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五官深邃,閑靜少言坐在眾人之中,席間還露出一雙大腳丫子。
眉宇間有股英氣,和所謂的文人氣質實在相差甚遠,
與其說是文官,不如說更像是卸去鎧甲的武人……
「聽說元亮隱居了。」
★2014年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長篇歷史小說獎得獎作品!
★守拙歸園田的陶淵明,首度以撫劍獨行的武人姿態躍然紙上!
★「翻轉歷史,改寫〈桃花源記〉的由來,幾乎找不到任何會折損說服力的破綻。」──小說家何致和
◎探問五柳先生隱居之謎,還原陶淵明剛毅勇猛、豪氣干雲的武人形象
陶淵明曾有過十年的宦旅,那段始於而立、迄於不惑的時光,他做了許多別人不敢做,或是不願意做的事情。身為將門之後,他壯年時曾響應推翻桓玄恢復晉室的起義,擔任日後南朝宋武皇帝劉裕的參軍;在家鄉有難之際,亦不辭千里回到尋陽城,投奔劉敬宣門下共同抵禦亂事。亂事平定後,他厭惡為了權力慾望而不斷循環殺戮的世界,不願再就武職,渴望做一位像子游一樣的縣令。無奈縣令一職,又令他深切感受到官場的腐朽與黑暗,徹底對門閥當政的時局失望。最後,他辭去彭澤令退隱柴桑,躬耕自食,寧為田中的稻禾折腰,也不願為那些貪婪的大人鞠躬。
小說《五柳待訪錄》,透過陶淵明的詩文創作,找出十二名在他隱居期間前來拜訪的人物,集合成十二回靈動而充滿逸趣的故事。全書以陶淵明的生命歷程為時間軸序,從他三十七歲隱居開始,直寫到陶淵明逝世及其後話。藉由督郵、武陵人、謝道韞、盧循、楊笙、王弘、慧遠、顏延之、劉裕、檀道濟、謝靈運等人與陶淵明的互動,一窺其隱居生活,並探討這些人為何而來,又在離去之後得到些什麼。每篇故事從客至開始,再以詩文作結,在在呈現出陶淵明人生的抉擇與高度。
.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昭明太子‧蕭統〈陶淵明傳〉
.她能明白陶淵明的心情,以及他為什麼會寫這篇賦。這些妻子身上的器物,一件件全都在大火中燒毀了,哭之也好,笑之也好,到底只剩下用文字來記錄,讓墨色的字,繼續以影子的影子,存在於這個世上。
.陶淵明起身,從地上散落的柳枝中拾起一柄,拿在手上,隨即揮舞。動作雖不如以往俐落,但甩出去的柳條,依舊筆直如劍,縮手時卻又彷彿纏人腰際的柔軟絲帛,收束自如。
.「我生長在自然之中,一切聽任自然。」
「你又知道何為自然?」
「我聽不到自然,但像是我田裡的稻禾就能聽任自然。自然給稻禾風,自然給稻禾水,如果稻禾得生,則我得生;稻禾得死,則我得死。」
「所以你追求的是生,還是死?」
「我將自己寄託在自然之中,自然綿延不絕,我也綿延不絕。自然消散了,我也就消散了。」
作者簡介:
林秀赫
1982年冬天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博士,從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
林秀赫的小說議題嚴肅,擅長發掘深刻的社會問題,洞悉人類存在的荒謬,對於批判體制有極深的力道。2015年首部小說《嬰兒整形》結合科技、美學與當代思潮,探索倫理與主體性議題,獲得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首獎肯定,為該獎歷年最年輕得主。第二部小說《老人革命》以幽默諷刺的筆法,批判當今社會對老人的歧視,描寫一群保衛投注站的老人重新找回尊嚴的過程,改編電影劇本榮獲2016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最佳創意獎、MPA亞太合作特別獎、坎城新影人基金大獎。
本書《五柳待訪錄》曾獲2014年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長篇歷史小說獎,被該屆評審小說家何致和譽為:「翻轉歷史,改寫〈桃花源記〉的由來,幾乎找不到任何會折損說服力的破綻。」
FB/IG:@linshoher
Mail:linshoher@gmail.com
章節試閱
雪夜歸舟──向來相送人 各自還其家
深夜的雪紛飛。隱居山陰的王徽之醒來,撐開窗牖賞著風雪小酌。四野望去,白雪皎然,徬徨之中,他吟詠起左思的〈招隱詩〉:
杖策招隱士,荒塗橫古今。
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
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
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吟畢,王徽之忽然想念好友戴安道。
當時戴安道人在剡縣,兩人雖同在會稽郡,卻相隔一段不小的距離。不過他即刻出門,冒著風雪搭乘小舟前去,經過一晚才抵達戴家門口。這個時候,他身上用來擋雪的蓑衣箬笠,都已積了厚厚的一層白雪。
然而正欲敲門的時候,王徽之卻轉身回去了。
許多年後。陶家的小童於清晨打開大門,只見漫天大雪,田園成了一片銀白色的世界。童子左右張望,卻不見敲門的人影。他想,或許是雪球撞擊門板的聲音,誤讓人以為有訪客到來。此時是義熙四年的正月,半年之後,一場莫名大火將這棟陶家院落毫不留情地焚燬。
如同鬼死作聻一般,以往在這棟大宅發生過的事,先死去成了回憶,才在這次真正化為灰燼。事物的改變,逼迫每個人展開新的起點。
一切要回到陶淵明初次任官的江州祭酒說起。
東晉有一位十分有名的才女,謝道韞。她出生的時候,恰逢王謝兩家文治武功最輝煌的時期,父親謝奕與桓溫交情深篤,於桓溫之後繼任安西將軍掌握極大的軍權。此外她的叔父是晉朝最有權勢與能力的宰相謝安,她的親弟謝玄更是在淝水之戰中以八千員北府兵,大敗苻堅八十萬大軍的名將。這樣身世顯赫且富才學的女性,在她中年時,遇上了初入仕途的陶淵明。
太元十八年初夏,陶淵明陪伴年邁的母親回到孟家省親,那時與他年紀相仿的孟家兄弟早已全部踏入仕途,眾人之中唯有陶淵明還過著居家耕讀的生活。一名自幼與孟氏交好的張氏,聽聞孟氏回娘家省親,便從遠地趕來與孟氏敘舊,因而得知孟氏的兒子陶淵明,眼看要三十了,卻從未任官。張氏回到家中,向自己的丈夫偃兆說了這件事情。
偃兆聽聞後,將陶淵明這位年輕人招來問對,發現他人品正直又學養豐富。才知道原來他父親陶敏早逝,因而自小與官場中人疏離,在無人脈引薦的情況下,已結婚生子多年,卻未能謀得一官半職。於是偃兆找了一個機會將他推薦給刺史大人,終於獲得一個祭酒的職位。從而開啟他往後十年的仕宦之路,首先遇到的長官,便是這位江州刺史王凝之,也就是謝道韞的丈夫。
王凝之是位略通書法,卻毫無才幹的庸官。然而這樣的人,卻出生在一個非凡的家庭。他的父親王羲之與么弟王獻之,以書法名聞天下,而其夫人謝道韞,不但是謝家最有才華的女子,亦為當代名滿江南的才女。只可惜王凝之信奉五斗米道極為虔誠,為了信仰消耗巨資,不但荒廢公務正事,更時常挪用朝廷頒行政令、教化百姓的公款。
為此,王凝之與新任江州祭酒的陶淵明,發生了多次激烈爭辯。透過僚屬們口耳相傳,陶祭酒對夫君王凝之的拮抗,多少也為謝道韞所聞。其中最多的訊息,來自一位隨她嫁入王家的近身婢女謝香。
謝香跟在謝道韞身邊多年,深知小姐嫁給王凝之的來由。
當年叔父謝安因為欣賞謝道韞詠雪的典雅清新,便對她的婚配格外重視。那時謝道韞的父親隨桓溫東征西討,長年不在家中,交由謝安代為安排女兒的終身大事。而謝安在門第、才學和品行的多番考量下,看中了琅邪王氏的子弟。
那年上巳節隔日,謝安在府中有意無意地,問起韞兒道:「昨兒個曲水流觴之會,在坐子弟當中,妳可有青睞的?」
謝道韞正在習字,下筆忽然停駐,微微低頷道:
「蓬首散髮,衣帶不繫者,可留意。」
「那是王徽之啊,他確實有其父當年東床快婿的神采。甚好,甚好。」
原本謝安以為兩家的婚事就這麼底定了。然而就在媒妁之前,謝安聽聞了王徽之
雪夜訪友「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佳話,卻讓他猶豫起來。
「像這樣任性妄為的人,不招來妒訕就罷了,於夫婦之間又能否從一而終?」
最後年方十五的謝道韞,嫁給了相較於王徽之成熟穩重許多的王家二公子王凝之。但嫁到王家的謝道韞,對自己的夫婿極其不滿意。
那時候謝安並不知道他們夫婦間的嫌隙,直到某日謝道韞歸寧,謝安還自信滿滿地問她:「韞兒對夫君王郎,可歡喜?」
怎知謝道韞竟回答:「叔父安排的這門親事,韞兒很不服氣。」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兒子,向來風評極好,妳有何不服?」
謝道韞這時才冷冷說道:「韞兒以前在謝家,我的父執輩裡,有謝尚、謝據兩位才德兼具的賢者;而我的從兄弟裡,則有謝璞、謝朗、謝玄、謝川這四位青年才俊,又怎會知道在這天地之中,竟然還有王凝之這種人才啊。」
「放肆!婦人怎可如此薄忿自己的夫君!」謝安氣得將手中團扇大手一揮。
「韞兒不是薄忿,不過是直抒胸臆!」謝道韞急忙跪下。
「難怪世人都說妳是『林下風氣』,這分明是明褒暗貶,妳看妳,學這什麼竹林七賢的拗脾氣!」謝安拿團扇指著姪女,雖口上這麼斥責她,但並非沒注意到她委屈於這場自己安排的婚事,所以也不自覺地嘆了一口氣,收回團扇,復示意起身,不再多說就離開了。
於是謝道韞與王凝之感情不睦,在謝家人盡皆知。她看王凝之盡日與道士往來,焚香煉丹,祈求通達天界,自己卻拿夫婿一點辦法也沒有。最後,她便什麼也不管了,獨自抑鬱寡歡地過生活,轉眼間兒女亦已長大成人。
直到一日,謝道韞聽女僕謝香說,最近王凝之的下屬當中,有一人屢屢與王凝之起衝突,即便知道王凝之篤信五斗米道,仍敢在其面前對五斗米道嗤之以鼻,非但不入教,還將那些在官府上作威作福的道長通通趕走。
謝道韞聽聞後很感興趣,在謝香打探下,得知此人為陶淵明,年紀還未滿而立之年,算是謝道韞的子侄輩。又此人雖為開國公陶侃之後,卻也沒有什麼家世背景可倚仗,並非驕縱自恃,才敢如此得罪王凝之。
「此人亦能詩,有不少詩作在同僚之中流傳。」謝香告知夫人。
「不妨為我取來。」
在謝香打探下,逐漸收集到幾首陶詩,每次一拿到作品,謝香就儘快交到刺史夫人手上。那時陶淵明的妻子東郭氏,剛產下長子陶儼。身為人父的喜悅和責任,以及對兒子未來的期許,陶淵明都寫在一首〈命子〉詩當中。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為虞賓,歷世重光。御龍勤夏,豕韋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紛紛戰國,漠漠衰周,鳳隱於林,幽人在丘。逸虯遶雲,奔鯨駭流。天集有漢,眷余愍侯。
「詩一開頭,就令子女追述祖德,規制類似潘岳的〈家風詩〉,甚好。不過上溯到陶唐,就有些太過了。這天下人誰又不是陶唐的後裔呢?」
「夫人說笑了。」
「不過話說回來,此詩看似平淡,實則幽長連綿。是怎樣初為人父的年輕人,才能寫出這種情韻兼備的作品。」謝道韞反覆唸了幾遍,再繼續往下讀:
於赫愍候,運當攀龍。撫劍風邁,顯茲武功。書誓山河,啟土開封。亹亹丞相,允迪前蹤。
渾渾長源,鬱鬱洪柯。羣川載導,眾條載羅。時有語默,運因隆窊,在我中晉,業融長沙。
桓桓長沙,伊勳伊德。天子疇我,專征南國。功遂辭歸,臨寵不忒。孰謂斯心,而近可得。
肅矣我祖,慎終如始。直方二臺,惠和千里。於穆仁考,淡焉虛止。寄跡風雲,冥茲慍喜。
謝道韞讀詩至此,對身邊的謝香道:「此詩氣勢磅礡不俗,不愧為開國公陶侃之後人,積極進取,好一位陶祭酒,多久沒見到這樣豪氣干雲的詩了?香兒,妳自幼跟在我身邊,也讀過不少詩書,妳能看出這年輕人的志氣嗎?」
只見謝香靠近仔細讀著詩,謝道韞十分有韻律地點著頭,連帶地嘴邊又唸了幾遍。謝香則站在謝道韞身後,笑而不答。過了些時候,謝道韞說道:「篇末數章,從期盼孩兒出生的心情寫起,到認真為孩兒命名,最後父親對兒子耳提面命,諄諄教誨,與其說〈命子〉不如說是〈訓子〉。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陶淵明亦是。」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顧慚華鬢,負影隻立。三千之罪,無後為急。我誠念哉,呱聞爾泣。
卜云嘉日,占亦良時。名汝曰儼,字汝求思。溫恭朝夕,念茲在茲。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厲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於我?既見其生,實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無假。
日居月諸,漸免於孩。福不虛至,禍亦易來。夙興夜寐,願爾斯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最終謝道韞讀了又讀,心中愈是澎拜。盡日對陶淵明的文筆讚不絕口,認為要將對先祖的追思與對子女的期許,融合在一篇文章當中,是需要多深的情感與多高的才思,方能達到。她不禁數度讚嘆:
「沒想到王郎手下,竟還有這樣的人才!」
此後,這位江左第一才女謝道韞,一直想見陶淵明這位後輩一面。
雪夜歸舟──向來相送人 各自還其家
深夜的雪紛飛。隱居山陰的王徽之醒來,撐開窗牖賞著風雪小酌。四野望去,白雪皎然,徬徨之中,他吟詠起左思的〈招隱詩〉:
杖策招隱士,荒塗橫古今。
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
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
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吟畢,王徽之忽然想念好友戴安道。
當時戴安道人在剡縣,兩人雖同在會稽郡,卻相隔一段不小的距離。不過他即刻出門,冒著風雪搭乘小舟前去,經...
作者序
後記 最後田園──及時當勉勵 歲月不待人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影響後世最深遠的作品。一派認為是詩人早年所作,另一派則認為是晚年之作,始終無法定論。然而不管如何,有兩件事可以確定:故事發生在「晉太元中」,為陶淵明二十歲左右的事;其次這是個虛構作品。梁啟超是第一位將〈桃花源記〉與西方理想國連結起來的學者,指出這是一篇「小說」,為東方版的「烏托邦」故事。日本漢學家一海知義,則指出陶淵明喜歡以虛構的手法創作,〈五柳先生傳〉、〈擬古〉、〈挽歌詩〉、〈自祭文〉等篇,都帶有強烈的虛構性質,尤其以〈桃花源記〉為最。喜好虛構的陶淵明更撰寫了《搜神後記》,學者徐志平認為此書:「瑣碎之雜錄減少,曲折之故事增多,奠定後來唐傳奇產生之基礎。」沒想到中國最早成熟成體的小說唐傳奇,竟源自陶淵明之手,以往的小說史都忽略了這條脈絡。
陶淵明既是寫小說的詩人,也是寫詩的小說家。今年恰逢新詩百年,陶淵明則更老了,詩歌或許已發展到他所無法想像的地步了吧。他的詩用字遣詞很簡單,卻能喚醒內在的力量,我也把這次寫作,當成一個自我對話與沉澱的機會。小說盡可能還原陶淵明的本來面目,包括武士的剛猛形象,參與百人起義推翻桓玄,和宋武帝劉裕的糾葛,以及務農失敗,饑荒行乞,到最後撰寫自己的祭文,不單純只是士大夫所嚮往的飲酒採菊、悠然自得的形象。他在隱居前做了很多事,隱居後也做了很多事,故事的每一位訪客都在探問他的隱居之謎。
曾在一個冬天下雨的夜裡,陶淵明讀了董仲舒的〈士不遇賦〉,以及司馬遷的〈悲士不遇賦〉,使得他不勝感慨;也曾與從弟敬遠,兩人躲在簡陋的屋舍裡,一起熬過一場又一場的大雪,為固窮守節的信念而努力。這些情景,如今也只能留存於詩文裡了。撰寫《五柳待訪錄》的這段日子,我像經歷了一場時光旅行,旅途中帶領我前進的,即是陶淵明以及與他同時代為堅持理想而努力的人們,每一位都告訴了我時間的珍貴。
十年前我住在澄清湖附近。有天下午,獨自開車途經仁武、鳥松、大樹一帶的產業道路,在那三不管地帶,經過曲折的山路之後,轉彎來到一個開闊的谷地。我下車,站在路邊一棵孤立的樹旁,眼前光線和樹給我一種奇特的感覺,彷彿這種景色不應該出現在這裡,比較像在花東縱谷,雲朵投影在翠綠的山坡上,令人心曠神怡。回來後,無論我如何回想路線,或按圖索驥,跟著導航多次開車尋找,卻始終無法重回那座山谷。只剩記憶中依稀記得有一顆樹,而我站立在樹下,俯瞰大地。
後來就有了這部小說。
後記 最後田園──及時當勉勵 歲月不待人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影響後世最深遠的作品。一派認為是詩人早年所作,另一派則認為是晚年之作,始終無法定論。然而不管如何,有兩件事可以確定:故事發生在「晉太元中」,為陶淵明二十歲左右的事;其次這是個虛構作品。梁啟超是第一位將〈桃花源記〉與西方理想國連結起來的學者,指出這是一篇「小說」,為東方版的「烏托邦」故事。日本漢學家一海知義,則指出陶淵明喜歡以虛構的手法創作,〈五柳先生傳〉、〈擬古〉、〈挽歌詩〉、〈自祭文〉等篇,都帶有強烈的虛構性質,尤其以〈桃花源記〉...
目錄
卷首 歸去來兮──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卷一 桃花源記──往跡寖復湮 來徑遂蕪廢
卷二 雪夜歸舟──向來相送人 各自還其家
卷三 盧循之亂──掩淚泛東逝 順流追時遷
卷四 念彼楊生──少時壯且厲 撫劍獨行遊
卷五 即生即死──形骸久已化 心在復何言
卷六 虎溪三笑──前塗當幾許 未知止泊處
卷七 江州刺史──情通萬里外 形跡滯江山
卷八 顏回之後──日月擲人去 有志不獲騁
卷九 劉裕篡晉──天運苟如此 且進杯中物
卷十 道濟天下──丈夫志四海 我願不知老
卷末 山水方滋──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
後記 最後田園──及時當勉勵 歲月不待人
卷首 歸去來兮──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卷一 桃花源記──往跡寖復湮 來徑遂蕪廢
卷二 雪夜歸舟──向來相送人 各自還其家
卷三 盧循之亂──掩淚泛東逝 順流追時遷
卷四 念彼楊生──少時壯且厲 撫劍獨行遊
卷五 即生即死──形骸久已化 心在復何言
卷六 虎溪三笑──前塗當幾許 未知止泊處
卷七 江州刺史──情通萬里外 形跡滯江山
卷八 顏回之後──日月擲人去 有志不獲騁
卷九 劉裕篡晉──天運苟如此 且進杯中物
卷十 道濟天下──丈夫志四海 我願不知老
卷末 山水方滋──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