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於過去30年間反復出現的七大重要主題:身份、身體、時間、場所、語言、科學與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對該階段世界當代藝術的一個簡明的概括,分析了五種關鍵性的變化(新媒介的興起、對多樣性的日益關注、全球化、理論的影響以及與日常視覺文化的互動)如何導致了藝術世界邊界的急劇拓展。接下來的七章,每一章都介紹了各個主題;提供了對該主題的歷史影響的縱覽;詳盡地分析了當代藝術家們是如何在具體的作品裡對該主題作出回應和表現的;最後是兩位在其作品裡廣泛探索過該主題的當代藝術家的檔案。
作者簡介:
簡·羅伯森與克雷格·邁克丹尼爾,都是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普杜大學印第安那波利斯分校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他們合作出版了《作為一種語言的繪畫:材料、技術、形式與內容》等著作。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當代藝術的主題:1980年以後的視覺藝術》,聚焦於過去30年間反復出現的七大重要主題:身份、身體、時間、場所、語言、科學與精。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當代藝術的主題:1980年以後的視覺藝術》,聚焦於過去30年間反復出現的七大重要主題:身份、身體、時間、場所、語言、科學與精。
章節試閱
世界史和藝術史概述:1980至2008
從幾乎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包括政治、醫學、科學、技術、文化和藝術來看,過去三十年都是充滿變故和大事件的年代。1980年代,傳真機和影碟機得到廣泛應用,最早的筆記本電腦和無繩電話也相繼問世。同樣是在80年代的美國,女性第一次被任命為最高法院法官,第一次進行太空旅行,第一次成為美國主要政黨競選副總統的候選人。1989年柏林牆倒塌和德國統一預示著共產主義在東歐的土崩瓦解。進入到90年代後,有關全球變暖帶來的威脅以及動植物基因工程的眾多紛爭此起彼伏;1997年,一隻綿羊被成功克隆。同樣在1990年代,一場殘酷的戰爭將南斯拉夫分裂成幾個獨立共和國,種族屠殺摧毀了非洲國家盧旺達。[11]在前蘇聯的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新成立州的境內爆發了民族衝突。90年代初,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正式結束。到90年代中期,因特網將數百萬的用戶連接起來。1995年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聯邦政府大樓被恐怖分子炸毀。迄今為止,2000年代以來的暴力事件一直在變本加厲。2001年9月,伊斯蘭恐怖分子摧毀了紐約世貿中心大樓並襲擊了華盛頓五角大樓。同年秋季,由美國領導的入侵阿富汗計劃正式開始,緊接著2003年,美國又出兵伊拉克並推翻了薩達姆?侯賽因政權。數年後,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事仍未停歇。內亂及公開的武裝鬥爭席捲了包括蘇丹的達富爾地區、中東的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定居點以及俄羅斯邊境的車臣等地區。食物短缺和饑荒、像禽流感這樣的新型傳染病、飆升的油價、與日俱增的氣候變化的證據等等問題,讓我們對全世界人類,尤其是極度貧困國家人民的黯淡未來無法樂觀。與此同時,包括中國和印度這些新崛起的經濟龍頭正對全球經濟施加影響。技術變革也持續產生社會效應,這些變革包括醫學和科技新發現、像手機短信和博客之類的新形式即時通訊,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日益增長的能力和影響。
1980年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口分佈經歷了巨變。僅在美國,“80年代超過七百萬的來自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和亞洲的移民湧入美國境內,使美國在人口分佈上經歷了深刻的轉變。到1990年,25%的美國人(2億4千7百萬人口)為非洲、亞洲、西班牙或北美印第安後裔。”3每年,全球的戰爭、饑荒、種族暴力以及經濟壓力和工作機遇導致大批人口遷移。國界劃定和權力分配頻頻發生變更也變得司空見慣。
在本文所覆蓋的這段時期內,藝術界自身也經歷了重大變化。由於藝術活動已趨於更加分散,主要藝術中心的優勢地位有所喪失。變動的藝術界景觀促使世界不同地區間進行富有意義的思想交流和融合。在當代藝術界版圖上,紐約仍保持了其藝術重鎮的地位,而其它藝術中心城市——倫敦、洛杉磯、東京、上海、迪拜、孟買、伊斯坦布爾、柏林、聖保羅和約翰內斯堡——則加大了支持和展示新藝術的力度,以至於任何期望對這些地方的當前藝術活動了如指掌的人在研究起來時都會倍感壓力。
1980年以後,藝術界的能量隨著藝術家、交易商、收藏家、出版物和展覽空間的顯著增長而大舉爆發。新機構的建成,以及給現有機構配備新設備或經過改造的設備,增加了展出場地的數量、體積,並提升了其品質,這樣更多的、包括從藝術中求消遣娛樂的遊客在內的公眾能夠欣賞到最新的視覺藝術作品。這些改造工程中有幾個特別有名,不僅僅因為它們展出藝術品的方式引人入勝,還因其建築結構本身就稱得上是藝術佳作。在名氣上位居榜首的便是新建於西班牙畢爾巴鄂(Bilbao)古根海姆博物館(GuggenheimMuseum)分館(1997),由建築師弗蘭克?蓋裡(Frank Gehry)設計,以及倫敦泰晤士河沿岸的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Modern)(2000)4,是由一座大型發電站改造而成的傑作。[12]其它新興藝展場館還有馬薩諸塞當代藝術館(MASSMoCA)(1999)和位於哥倫布市俄亥俄州立大學校園內的維克斯納藝術中心(WexnerCenter)(1989),前者改建自北亞當斯市(NorthAdams)一座19世紀的工廠大樓,能提供10萬平方英尺的展覽空間;後者則出自建築師彼得?艾森曼(PeterEisenman)之手,其構架經過更為精細的測算,但設計風格醒目大膽。
世界史和藝術史概述:1980至2008
從幾乎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包括政治、醫學、科學、技術、文化和藝術來看,過去三十年都是充滿變故和大事件的年代。1980年代,傳真機和影碟機得到廣泛應用,最早的筆記本電腦和無繩電話也相繼問世。同樣是在80年代的美國,女性第一次被任命為最高法院法官,第一次進行太空旅行,第一次成為美國主要政黨競選副總統的候選人。1989年柏林牆倒塌和德國統一預示著共產主義在東歐的土崩瓦解。進入到90年代後,有關全球變暖帶來的威脅以及動植物基因工程的眾多紛爭此起彼伏;1997年,一隻綿羊被成功克隆。同樣在199...
目錄
序言
導言
當代藝術的主題:何為,為何以及如何
本書導讀
第一章
拓展中的藝術世界
世界史和藝術史概述:1980至2008
傳統媒介的繁榮和新興媒介的轟動
各種聲音的湧現
全球化
理論大顯身手
當藝術遭遇當代文化
第二章
身份
藝術史中的身份
身份是集體性的或關係性的
身份政治學
本質主義
多樣化
駁雜性
被建構的身份
他者性和表徵
結構差異
身份的流動性
後身份
藝術家檔案:南希?柏森
藝術家檔案:謝琳?奈沙特
第三章
身體
歷史上的具象藝術
身體問題的新面貌
身體即戰場
身體是一種符號
表演身體
身體之美
性身體
凝視
性和暴力
可朽的肉身
後現代身體
藝術家檔案:蕾妮?考克斯
藝術家檔案:張洹
第四章
時間
時間和藝術史
表現時間
時間的具體化
變化中的時間觀念
探索時間結構
打破時間
現實時間
變動的節奏
探索無窮
重訪過去
恢復歷史
重組歷史
重塑現在
紀念過去
藝術家檔案:布萊恩?托利
藝術家檔案:科妮莉婭?帕克
第五章
場所
場所的意義
場所的價值
歷史的影響
(多數)場所存在於空間中
藝術品存在於場所中
審視場所
尋找場所
真實的和虛擬的場所
無疆界的空間
何為公共的?何為私人的?
居間的場所
藝術家檔案:珍妮特?卡迪夫
檔案: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聯合利華系列展
第六章
語言
融入藝術的語言:歷史回顧
融入語言的藝術:歷史回顧
新近的語言理論
語言使用的動機
語言產生意義
呈現語言的形式
透明和半透明
空間性和物質性
藝術家創作的書
以書為創作材料的藝術
運用語言的力量
命名
直面翻譯的挑戰
信息時代的文本使用
藝術家檔案:妮娜?卡查杜裡安
藝術家檔案:肯?阿普特卡爾
第七章
科學︱
什麼是藝術?
作為業餘科學家的藝術家
吸收科學工具和材料的藝術家
克裡奧技術
生物藝術
科學的意識形態
變動的科學範式
科學是否正處於失控狀態?行動藝術予以回應
科學的視覺文化
科學成像和藝術
解構科學的視覺文化
科學展覽和檔案館
流行文化中的科學
基因組時代的人類分類
自然真的是自然的嗎?
宇宙的奇跡
藝術家檔案:派翠西亞?佩契妮妮
藝術家檔案:愛德瓦爾多?卡茨
第八章
精神
精神和宗教
簡要的歷史回顧
幾種策略
形式、材料和過程的操控
意義和心智的操控
追尋信仰和心存疑慮
宗教身份的表達
直面死亡、厄運和毀滅
神聖與世俗的融合
藝術家檔案:喬斯?比迪亞
藝術家檔案:比爾?維奧拉
大事記(1980—2008)
參考文獻
索引
序言
導言
當代藝術的主題:何為,為何以及如何
本書導讀
第一章
拓展中的藝術世界
世界史和藝術史概述:1980至2008
傳統媒介的繁榮和新興媒介的轟動
各種聲音的湧現
全球化
理論大顯身手
當藝術遭遇當代文化
第二章
身份
藝術史中的身份
身份是集體性的或關係性的
身份政治學
本質主義
多樣化
駁雜性
被建構的身份
他者性和表徵
結構差異
身份的流動性
後身份
藝術家檔案:南希?柏森
藝術家檔案:謝琳?奈沙特
第三章
身體
歷史上的具象藝術
身體問題的新面貌
身體即戰場
身體是一種符號
表演身...
商品資料
出版社: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01-01ISBN/ISSN:9787534451812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61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