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年代以後,日本流行文化熱在亞洲持續的漫延和發燒,面對這股無法抵禦的浪潮,從輸出地的日本、接受地的亞洲、以及其他的國度,都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知識論述,去支撐、去批判、去再生產這個跨文化現象。《媒介擬想》的首期,主要從「消費」日本流行文化的亞洲各國之觀點出發,做為刊物問世的特集。在日本流行文化極重要的消費地──台灣,哈日族的誕生以及針對哈日現象的諸多探討,便是其中一例。
第二期也就是本期,共編錄了六篇論文,三篇台灣本地、兩篇日本觀點、以及一位美國學者的作品,繼續挖掘有關日本流行文化熱不同的意涵。和創刊號相比,本期有它獨到的特色,主要是以下三點:
一是觀點的延續:首期中已經略為提到日本人對於亞洲的文化想像,也就是日本人的亞洲觀,它如何反映或影響日本人看待「日本流行文化在亞洲」此一現象。本期中,岩 功一與岡田章子兩位日本學者也從這樣的角色切入,繼續深入地批判「日本是優越的v.s.亞洲是落後的」這種百年以來不平等且扭曲的關係,如何在現今的「日本消費亞洲文化」以及「日本輸出文化到亞洲」等過程中,繼續地被日本人建構下去。
二是觀點的超越:日本,不僅只是流行文化的輸出國,同時,它也是西方藝術的輸入國,Gordon Mathews從不同領域的日本藝術創作者之立場,去探討當代日本藝術文化與認同創塑的關係。
三是主題的多元:本期的研究主題已經從偶像劇、漫畫、動畫等影像媒介,擴展至觀光旅遊、流行消費、空間文化、女性雜誌、以及當代日本藝術文化等不同層面。
本期收錄的六篇論文各有其觀點上與主題上的特點,但都可統合在「認同實踐、認同創塑」這個研究範疇當中。
首先,台灣本地的三篇作品從認同宰制到認同協商等不同角度,探討了哈日族的認同光譜。李天鐸與何慧雯認為,哈日現象突顯了台灣對日本的欲求是過往歷史的沉澱,也是現今國際秩序編排的結果,在多元的背後暗藏的是文化主體的空洞,不明確的文化主體,使得台灣欠缺足以凝聚民眾認同的基礎。李明璁以消費日本電視劇與赴日旅行為個案,探討台灣年輕人如何在哈日潮流中型塑他們自己的跨文化認同。遲恒昌連結空間與青少年次文化研究,探討西門町做為青少年公共空間的過程中,他們是如何中介全球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使得西門町成為消費日本流行文化的哈日之城。
其次,是兩位日本學者的作品,岡田章子從分析日本女性雜誌再現下的亞洲流行意象出發,解構日本在看待亞洲時所持有的三重東方主義之眼。岩 功一檢視長久以來日本東方主義式的亞洲概念,以及隨著亞洲經濟起飛以及日本流行文化在亞洲域內的流通,日本有意重新投身亞洲的慾望如何再度浮現。
還有,是學習日本尺八樂器的美國人類學者Gordon Mathews的力作,他從「全球文化超市」的觀點出發,主張雖然這會威脅日本文化傳承的根源,但也提供了一種新的創作選擇,並從深度訪談中呈現日本藝術家認同掙扎的辛苦過程。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編纂過程中,原作者、譯者、修稿者、審稿者、編者彼此間的互動激盪未曾止息,會去論述「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此一作為本身,就是進/出異文化的具體實踐,本期的出刊,也可看成上述所有參與者對於異文化理解與誤解的集體知識生產。在此,特別要感謝的是,淡江大學袁櫻珊、梁逸芬以及師範大學王韻如三位女士在譯稿與修稿中的幫忙。
邱琡雯 本期主編
2002.12
作者簡介:
李天鐸(Tain-Dow LEE)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影視傳播博士,專攻電影電視美學與批評、全球化趨勢下亞太媒介發展研究,並自一九九五年起持續主持「華語影視媒介互動與跨國傳播集團運作」專題研究計劃(預計二○○二年完成)。著作有《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重繪媒介地平線》、〈媒介全球化的想像空間與認同併裂〉(The Globalization of Transnational Media: Imaginary Spheres and Identity Incorporation, Rotterdam: Barjestech van Waalwijk van Doorn & Co's, 2002)等。現任台灣崑山科技大學公共傳播學系教授兼商學院院長,暨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理事長。(tadolee@seed.net.tw)
李明璁(Ming-Tsung LEE)
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社會人類學博士候選人,專攻媒體與消費之文化研究、全球化與認同變遷、日本與台灣之大眾文化史。曾受交流協會聘任,於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亞洲文化研究中心擔任訪問研究員。著作有《宰制?自主?或兩者皆非:「哈日」研究的方法論反思》(文化研究月報第十四期)、〈The Possibility and Impossibility of Hybridization: The Subject, Space, and Identity Discourse of Japanophiles〉(NATSA Conference 2002)等。目前受中研院民族所獎助撰寫博士論文中。(LEONL@ms18.hinet.net)
何慧雯(Huie-Wen HO)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專研媒介文化、歷史與認同。曾任日本住友集團基金會「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專案計畫研究員,著有〈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的挪移想像〉、《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現為明基電通人力資源處管理師。(winniehe@ms24.hinet.net)
岡田章子(Akiko OKADA)
日本立教大學社會學研究科博士班研究生,1990至1997年曾任 ELLE Japon 雜誌編集。(qwq02024@nifty.com)
邱琡雯(Shwu-Wen CHIOU)
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專攻為移動與認同、觀光社會學、比較文化與社會。著有《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越境者媒體:台灣的外勞廣播節目〉、〈文化相對主義的代價〉等。現職為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助理教授。(swchiu@mail.nhu.edu.tw)
岩瀏功一(Koichi IWABUCHI)
澳洲西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傳播文化研究博士。曾任日本富士電視台節目企劃,並於日本豐田基金會的贊助下專研媒介全球化與日本流行文化在亞洲地區的發展。中譯著作有:〈日本文化在亞洲:全球本土化現代性的「芳香」?〉(Genius for Glocalization or the Sweet Scent of Asian of Modernity: Japanese Presence in the Asian Audiovisual Market)、〈重返亞洲?日本在全球影音市場的動向〉(Return to Asia? Japan in the Global Audiovisual Market),英文專書有Transnational Japan: Media 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 and Asianizat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現為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國際研究部副教授。(iwabuchi@icu.ac.jp)
唐維敏(Albert Wei-Ming TANG)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專研究華語電影與文化研究、視覺媒體與文化政策。譯作包括《錄影學》(On Video)、《後現代文化導論》(Postmodernist Culture)、《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Culture, Society and Media),另編譯《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Cultural Studies: Dialogues with Stuart Hall)。現任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講師。(ntdp1019@mails.fju.edu.tw)
許如婷(Lu-Ting HSU)
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博士班,專攻日本流行文化研究與國際媒體策略評析。著有〈球鞋類廣告:西方現代化情境的神話解構〉、《全球霸權秩序的再現:美國/日本/台灣影像文化依附的論述》,現任職於中天電視企劃處媒體研究部。(l2107@ms17.hinet.net)
遲恒昌(Heng-Chang CHI)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為都市史、都市空間與社會變遷的文化研究。著有《從殖民城市到「哈日之城」:台北西門町的消費地景》。(hengchang_chi@sinamail.com)
Gordon MATHEWS (Ph.D., Cornell University)
Has done research on self and identity in Japan, the United State, and Hong Kong. He is the author of What Makes Life Worth Living? How Japanese and American Make Sense of Their World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and Heunggongyahn: 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Hong Kong Identity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 July-Sept. 1997), and Global Culture/Individual Identity: Searching for Home in the Cultural Supermarket (Routledge, 2000). He teaches in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mgordon@cuhk.edu.hk)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作者:邱琡雯 主編
優惠價: 7 折, NT$ 245 NT$ 350
一九八○年代以後,日本流行文化熱在亞洲持續的漫延和發燒,面對這股無法抵禦的浪潮,從輸出地的日本、接受地的亞洲、以及其他的國度,都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知識論述,去支撐、去批判、去再生產這個跨文化現象。《媒介擬想》的首期,主要從「消費」日本流行文化的亞洲各國之觀點出發,做為刊物問世的特集。在日本流行文化極重要的消費地──台灣,哈日族的誕生以及針對哈日現象的諸多探討,便是其中一例。
第二期也就是本期,共編錄了六篇論文,三篇台灣本地、兩篇日本觀點、以及一位美國學者的作品,繼續挖掘有關日本流行文化熱不同的意涵。和創刊號相比,本期有它獨到的特色,主要是以下三點:
一是觀點的延續:首期中已經略為提到日本人對於亞洲的文化想像,也就是日本人的亞洲觀,它如何反映或影響日本人看待「日本流行文化在亞洲」此一現象。本期中,岩 功一與岡田章子兩位日本學者也從這樣的角色切入,繼續深入地批判「日本是優越的v.s.亞洲是落後的」這種百年以來不平等且扭曲的關係,如何在現今的「日本消費亞洲文化」以及「日本輸出文化到亞洲」等過程中,繼續地被日本人建構下去。
二是觀點的超越:日本,不僅只是流行文化的輸出國,同時,它也是西方藝術的輸入國,Gordon Mathews從不同領域的日本藝術創作者之立場,去探討當代日本藝術文化與認同創塑的關係。
三是主題的多元:本期的研究主題已經從偶像劇、漫畫、動畫等影像媒介,擴展至觀光旅遊、流行消費、空間文化、女性雜誌、以及當代日本藝術文化等不同層面。
本期收錄的六篇論文各有其觀點上與主題上的特點,但都可統合在「認同實踐、認同創塑」這個研究範疇當中。
首先,台灣本地的三篇作品從認同宰制到認同協商等不同角度,探討了哈日族的認同光譜。李天鐸與何慧雯認為,哈日現象突顯了台灣對日本的欲求是過往歷史的沉澱,也是現今國際秩序編排的結果,在多元的背後暗藏的是文化主體的空洞,不明確的文化主體,使得台灣欠缺足以凝聚民眾認同的基礎。李明璁以消費日本電視劇與赴日旅行為個案,探討台灣年輕人如何在哈日潮流中型塑他們自己的跨文化認同。遲恒昌連結空間與青少年次文化研究,探討西門町做為青少年公共空間的過程中,他們是如何中介全球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使得西門町成為消費日本流行文化的哈日之城。
其次,是兩位日本學者的作品,岡田章子從分析日本女性雜誌再現下的亞洲流行意象出發,解構日本在看待亞洲時所持有的三重東方主義之眼。岩 功一檢視長久以來日本東方主義式的亞洲概念,以及隨著亞洲經濟起飛以及日本流行文化在亞洲域內的流通,日本有意重新投身亞洲的慾望如何再度浮現。
還有,是學習日本尺八樂器的美國人類學者Gordon Mathews的力作,他從「全球文化超市」的觀點出發,主張雖然這會威脅日本文化傳承的根源,但也提供了一種新的創作選擇,並從深度訪談中呈現日本藝術家認同掙扎的辛苦過程。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編纂過程中,原作者、譯者、修稿者、審稿者、編者彼此間的互動激盪未曾止息,會去論述「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此一作為本身,就是進/出異文化的具體實踐,本期的出刊,也可看成上述所有參與者對於異文化理解與誤解的集體知識生產。在此,特別要感謝的是,淡江大學袁櫻珊、梁逸芬以及師範大學王韻如三位女士在譯稿與修稿中的幫忙。
邱琡雯 本期主編
2002.12
作者簡介:
李天鐸(Tain-Dow LEE)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影視傳播博士,專攻電影電視美學與批評、全球化趨勢下亞太媒介發展研究,並自一九九五年起持續主持「華語影視媒介互動與跨國傳播集團運作」專題研究計劃(預計二○○二年完成)。著作有《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重繪媒介地平線》、〈媒介全球化的想像空間與認同併裂〉(The Globalization of Transnational Media: Imaginary Spheres and Identity Incorporation, Rotterdam: Barjestech van Waalwijk van Doorn & Co's, 2002)等。現任台灣崑山科技大學公共傳播學系教授兼商學院院長,暨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理事長。(tadolee@seed.net.tw)
李明璁(Ming-Tsung LEE)
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社會人類學博士候選人,專攻媒體與消費之文化研究、全球化與認同變遷、日本與台灣之大眾文化史。曾受交流協會聘任,於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亞洲文化研究中心擔任訪問研究員。著作有《宰制?自主?或兩者皆非:「哈日」研究的方法論反思》(文化研究月報第十四期)、〈The Possibility and Impossibility of Hybridization: The Subject, Space, and Identity Discourse of Japanophiles〉(NATSA Conference 2002)等。目前受中研院民族所獎助撰寫博士論文中。(LEONL@ms18.hinet.net)
何慧雯(Huie-Wen HO)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專研媒介文化、歷史與認同。曾任日本住友集團基金會「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專案計畫研究員,著有〈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的挪移想像〉、《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現為明基電通人力資源處管理師。(winniehe@ms24.hinet.net)
岡田章子(Akiko OKADA)
日本立教大學社會學研究科博士班研究生,1990至1997年曾任 ELLE Japon 雜誌編集。(qwq02024@nifty.com)
邱琡雯(Shwu-Wen CHIOU)
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專攻為移動與認同、觀光社會學、比較文化與社會。著有《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越境者媒體:台灣的外勞廣播節目〉、〈文化相對主義的代價〉等。現職為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助理教授。(swchiu@mail.nhu.edu.tw)
岩瀏功一(Koichi IWABUCHI)
澳洲西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傳播文化研究博士。曾任日本富士電視台節目企劃,並於日本豐田基金會的贊助下專研媒介全球化與日本流行文化在亞洲地區的發展。中譯著作有:〈日本文化在亞洲:全球本土化現代性的「芳香」?〉(Genius for Glocalization or the Sweet Scent of Asian of Modernity: Japanese Presence in the Asian Audiovisual Market)、〈重返亞洲?日本在全球影音市場的動向〉(Return to Asia? Japan in the Global Audiovisual Market),英文專書有Transnational Japan: Media 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 and Asianizat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現為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國際研究部副教授。(iwabuchi@icu.ac.jp)
唐維敏(Albert Wei-Ming TANG)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專研究華語電影與文化研究、視覺媒體與文化政策。譯作包括《錄影學》(On Video)、《後現代文化導論》(Postmodernist Culture)、《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Culture, Society and Media),另編譯《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Cultural Studies: Dialogues with Stuart Hall)。現任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講師。(ntdp1019@mails.fju.edu.tw)
許如婷(Lu-Ting HSU)
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博士班,專攻日本流行文化研究與國際媒體策略評析。著有〈球鞋類廣告:西方現代化情境的神話解構〉、《全球霸權秩序的再現:美國/日本/台灣影像文化依附的論述》,現任職於中天電視企劃處媒體研究部。(l2107@ms17.hinet.net)
遲恒昌(Heng-Chang CHI)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為都市史、都市空間與社會變遷的文化研究。著有《從殖民城市到「哈日之城」:台北西門町的消費地景》。(hengchang_chi@sinamail.com)
Gordon MATHEWS (Ph.D., Cornell University)
Has done research on self and identity in Japan, the United State, and Hong Kong. He is the author of What Makes Life Worth Living? How Japanese and American Make Sense of Their World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and Heunggongyahn: 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Hong Kong Identity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 July-Sept. 1997), and Global Culture/Individual Identity: Searching for Home in the Cultural Supermarket (Routledge, 2000). He teaches in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mgordon@cuhk.edu.hk)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