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想望變遷世界中的台灣
台灣:文化想像的國家
國家解放在本質上是個文化行動。——法農及卡布爾
民主化、本土化、朝氣蓬勃的本土台灣意識隱然成形,近年來的種種變遷讓台灣居民放膽——甚至於被迫——挑戰自身長年抱持的定見:作為一個族群的地位;自己與中國的關係;自己在決定台灣未來時所扮演的角色等。要言之,就是在台灣作為一個國家的認同上,提出各方面的質疑。解嚴以降,政治民主化發展極富戲劇性,而台灣本土化亦有助於活力四射、耳目一新、不受審查制度箝制的新興本土意識浮出檯面。但必須謹記在心的是,這些改變不僅表明台灣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轉變,在社會、文化層面上,更盡嘗數十年去殖民所累積的成果——在去殖民的過程裡,島上形形色色的大眾文化無不涉入其中,尤其是台灣國的建構與闡述上。的確,如今在台灣政治圈內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台灣認同議題,實際上在台灣文學與電影界裡早就有細緻探討。因此,本書為了把焦點擺在島嶼文化論戰,暫且把「台灣在法理上或政治意識上究竟算不算是個國家」此一問題擱置一旁,轉而檢視另一多元、分歧的途徑——國家修辭在台灣文化想像裡如何被生產、操弄和轉變——藉此追溯台灣作為分離、獨特的實體,其自覺意識萌芽、演變之軌跡。
本書的核心置於兩個文化現象上,一是文學、另一為電影,二者分別從文本與視覺再現台灣經驗;過去幾十年之間,此文化現象對台灣意識的形成具有關鍵性作用;二者在歷史洪流裡曾短暫交會,以極具爆發性但彼此相互啟發的方式,投入國家修辭建構之中。鄉土文學運動是本書的起始點。台灣在1960年代末期出現本土地區性文學作品,並於七○年代百花齊放,進入全盛階段。當年試圖闡述台灣文化認同的途徑很多,而影響廣泛的文學運動則是其中的一環,幾位台灣本土作家脫穎而出,如王禎和、陳映真,不過本書分析焦點放在眾所公認的文學大家黃春明身上。
黃春明的鄉土故事之所以赫赫有名,不只因為台灣當代生活在他筆下展現了豐富性與複雜度,更在於他的故事具備了電影特質。當黃春明同輩之人,還在為美學和文化民族主義展開一場極具啟發性的論戰之際,上述兩項特質使得黃春明作品身處論戰核心,並為後生晚輩帶來持續的影響和共鳴,而那些參與台灣新電影運動的電影工作者也不例外。台灣新電影在1980年代興起,此運動讓台灣電影在國際版圖裡覓得一席之地,許多人認為,台灣新電影繼承鄉土文學的本土文化傳統。當年投身台灣新電影運動者,許多成員確實與文學運動淵源頗深。為新電影運動揭開序幕的眾多電影之中,其中一部就是改編自黃春明三則短篇故事的集錦式電影。侯孝賢導演在台灣新電影的地位,等同於黃春明在文學界的份量。他和黃春明一樣,以捕捉台灣社會歷史經驗中的日常現實生活為職志。無論在台灣島內,或對國際社群而言,他儼然是台灣電影新方向的象徵與代表。 因之,侯孝賢豐富的電影作品亦成為本書的研究焦點。
黃春明的文學和侯孝賢的電影之所以結合,以及每當人們探討台灣國家地位之際,兩人作品總無法略而不提,關鍵之處就在於兩人對台灣當代經驗的社會歷史特殊性同樣著迷,並嘗試闡述屬於台灣的文化認同感。黃春明和侯孝賢代表某個特定世代;這群人在成長歲月裡,親眼目睹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歷了劇烈經濟和社會文化變遷。短短數十年間,台灣從一個鄉村農業社會,變成現代都市工業經濟體。黃春明、侯孝賢以及他們同輩之人,在個人層面上享受爆發性成長所帶來的豐碩果實:物質財富增長、生活水平提高、作為一個逐漸抬頭的經濟體,台灣終能進入全球秩序之列。不過,這一代人也目睹為此所付出的代價:擁擠、污染、都會城市和鄉村聚落的差距日益加劇、傳統社會關係瓦解。更因為美國、歐洲、日本商品排山倒海湧入台灣市場,助長狂熱的消費主義。猶有甚者,這一代人是在緊張和衝突中成長:外省統治菁英和本省群眾、外來意識型態和在地傳統、國際原則和地方需求,皆是緊張衝突的來源。他們正是運用這些經濟、文化和政治上的殖民經驗,尋求一份對台灣當代經驗的理解。這一輩人深切關心台灣未來的發展,他們將批判之眼轉向過去與現在,試圖替文化和認同的本質性問題尋求解答:台灣是什麼?它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未來又將往哪兒去?它眼前最迫切的問題與挑戰是什麼?當前身為台灣人的意義為何?未來的意義又將如何?
本書開頭幾個章節,主要目標有二:先從形形色色批判論述當中,建立理論框架——史料、文學與電影批評、後殖民文化研究都包括在內;其次,闡明過去幾十年之間風靡一時的文化爭論和台灣社會歷史發展的特殊性,二者交會之點。本書首先追溯1960至70年代的鄉土文學,和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背後的特定歷史、文化脈絡,藉此探討這些命題與美學策略所蘊含的意識形態意義;正是其命題和美學策略,使得當時的文化實踐,得以和台灣早期的寫作、電影拍攝模式有所區隔。我先概述黃春明小說和侯孝賢電影展現命題與策略的途徑,並檢驗關於文本的批判論述,如何安排、佈局其國家修辭。我在台灣文化論述的脈絡下,突顯上述文本的批判性立場,期待藉此提供某些方向;在這些方向上,當代文化理論提出的概念與議題,或許能說明鄉土文學和台灣新電影何以能在特定歷史關鍵時刻現身、成形。從鄉土文學(文本)到台灣新電影(視覺),關於國家的文化性闡述亦隨之轉變,在試著追本溯源、勾勒變遷軌跡的同時,我也嘗試對差距甚遠的生產環境、再現策略、各傳播媒介衍生出來的意識形態和經濟規則,保持高度的敏感。這些差異將回過頭來,決定他們與國家這個議題的關係:偶爾相同,更常相異,卻總是相互啟發。
後續幾章著重在更細緻地分析文學與電影文本本身,循著與國家論述相關的主要修辭和特定議題:歷史的處理、語言的角色、現代化的問題、認同的替代概念。藉由探究鄉土文學和台灣新電影不斷轉變的「台灣國」文化建構,盼能突顯隱約可察的更迭,從奠基於單一、前後一致、真實而毫無疑義的國家概念和文化認同,轉移到強調多元和流動的替代模式——如此的模式或許更能反映當今這個充斥多元文化、高度跨國意識的台灣社會。在歷史上,台灣曾歷經多次殖民統治,島上民眾悠遊世界各地,無疑是「文化混合體」(cultural hybridity)的先鋒者。本書的目的,並非把台灣硬塞進任何理解全球文化的後設敘述(metanarrative)中,因為那終究還是處於變動、不穩定的狀態,我反而將台灣呈現為一個據點,在這方寸之地,涵蓋面向更廣的文化命題——大眾文化與集體認同的關係,以及地方/全球、國家/國際、認同/歧異、純粹/混雜之間的拉扯——以獨特而挑動人心的方式演出。全球化文化空間此刻正嶄露頭角,如何加以定義、分析,此工程仍持續進行中。台灣文學與電影的複雜性,迫使其勢必重新評估對在地、國家和全球的既定假設。我將此中曲折抽絲剝繭而出,期許接下來的內容能對全球化文化空間之研究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