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對於西方20世紀哲學有很大的影響,是“語言的轉向”的奠基者之一,本書全等地闡述、分析羅素的思想而不僅只是國內經常研究的專名、摹狀詞理論,揭示羅素的意義理論與其哲學的其他部分的關係,以及在語言分析哲學史上的地位。
作者簡介:
賈可春,男,1967年生,江蘇宿遷人。2001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英美分析哲學研究,著有《重新理解羅素(數學原則>中的意義理論》、《羅素的專名理論》等,並譯有《羅素》 (合譯)、《約定的真理》及《本體論的相對性及其它論文》等。另有多篇新聞作品發表於各類媒體上。
目錄
導論
一、《數學原則》中的概念意義論
1.1關於傳統解釋
1.2 《數學原則》的目標
1.3謂詞及其指謂功能
1.4動詞及命題的統一性
二、意義的指稱論
2.1親知原則
2.2意義、意象與理解
2.3意義、原子與簡單性
三、名稱的意義和指稱
3.1穆勒與弗雷格
3.2專名與摹狀詞的區分
3.3專名的意義分析
四、摹狀詞的意義分析
4.1從《數學原則》到<論指謂>
4.2確定的摹狀詞的意義分析
4.3不確定的摹狀詞的意義分析
4.4分析是在何種意義上進行的
五、其他詞類
5.1自我中心詞
5.2邏輯聯結詞及“真”與“假”
5.3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六、語句的意義分析
6.1一般分析
6.2心理分析
6.3意義與句法
6.4意義與邏輯類型
七、真理理論
7.1 1905年前後的反符合論
7.2 1910年前後的關聯論
7.3 1920年前後至晚年的再現論
7.4幾點評論
八、總評
8.1意義與指稱
8.2關於親知原則
8.3意義與證實
8.4作為認識論的一部分的意義理論
8.5在分析哲學史上
主要參考文獻
導論
一、《數學原則》中的概念意義論
1.1關於傳統解釋
1.2 《數學原則》的目標
1.3謂詞及其指謂功能
1.4動詞及命題的統一性
二、意義的指稱論
2.1親知原則
2.2意義、意象與理解
2.3意義、原子與簡單性
三、名稱的意義和指稱
3.1穆勒與弗雷格
3.2專名與摹狀詞的區分
3.3專名的意義分析
四、摹狀詞的意義分析
4.1從《數學原則》到
4.2確定的摹狀詞的意義分析
4.3不確定的摹狀詞的意義分析
4.4分析是在何種意義上進行的
五、其他詞類
5.1自我中心詞
5.2邏輯聯結詞及“真”與“假”
5.3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六、語句的意義分析
6.1一般分析
...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日期:2005-03-01ISBN/ISSN:9787100041546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1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