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沒有槍聲的戰爭,
臺灣的年輕世代如何為自己奮力一搏?
十八歲的你是健康的,而世界的經濟是生病的;
十八歲的你是青春的,而台灣的政治是衰老的。
別被故鄉拴住一切,勇敢地往前走,往更大的世界探索。
此書獻給曾經年輕,或者現在仍年輕的你、妳、你、妳。
紛紛擾擾中,陳文茜走出鎂光燈,將攝影棚留在身後,遠離尖刺的喧囂,
一個人以冷靜、清晰而溫柔的筆鋒,傾全力告訴年輕人們,內心深處的思索和期待。
34篇短文,無關媒體與政治;走出島嶼,站在更寬廣的視野,為年輕人看見瞬息萬變的世界。
在經濟危機之後,她想告訴年輕人的是:
時間不是賊,它偷不走我們的青春;是我們自己讓時間從指縫間溜走。我想告訴年輕孩子們,不要被過去的挫折打倒,從現在起培植自己不斷學習的毅力。……過去時代對不起你們,未來端視你們自己的毅力,別對不起自己!
看來紛爭永不停歇的教育改革,也曾讀過「非明星學校」的文茜,想提醒所有的大人們:
教育從來不只是「優異」的成績。讓孩子們有機會走過山、走過水;讓他們的成長歲月除了成績之外,有天有地,最終有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
台灣年輕人薪資不到新加坡一半,於是至新加坡工作,再苦也要去;
身為曾經擁有美好年代的五年級生,文茜對當今年輕人的勇氣感到振奮:
我們的年輕世代,如果懂得踏出去,請給他及她掌聲。在這場「沒有槍聲的戰爭」中,他們是勇敢的戰士。至少他們想辦法突圍,為自己活出有意義的自我。
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
生命必須躺得夠低,才明白世間的美。
當我們想要告訴年輕人,不要在乎你現在一無所有,即使今日不免窮苦,不要絕望;
只要努力,「希望」將在路上。
這些話語的前提是,我們必須給那些願意努力的年輕人,一片看得到的天空。
──陳文茜
●封面裝幀採裸背設計,象徵樹幹紋理,幾米圖設計成插卡型式,讀者們可將其取下,做為書籤、欣賞等用途。
作者簡介:
陳文茜
現任
2004 -迄今 鳳凰衛視「解碼陳文茜」節目主持人
2005 -迄今 中天電視「文茜的世界周報」節目主持人
2008 -迄今 中天電視「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節目主持人
2007 -迄今 中國廣播公司「文茜的異想世界」節目主持人
2010 -迄今 東森電視「文茜的財經故事」
2012 -迄今 中國廣播公司「Sisy sofa music」節目主持人
經歷
2011 -2012 美國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亞洲中文版首席顧問
2012 台大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系授課「小人物的國際政治」
2012 政治大學法鼓人文講座講師
1999 -2011 台灣商業週刊首席顧問
2010 「± 2℃」台灣第一部氣候變遷紀錄片監製
2001 -2010 中國電視公司、中天電視「文茜小妹大」節目主持人
1998 -2006 飛碟電台「飛碟晚餐」節目主持人
2000 -2002 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指導講師(專業領域特殊成就講師)
1996 -1998 TVBS電視台『女人開講』節目主持人
1997 國發會經濟小組召集人
1996 EEI唱片公司總經理
1993 -1995 聯合國少數族群聯盟亞洲代表
1993 -1994 美國費城河流.死亡與冥婚藝術展演製作人
1992 台北縣第一屆中元普渡宗教藝術節召集人
1982 -1983 中國時報美洲版副刊主編
1980 -1981 Ding & Ding律師事務所
學歷
1987 -1994 紐約新社會研究學院(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歷史社會學博士班
1976 -1980 台灣大學法律系法學組
獲獎記錄
2012 讀者文摘台灣地區票選「新聞時事節目類最受信任主持人」
2011 讀者文摘亞洲消費者票選「新聞時事節目類最受信任主持人」
2011 獲頒真善美新聞傳播獎「星雲特別獎-兩岸新聞資訊貢獻獎」
2011 金鐘獎最佳綜合節目「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節目主持人
2010 金鐘獎最佳綜合節目「文茜的世界周報」節目主持人
2000 廣電基金票選最佳廣播節目主持人及最具影響力廣播節目主持人
1998 獲亞洲週刊英文版 (Asia week) 評選為一九九七年全亞洲二十五位
「創造趨勢的人物」之一,陳文茜是唯一上榜的台灣人
1998 TVBS民調,陳文茜被選為台灣地區「 最具影響力、最有智慧的女人」
1996 公共關係基金會全國第三屆傑出公關獎,獲選為年度最佳發言人獎
1995 獲選為TVBS主辦年度十大風雲人物第四名
章節試閱
【讓孩子們走過山、走過水】
關於「十二年國教」我沒有深入研究;詢問數位「專家」,眾說紛紜,惟一交集之處「明星高中迷思」很難破除。
如果問我,一生對我影響最深的學校,是那一個?我的答案:不是台大、不是美國新社會學院⋯而是我一生惟一的「鄉下教育」台中崇倫國中。這所國中在台中市郊,實施九年國教之前在台中公私立學校排名大概不到前十名⋯。我從小在台中唸的都是「明星學校」;同學們外省人大概不是將軍、校長、立委、國代的小孩,就是台中富商下一代。即使那個貧窮年代,遇著下雨天,校門口少數黑頭車,一排排三輪車,準備接送孩子們。同學們一半學鋼琴小提琴,小五之後即加強補習,放學後比誰穿得漂亮。
我的年代是「九年國教」第三屆,一般國中教育資源及「品質」按世俗標準皆不良,於是我的小學同學半數考進私立中學;其他大多搬遷戶口至原稱「市立第一中學」的居仁國中。
小學六年級時,我的家庭發生變故,扶養我的外婆因心臟病危住進加護病房。那一年,在我的人生裡刻印了兩項影響我一生的重大事件。一個是我首度面臨困境,外婆若走了,我只有12歲,那裡是我的家?我已數年未見母親,近十年未見過父親,這世上還有我的容身之處嗎?那是我第一次眼睜睜看著死亡,以及死亡逼近時分分秒秒對我的意義。我看著夜裡窗外搖曳的樹葉,白日翠綠,夜間陰沉;當下果斷做了抉擇,若外婆走了,我會以「特殊方式」和她一起走;人生一了百了,不用為活而低聲下氣。等待外婆離開加護病房的十天,從做決定起,我內心即十分篤定。沒有眼淚,沒有自憐,沒有哀戚。
現在回想那生命中的十天,是我培植「捨棄」、「勇敢」及「成長」最重要的日子。
外婆幸運地活過來,醫院待了近一個月。我和她相依為命慣了,每天陪她住院;但不是我照顧她,而是她照顧我。我又回到那個可口可樂、巧克力的「準幼稚」狀態;原本寫好的遺書如衛生紙扔垃圾桶,照常「小公主」的好日子。
外婆出院後,國中已分發完畢,私校招生也報名結束;她赫然發現即使家在市區,我却「莫名其妙」被分發至近郊「崇倫國中」。我的姑婆指責她,「妳替她媽媽帶孩子,帶什麼啊?那個學校會毀了她一生⋯」外婆沒有生氣,不斷點頭,一直哭。
只有我,毫無感覺。
我每天得花約40分鐘騎自行車上學(回想那三年,可是我一生惟一運動的歲月),經荒郊、騎田埂⋯一不小心可能掉糞坑。上學第一天,發現班上同學和我小時玩伴大不相同,有的買不起皮鞋,有的付不出學費。我的同學分兩大類,本省女孩來自農村,讀書是「奢侈」,回家得先幫農務,才能做功課;如果「太用功」,叫做「自私」。另一類型外省女孩,父親不再是將軍、上校、警察局長,而是「士官長」的小孩。我曾搭公車去她們家玩耍,聽說住山上,還一片遐想,是否家家種了玫瑰?對我們這樣一個「二二八家庭」的孩子,那是改變我一生重大的分水嶺。我脫離本省家族對「外省等同權貴」的成見,看著士官長們的家,不到我們臥室榻榻米一間大小,廚房比我家廁所窄,若有一家裝「馬桶」,「八成姊姊上台北當舞女。」
那是一個文化震撼的經驗,「馬桶」是奢侈品,還得出賣姊姊的肉體與名譽。
鄉村國中三年,我不曾迷失自己;反而充分體會社會的不公,也看到了本省外省家庭共同因貧窮而衍生的悲劇。一個同學突然水泥工的父母親車禍雙亡,家裡連一粒米都沒了,她餓著昏倒操場上。我跑去告訴訓導主任,學校開始為她申請社會補助。一名單身外省老師收容她們住宿舍;我學會也懂得把全校第一名的獎學金轉送給她,⋯訓導主任軍中退役以嚴厲出名,却溫柔摸摸我的頭,稱讚:「妳是一個好女孩⋯」
考高中前,我們全家皆萬分緊張⋯外婆趕快送我去補習。補了一個月,覺得無聊,便每晚翹課吃冰或讀課外書。由於我們是國中第三屆,意義等同教育資源仍未充分準備,且愈偏鄉愈欠缺⋯。我唸的國中,的確許多老師很「普通」的五專畢業,且鄉音重;但換來的是我「叛逆有理,課堂上常常糾正老師的自信。」
這類學校的考試通常也不會太難,我多半課堂上聽一聽即記下來,其他我的同學忙農務、別的明星學校孩子忙補習的時間,我即自修例如背歷任美國總統就職演說。考高中時由於我的英文、數學、歷史、化學、物理等大多接近滿分,我順利考上「台中女中」,比錄取分數多出一百多分;然後在高中又碰上一堆明星小學時的同學。
這一生我幾乎都在明星學校讀書,除了這所讓外婆流淚的「國中」。但它却養成我人格中理解比妳貧窮、地位低、不同省籍⋯所謂什麼是整體社會最完整的教育。它讓我發現真實的世界,不曾於社會迷幻的價值中下沈。
和我經歷類似的是蔣勳,他高中考太爛,唸了強恕高中,因此碰到了一位好老師「陳映真」,從此改變他的一生。
教育從來不只是「優異」的成績。讓孩子們有機會走過山、走過水;讓他們的成長歲月除了成績之外,有天有地,最終有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的父母親一心把孩子送入「明星高中」,其實只不過滿足了父母自己認定的「成功慾望」。誰又背地出王永慶、高清愿、張榮發、郭台銘⋯蔣勳、嚴長壽⋯畢業於什麼明星學校?
【致沒有槍聲的戰士們】
彥子從澳洲發了一則APP給我:「請不要稱我們是台勞,我們正在學習、打工壯遊,累積自己的人生經驗。」
近來台灣青年出國打工,成了新興社會現象。一家卓越的媒體可能心疼他們,稱之「台勞輸出啟示錄」。封面故事主要環繞台灣過低的薪資、過高的房價、以致年輕人沒有出路,台灣因此成為廉價勞工輸出國。
彥子曾與我在同一家電視台工作,她的薪水約為4萬5千元;決定打工壯遊的理由:電視台工作數年,內容重複、工時長,且有時為了應付膚淺的觀眾口味,每天不得不幫數個節目剪輯鬼怪靈異殺人滅屍新聞。某天夜裡,彥子回到家裡黑巷口,一道閃閃之光乍現,她心頭膽顫,過會兒才驚覺那不過是鄰居家的耶誕燈。她倒抽一口氣,抬頭看了星星,突然意識天地如此之大,再回家照鏡子,望著自己疲憊的臉;她的青春沒有歡樂,只有說不出的陰鬱;那一夜她決定出走,打工壯遊。
她的第一站澳洲雪梨,第二站新加坡。每天早上聽英語新聞,出國前我建議她每天背讀一則主新聞標題:例如Russian Flag Flies Over Cremien Parliament After Pro-Russia Armed Men Seized The Building. 幾個月下來,她偶爾寄雪梨煙火照片給我,多數時刻她會分享自己於旅館打工和客人聊天的趣事。譬如她可以背出義大利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已低於3%,歐債危機已然結束;或者盈拉不會被反對派街頭運動推翻,但可能被法院判決大米補貼政策等同貪瀆而逼迫下台⋯⋯。她練就了調製雞尾酒本事,把它當健身;她的英文可以討論國際政治⋯她注意美國來的客人,北歐避寒的客人,英國的客人喜歡不同的Jazz⋯⋯。
直到本周,她的媽媽問她:「彥子,原來妳是台勞啊!」她發現自己的壯遊,好似給了親人傷害;於是寫了一封APP告訴我「在台灣我沒有夢,在這裡我有;在台灣我的工作和這裡一樣苦,甚至工時更長,可是在澳洲新加坡我會成長;在台灣我只學會了抱怨,在這裡我看到世界各地聚集的年輕人,歐洲、美國、紐西蘭⋯這些失落的一代彼此鼓勵,彼此交換不同的生活文化經驗。」「不,我們不是台勞」「如果當年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台灣人不叫台灣美勞,為什麼我們叫台勞?」
由於她的提醒,我認真閱讀了該雜誌,其實只是標題以及某些面子問題惹的禍。此封面故事大致想突顯幾件事:(1)台灣不是四小龍,不只墊底,而且已然出局。(2)台灣基層薪資過去十年,打了六折,相較之下,台北房價却漲了300%至500%。(3)台灣年輕人薪資不到新加坡一半,於是至新加坡工作,再苦也要去;但台灣駐外代表處却沒有提供應有的協助。舉凡勞委會、外交部、青輔會對青年勞力輸出現象沒有數據,也沒有政策。(4)全球青年就業市場,皆處於無業復甦現象,即使韓國日本也是如此;「朝日新聞」稱之「沒有槍聲的一場戰爭」。但韓國政府自李明博至朴瑾惠皆有方案,前期鼓勵青年「往外走」,十萬青年大軍,海外出征。十萬青年中,海外實習三萬、海外志工二萬、海外就業五萬。五萬就業大軍地點遍及45國,重點包括澳洲、美國、新加坡、中國;實習三萬大軍中,特別每年挑選一千人,針對韓國產業所需貿易、農業、建築、觀光、海外會展等由國家知識經濟部公費出國實習,練就功夫,再回來。根據統計,約65%海外實習人才,都回流成為韓國國家競爭力的生力軍。
我們的年輕世代,如果懂得踏出去,請給他及她掌聲。在這場「沒有槍聲的戰爭」中,她們是勇敢的戰士。至少他們想辦法突圍,為自己活出有意義的自我。
剩下的問題不是她們的名稱需不需要叫「台勞」,而是政府對青年海外出征就業,政策在何方?
【我們的時代】
我們的時代,以憤怒為名。
如果以失業率計算,我們已經比2008年好太多,僅3.91%;更甭提上個世紀經濟大蕭條或者我的父母輩經歷的戰爭時代。著名的經濟學家約翰・加爾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th)回憶上世紀大蕭條,他在美國洛杉磯度過一個難忘的聖誕節,街道滿是伸手乞討的人…眼光絕望且恐懼。而今日即使發生政變革命的烏克蘭、泰國,或者讓甘地家族統治徹底崩潰的印度,經濟均未出現負成長,印度甚至仍保持5%的經濟成長率。
但世界各地仍充滿了憤怒。眾多原本善良的靈魂,感覺自己正被逐寸逐寸輾碎。所謂「歲月」,其實是一台不肯停止輪轉的輾紙機,把人生切地愈來愈碎。我聽見曾經平靜的心靈,在狂風中渴求依歸,在喘息中發洩無奈。是的,我們還活著,好似活在一個小幸福的世界;可是我們被巨大的不安包圍著,心中曾有的溫暖、勇氣、信賴,漸漸被冰封。即使在高溫的春天。
我們的時代,正和「安定」道別。少數維吾爾激進分子尋找數百年前歷史的仇恨,四處瘋狂屠殺;敘利亞的人民即使歷經三年內戰僥倖活下來,也只能在墳墓堆裡找樹葉吃,餓著肚子勉強活下來。你那裡需要再翻閱「大江大海」,那些因戰亂、屠殺、革命形成所有的悲劇故事,都在當代上演。
只是這回人們何以如此憤怒,許多人不解。尤其台灣統治者,他們面臨民眾對體制的不信任、矛盾的尖銳化、社會的不安情緒,簡直到了洪荒處境,束手無策的狀態。
我的答案之一:我們的年代,是一個已經進行全球化約半世紀的年代;但除了少數人在過去半世紀曾對「全球化」中的「貧富結構」及「年輕人疏離」提出警語外,我們對全球化的價值,其實一直是以擁抱韓流歌唱團體Rain一般的相同趣味,毫無思考全盤接納。非常少政治經濟學家或者歷史學者告訴眾人真相,「全球化的特徵之一即:除了少數特殊能力或行業者獲利及薪資愈來愈高外,低薪本是全球化的常態;而且未來必然愈演愈烈。」
台灣相當流行的一句話:我們的平均薪資,已退回十五年前!「搞什麼」!「太悲哀」。近日美國福特汽車的工會幹部含淚控訴他的薪資,若依物價指數換算,已退回35年前!他們誓死反對美國與日本再簽訂TPP,降低日本汽車關稅,他們明白的指控白宮被收買,並要求:我們有活下去的權利。
半世紀的全球化使資本主義多數時刻所向披靡,但那是對跨國公司而言。1970年代美國工廠大量外移至亞洲,包括台灣;而我們正是嚐食那一波「美國工廠大外移」的受益者。我們因此毫不自覺,有一天,工廠也會從我們這裡移走。如果有人指控今天是「中國人」「偷走」了台灣人的工作;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1970年日本、台灣、韓國、香港人…集體相繼從美國藍領工人或者黑人手中「偷走」了他們的工作;我們以低薪、勤勞加上靈活的存貨管理(日本人的發明),奪得了全球化的第一棒;然後90年代中國大陸驚人的勞動力出現,曾經我們一度「偷來」的工作,交棒了。如今是蠢蠢欲動的東南亞越南等國更廉價的勞動力,甚至尚未完全釋出的非洲工人,將一步步「搶走」中國人的工作。
去年我於台大授課時,曾問國企系學生,支持翁山蘇姬的請舉手;當然全班舉手。支持緬甸開放的人,還是全班舉手。接著我告訴他們,緬甸的民主化與政經改革代表當地豐沛的勞動力釋出,約三千五百萬緬甸人將加入廉價勞動市場;緬甸人均GDP僅914.9美元(2013年),換算成時薪等於越南工資的一半,中國大陸工人薪資的四分之一。而按照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統計,全世界尚有約十三億勞動人口尚未整合於全球化勞動市場。說完了,我再問學生:「你們還支持翁山蘇姬嗎?」全班約三百多個學生哄堂大笑,然後可愛的說:「還是要支持。」
如今出現於亞洲社會所謂「年輕人疏離」的現象,對美國社會學家一點也不稀奇。上世紀八〇年代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早已陸續出現此現象,OECD秘書長Invensting一九八三年即相當憂慮「年輕人大量失業」「可能會造成其與社會有經驗者日漸疏離」「世界逐漸分裂成他們和我們」,而所謂「他們」指的便是美國工廠外移後,工作保障及經驗皆不足的年輕世代。Sting的結語:「這樣一個社會,當中一定會有某種危險存在。」
OECD秘書長的憂慮,最終並未全然釀成危機;很大的原因來自於網路科技的創新。它不只解決了八〇年代美國青年的徬徨,也使比爾蓋茲、賈伯斯一一馳騁商場;但是底特律工人、底層服務業及製造業工人可沒那麼幸運,他們的窘境,自1980至今,始終沒有解決。根據統計1970至1980,美國長途電話通話次數增加三倍,接線生却銳減40%;到了2000年幾乎銳減80%。發達國家的工人人數不斷縮減,而且隨著全球新興勞動市場崛起,速度愈演愈劇烈。
焦距轉回亞洲,當全球化把主要的目光一度轉向亞洲時,我們也同時複製了美國戰後「黃金年代」對美好假相的錯誤認知,我們誤以為「一切就會如此美妙下去」,年年「自動加薪」理所當然。我們是時代的男主角女主角…只要我們夠努力。
全球化的結果,固然帶來世界經濟不斷的擴張,但同時貧富差距及不同國度的勞工被拋棄也在同一時間以加速度進行。曾經風光的不再;以為美好,空留回憶。日子如流沙,一點一滴逝去。不服氣的人們,製造騷亂,無論號稱的「革命」成功與否,一切都會回復到原始:那台從來不會停轉的殘酷資本主義輾紙機。
就是這樣了。
呼嘯之後,世界靜寂了。周遭的喧鬧總會散去,但關於「全球化」的故事,不論發生多少事件,它只會暫時放緩腳步,不會結束。有什麼事情發生過嗎?什麼尖銳聲音喊叫過嗎?連發動革命的人,都已學會了「淡化」。我們改變不了全球化的軌跡,世界各國政府皆俯首稱臣;愈憤怒的,反而愈走不遠。不如面對這場「物競天擇」的規律,找回強壯自己的肩膀吧。
在春夏之交的暴雨中,過往的美好,今日的蒼茫,都會被洗刷乾淨。全球化或許留給許多國家的政治地層巨大的裂痕甚至移動,但尋找答案的方法是把自己從單一一個小點中抽離出來,嘗試從歷史脈絡中理解發生於我們當代的現象,並正確的提出改革方案。可悲的是多數國家反而出現回頭擁抱「舊政治」的現象,尤其擁抱排他性的「認同政治」「民族主義」,並以民粹性質的社會運動煽動渲染,同時敵視外來移民,或攻擊其他崛起的經濟體…這種憤怒,在我們的時代只會形成更大的灰白與空茫。
【讓孩子們走過山、走過水】
關於「十二年國教」我沒有深入研究;詢問數位「專家」,眾說紛紜,惟一交集之處「明星高中迷思」很難破除。
如果問我,一生對我影響最深的學校,是那一個?我的答案:不是台大、不是美國新社會學院⋯而是我一生惟一的「鄉下教育」台中崇倫國中。這所國中在台中市郊,實施九年國教之前在台中公私立學校排名大概不到前十名⋯。我從小在台中唸的都是「明星學校」;同學們外省人大概不是將軍、校長、立委、國代的小孩,就是台中富商下一代。即使那個貧窮年代,遇著下雨天,校門口少數黑頭車,一排排三...
作者序
當時,我們還太年輕
她當時還太年輕,不知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我們是一個太年輕的經濟體,融入全球生產線大約始於一九七〇年代,四十多年前。許多人聽了祖父輩如何脫貧致富的故事,聽地厭煩了。那是台灣踏入全球生產線的第一步;我們幸運的當起日本衛星工廠,接著自己直接向美國接單;接著美國發生儲貸危機及嚴重的貿易逆差。一九八五年美國先向日本施壓簽訂廣場協議,日圓大幅升值;一九八七年美國祭出「三〇一」報復法案,要求台灣進口美國玉米、火雞、橙橘等農產品,台幣也被迫自一美元兌四十台幣升值近一美元二十五元台幣。當時我們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歷史變化代表的意義;風起雲湧的農運興起,抗爭美國農產品進口;二千點上下的台股指數日後步步登上萬點;房價開始飆升約二十倍;流行音樂迎來黃金時期,「向前行」標誌了台灣人的自信;「台灣錢淹腳目」,暴發戶炫富一時蔚爲風潮⋯…同一時間,以廉價勞動力爲枝幹的傳統製造業,一一出走,離開台灣。
當時的我們還太年輕,並未清楚認識每一個「禮物」皆標示了暗中隱藏的價格。九○年代年輕的島嶼充滿活力,為了掙脫蒼涼悲愴的歷史記憶,我們開始爲歷史討公道,爲曾經的隱忍提控訴。⋯⋯不知不覺,年輕的我們已習慣在「幸福」的滋味裡必須添摻一點心酸,那成了我們從此習慣的「台灣味道」。
當時的我們還太年輕,並不瞭解改變中的中國,改變中的我們,改變中的柏林圍牆,改變中的全球新生產方式,改變中的全球新興勞動市場。
迎接廿一世紀,突然十年間,全球化快速崛起,網際網路以新生產方式成功整合跨國生產鏈,然後金融海嘯來襲!一陣風過去,年輕的我們瞬間衰老,像一個受到過度驚嚇一夜白髮的老婦;在皮膚與皮膚的皺摺之間,來不及翻開,不忍心翻看…,只能對著鏡子裡的自己,哭泣、哀怨、嘆息,或者憤怒。
瞬間每個人都想給予「衰老」的我們,一個簡單的答案。「中國」是最常跳出來的關鍵字,「貧富差距」是另一個蔓延的情緒,其他諸如「全球化」「下一代的競爭力」「教改」「政府能力喪失」「房價」等等⋯⋯。
今天的我們已不再年輕。我們錯過了以往,至少如今應體會某些道理:例如這個世界只有一刀切的豬肉,從來沒有一刀切的議題。不要用一個口號,一種仇恨情緒,回答複雜的世間難題。
例如一九九〇,我們太年輕,我們並未認真地從全球佈局及歷史結構看自己,看中國,看世界。我們忙著算老帳,從未意識幸福的時代會結束,從未意識地球每天在自轉,世界日日在移動。我們如此沉浸於「幸福」,太甜了,於是人人皆需找點悲情的滋味。一場又一場的群眾演說,Keyboard鍵盤音符催醒沉睡於靈魂中曾經悲苦的記憶。無形之間,年輕的我們開始拒絕「飛行」,某種情緒壓著我們的翅膀;愈「富有」,愈「沉重」。
屈指一算,先是爭論「要不要到中國大陸設廠」、要不要接受「中國大陸資金」,要不要「進入中國市場」,整整從中國經濟摸石子過半條河,到中國黃金十年,到中國正式崛起,到中國又面臨房產泡沫危機,⋯⋯近二十五年,四分之一世紀;至今方興未艾。
二○一四年七月,我們已不年輕,我們還在爭論;但有人代替我們寫下了句點。二○一四年七月三日,韓國大統領朴槿惠宣布,韓國與中國二○一四年底前將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中韓高峰會上朴槿惠以簡潔平靜的語氣宣布了兩國重大貿易協議;這項協定對台灣某些產業有若扔出原子彈,「中韓自貿協定」至少60%貨品細項和台灣與大陸談判中的「兩岸貨貿協議」重疊;而韓國是台灣面對全球出口競爭中,最重要的對手。
中韓自貿協定二○一二年底已開啟談判,日本解除和平憲法的「自衛權」限制以及台灣對大陸經貿的疑懼,成了兩大推力;把中韓迅速推擠成政經結盟體。依照中國外交慣例,中國國家主席出訪朝鮮半島,一定先北韓朝鮮,再南韓首爾;這次是歷史上第一次,爲回應日本擴大憲法解釋,中國領袖決定向韓國伸出特殊的友誼之手,緊密結盟。
我們已不再年輕。我們必須理解「台灣」從來不是世界的中心;更不是中國政治經濟惟一的重點。在政治上,對中國而言,韓國是美國「重返」亞太試圖孤立中國後最重要的戰略夥伴之一;台灣反而不可靠。對韓國而言,中國儘管能力不如過往,但仍是惟一有能力牽制朝鮮的強權國家。在經濟上中國目前爲韓國最大貿易伙伴,朴槿惠上台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簽定兩國自貿協定。韓國在前任大統領李明博領導下已簽署韓美自貿協定(2012年),韓國歐盟自貿協定(2011年),全球經濟佈局韓國仍欠缺最重要一角,便是最大貿易伙伴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二〇一四年七月中韓高峰會,對雙方國際政經戰略都是歷史性的一刻。中國與韓國貿易關係從此將更緊密,除了自貿協定,中國並放寬韓國投資者八百億人民幣進入中國股市;中韓一致譴責日本修改二戰後和平憲法擴充軍權,以及對當年戰爭罪行「慰安婦」等從未道歉反省;兩國為促進貿易並簽署設立韓圜人民幣直接交易備忘錄;中韓發表聯合聲明,反對朝鮮進一步發展核武,重啟六方會談。
我們已不再年輕。擺渡四分之一世紀,至少我們應該理解:風起雲湧的世界,從不等待猶豫不決的人。
我們可以選擇停留,但其他的人會選擇奔跑;而世界在他人的奔跑中,無意間已改變了樣貌。中韓自貿協定後,亞洲經濟又是另一番景象;中韓高峰會擴大經貿合作除了二〇一四年底簽定自由貿易協定外,並訂出二〇一五年雙邊貿易額三千億美元的目標。雙方在新能源、電子通訊、智能製造、環保技術、綠色低碳等未來新興產業,共同以金融、投資、地方三種合作模式互補,一個提供技術一個提供市場;同時雙方結盟至第三國合作。簡言之,過去中國企業才能打進的市場例如巴基斯坦、吉爾吉斯、哈薩克等中亞國家,韓國可與中國企業結盟,藉其進入;而中國和韓國在高科技及未來新興產業,將在共同利益下互補。此外,設二〇一五年為「中韓旅遊年」,達到雙方一千萬人次的免簽證旅遊。
我們已不再年輕,我們必需學習理解這些國際變化的後果。彭淮南曾於二〇一四年三月「製作」一個懶人包說明「服貿」,其實他說的是「兩岸貨貿」若未簽訂,而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先行後,台灣必需面對的後果。彭淮南的憂慮,終於成為事實;未來若面板業倒閉,十萬人失業;機械、石化、鋼鐵、工具機…韓國都是台灣業者最大的競爭對手。我們選擇不簽,韓國簽了;業者或者縮小在台投資,或者出走,或者關廠。它代表的是數十萬個家庭從此生活失去支柱,影響人數兩年內第一波可能百萬人,第二波當他們減少消費、沒有能力繳房貸…服務業、餐飲業、百貨業骨牌效應下,哀鳴已非演講台上的表演;而是許多家庭現實的淚水。
全球經濟的改變移動,向來不是冰冷的數字。它不是口號、不是意識形態、不是過幾年覺醒可立即挽回。所有命運中我們曾經選擇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畢竟我們已經不再年輕。
命運之神沒有憐憫之心,上帝的長夜從來沒有盡期。每一個經濟體只是時光中暫時的主角,不停流逝的時光,從不爲誰特別停留。
此書獻給曾經年輕,或者現在仍年輕的你、妳、你、妳。
當時,我們還太年輕
她當時還太年輕,不知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我們是一個太年輕的經濟體,融入全球生產線大約始於一九七〇年代,四十多年前。許多人聽了祖父輩如何脫貧致富的故事,聽地厭煩了。那是台灣踏入全球生產線的第一步;我們幸運的當起日本衛星工廠,接著自己直接向美國接單;接著美國發生儲貸危機及嚴重的貿易逆差。一九八五年美國先向日本施壓簽訂廣場協議,日圓大幅升值;一九八七年美國祭出「三〇一」報復法案,要求台灣進口美國玉米、火雞、橙橘等農產品,台幣也被迫自一美元兌四十台...
目錄
作者序 當時,我們還太年輕
1、給十八歲以下的你
2、愛一個孩子,有錯嗎?
3、讓孩子們走過山、走過水
4、我們的時代
5、樹,還在嗎?
6、舊政治,後會有期
7、親愛的人生
8、致沒有槍聲的戰士們
9、給年輕不抱怨的你
10、母親節,妳快樂嗎?
11、這個國家,太對不起年輕人
12、願希望永在路上
13、太多幸福或太少幸福
14、汽車頂層上的乘客
15、青年胡適與中年胡適
16、理智的叛逆
17、喧嘩之後的真實
18、狹隘
19、占領巴西
20、歷史的無情複製
21、失落的一代
22、一個孩子的抵抗
23、一部「失敗的影片」
24、每一段歷史,都有它的情緒
25、她、他、她、他
26、保卜的尋人啟事
27、向前行
28、表參道上遇見鳳梨酥
29、與雲共舞
30、雲的故鄉
31、接棒的後人慚愧啊
32、悼念一個時代
33、預知死亡紀事
34、悼念我的偶像布洛克
作者序 當時,我們還太年輕
1、給十八歲以下的你
2、愛一個孩子,有錯嗎?
3、讓孩子們走過山、走過水
4、我們的時代
5、樹,還在嗎?
6、舊政治,後會有期
7、親愛的人生
8、致沒有槍聲的戰士們
9、給年輕不抱怨的你
10、母親節,妳快樂嗎?
11、這個國家,太對不起年輕人
12、願希望永在路上
13、太多幸福或太少幸福
14、汽車頂層上的乘客
15、青年胡適與中年胡適
16、理智的叛逆
17、喧嘩之後的真實
18、狹隘
19、占領巴西
20、歷史的無情複製
21、失落的一代
22、一個孩子的抵抗
23、一部「失敗的影片」
24、每...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