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長女病讀冊選讀季暢銷5折起陳思宏吳明益京極夏彥節稅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科學人雜誌 8月號/ 2022:量子電腦也要糾錯

評價
4收藏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252 NT$ 28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5月18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5

最多人搭配購買
買了這本雜誌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量子電腦的糾錯法

撰文/納札里歐(Zaira Nazario)、繪圖/摩倫(Alice Mollon)、翻譯/鍾樹人

物理學有一條定律:凡是不禁止的事,就必然發生。因此,錯誤無可避免。任何事物都可能出錯:語言、烹飪、通訊、影像處理,當然還有運算。減少並糾正錯誤能讓社會持續運作。DVD刮花了依然能夠播放;行動條碼(QR code)可能模糊或破損,但還是可以讀取;太空探測船拍到的影像可以傳遞數億公里,看起來依然清晰。糾錯(error correction)是資訊技術當中最為基本的概念。錯誤或許無可避免,但可以糾正。

這條無可避免的定律同樣適用於量子電腦。這些新興機器利用物理學的基本法則,解決傳統電腦難以處理的問題,對科學和商業的影響深遠。但能力越強,弱點越大。量子電腦會出現傳統電腦不會發生的錯誤類型,只靠標準的糾錯技術無法解決問題。

我是在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研究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的物理學家,但職業生涯不是從這裡開始。我一開始是凝態(condensed-matter)理論學家,研究材料的量子力學特性,例如超導性;當時我渾然不知,這最終致使我研究量子計算。其中的轉折是我中斷了研究,轉任到美國國務院研究科學政策,進而任職於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以及美國情報高等研究計畫署(IARPA)。在這兩個機構任職時,我想要利用大自然的基本原理來研發新技術。

當時,量子電腦還在最早期的階段。雖然阿崗國家實驗室的班尼奧夫(Paul Benioff)在1980年就提出概念,物理學家花了將近20 年才打造出第一台量子電腦。又過了10年,在2007年,他們發明了基本資料單元,稱為超導transmon量子位元,是IBM、Google和其他公司製造量子電腦的基礎。因為超導體方面的研究經驗,我突然很受歡迎。我在IARPA協助執行了好幾項量子計算研究計畫,之後加入了IBM。在IBM,我致力於改善使用多個相連的量子位元執行的運算,並探索糾錯法。透過纏結(entanglement)這種量子現象來連結量子位元,可以儲存大量資訊,遠勝過同樣數量的傳統電腦位元。因為量子電腦的狀態是以波的形式存在,可以像光波一樣干涉,比起轉換位元(flipping bit),能產生更豐富的運算樣貌。這些能力讓量子電腦可以非常有效率地執行某些功能,以期加速各式各樣的應用,例如模擬大自然、研究並設計新材料、發現資料中隱藏的特徵來改善機器學習,或是為工業化學製程找到更有能源效率的催化劑。

問題在於,很多解答實用問題的提案,都需要量子電腦在幾百到幾千個量子位元上,執行幾十億次邏輯運算,或稱閘(gate)。要達成這項成果,每幾十億個閘最多只能犯一次錯誤。但今天最強大的量子電腦每1000個閘就會犯一次錯誤。面對實務與理論之間的巨大差距,早期的物理學家擔心,量子計算永遠只會是基於好奇心兒進行的科學研究,難以付諸應用。......

作者簡介:

一個充滿活力希望的科學社群
一個數位多元的科學通識平台
一份知識家庭必備的科普雜誌

《科學人》雜誌中文版2002年創刊,將國際與台灣一流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率先報導,提供您最即時、深入、全面的科學資訊。每月閱讀《科學人》雜誌可以讓您在最短時間就能精確掌握全球科學發展,科技產業趨勢及進步脈動,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同步思考,並且迅速與世界接軌。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人》雜誌是家庭、學校、個人的必備讀物。

各界推薦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