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方政治學領軍人物塞繆爾·E·芬納的三卷本《統治史》是20世紀西方政治學的傳世巨著。《統治史》的主要關注點是世界歷史中政府形態的發展,以各個國家的政府形態、統治方式和國家社會關係為核心,大致依照時間順序,先把我們帶入世界文明中最為古老的蘇美爾城邦,述及薩爾貢、埃及、亞述、猶太、波斯、希臘、中國、羅馬、印度、拜占庭、阿拉伯、中世紀歐洲、日本、奧斯曼帝國等地區和國家的政治史,然後把焦點轉入文藝復興和新教運動后的歐洲各國和美洲殖民地政治制度的突破性發展,最後,集中討論影響當代世界的三大革命(美國革命、法國革命及工業革命)以及這些革命給世界政治、政府形態和國家社會關係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變化。
《統治史》第二卷《中世紀的帝國統治和代議制的興起——從拜占庭到威尼斯》講述中世紀的歷史,作者考察了拜占庭帝國、哈里發國家、唐朝與明朝的演變、封建制歐洲的特點,在佛羅倫薩和威尼斯共和制之被選擇,代議制的興起以及最後整個歐洲典型的國家建制的誕生。
作者簡介:
作者薩繆爾·E·芬納,英國著名政治學家、歷史學家。畢業於牛津大學,曾執教於貝利奧爾學院,後任基爾大學政治學教授,1966年開始任曼徹斯特大學政治學系主任,1974年回到牛津大學並任格拉斯頓講座教授。芬納還曾任英國政治學會主席和國際政治科學協會副主席(1965-1969)。芬納一生博學多產、著作等身,代表作有《馬背上的人:軍事力量在政治中的作用》(1962)、《比較政府:政治學研究導論》(1974)和三卷本《統治史》。
譯者王震,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所副研究員、法學博士,兼任西亞北非研究中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政治、世界歷史等。2005-2006年曾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訪學,多次參与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委託的重大科研項目,目前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和上海市社科規劃辦委託項目,研究成果曾獲「第九屆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一等獎」。已在《社會科學》等重要學刊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有專著《一個超級大國的核外交:冷戰轉型時期美國核不擴散政策(1969-1976)》(新華出版社,2013年)。
綜述
1.過渡時期
2.「歷史性宗教」的政治相關性
3.為舊而生的「新國家」
4.移民與入侵
5.中世紀晚期的國家體系
第一部分 東歐與中東
第一章 公元1000年前後的拜占庭帝國
1.大事記
2.拜占庭政體的特徵
3.帝國的版圖
4.中央政府
5.政府職能
6.評價
7.結論: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遺產及其重要性
第二章 哈裡發帝國(約公元900年)
1.哈裡發帝國興衰大事記
2.阿拔斯帝國的優勢與缺陷
3.政體的性質:比較和對照
4.帝國的版圖
5.哈裡發
6.中央政府
7.公共工程
8.評價
9.結論:哈裡發帝國的特徵與局限
關於馬穆魯克埃及的說明(公元1250—1217年)
1.馬穆魯克政體的特徵與重要性
2.馬穆魯克概況
3.埃及
4.馬穆魯克統治
5.馬穆魯克統治的負債表
第二部分 中國
第三章 唐帝國
1.從漢到隋的概況
2.唐初(618—755年)
3.晚唐時期(755—874年)
4.唐代的終結(874—907年)
5.結論
第四章 明朝統治(1368—1644年)
1.明代社會與經濟
2.明代的轉型
3.統治架構
4.中國人的憲政
5.文書與癱瘓
6.政府與「士紳」聯盟
7.管理不善
8.政權的特徵
9.明政權的力量與缺陷
第三部分 歐洲
第五章 封建背景
1.黑暗時代
2.中世紀早期的制度與軍事
3.中世紀的統治進程與架構
第六章 統治
1.西歐和中歐的政治地理
2.歐洲王國的發展
3.英格蘭封建王國
4.法蘭西:經典的封建王國
5.德意志王國的解體
第七章 共和政體:佛羅倫薩和威尼斯
1.自治的衝刺
2.血腥的義大利
3.城市共和制
4.1370年左右的佛羅倫薩政府
5.至靜之所:威尼斯
6.中世紀共和制的遺產
第八章 代議制
1.中世紀的偉大政治發明
2.教會與世俗代表之間的聯繫
3.「代表」的含義
4.代議制的特徵
5.三種代議制的比較(英格蘭、法國和波蘭)
6.代議制原則的命運
參考文獻
譯後記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定價:NT$ 588
本商品已下架
作為西方政治學領軍人物塞繆爾·E·芬納的三卷本《統治史》是20世紀西方政治學的傳世巨著。《統治史》的主要關注點是世界歷史中政府形態的發展,以各個國家的政府形態、統治方式和國家社會關係為核心,大致依照時間順序,先把我們帶入世界文明中最為古老的蘇美爾城邦,述及薩爾貢、埃及、亞述、猶太、波斯、希臘、中國、羅馬、印度、拜占庭、阿拉伯、中世紀歐洲、日本、奧斯曼帝國等地區和國家的政治史,然後把焦點轉入文藝復興和新教運動后的歐洲各國和美洲殖民地政治制度的突破性發展,最後,集中討論影響當代世界的三大革命(美國革命、法國革命及工業革命)以及這些革命給世界政治、政府形態和國家社會關係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變化。
《統治史》第二卷《中世紀的帝國統治和代議制的興起——從拜占庭到威尼斯》講述中世紀的歷史,作者考察了拜占庭帝國、哈里發國家、唐朝與明朝的演變、封建制歐洲的特點,在佛羅倫薩和威尼斯共和制之被選擇,代議制的興起以及最後整個歐洲典型的國家建制的誕生。
作者簡介:
作者薩繆爾·E·芬納,英國著名政治學家、歷史學家。畢業於牛津大學,曾執教於貝利奧爾學院,後任基爾大學政治學教授,1966年開始任曼徹斯特大學政治學系主任,1974年回到牛津大學並任格拉斯頓講座教授。芬納還曾任英國政治學會主席和國際政治科學協會副主席(1965-1969)。芬納一生博學多產、著作等身,代表作有《馬背上的人:軍事力量在政治中的作用》(1962)、《比較政府:政治學研究導論》(1974)和三卷本《統治史》。
譯者王震,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所副研究員、法學博士,兼任西亞北非研究中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政治、世界歷史等。2005-2006年曾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訪學,多次參与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委託的重大科研項目,目前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和上海市社科規劃辦委託項目,研究成果曾獲「第九屆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一等獎」。已在《社會科學》等重要學刊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有專著《一個超級大國的核外交:冷戰轉型時期美國核不擴散政策(1969-1976)》(新華出版社,2013年)。
綜述
1.過渡時期
2.「歷史性宗教」的政治相關性
3.為舊而生的「新國家」
4.移民與入侵
5.中世紀晚期的國家體系
第一部分 東歐與中東
第一章 公元1000年前後的拜占庭帝國
1.大事記
2.拜占庭政體的特徵
3.帝國的版圖
4.中央政府
5.政府職能
6.評價
7.結論: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遺產及其重要性
第二章 哈裡發帝國(約公元900年)
1.哈裡發帝國興衰大事記
2.阿拔斯帝國的優勢與缺陷
3.政體的性質:比較和對照
4.帝國的版圖
5.哈裡發
6.中央政府
7.公共工程
8.評價
9.結論:哈裡發帝國的特徵與局限
關於馬穆魯克埃及的說明(公元1250—1217年)
1.馬穆魯克政體的特徵與重要性
2.馬穆魯克概況
3.埃及
4.馬穆魯克統治
5.馬穆魯克統治的負債表
第二部分 中國
第三章 唐帝國
1.從漢到隋的概況
2.唐初(618—755年)
3.晚唐時期(755—874年)
4.唐代的終結(874—907年)
5.結論
第四章 明朝統治(1368—1644年)
1.明代社會與經濟
2.明代的轉型
3.統治架構
4.中國人的憲政
5.文書與癱瘓
6.政府與「士紳」聯盟
7.管理不善
8.政權的特徵
9.明政權的力量與缺陷
第三部分 歐洲
第五章 封建背景
1.黑暗時代
2.中世紀早期的制度與軍事
3.中世紀的統治進程與架構
第六章 統治
1.西歐和中歐的政治地理
2.歐洲王國的發展
3.英格蘭封建王國
4.法蘭西:經典的封建王國
5.德意志王國的解體
第七章 共和政體:佛羅倫薩和威尼斯
1.自治的衝刺
2.血腥的義大利
3.城市共和制
4.1370年左右的佛羅倫薩政府
5.至靜之所:威尼斯
6.中世紀共和制的遺產
第八章 代議制
1.中世紀的偉大政治發明
2.教會與世俗代表之間的聯繫
3.「代表」的含義
4.代議制的特徵
5.三種代議制的比較(英格蘭、法國和波蘭)
6.代議制原則的命運
參考文獻
譯後記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