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由元中葉爬梳至明成化時期,澄清歷史原貌!
元末至明正統年間,大明王朝與高麗、李朝激烈競逐,高麗、李朝極力北拓疆土,大明步步退縮,變遷的國界,在這一百五十年內遂告定型!
本書以十四世紀中葉至十五世紀末,這一百五十年間中朝疆界的變遷作為研究對象,將中朝疆界的變遷與居住在中朝疆界地區的民族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從而闡明鴨綠江、圖們江為當代中朝邊界形成的歷史過程。
本書認為,這一百五十年間是中朝疆界發生重大變化時期,高麗、李朝乘元末國勢衰頹,政局混亂,以及元明交替,元朝勢力敗退,明朝勢力尚未到達中朝國境地帶之機,迅速向北拓展疆土。中朝東段邊界,由元中期以前的遼金舊疆,即兩國以龍興江(今朝鮮龍興江)以北的定州、長平至都連浦(今朝鮮連浦里一帶)一線為界,逐步地將其東北界向圖們江方向推進;中朝西段邊界,由鴨綠江下游入海口的保州(今朝鮮新義州)以西以鴨綠江為界,逐步地向鴨綠江中上游擴展。這期間中朝邊界是明朝一方步步退縮,高麗、李朝一方大力向北拓展,到宣德、正統年間,推進到鴨綠江至圖們江一線,從而基本形成了當代的中朝邊界。
作者簡介:
刁書仁
1954年10月生,吉林懷德人。東北師範大學畢業,獲歷史學本科、碩士學位,於吉林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明清史、東北區域史、中朝關係史研究。代表性著作有《東北旗地研究》、《近三百年東北土地開發史》、《明清中朝日關係史研究》、《明清東北亞史論》等,發表論文近百篇。
章節試閱
明朝為徹底根除「外夷」對遼東地區的騷擾,決定對建州女真用兵。
成化三年八月,明憲宗任命武靖伯趙輔佩靖虜將軍印率軍即刻進兵建州。於此同時,派人告諭毛憐、海西女真,阻止其與建州女真結盟,並要求他們協征。明朝征建州女真的理由,明憲宗在給毛憐、海西女真的敕諭中云:「仍敕毛憐、海西,以離其黨。敕曰:祖宗以來,設立建州三衛,俾其近邊居住,管領部屬,為我藩屏,授之爵秩,錫以冠帶,及其朝貢,屢加宴賞,朝廷推恩於彼,亦已厚矣。乃者都督董山等忘恩悖義,輒率丑類,侵犯我邊,殺掠人財,不可勝計,朕體天地之量,不即加誅,遣使詔諭,令還所擄人口,赴京謝罪,與其自新,彼來朝貢,待之加厚。豈期各虜,陽為順從,陰懷不軌,與其黨類意圖內外應援,侵擾邊方,為惡愈甚。似此譎詐反復,神人共怒,天地不容。朕不得已,遣將率師,往正其罪。重念爾等素守臣節,今又遣人隨都督武忠來朝,朕甚嘉悅。自今建州三衛逆虜,或使人許引爾等為惡,或奔竄爾處藏匿,爾即盡數拘執送來。若能統率爾眾,與我大軍相應,彼此夾擊,克期剿滅,則朝廷大加賞賚,必不爾吝。爾等其省之,圖之。故諭。」
明朝決意征討建州女真,並進行了周密部署後,於九月十四日,派遼東百戶白顒携帶令李朝出兵相助的敕諭,前往朝鮮。敕諭云:「建州三衛董山等,本以藩臣,世受朝恩,近者陽為朝貢之名,陰行盜邊之計,朕宥之而愈肆,不得已用兵致討。惟爾朝鮮國王,世守禮義,忠於我國家,有加無替,朕甚嘉焉。若我兵加於彼逆虜。王宜閉絕關隘,使彼奔迸無所入,以就擒殄。若王能遣偏師,與我軍遙相應,伺便蹙之,則彼之授首尤易。而王之功愈茂,忠愈昌矣,朕豈無以報王哉。勉樹勳名,時不可失。欽此。」
其實,在此敕諭未到之前,即八月十七日,李朝進鷹使成允文從遼東歸國,曾攜帶李秉、趙輔的二封諮文,諮文中預告將於九月初征伐建州。並云:「朝鮮與建州,素有世仇,復仇之議,誠不可緩,亦當乘此,大舉共圖剿滅」。接到明朝的敕諭翌日,世祖國王即刻召集群臣商議,協助明廷出兵建州事宜。《李朝實錄》詳細載錄了李朝君臣與明使白顒有關出兵的對話,從中暴露出李朝對出兵建州的積極態度。明使白顒到朝鮮後,李朝於慕華館設宴款待。席間,世祖國王使申叔舟向明使白顒表達李朝對出兵的態度:「皇帝不鄙夷小邦,令出兵助戰,感戴無已。初因總兵官文移,知有征討之舉。已令邊將,勒兵江上,今聞帝命,即令領精兵一萬,於本月二十七,依約入攻建州小丑,不足介懷。但大兵勢重,賊必先知,若皆逃竄,慮無所得。然今予既知皇帝之意,大兵既去,賊必復下。予揀輕兵,更出迭入,隨斬獲以聞,期盡滅賊,以報帝恩。」
明使白顒聽了申叔舟所表達上述李朝的態度後,言:天下蕃國雖多,朝廷每以貴國為禮義之國,蕃王雖多,朝廷每以殿下為賢,茲皇帝所以有是命也。今聞命,益知殿下誠敬。世祖國王聽後,心中竊喜,答曰:「但慮我國所發兵少,然亦足用」。白顒立即回答:「殿下之堅甲利兵,何往不克?固不在多。且違天悖理之賊,制之何難?今天兵與貴兵,夾攻建州滅之,則毛憐、海西之賊聞之,必寒心款服矣。」接著,白顒又與世祖國王商量:「建州西至婆豬江路遠,貴兵二十七日入攻,則官兵恐未及到,二十八九日間,入攻何如?」世祖言:「當更諭之。」由上述對話可見,李朝對出兵征建州的積極態度,令明使感到吃驚,從中揭示出李朝對建州女真的仇恨可謂刻骨銘心,欲協同明廷出兵,置建州於死地而後快。由此可見,建州女真的災難即將來臨了。
成化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明三路大軍進攻建州。李秉、趙輔所率一路為中軍,自撫順關,經薄刀山,過五嶺,渡蘇子河,至建州左衛董山等居地。據提督遼東軍務左都御史李秉奏:29日,遇女真百餘眾,「俱在薄刀山屯聚,急麾兵進」軍,女真暫退,晚間女真復來戰,「又用神槍攻打,賊退」,次日,女真「俱在五嶺及迤東密林隘口,阻截官軍」,派都指揮柯忠選精奇三千,「徑趨賊屯處
所」,至十月初四、初五日攻至建州左衛居地;右翼軍由總兵官韓斌率領經連山關、通遠堡進入靉陽邊門至女真地區;左翼軍由武忠率領從鐵嶺方面從東南進入女真地區。這次戰役,明軍生擒女真97名,斬首638名,俘獲男婦510名,奪回被俘男婦1165名。李秉、趙輔征討建州女真大獲全勝。明憲宗對征討建州的將領論功行賞,總兵官武靖伯趙輔晉武靖侯、左都御史李秉加太子少保銜。
李朝軍隊也於九月二十六日,由中樞府知事康純任全軍統帥,魚有沼、南怡為兩翼大將,率精兵一萬,渡鴨綠江向建州衛的根據地吾彌府進軍。突襲建州李滿住等居地。李朝軍隊出征建州的情況,據主將康純給承政院的書啟云:「臣領兵九月二十六日,與右廂大將南怡,自滿浦入攻潑豬江,斬李滿住及古納哈、豆里之子甫羅充等二十四名。擒滿住、古納哈等妻子,及婦女二十四口。射殺未斬頭一百七十五名。獲漢人男一名,女五口,並兵仗器械牛馬,焚家舍積聚,退陣以待遼東兵,累日無聲息。故本月初二日還師,初三日渡江。左廂大將魚有沼,自高沙里入攻兀彌府,斬二十一級,射殺未斬頭五十,獲漢女一口,並兵仗器械牛馬,焚家舍九十七區。」
此書啟實為朝鮮出兵建州的一份戰果報告,由此可知,李朝軍主將康純、右廂大將南怡率軍征吾彌府洞的李滿住居地,滿住一族或被殺或被生擒。李朝援軍班師,世祖國王親自設宴招待,並嘉獎有功將士。李朝征女真的捷報告由吏曹參判高臺弼攜帶,於是年十二月下旬至北京,明憲宗見後甚喜。嘉獎世祖國王曰:「向者朕命將率師致討建州逆虜,俾王協助天兵。王遣中樞府官康純統眾萬餘入虜地,斬虜酋李滿住、古納哈父子等,斬獲其部屬頭畜。焚其廬舍積聚,得其所掠我東甯衛人口,遣吏曹參判高臺弼來獻,已將王所獻賊屬,依例處置,人口給親完聚,牛畜給軍屯種。良由王世篤忠貞,故朕以尺劄命王,而王國之眾,回應於海東,朕之將士,雷厲風驅,內外合勢,逆虜瓦解,王可謂能副朕所命矣。朕與王君臣同心,豈不美哉。」
此敕諭由明詔使內官姜金、金輔兩人赴朝鮮宣旨。詔使四月九日到達王京,世祖國王率百官在慕華館接受諭旨。
成化三年之役,明與李朝聯合出兵對建州女真,使建州女真蒙受難以估量的損失,處於極度的恐懼之中。據滿浦節制使李可均諮文云:「被掠唐人也時應可逃來本鎮言曰:『野人等疑大國(李朝─引者)再征,鼠伏山谷,牛畜為半凍死,於大國來路三處,令壯男各十人把截,晝夜登山偵候,擬於秋入寇。」
成化三年之役後,明朝為防備建州女真復仇,便加強東部地區的防務,始增修遼東邊牆。遼東邊牆始修正統年間,邊牆由廣甯至開原,沿遼河東西兩岸修築,主要為防蒙古寇擾遼東地區。成化三年,明征建州之役結束,李秉擔心女真復為邊患,建議增鳳凰山城駐兵2400人,並於鳳凰山、鴉鶻關、撫順所、奉集堡等地「築立千戶所城堡」。東段邊牆始修於成化四年,據《全遼志》載:「自撫順而南四十里設東州堡,東州之南設馬根單堡,馬根單堡之南九十里設清河堡,清河之南七十里設堿場堡,堿場堡之南一百二十里設靉陽堡,烽堠相望,遠近接應」。
翌年,遼東都司官員對李朝宣慰使金有禮言:「自今年四月去遼東五十里松鶻山東,自撫順千戶所築長牆至貴國(朝鮮)碧潼江邊而止,每三十里營一大堡,常令軍馬三四百戍禦。又於十里設煙墩,候望賊變,兼護貴國赴朝使臣之行」。為了確認遼東官員所言是否屬實,李朝曾派李淳叔為平安道敬差官率軍渡過鴨綠江進行實地考察。其同年八月所上的馳啟中詳細彙報了所見新修遼東邊牆的情形:「臣領軍三百渡江至也郎洞,見長牆之界川溪則以木石交構作溝牆,高六尺,廣四尺。平地則以木交置,廣百餘尺。南距十餘里,高峰築煙臺,用木交積,高八尺,四面各十三尺,臺上造板屋,高五尺。煙臺相距,或二十餘里,或十五餘里。自長牆東距昌城府云豆伊煙臺百餘里,南距仇甯口子六十餘里。」
東段邊牆的修築,成化六年(1470)竣工。修築工作由遼東副總兵官韓斌主持。據賀欽的韓斌墓誌銘載:新修邊牆「緣邊自撫順關抵鴨綠江,相其地勢創東州、馬根單、清河、堿場、靉陽等五堡,後又設鳳凰、鎮東、鎮夷等三堡。廣袤千餘里,立烽堠,實兵馬」。由此可知,新修東段邊牆作為遼東內地與建州女真分界線,是為阻止建州女真寇擾而增設的。
明朝為徹底根除「外夷」對遼東地區的騷擾,決定對建州女真用兵。
成化三年八月,明憲宗任命武靖伯趙輔佩靖虜將軍印率軍即刻進兵建州。於此同時,派人告諭毛憐、海西女真,阻止其與建州女真結盟,並要求他們協征。明朝征建州女真的理由,明憲宗在給毛憐、海西女真的敕諭中云:「仍敕毛憐、海西,以離其黨。敕曰:祖宗以來,設立建州三衛,俾其近邊居住,管領部屬,為我藩屏,授之爵秩,錫以冠帶,及其朝貢,屢加宴賞,朝廷推恩於彼,亦已厚矣。乃者都督董山等忘恩悖義,輒率丑類,侵犯我邊,殺掠人財,不可勝計,朕體天地之量,不即加誅,...
作者序
【序言】
多年從事東北區域史研究,自然就十分關注中朝關係史研究,先後承擔《東疆研究》(1992-1995)、《中朝邊界史研究》(1998-2001)、《中朝相鄰地區地理資料的整理與研究》(1997-1999)、《二十六史中朝關係資料選編》等課題,並發表些與上述課題相關的學術論文。2000年,攻讀在職博士,博士論文選題定為《十四世紀中葉至十五世紀末中朝疆界地區的民族與疆界研究》。有人問及,該選題長期以來被視為敏感話題,研究者往往視之為畏途,有時學者辛苦幾十年完成的論著,卻因所謂敏感,被束之高閣,無法為學術界和社會所利用。
對此,我當然清楚,那麼,又為何選呢?說到底,是學者的良知使然。我執意做這個題目與我閱讀朝鮮學者的一篇文章有關。記得我剛讀博士不久,讀到李淳信〈十四世紀末至十五世紀初我國與女真的關係略述〉一文,這篇論文原刊在朝鮮《歷史科學》1967年第2期,後由大陸學者顧銘學譯成中文,收入中國朝鮮史研究會編的《朝鮮歷史研究論叢》(延邊大學出版社1987年)。該文開宗明義,表明作者基本觀點:「在十四世紀末至十五世紀前半期,朝鮮政府與女真的關係中,力圖解決的主要課題是擊退女真的入侵,光復鴨綠江、圖們江以南的故土,使兩江以北的女真歸順服屬於朝鮮」。憑著對這段歷史的瞭解,我認為這是對這段歷史事實不客觀的闡釋,中朝兩國文獻十分明確的載錄,朝鮮半島東北部、西北部,即所謂「鴨綠江、圖們江以南」,自明宣德正統前一直歸歷代王朝有效的管轄,是遼金以來女真族世代居住的故土,從來都不是朝鮮的「故土」。所謂「光復」故土,不過是作者對歷史事實的扭曲。尊重歷史事實是史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所持學術觀點可以各異,但歷史事實不容歪曲。而該文恰恰違背學術研究的最起碼的準則,對十四世紀末十五世紀初朝鮮與女真的關係做了違背歷史事實的闡述。我的研究領域既然是明清中朝關係史專業,那麼就有責任搞清楚歷史真相,恢復歷史本來面貌。基於這樣的想法,就選了這個題目。2004年4月初,論文呈送外審專家,受到好評。6月初,論文答辯時,答辯委員會諸師雖提出些中肯意見,一致認為是篇優秀博士論文。論文答辯後,師兄弟的論文,經過修改,都已陸續出版。而我所做的論文,屬於敏感話題,難以出版。對此,我是有思想準備的,在答辯前,論文打印時,就在論文扉頁上,密級項欄上,標示「秘密」。這樣無法上傳網上,也就不能同學界與社會見面。就這樣將其束之高閣十幾年。
本書的選題國內外學者已做過些研究,為本書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國內的研究,在二十世紀中期,只是在東北地方史及清開國史的著述中有所涉及。由商鴻逵整理,孟森《滿洲開國史》,在考察清先世猛哥帖木兒事蹟時,對其與高麗、朝鮮的關係有所論述,涉及到元末明初的中朝兩國關係與疆界問題。建國初期,注重與朝鮮關係,因而兩國友好交往成為史學研究的內容。「文革」十年,學術研究陷於停頓。1978年,學界迎來科學春天,本領域研究成果逐漸增多。通史性論著,首推1993年出版的楊昭全、孫玉梅《中朝邊界史》,為第一部中朝邊界的通史性著作。斷代史論著,首推2011年出版的李花子《明清時期中朝邊界史研究》該書重點考察穆克登查邊與清末兩次勘界,但該書第一章對洪武年間,發生的中朝關於「鐵嶺設衛」之爭進行了探討。本課題研究的主要論文,有王冬芳〈關於明代中朝邊界形成的研究〉、刁書仁〈中朝邊界沿革史研究〉、蔣秀松〈明初朝鮮半島北部之女真諸部歸屬〉、董萬崙〈明代三萬衛初設地研究〉、李新峰〈恭愍王後期明高麗關係與明蒙戰局〉、特木勒〈北元與高麗的外交:1368~1369 年〉、刁書仁〈論元末明初中國與高麗、朝鮮的邊界之爭〉、張輝〈「鐵嶺立衛」與辛禑出師攻遼〉、姜龍範〈洪武至永樂初年圍繞女真問題所展開的中朝交涉〉、李善洪〈猛哥帖木兒與朝鮮關係述略〉、孫與常〈朝鮮李朝與建州女真的關係〉、王臻〈朝鮮太宗與明朝爭奪建州女真所有權述論〉、刁書仁〈成化年間明與朝鮮兩次征討建州女真〉、〈元末明初朝鮮半島的女真族與明、朝鮮的關係〉、〈論明前期斡朵里女真與明、朝鮮的關係:兼論女真對朝鮮向圖們江流域拓展疆域的抵制與鬥爭〉。
港臺的主要研究有:林天蔚等《古代中韓日關係研究》、朱雲影《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葉泉宏《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研究》、劉家駒《清朝初期的中韓關係》、張存武《清代中韓關係論文集》。黃連枝《東亞的禮儀世界:中國封建王朝與朝鮮半島關係形態論》等。
國外的研究,韓國代表性的論著,有方東仁《韓國의國境劃定研究》(韓國的國境劃定研究)該書為通論性的論著,分為古代篇、高麗篇、朝鮮時代篇。古代篇,分別論及箕子朝鮮境域、衛滿朝鮮境域,以及統一新羅時期西北界與東北界、浿江鎮的管轄範圍;高麗時代篇,論及高麗前期北進政策的推移、北進政策的實施與受限、東寧府置廢、高麗東北界,尹瓘所占九城考、雙城總管府置廢考;朝鮮時代篇,論及李朝初期北方領土的開拓,鴨綠江中上流領土開拓、圖們江下流領土開拓。梁泰鎮《豆滿江國境河川論攷》(圖們江國境河川論考)該書從圖們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環境、圖們江對女真的關係、圖們江的民族地緣、圖們江領土與國境問題等,對圖們江國境歷史加以論述。關於漢四郡研究,有李丙燾〈漢四郡的設置及其變遷〉。研究百濟、新羅疆界的主要有:成周鐸〈百濟末期國境線에대한〉(對百濟末期國境線的考察),作者圍繞百濟北部境界線、東部境界線、南部境界線進行了討論。전덕재,《新羅의東北地方國境과그變遷에관한고찰》(全德載《關於新羅東北地方國境及其變遷的考察》)對新羅與高句麗的疆界、真興王時代的領土擴張與東北疆界的變動、新羅與渤海的疆界及變遷加以考察。研究渤海與新羅疆界的有徐炳國〈渤海와新羅의國境線研究──東海岸地域을中心으로-〉(渤海與新羅的國境線研究──以東海岸地域為中心),該文圍繞高句麗與靺鞨、百濟、新羅與靺鞨、靺鞨與新羅的東海岸進出、泥河的位置、渤海與新羅關係等問題加以論述。應當指出的是作者將高句麗視為朝鮮三國(新羅、百濟、高句麗)史之一,論述高句麗與隸屬於唐朝管轄下靺鞨的疆界。關於高麗時代的研究有:金渭顯〈契丹의對西夏政策〉、崔圭成〈高麗初期女真問題의發生과北方經營〉、李根花〈高麗前期의女真招諭政策〉。研究高麗後期疆界變化的有:송용덕〈高麗後期邊境地域변동과鴨綠江沿邊認識의형성〉(宋勇德〈高麗後期邊境的變動與鴨綠江沿邊的認識〉),文章分別從對蒙戰爭期間高麗西北界州鎮的變動、元干涉期鴨綠江邊地域變化、高麗末鴨綠江邊防禦體制強化諸方面加以論述。張在盛《高麗雙城摠管府에관한》(關於高麗雙城總管府的研究)從雙城總管府的設置、雙城總管府的沿革、雙城總管府的收復,論述了雙城總管府的興廢。關於李朝時代的研究有:金九鎮〈麗末鮮初豆滿江流域의女真分佈〉(麗末鮮初圖們江流域女真的分佈)從高麗末元朝勢力衰退下的女真分佈、混亂時期的女真移動、朝鮮初安定期女真的移動,對圖們江流域女真的分佈進行較為細緻的梳理。而方東仁〈朝鮮初期의北方領土開拓:鴨綠江方面을中心으로〉(李朝初期北方領土的開拓──以鴨綠江流域為中心)則從李朝對鴨綠江上流的開拓與四郡設置、四郡撤廢與軍事地域化,對李朝向鴨綠江上游的拓占進行了研究。朴元熇〈永樂年間明과朝鮮間의女真問題〉(永樂年間明與朝鮮間對女真問題)圍繞著永樂年間圖們江流域女真歸屬,明與李朝間的角逐;猛哥帖木兒建州衛歸屬明朝與朝鮮的對應等問題展開討論。還有,徐炳國〈童猛哥帖木兒의建州左衛研究〉、〈凡察의建州左衛研究〉和金九鎮〈初期毛憐兀良哈研究〉等。
日本的研究,主要有白鳥庫吉《漢代朝鮮四郡疆域考》及與箭內亙合著《漢代的朝鮮》,對漢四郡及與半島南部的關係進行了考證。池內宏《金末の滿洲》、箭內亙,《東真國の疆域》、《蒙古の高麗征伐》、《高麗に於ける元の行省》、箭內亙《蒙古の高麗經略》、日野開三郎《統和初期契丹聖宗的東方経略與九年鴨綠江口築城》、津田左右吉《高麗末に於ける鴨綠江畔の領土》等論文,則對遼、金、元居住半島東北部、西北部女真與高麗的關係及疆界變遷加以研究。明代與李氏朝鮮的研究,有園田一龜《明代建州女直史研究》、和田清《明初の滿洲經略》、田中克己《中朝間兀良哈問題》、河內良弘《明代女真史研究》、《李朝初期の女真人侍衛》、《忽喇溫兀狄哈の朝鮮貿易》、三田村泰助《朝鮮側史料より見た清初の境城──主として鴨綠江方面》。上述國內外研究成果,本書予以充分的借鑒與吸收。
本書在研究上,力求擺脫民族國家理念的束縛,回歸歷史本原,從歷史實際出發,考察前近代東亞區域內,以中國(中原王朝)為中心冊封體制下,明同朝鮮的關係及兩國疆界的歷史變遷。在深入挖掘與梳理兩國原始文獻(包括第三國,如日本)基礎上,探討兩國歷史疆界的演進進程,從而真實、全面、客觀揭示前近代中朝疆界地區的民族與疆界歷史變遷的軌跡。為此,在撰寫過程中,遵循求實求真的史學研究準則,以翔實的歷史資料為依據,並對所使用的資料加以分析,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從而客觀的、準確地闡述中朝疆界與民族的歷史變遷。
為達到上述預期目標,本書以十四世紀中葉至十五世紀末,這一百五十年間中朝疆界的變遷作為研究對象,將中朝疆界的變遷與居住在中朝疆界地區的民族結合起來研究,從而闡明鴨綠江、圖們江為當代中朝邊界形成的歷史過程。
本書雖以十四世紀中葉至十五世紀末,這一百五十年間中朝疆界地區的民族與疆界作為考察對象。但為全面把握近三千年中朝疆界的歷史變遷,本書專闢一章,對元中期前中朝疆界的變遷作以較為詳細的梳理。如前所述,中朝疆界史研究長期以來被視為敏感領域。上世紀50至70年代,由於政治和維護國家交往等諸多原因,多強調中朝友好一面,未能真實地反映雙方關係的全貌。特別是當時出版的一些大學、中學教材和史學著作都將箕氏朝鮮、衛氏朝鮮和漢四郡、高句麗的版圖疆域納入朝鮮古史範疇(即朝鮮版圖內)。本章正本清源,認為箕氏朝鮮、衛氏朝鮮為周朝、漢朝在半島東北部冊封的侯國,其疆域南界當在今朝鮮大同江之南,大體在今黃海道中南部一線;漢四郡為漢武帝在半島直接設的郡縣,其樂浪、帶方郡之南界與半島南部尚未統一的百濟、新羅有接壤;高句麗為東北地方政權,即便427年,遷都平壤,其政權性質並未改變,所以其疆域與新羅、百濟相接,隨之高句麗與新羅、百濟戰和,雙方疆界有所盈縮。同時,對唐朝與統一新羅的疆界、遼金元疆界的變化都進行了梳理。這種認識對恢復歷史原貌,準確闡釋中朝歷史疆界具有重要價值。
總之,本書不僅具有重要學術價值,且兼具重要的現實參考,代表中國學界一種聲音,展現了新的研究水準(專家語)。
【序言】
多年從事東北區域史研究,自然就十分關注中朝關係史研究,先後承擔《東疆研究》(1992-1995)、《中朝邊界史研究》(1998-2001)、《中朝相鄰地區地理資料的整理與研究》(1997-1999)、《二十六史中朝關係資料選編》等課題,並發表些與上述課題相關的學術論文。2000年,攻讀在職博士,博士論文選題定為《十四世紀中葉至十五世紀末中朝疆界地區的民族與疆界研究》。有人問及,該選題長期以來被視為敏感話題,研究者往往視之為畏途,有時學者辛苦幾十年完成的論著,卻因所謂敏感,被束之高閣,無法為學術界和社會所利用。
對此...
目錄
序言
CHAPTER 1 元朝中葉以前中朝疆界的歷史變遷
一、先秦至唐朝的中朝疆界
二、遼、宋、金時期的中朝疆界
三、大蒙古國後期至元中期中朝疆界的變化
CHAPTER 2 洪武時期朝鮮半島女真族的歸屬與中朝疆界之爭
一、元末明初居住朝鮮半島的女真族
二、元明鼎革之際遼陽行省地區的形勢
三、高麗王朝拓占半島女真故土
四、明朝對女真地區的經略
五、明朝對高麗拓占疆界的防範與鐵嶺衛設置之爭
CHAPTER 3 永樂年間中朝關於半島女真歸屬之爭
一、明朝對女真諸部的招撫及其政策
二、明朝與李朝交涉三散十一處女真的歸屬
三、朝鮮「公嶮鎮」的地理位置
CHAPTER 4 明初「移闌豆漫」女真遷徙圖們江流域元朝故地
一、「移闌豆漫」女真的原居地與遷徙圖們江流域
二、斡朵里、胡里改部女真與朝鮮的關係
CHAPTER 5 永樂初年明朝招撫圖們江流域的女真與李朝的反招撫
一、阿哈出建州衛的設置
二、明朝對猛哥帖木兒的招撫與李朝的反招撫
三、毛憐衛的設置
CHAPTER 6 永樂年間李朝向圖們江流域拓展領土及女真的抵制和鬥爭
一、李朝設置慶源府與女真攻慶源之役
二、「豆門血案」與慶源罷鎮
CHAPTER 7 永樂年間圖們江流域女真的遷徙
一、阿哈出建州衛與猛哥帖木兒建州衛的西遷
二、留居阿木河的斡朵里女真
三、建州左衛回遷阿木河及與李朝的關係
CHAPTER 8 永樂、宣德、正統時期中朝西段疆界的確立及建州衛與李朝的關係
一、高麗、李朝向鴨綠江中上游拓展疆土及鴨綠江成為中朝界河
二、建州衛移住婆豬江與閭延事件的真相
三、李朝兩次出兵建州衛與李滿住遷徙
CHAPTER 9 宣德、正統時期李朝拓疆置鎮與中朝東段疆界的確立
一、猛哥帖木兒為明朝招撫叛軍及其遇難
二、李朝拓疆置鎮與中朝疆界北移
三、凡察、董山的西遷
CHAPTER 10 景泰天順時期留居圖們江上游以南的女真與李朝的關係
一、留居圖們江上游以南的女真部落
二、李朝對女真的政策
三、毛憐衛浪卜兒罕遇難
四、李朝北征兀良哈女真
CHAPTER 11 成化時期女真與明朝、李朝的關係
一、明朝對女真朝貢的限制
二、毛憐衛女真掠奪遼東與建州左衛首領董山遇難
三、成化年間明朝與李朝兩次征建州女真
CHAPTER 12 嫌真兀狄哈女真與明朝、李朝的關係
一、嫌真兀狄哈女真與斡朵里、兀良哈女真的關係
二、嫌真兀狄哈女真與明朝及李朝的關係
三、李朝北征尼麻車兀狄哈女真
CHAPTER 13 中朝邊境地區的貿易
一、女真「進獻」土物與朝鮮的「回賜」
二、女真與朝鮮的邊境互市貿易
結語
參考文獻
序言
CHAPTER 1 元朝中葉以前中朝疆界的歷史變遷
一、先秦至唐朝的中朝疆界
二、遼、宋、金時期的中朝疆界
三、大蒙古國後期至元中期中朝疆界的變化
CHAPTER 2 洪武時期朝鮮半島女真族的歸屬與中朝疆界之爭
一、元末明初居住朝鮮半島的女真族
二、元明鼎革之際遼陽行省地區的形勢
三、高麗王朝拓占半島女真故土
四、明朝對女真地區的經略
五、明朝對高麗拓占疆界的防範與鐵嶺衛設置之爭
CHAPTER 3 永樂年間中朝關於半島女真歸屬之爭
一、明朝對女真諸部的招撫及其政策
二、明朝與李朝交涉三散十一處女真的歸屬
三、朝...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