然而,如果這樣的自相矛盾是使任何不自相矛盾成為可能的條件,這樣的自相矛盾難道不當然也注定是使任何不自相矛盾成為不可能的條件?但上述問題究竟何謂?此處將僅試論一二。對於黑格爾辯證法來說,“ 積極”的矛盾必須是可在辯證發展的更高階段獲得辯證統一的兩個對立面之間的矛盾,而漢語傳統中所理解的“自相矛盾”,亦即,同時鬻矛與盾者自己手中作為“無堅不穿者”之矛與作為“無銳不當者”之盾二者之間的無法調和的對立,是不町能被辯證統一的,亦即,是無法解決的。這一“不可能”或“無法”所涉及的並不是統一的物理世界中兩種相互獨立的事物之間的不可調和,而是所謂“自相矛盾”者本身的必然存在方式。因為,正是此種“不可能”才使自相矛盾者成為自相矛盾者。然而,所謂“對立統一”是否就是事物之間基本的甚至唯一的聯繫方式?是否對立者必然要被“統”在一個對立將消失於其中的大“一”之中。是否還能有或者確實還有其他關係方式?是否有非對立性的差異,不可被辯證化的、不呵被“揚棄”的自相差異或內在差異?是否自相矛盾者之白相矛盾,或其與自身之必然相異,正是構成任何同之為同或一之為一的條件?而這也就是說,是否任何同(本身)皆必為異之同,而任何異(本身)亦皆必為同之異? P11-P14
二、不可辯證解決的“自相矛盾” 因此,讓我們重新開始,在漢語中開始。 “解構正名”這一表述在漢語中之所以可能,正是因為這一獨特的語言(當然,所有的語言都是獨特的)本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一個難以被直譯到任何其他語言之中的機會,一個讓某種與眾不同者或某種新(或)異在這一語言中受到歡迎並因而能夠到來的機會。或者,一個讓某種可能尚不合法者,不合迄今所知一切之法者,有可能成為合法者——甚至成為某種法——的機會。既然“解構正名” 這一合漢語之法的漢語表述可以刺激思想,引發問題,邀請並歡迎可能到來的他者,那...
目錄
實與名
解構正名
一、(無)解(之)題
二、不可辯證解決的“自相矛盾”
三、初正解構之名
四、初解正名之構
五、名何以可“僭竊”?
六、正名之政與政之正名
1.正名之政
2.政之正名
七、(不)結(之)論
言與道
“予欲無言”:《論語》中的論辯與孔子對言的態度
一、引 言
二、《論語》中的論辯
三、聖人之不辯與中國傳統中之辯
四、“予欲無言”
五、“巧言亂德”
六、“佞人殆”
七、“慎於言”、“先行其言”、“正名”
八、《論語》中之“修辭”:反問與提喻
九、結論
“道”何以“法自然”?
一、引言
二、“道法自然”的直接語境:《老子》第二十五章
三、漢語語境中“道法自然”的若干傳統與現代解釋
四、“道法自然”的若干西方翻譯
五、王弼對“道法自然”的理解
六、“道法自然”,“道生……萬物”
七、“道生……萬物”的“具體”意義或方式
八、“道法自然”與聖人之“能輔萬物之自然”
情與性
心性天人:重讀孟子
一、引言:閱讀作為署名
二、“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求在我者也”
三、“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四、“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五、“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七、“仁也者,人也”
八、餘言:閱讀期待閱讀
情與人性之善
上篇情——從(事)物之(實)情到人之(感)情
一、(事)物之“(實)情”
二、從人之“(實)情”到人之“(感)情”
三、感一情:人之最根本的可被感動之性
下篇惻隱之心與人性之善
一、從“不忍人之心”中之“忍”說起
二、忍與“不動心”
三、我作為必然要為他者忍痛而又“不忍”他者之痛者
四、“具(有)(身)體”的惻隱之心
五、惻隱之心作為“感(覺)”與“(感)情”
六、“性無有不善”萊維納斯與孟子,或,作為感受性的主體與怵惕惻隱之心
同與和
思和
一、和之思念,和之思考
二、出於分、別、離、異又欲結束分、別、離、異之和
二、宰夫之和:和的一種模式及其問題
四、至大無外之同
五、另一種和:相應與應和
六、由這樣的和而至另一種同
父與子
“若保赤子” ——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之政
一、傳統政治話語中的“父母”與“赤子”之喻
二、“以天下為一家”的倫理意義:“百姓有過,在予一一人”
三、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不平等”,以及家倫理關係的兩面性
四、天子一家長與子民之間的“不平等”
五、有關公正、法律和製度之基礎的思考
六、從“君—主”到“民—主”?
有與sein
漢語語境下的西方(哲學概念)“存在”
一、“有——存在”
二、“sein”的漢語翻譯
三、從現代的“存在”(Sein)回到傳統的“有”
四、漢語之“有”的獨特之處
五、“有”與“Sein”
失之交臂?
牟宗三與海德格爾的哲學遭遇
一、追求“道德的形上學”的建立
二、人必須是上帝:“智的直覺”與物之朗現
三、牟宗三與海德格爾:失之交臂的遭遇
人與我
他者“的”迫害——魯迅與萊維納斯
一、引言:中國的現代性——渴望“人各有己”
二、誕生於他者之迫害中的己
三、普遍的吃人歷史與吃人現實
四、妄想中的洞見
五、菜維納斯所講的關於我與他者的哲學故事
六、對弱肉強食意義上的“吃人”的批判
七、在魯迅的狂人之後找回“仁/人”
我之由生向死與他人之無法感激的好意——重讀魯迅《過客》
一、那似路非路者
二、曖昧的黃昏
三、遭遇:問題的開始?
四、既已為(過)“客”,焉能無“主”(人)
五、偶然的必然
六、決定:因/為他者
七、那感激不了的好意
八、危險的糾纏,沉重的背負
九、“生”之“命”:那無聲的催促與叫喚
十、他者:我之“定命”
十一、走向/超越我之死
史與事
文學“史”可能嗎?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實與名
解構正名
一、(無)解(之)題
二、不可辯證解決的“自相矛盾”
三、初正解構之名
四、初解正名之構
五、名何以可“僭竊”?
六、正名之政與政之正名
1.正名之政
2.政之正名
七、(不)結(之)論
言與道
“予欲無言”:《論語》中的論辯與孔子對言的態度
一、引 言
二、《論語》中的論辯
三、聖人之不辯與中國傳統中之辯
四、“予欲無言”
五、“巧言亂德”
六、“佞人殆”
七、“慎於言”、“先行其言”、“正名”
八、《論語》中之...
商品資料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04-01ISBN/ISSN:9787301204795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7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