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法學史稿(修訂本)》確實是一部“史”,而不僅僅是一些按年代排列的語法著作簡介。縱覽全書,可以清晰地看出漢語語法研究發展歷史的軌跡。作者不僅理順了通史的脈絡,而且處處注意到專史發展的線索,從而使通史與專史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其次,它充分發揮了評述的作用,而不只是“述而不作”。對各種語法學流派、各類語法學論著都發表了自己獨到的看法:還對一些語法學家的研究給以系統的總結。既肯定了歷史上的功績,又從發展角度指出其不足,全書分析較中肯,立論公允。
章節試閱
相異之點更不強求其同。甚至違反西洋語法書中之學說也在所不計。”“從語言事實的具體分析出發才是研究語法的正確的道路……假如我這兩部書有優點的話,重視漢語特點就是它們的優點。”(新版自序)其次反映在它所研究的語言材料為有代表性的現代北京話,作者接受了德·索緒爾關於“共時語言學”觀點,認為;“語法只該就一時一地的語言作個別的觀察,一切的對譯都是不能幫助詞性或用途的確定的。”該書以《紅樓夢》為主,輔以《兒女英雄傳》,語言材料確定的好處在於“第一,時代確定,就沒有種種歷史的葛藤”,“第二,地域確定,就不必照顧到方言上的差異”,“第三,材料確定,就不必照顧到口頭上的變化”(朱自清序)。這一優點比起其他語法著作所引材料古今不分、地域不明來就更顯得突出。再次,作者從根本上捨棄了那種以某種印歐語的語法教科書為藍本來套漢語語法的做法,而是從方法論上著手,廣泛汲取國外普通語言學的理論,其中尤以葉斯泊森的“三品說”和布龍菲爾德的“向心結構”、“背心結構”學說影響最深。作者在運用這些理論研究漢語時有所取捨有所改造。該書還擺脫了舊語法體係以“詞法”為綱的束縛,另闢新徑,以“句法”為綱,但和《新著國語文法》的“句本位”又不同,而以句式結構分析為主。作者認為:“這二三十年來,中國語法學家所爭論的全是詞的分類問題和術語上的問題。……所爭論的只是語法的皮毛,不是語法的主要部分……須知所謂語法,就是族語的法則,主要部分乃在於其結構方式,並不在於人們對語言成分的稱謂如何。”(《理論》導言)作者也十分重視語言材料、語法現象的對比工作,在《語法》中主要進行北京話和方言之間的比較,有時也涉及古今對比;《理論》一書則偏重於中外語言,尤其是漢英語比較。
相異之點更不強求其同。甚至違反西洋語法書中之學說也在所不計。”“從語言事實的具體分析出發才是研究語法的正確的道路……假如我這兩部書有優點的話,重視漢語特點就是它們的優點。”(新版自序)其次反映在它所研究的語言材料為有代表性的現代北京話,作者接受了德·索緒爾關於“共時語言學”觀點,認為;“語法只該就一時一地的語言作個別的觀察,一切的對譯都是不能幫助詞性或用途的確定的。”該書以《紅樓夢》為主,輔以《兒女英雄傳》,語言材料確定的好處在於“第一,時代確定,就沒有種種歷史的葛藤”,“第二,地域確定,就不必...
目錄
胡裕樹先生序
呂叔湘先生信
導論
第一章漢語語法學的醞釀時期(西周—1898年)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早期朦朧的語法觀念
第三節中期對語法現象的初步歸納
第四節後期對虛字的專門研究
第五節後期對句法的初步探討
第六節若干語法術語的歷史演變
第二章漢語語法學的草創時期(1898年—1936年)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我國第一部語法著作《馬氏文通》
第三節古代漢語語法研究
一、《中等國文典》
二、《國文法草創》
三、《高等國文法》
第四節建立新語法體系的嘗試
一、《中國文法通論》
二、 《國文法之研究》
第五節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興起
一、《國語文法概論》
二、《新著國語文法》
第六節古今比較語法的研究
一、《比較文法》
二、《中國文法語文通解》
第七節語法理論的研究
一、《國語學草創》
二、《中國文法論》
第八節語法專題的研究
第三章漢語語法學的探索時期(1936年—1949年)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中國文法革新討論
第三節漢語傳統語法研究三家新體系
一、《中國現代語法》
二、《中國文法要略》
三、《漢語語法論》
第四節通俗性的語法普及讀物
第五節語法專論介紹
第四章漢語語法學的發展時期(上)(1949年—1978年)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漢語描寫語法的崛起
一、《北京口語語法》
二、《現代漢語語法講話》
第三節語法知識的大普及
一、《語法修辭講話》和《語法學習》
二、《漢語語法常識》和《語法學習講話》
三、《語法初步》
第四節五十年代三次語法專題討論
一、 “漢語詞類問題”討論
二、“漢語的主賓語問題”討論
三、“漢語單句複句劃分問題”討論
第五節幾本有特色的漢語語法專著
一、《漢語語法教材》
二、《現代漢語語法》(上)
三、《北京話單音詞詞彙》
四、《漢語構詞法》
五、《現代漢語語法探索》
第六節《暫擬漢語語法教學系統》的產生
第五章漢語語法學的發展時期(下)(1949年—1978年)。
第一節六十年代三次語法專題討論
一、“語法研究的原則和方法”的討論(1959.3—1961)
二、“語法”和“文法”術語使用的討論(1960.11—1961.12 )
三、關於《說“的”》及其方法論的討論(1961.12—1966.1)
第二節漢語描寫語法的發展和對結構主義的批判
第三節大學語法教學的三個代表性體系
一、胡裕樹主編的《現代漢語》
二、北京大學中文系編的《現代漢語》
三、劉世儒編寫的《現代漢語語法講義》
第四節其他現代漢語語法著作
第五節漢語語法各分支學科的興起和發展
一、漢語語法的理論研究
二、漢語語法教學的研究
三、漢語方言語法的研究
四、古代漢語語法的研究
五、漢語語法史的研究
六、漢語語法學史的研究
第六節1966年—1978年的語法研究
一、《語法修辭》
二、《語法、修辭、邏輯》(第一分冊語法)
三、《現代漢語語法知識》
四、《文法簡論》
五、語法專題研究
第六章漢語語法學的創新時期(上)(1978年— )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當代著名語法學家研究的特色
一、《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和呂叔湘的語法研究
二、《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和朱德熙的語法研究
三、《漢語語法研究》和胡裕樹、張斌的語法研究
第三節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在漢語中的實踐與發展
第四節新編的大學語法教材
一、胡裕樹主編的《現代漢語》
二、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
三、張靜主編的《新編現代漢語》
四、張誌公主編的《現代漢語》
五、其他《現代漢語》語法教材
第五節“析句方法”的討論和《系統提要》的產生
一、“析句方法”的討論
二、《暫擬系統》的修訂和《系統提要》的產生
第七章漢語語法學的創新時期(下)(1978年— )
第一節中年學者的崛起
一、《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和陸儉明的語法研究
二、《語法問題探討集》和邢福義的語法研究
三、《現代漢語句型》和李臨定的語法研究
四、《範繼淹語言學論文集》和範繼淹的語法研究
第二節漢語語法邊緣學科的研究
一、語法和修辭的結合研究
二、語法和邏輯的結合研究
三、語法和計算機科學的結合研究
第三節漢語語法分支學科的研究
一、漢語口語語法研究
二、漢語方言語法研究
三、古代漢語語法研究
四、漢外語法比較研究
第四節漢語語法專題的研究
一、句型系統研究
二、歧義結構研究
三、語序變化研究
四、特殊句式研究
五、漢語虛詞研究
六、詞組(結構)研究
七、動詞問題研究
八、其他語法專著簡介
第五節漢語語法學的理論研究
一、漢語語法學評論的開展
二、漢語語法學史的研究
三、漢語語法理論研究的深入
第八章港臺和國外的漢語語法研究
第一節台灣和香港地區的漢語語法研究
一、概述
二、《中國文法講話》和許世瑛的語法研究
三、《中國古代語法》和周法高的語法研究
四、《國語變形語法研究》和湯廷池的語法研究
五、《主題在國語中的功能研究》和曹逢甫的語法研究
第二節國外的漢語語法研究
一、前蘇聯的漢語語法研究
二、美國的漢語語法研究
三、日本的漢語語法研究
四、其他各國的漢語語法研究
第九章漢語語法學發展的歷史趨勢
初版後記
修訂版後記
胡裕樹先生序
呂叔湘先生信
導論
第一章漢語語法學的醞釀時期(西周—1898年)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早期朦朧的語法觀念
第三節中期對語法現象的初步歸納
第四節後期對虛字的專門研究
第五節後期對句法的初步探討
第六節若干語法術語的歷史演變
第二章漢語語法學的草創時期(1898年—1936年)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我國第一部語法著作《馬氏文通》
第三節古代漢語語法研究
一、《中等國文典》
二、《國文法草創》
三、《高等國文法》
第四節建立新語法體系的嘗試
一、《中國文法通論》
二、 《國文法之研究》
第五節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日期:2006-05-01ISBN/ISSN:710004636X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09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