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導論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象徵形式的廣泛流通起著根本的、越來越大的作用的世界中。在所有社會中,象徵形式——語言陳述,姿勢,行動,藝術作品,等等——的産生與交流是且始終是社會生活的普遍的特點。但是,由于現代社會受早期現代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推動而到來,象徵形式的流通的性質和範圍呈現一種具有質的不同的新現象。技術手段結合面向資本積累的機構而發展,使得象徵形式能以迄今無與倫比的規模生産、再生産和流通起來。整個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報紙、小册子和書籍以不斷增大的數量生産出來;從19世紀以來,生産與流通手段的擴大伴隨著歐洲等地讀寫文化水平的顯著提高,所以印刷物可以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閱讀。通常稱爲大衆傳播的這些發展因象徵形式的電碼化與傳輸的進展而得到進一步的推動,這種進展使我們獲得作爲20世紀晚期特點的電子電信的各種形式。今天,在許多西方工業社會中,成年人每周平均花25至30小時看電視——這不包括他們另外花在下面活動上的時間:聽收音機或音響、讀書看報看雜志以及消費大規模跨國界傳媒産業的其他産品。而且,當今之世幾乎沒有什麽社會不受到大衆傳播機構和機制所觸及,因此幾乎沒有什麽社會不向大衆媒介象徵形式的流通開放。
儘管大衆傳播在現代世界的意義日益增長,它的性質與含義却在社會與政治理論文章中較少受到注意。在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忽略是由于學科分工所致:社會與政治理論家們甘願(我認爲是錯誤的)把大衆傳播的研究留給傳媒與傳播研究專家。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忽略也是由于今天許多理論家所專注的種種問題都是19世紀與20世紀初期思想遺留的結果。正是馬克思和韋伯、迪爾凱姆、齊美爾、曼海姆等人的著作,已在許多方面定下了當代理論辯論的議程。當然,這些人和其他思想家的遺産也不一定是一副重擔。這些思想家作爲伴隨産業資本主義發展而來的社會變革和政治動亂的評論者,他們關注一大批社會現象,闡述對20世紀後期的環境在許多方面仍然適用的一系列概念與理論。但是,在他們的闡述中,既有深邃的觀察與啓發,也有盲目性、過于簡單化和一厢情願的樂觀。今天的社會和政治理論家面臨的部分任務是篩選這份遺産,尋求和認定哪些方面可以和應當保留,這些方面可以如何重建以考慮到現代社會的變化特點。我們面對社會與政治現象時幷非一片空白:我們根據由過去傳下來的概念和理論來觀察這些現象,我們也根據現在出現的種種發展來逐一修正或取代、批評或重構這些概念與理論。
在以下各章中,我把意識形態的概念與理論作爲起始點。意識形態一詞最初出現于18世紀的法國,在此後的兩個世紀中經歷了許多變化。它受到歪曲、重述和重構;它被社會和政治分析家討論幷結合進新興的社會科學論述;它還回流到社會與政治生活的日常語言之中。至于我把意識形態的概念與理論作爲我的起始點,那是因爲我相信對意識形態進行思考的傳統中有一些有價值的內容和值得繼續保留的東西。雖然在這個傳統中有許多誤導和錯誤,我們仍能從中濾出一些在今天具有可行性和急迫性的問題。意識形態的概念與理論界定了一個分析的領域,它仍然是當代社會科學的中心幷構成日趨活躍的理論辯論的題材。
然而,我也要指出,對意識形態進行思考的傳統也存在某些局限。最重要的是,關心意識形態問題的作家們未能適當對待現代世界中大衆傳播的性質和影響。這些作家中有些人確實承認大衆傳播的重要性——他們的確是注意到大衆媒介日益增大的作用的第一批社會與政治理論家。但是,即使是這些作家也傾向于對大衆傳播的性質和影響采取比較模糊的看法。他們不把大衆傳播的發展看成是現代社會中出現的一種社會控制的新機制,統治集團的思想可以通過這種機制得到宣傳和擴散,通過它來操縱和控制從屬集團的認識。意識形態被視爲一種“社會膠合劑”,而大衆傳播則被看做一種塗抹粘膠的特別有效的機制。對意識形態與大衆傳播之間關係的這種一般看法是我將要詳細批判的內容之一。當前有關現代社會中意識形態及其作用的辯論,以及在理論上闡述大衆傳播的性質與影響的一些嘗試,其中許多內容公開或含蓄地表述了這種看法。但我認爲這是一種基本上有缺陷的看法。
本書的主旨之一是對意識形態與大衆傳播之間的關係作出詳盡而不同的解釋——或者更確切地說,根據大衆解釋的發展重新思考意識形態的理論。在探討這項主旨時,我將采取一種三階段的論證策略。我一開始將重新考慮意識形態概念的歷史,追溯其主綫輪廓和偶爾的彎路。根據這樣簡要分析歷史的背景,我將制訂意識形態的一個特定概念,它保留了這個概念的某些遺産,同時去除了一些在我看來站不住脚的設想。此後我將研討近年來提出的有關現代社會意識形態性質與作用的某些一般理論表述。我要說明這些表述在許多方面是不充分的,特別是它們對大衆傳播的處理以及其對于意識形態理論的意義。
爲了克服這個缺陷,我們必須改變分析的焦點:這是我第二階段的論證策略。我將主張我們必須闡明一項理論架構,使我們能瞭解大衆傳播的明顯特點和它的特定發展道路。這項架構的關鍵就是我所謂的現代文化的傳媒化。這點,我指的是象徵形式的傳輸越來越多地通過傳媒産業的技術與體制機構的中介這一總進程。我們生活在當今社會裏,象徵形式的製作與接收越來越多地通過媒體産業各種技術體制機構的中介。對這一進程的探索包括若干考慮。在概念上,我們必須研討象徵形式的性質以及它們與製作、傳輸和接收它們的社會背景的關係,研討的範圍屬傳統上界定的文化概念的領域。在歷史上,我們必須重新構建某些技術傳輸手段的發展以及這些技術手段已經幷且仍然在部署的體制形式。在理論上,我們必須思考這一傳媒化總進程的性質,它對現代世界的社會與政治生活的影響,它對一般的社會與政治理論、特別是對意識形態理論的含義。
我的論證策略的最後階段是在方法論層面。這裏我要提出早先各章中提出的概念與理論論點的方法論含義,幷表明這些論點儘管看來抽象却在實踐上有不同之處,既在社會研究的實踐上有不同,又在我們瞭解社會研究實踐的方式同社會世界中人們的日常實踐之間的關係上有不同。在探討這些方法論問題時,我試圖表明對一般象徵形式的分析,特別是對大衆傳媒象徵形式的分析中包羅的內容。根據我重新闡述的意識形態概念,我還試圖表明這種方法論架構也能用于意識形態分析。這些方法論思考幷不要取代我排除經驗性研究——無需引申我的意圖。它們只用以促進經驗性研究,幷增進我們理解研究一個客體領域時所涉及的內容,這個客體領域由許多主體所組成,他們製作、接收和瞭解象徵形式作爲其日常生活中的常規內容。
完成這項論證策略以後,我將提出一系列有關意識形態、文化、大衆傳播、解釋和批判的建設性建議。我希望這些建議構成對一批理論和方法論問題的條理清楚和言之成理的看法,這些問題在當前社會與政治理論的辯論以及一般的社會科學辯論中都是中心所在。在這篇導論的餘下部分,我將集中談談這些建設性建議。我要說明界定我所持觀點的某些思想和設想,它們也是我對他人著作批評的根據,同時表明我對他人著作的感激。
意識形態的概念與理論
當我們使用“意識形態”一詞時,不論在社會與政治分析方面還是在日常生活談話中,我們提出了一個具有長期、複雜歷史的概念。爲什麽這個概念在今天如此含糊,有那麽多不同的用法和細微差別的含義,是因爲這個概念自從兩個世紀以前被引入歐洲語言以來,它經歷了漫長而迂回的道路:今天它表現的多種含義就是這一歷史進程的産物。但還有一個進一步的因素加深了意識形態概念的含糊性。當我們在今天使用“意識形態”一詞時,或者聽到別人使用它時,可能不能完全確定它是描述性地使用呢還是規定性地使用,它只是用來描述一個事態(例如一個政治思想體系)呢還是也用來(或者甚至首先用來)評價一個事態。在我們日常使用這一詞語時,含糊性是很明顯的。今天很少有人會自豪地宣稱自己是“意識形態家”,而許多人却會毫不猶豫地宣告自己是保守派或社會主義者、自由派或民主派、女權主義者或生態主義者。意識形態是別人的思想,是除了自己以外某人的思想。把一種觀點稱爲“意識形態的”,似乎就是已經在含蓄地批評它,因爲意識形態的概念似乎帶有一種負面的批評意義。
在過去20多年來的社會與政治理論著作中,對于意識形態概念含糊的遺産有兩種一般反應。一種反應是設法使這個概念趨于平淡。這一般包括明顯地或含蓄地試圖剔除這個概念中的負面意思,把它結合進社會科學使用的描述性概念之中。這就出現了意識形態的所謂中性概念。根據這個概念,意識形態可以視爲有關社會行動或政治實踐的“思想體系”,“信仰體系”或“象徵體系”。在這一概念的基礎上,不去試圖區分意識形態所激發的各種行動或計劃;每項政治綱領中都有意識形態,意識形態也是每個有組織政治運動的特徵。掌握這一概念,分析家就可以設法勾畫和描繪激發社會和政治行動的主要思想體系或信仰體系。這種研究思路的例證就是要把意識形態作爲“主義”——保守主義,共産主義,裏根主義,撒切爾主義,斯大林主義,馬克思主義。這些和其他思想或信仰體系,這些“意識形態”,都可以加以分類、分析,分解爲它們的組成成分幷追溯到它們的原始來源;分析家們會說,這樣做不用對有關的思想或信仰體系做出或暗示任何貶義的判斷。
對于意識形態概念含糊遺産的第二個反應是乾脆不用這個概念。因爲這個概念太含糊、太有爭議,在歷史上太被抹黑、拋來擲去當做謾駡名稱,今天沒法爲社會、政治分析的目的而去拯救它。近年來,這種反應在一些最有創見和觀察力的社會思想家中間有了發展,部分原因是與意識形態概念緊密相聯的馬克思主義在學術上的遭遇。但是我感到這個反應似乎是短視的。這種反應不是對它的含糊遺産加以篩選以確定是否還留下一些值得維持的東西,却主張放弃或者更一般地拒絕開始尋找。這種反應不是去問與意識形態概念有關的思考傳統是否顯示了一批值得我們繼續注意的問題(即使它由于誤導和站不住脚的設想也曾模糊了這些問題),却選擇拋弃這個問題,或者更多地是去設想一個答案同時却不作學術努力去設法確定它。
我在這裏提出的立場不同于上述對意識形態概念含糊遺産的兩種一般反應。不像第二種反應,我認爲意識形態的概念仍然是社會與政治分析的學術語彙中的一個有用的重要概念。但是也不同于第一種反應,我認爲這個概念不能那麽容易地剔除它批判性的負面意思,更確切地說,我認爲在試圖剔除其負面意思時,人們忽略了這個概念以某種假像設法喚醒我們注意的一堆問題。我要設法在我重新闡述意識形態概念時提出來的,正是這堆問題。因爲我不想抹去這個概念的負面意思而要把這層意思作爲它涉及問題的索引,作爲它可以加以保留和創造性地發揮的一個方面,所以這種重新闡述可以視爲意識形態的一個批判性概念。它保留了意識形態概念在其大部分歷史中帶有的負面含義幷把意識形態分析同批判問題結合起來。
我在重新闡述意識形態概念時,力求把這一概念再集中于有關意義與權力相互關係的一批問題上。我認爲意識形態的概念可以用來指特殊情况下意義服務于建立幷支持系統地不對稱的權力關係的方式——這種權力關係我稱之爲“統治關係”。就廣義而言,意識形態就是服務于權力的意義。因此,對意識形態的研究要求我們調查象徵形式在其中應用和配置的社會背景;而且要求我們探詢象徵形式所調動的意義是否(和如何)在具體背景下服務于建立和支持統治關係。意識形態研究的獨特性在于後面的問題:它呼籲我們詢問象徵形式所建構和傳達的意義是否服務于或不服務于維持系統地不對稱的權力關係。它號召我們根據某種情况來研究象徵形式:根據運用或配置這些象徵形式在某些具體情况下可能有助于産生、培育、支持和重建的結構化社會關係。
如果我們這樣來重新闡述意識形態概念,就把意識形態分析帶進了概念性與方法論問題的領域,這具有更加一般的範圍與意義。意識形態分析可以視爲一個更廣泛問題的組成部分:作用與相互作用的特點,權力與統治的形式,社會結構的性質,社會再生産與社會變革,象徵形式的特徵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這些更廣泛關心的問題激發了我在本書中提出的論點和建議。一些更廣泛的問題將在第三章中探討,我在那裏研討象徵形式的某些特徵幷探索它們同結構方式不同的社會背景之間的關係。總的方法論性質的其他問題在第六章裏討論,我在那裏考慮在研究一個客體領域時要涉及些什麽內容——一個客體領域同時又是一個主體領域:個人在其中製作、接收和認識那些對他們幷對設法進行解釋的分析家們都有意義的象徵形式。我們根據意義和權力相互作用來重新闡述意識形態概念,這就要求研討這些廣泛的問題。在本書中,我不能說已經完全詳盡地幷完全以它們所要求的周密性討論了這些廣泛問題。我想,我至多指出了一條可以一貫而可行地遵循的道路。
導論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象徵形式的廣泛流通起著根本的、越來越大的作用的世界中。在所有社會中,象徵形式——語言陳述,姿勢,行動,藝術作品,等等——的産生與交流是且始終是社會生活的普遍的特點。但是,由于現代社會受早期現代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推動而到來,象徵形式的流通的性質和範圍呈現一種具有質的不同的新現象。技術手段結合面向資本積累的機構而發展,使得象徵形式能以迄今無與倫比的規模生産、再生産和流通起來。整個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報紙、小册子和書籍以不斷增大的數量生産出來;從19世紀以來,生産與流通手段的擴大伴隨著歐洲...
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意識形態的概念
意識形態與觀念學家
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概念
從意識形態到知識社會學
對意識形態的再思考:一個批判性概念
對某些可能反對的回答
第二章 現代社會中的意識形態:對一些理論論述的批判性分析
意識形態與現時代
意識形態與社會複製
對文化産業的批判
公共領域的轉型
第三章 文化的概念
文化與文明
文化的人類學概念
對文化的再思考:一種結構性概念
象徵形式的社會背景化
象徵形式的評價
第四章 文化傳輸與大衆傳播:傳媒産業的發展
文化傳輸諸方面
書寫,印刷與新聞貿易的興起
廣播的發展
傳媒産業的近期趨勢
新傳播技術的社會影響
第五章 走向一種大衆傳播的社會理論
大衆傳播的一些特點
大衆傳播與社會互動
重構公私生活之間的界綫
介于市場與國家之間的大衆傳播
重新思考大衆傳播時代的意識形態
第六章 解釋的方法論
社會—歷史研究的一些解釋學條件
深度解釋學的方法論架構
意識形態的解釋
分析大衆傳播:三重觀點
大衆傳媒化産品的日常占用
解釋、自我反思和批判
結 語 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
注釋
索引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意識形態的概念
意識形態與觀念學家
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概念
從意識形態到知識社會學
對意識形態的再思考:一個批判性概念
對某些可能反對的回答
第二章 現代社會中的意識形態:對一些理論論述的批判性分析
意識形態與現時代
意識形態與社會複製
對文化産業的批判
公共領域的轉型
第三章 文化的概念
文化與文明
文化的人類學概念
對文化的再思考:一種結構性概念
象徵形式的社會背景化
象徵形式的評價
第四章 文化傳輸與大衆傳播:傳媒産業的發展
文化傳輸諸方面
書寫,印刷與新聞貿易的興起
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