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永垂不朽,藝術插入她身體後留下的傷口,也是。」
劇場裡,她就像契訶夫《海鷗》裡的妮娜,渴望成為一個偉大的女演員,為此她竭盡全力,不怕吃苦,甚至離家住在排練場的一角。
什麼是「為藝術犧牲」?什麼是「把自己交出去」?什麼是「喚醒身體裡的慾望」?沿著那些發著光卻又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美好句型,她奮力想追上藝術與美,卻在途中失足──而她甚至不確定,是自己不夠小心,還是有人在她背後推了一把。
十二年後,她從靜芳變成淑芬,試圖陪伴曾遭遇性創傷的他人,但她自己,好起來了嗎?或者該問:好得起來嗎?
當每一個角色,在劇場上或現實裡,作為或不作為都是一種「採取行動」,身在其中的你,或許身不由己地扮演了不只一個角色。
請在這個劇本中,認領你曾經說不出口的台詞。
作者簡介:
黃郁晴
臺灣基隆人,十五歲開始進劇場。起初是演員,後來做導演、當戲劇系老師,最喜歡的演出形式可能是讀劇。接下來的日子想學寫字,因為愈來愈不能忍受一個人以外的時光。
劇場作品有:《憨第德:快樂崇拜》、《罪・愛》、《藝術之子》、《緣那麼淺愛那麼深》、《浮光流影》、《星期十,猴子死翹翹》、《Play Games》、《過站不下的心理時間》、《同棲時間》、《生而為粉我很抱歉》、《美人》、《神作》、《窗明几淨》、《心頭肉》、《活小孩》與《春眠》等。
劇本作品就從這裡開始。
目錄
角色與場景說明
觀眾進場:進入一座劇場
第一場:鏡子
第二場:排練場
第三場:即興
第四場:攝影機
第五場:角色自傳
第六場:黑盒子
第七場:排演日誌
中場休息:導演理念
第八場:花園
第九場:讀書會
第十場:廚房與餐桌
第十一場:鬼屋
觀眾離場:離開劇場之後?
後記|致芬芳
導論|從聽說(hearsay)到她說(her say)────論黃郁晴在《藝術之子》裡的女性主體重構
附錄|《藝術之子》首演資料
角色與場景說明
觀眾進場:進入一座劇場
第一場:鏡子
第二場:排練場
第三場:即興
第四場:攝影機
第五場:角色自傳
第六場:黑盒子
第七場:排演日誌
中場休息:導演理念
第八場:花園
第九場:讀書會
第十場:廚房與餐桌
第十一場:鬼屋
觀眾離場:離開劇場之後?
後記|致芬芳
導論|從聽說(hearsay)到她說(her say)────論黃郁晴在《藝術之子》裡的女性主體重構
附錄|《藝術之子》首演資料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