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勝敗興衰、動盪不安的戰亂時代,
探索夏商周的歷史疑團,
揭密春秋戰國的虛與實。
過去史書所推崇夏商周的天下太平,
歸因於明君治理得當可能過當,
也許只是因為缺乏紀錄。
「史實」底下有著什麼樣的史實?只重「史實」而疏於分析,
那麼「史實擁有神聖地位」也是一種刻板印象!
在我們刻板印象中,到戰國時代為止的部分多半來自於《史記》及東漢之後的經典注釋。「史實」都寫在典籍上,要找出這些「史實」相當簡單,但要確認其內涵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遑論是要挖出「史實」底下的史實了。但與其將焦點放在漢代的刻板印象上,不如放在戰國時代的刻板印象上。因為戰國時代的刻板印象至少距離史實近一些。本書的一大重點,就是藉由戰國時代的史料論述「史實」底下的史實。
新視角: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
當一般人在說起夏、殷商及周時,所想的都是統治天下的朝代。但這個「天下」,其實是直到西元前二二一年才由秦始皇統一的疆域。所以這三代統治的只是各自不同的文化圈,各自發展。而所謂的「天下」,指的是將數個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加以合併之後的稱呼,然而實際上夏朝、殷商朝及周朝的勢力範圍基本上只在某個特定文化圈之內。少有人注意到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所帶有的歷史特徵。不管是真假難辨的夏朝,還是殷商朝、周朝,以至於戰國時代的領土國家,都是奠基於這些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上。
中國古代史認知與觀察的眼力不可考的史實就是不可考,明明只是「沒有提及」,卻被後人當成了「治理得當」,於是殷商朝、周朝成了「天下太平」的時代。其實在甲骨文及金文中經常可見戰爭的紀錄,但卻被視而不見,正是因為在觀看考古文物的時候,都被漢代以後的觀念蒙蔽了雙眼,將「不可考」的諸國情事以宛如「可考」的態度加以記錄。
作者平勢隆郎教授是當代日本學者研究先秦史最有代表性的專家之一,全書體現作者個人獨有的觀點,及其個人所考訂的資料。雅俗共賞的論述,讓我們得以一窺不同於臺灣觀點的日本觀點,看見歷史不同的解讀。
作者簡介:
平勢隆郎(1954-)
一九五四年生於日本茨城縣。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系。完成東京大學研究生院人文科學研究專業碩士課程。博士(文學)。歷任鳥取大學副教授、九州大學副教授、東京大學副教授(東洋文化研究所)等,現為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主題為東亞各國眼中的中國古代史。
主要著作有《新編 史記東周年表》(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東京大學出版會)、《中國古代紀年的研究》(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汲古書院)、《左傳的史料批判性研究》(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汲古書院)、《春秋和左傳――戰國史書所講述的「史實」「正統」及國家領域觀》(中央公論新社)等。
譯者簡介:
李彥樺
1978年出生。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台灣東吳大學日文系碩士。鑽研翻譯理論多年,譯作涵蓋文學、財經、實用叢書、旅遊手冊、輕小說、漫畫等各領域。
章節試閱
序言 文化圈的歷史特徵
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
在閱讀本書之前,有一點必須提醒讀者,那就是本書中所敘述之中國歷史,與一般歷史書的中國歷史在觀點上略有不同。
本書將分析的重點,放在新石器時代成立的文化圈上。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本身雖廣為人知,但少有人注意到各文化圈所帶有的歷史特徵。不管是真假難辨的夏朝,還是殷商朝、周朝,以至於戰國時代的領土國家,都是奠基於這些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上。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神祕的夏朝及殷商朝、周朝都是疆域廣及「天下」的朝代。所謂的「天下」,指的是將數個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加以合併之後的稱呼。然而實際上夏朝、殷商朝及周朝的勢力範圍基本上只在某個特定文化圈之內。雖然亦有藉由副都將勢力延伸至其他文化圈的例子,但基本上還是僅以支配一個文化圈為前提。
正因如此,戰國時代的領土國家以文化圈為基本疆域,亦可解釋為建立在具有歷史淵源的範圍之內。這可說是相當合情合理的結果。
戰國時代的領土國家各有其中央政府,對其統治下的地區實行官吏統治。官吏統治的核心概念為文書行政統治,而文書行政統治的基礎則是名為「律令」的法律制度。律令會隨著歷史而不斷獲得改進。秦始皇將秦律(秦的律令)頒布至全天下,推行唯一皇帝、唯一中央政府的官吏統治。但是關於秦始皇的統一天下與文化圈的關聯性,卻少有人注意。
長期漠視的結果,造成了長期的歷史觀扭曲。
殷商朝及周朝的統治方式,是由大國殷商或周統率其他小國。而戰國時代以後的國家體制,卻是將小國消滅後納入國土為縣,由中央派遣官吏進行統治。前者與後者在本質上大相逕庭,這已是眾所皆知的事實。
但是若針對大國統率小國的勢力範圍深入調查,會發現新石器時代成立的文化圈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其範圍並不像秦始皇所統一的天下那麼廣大。
戰國時代的諸國在論述夏、殷商及周時,便是基於這樣的歷史背景。戰國時代諸王朝對夏、殷商及周進行論述時,內容皆侷限在其所統治的(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之內。只要閱讀戰國時代的史書,這樣的「史實」在字裡行間可說是昭然若揭。這雖然是無庸置疑的「史實」,但知道的人卻是意外地少。
當一般人在說起夏、殷商及周時,腦中所想的都是統治天下的朝代。而這個天下,其實是直到西元前二二一年才由秦始皇統一的疆域。一般人會產生這樣的觀念,是因為在秦朝之後的漢朝出現了《史記》,而《史記》將夏、殷商及周描述成了範圍廣及天下的朝代。若以《史記》來看,這也是「史實」,但是《史記》的「史實」與戰國時代史書的「史實」有著明顯差異,這點卻鮮少有人知道。
所謂的天下,包含了數個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每個文化圈的範圍會因時代不同而擴大或縮小,但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化。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文化圈若以面積來看,都相當於現在的日本國土,即使只看直線距離,也大多超過日本關東地區到九州地區的距離。
基於這個緣故,自新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的歷史演進,與日本的歷史演進有幾分相似,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區域內存在數個農村的時期。
(2)開始出現城郭都市(小國)統率周邊農村的時期。
(3)開始出現大國統率周邊小國的時期。
(4)大國中央政權消滅小國並派遣官吏進行文書行政統治的時期。
經過這些時期後,秦始皇吞併各國,統一了天下。所謂的天下統一,意味著由唯一的中央政權,統治數個面積相當於日本國土的文化圈。當時秦始皇所統治的天下,幅員可與現代的歐盟相提並論。
論述統一後歷史的書籍相當多,而在這樣的歷史之中,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亦在軍事區域與監察區域的劃分上發揮了一定的效用。秦始皇將天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郡的底下又設置了許多縣,這些縣的前身就是從前的小國。正如同戰國時代將天下分為七雄(七大強國)一樣,秦朝也是藉由郡將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其後的軍事區域或監察區域)進行分割後實施統治。
郡下所設置的縣,都是由其前身小國所建立的都市,大約相當於日本江戶時代的「藩」或律令時代的「國」及「郡」。每個縣的大小,約在半徑二十公里左右。日本雖沒有城郭都市,但曾有凝聚多數部落所形成的國家,而且有學者提出國家的核心單位為「環濠集落」的看法,因此正適合當作比較的對象。【譯註:「環濠集落」指以濠溝圍住部落周邊以抵禦外敵的居住形式,在日本最早出現於彌生時代(約西元前三世紀起)。】
本書所介紹的時代,相當於前述的(3)及(4)的時期。若以日本的時代來比喻,彌生時代的邪馬台國或古墳時代的大和朝廷統率諸國的時代相當於(3),而制定出獨創律令的時代則相當於(4)。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若能以日本的時代為比較的對象,相信能夠幫助理解。
殷商至周的時代,是政權中心開始使用漢字的時代。關於這個時期的偏遠國家,雖然尚無足夠的佐證,但可以想見漢字在殷商或周之外的區域應該還稱不上普及。
日本律令時代誕生的古籍,敘述的總是前朝的事情。同樣的狀況也可以套用在中國上。戰國時代諸國所寫的古籍,談論的主題也是前朝。談論前朝時的態度及立場,會因古籍問世的時空背景而不同。不僅對事實會有所保留,而且還會加油添醋。到底哪些敘述是事實,那些敘述是後代的加油添醋,往往難以判斷。
在這個時期,原本口耳相傳的簡單故事開始被人以漢字記錄下來。但是這些紀錄之中,當然也有加油添醋的部分。到底哪些是經過加油添醋的簡單故事,哪些是連簡單故事都不曾存在的純虛構情節,同樣難以查證。
在日本歷史的研究上,中國史書發揮了相當大的功用。透過對照中國史書,學者可以更進一步驗證日本傳承事蹟的可靠性。但是在中國歷史的研究上,當要研究傳承事蹟不見得可靠的時代,沒有任何外國史書能夠當作佐證。
在研究史書中記載的「史實」具有多少可靠性時,利用更早時期的外國史書當作證據,這是日本歷史學家慣用的研究手法。但研究中國的歷史,沒辦法採用相同手法。
站在懷疑角度分析史書的研究手法,在中國同樣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但是透過這樣的手法並將重點放在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上的研究,至少在戰國時代以前的分析研究上,可說是尚無前者。
本書正是試圖將重點放在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上,對秦始皇以前的中國歷史進行分析。
日本的歷史中曾出現複數勢力互相抗衡的時代,同樣的道理,中國(3)與(4)的時期也曾出現同一文化圈內複數勢力互相對峙的情形。反過來說,也有像(3)時期的周朝一樣,由單一王朝支配數個文化圈的例子。
由大國所建立的都市,在其統治的疆域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包含這種特殊都市在內的周邊特定區域,在文化圈內便形成核心地區。倘若在同一文化圈內有數個大國互相對峙,核心地區當然也不會只有一個。
戰國時代史書中的「史實」
本書在敘述上,採用的是自古籍中節錄「原文」後依需要將部份轉換成現代文的呈現方式。一般非翻譯類的歷史書(譯註:此處指原始語言為日文的歷史書)多不節錄古籍中的「原文」,而是透過解釋與說明讓讀者理解。然而本書的內容若只使用這樣的方法,往往無法讓讀者理解過去的歷史描述到底有何問題。
記錄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前事蹟的古籍,其原始資料(原文)的可信度是一大問題。這些古籍之中,有些成立於統一天下前的戰國時代,有些則成立於後世的漢朝。過去的歷史概論書籍,都是以後者,也就是漢朝以後經過整理的內容為基礎進行歷史描述。相較之下,本書嘗試以前者,也就是戰國時代古籍的彙整資料為基礎進行說明。由於做法不同,敘述的「史實」當然也不是過去歷史概論書籍賴以為根基的「史實」。既然有所差異,為了避免造成讀者的誤解,有必要提出明確的證據。
然而將「原文」轉換成現代文時,文章的好壞也是一大問題。對於模稜兩可的詞句,尤其需要特別小心在意。要提高正確性,只能請讀者在必要的時候參照原文。但是關於這個部分,還是有必要在此先對讀者做一番解釋。
在介紹「原文」的時候,筆者會以自己的話加以補充說明。站在協助讀者理解的立場上,這樣的做法當然有其必要。有時甚至只要讀了筆者的補充說明,就算不讀「原文」也能充分理解其意思,因此可能有讀者會認為根本不需要放「原文」。但是不放「原文」的話,讀者將無法明白過去歷史書的概述內容,為何可以被扭轉成本書中所說的內容。何況既然需要筆者的補充說明,表示該部分「原文」往往艱澀難懂。基於上述理由,本書會盡量呈現原文,而非完全依賴筆者的補充說明。
話雖如此,但本書中介紹的「原文」其實並不多。而且就算只讀補充說明而不讀「原文」,一樣能讀得懂意思。因此倘若採用跳過「原文」的閱讀方式,多少可以省下一些閱讀的時間。然而看慣了傳統歷史書的人,對於本書所寫的內容很可能會產生懷疑。而且就算跳過了「原文」,能節省的時間也相當有限,因此建議讀者在內心產生必然的疑竇之前,花點時間將「原文」讀一遍。
傳統歷史書的概述內容,不同於戰國時代史書中的「史實」,那是因為戰國時代的「史實」長期遭到了漠視。能夠證實這一點的具體例子很多,本書中介紹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藉由與戰國時代史書「原文」的直接接觸,讀者可以親眼見證「書中所寫的史實」與自己理解的「史實」有何不同。
本書中所例舉的「書中所寫的史實」,皆誕生於戰國時代的各領土國家。這些領土國家的疆域正如同前述,是奠基在新石器時代成立的文化圈之上。將這許多文化圈統合起來,就形成了所謂的天下。秦始皇所統一的天下,就是基於這樣的概念。戰國時代的諸觀念,都在這一套更加遼闊的天下觀念中被重新整理與定義。
戰國時代的諸國基於其原本的觀念,對夏朝、殷商朝及周朝進行論述。這些王朝的時代是大國統率小國的時代,但是站在論述立場的戰國時代卻有著大相逕庭的國家體制。戰國時代的國家制度,是將從前的小國改設為縣,派遣官吏,由國家中央政權進行直接統治。因為這樣的差異,戰國時代史書中描述的夏朝、殷商朝及周朝,往往也在不知不覺之中帶著官吏統治制度的色彩。
對後代所作史書的內容囫圇吞棗地信以為真,是相當危險的行為。就好像看了古裝劇,不能因此認定古代就是那個樣子。在閱讀時一定要保持冷靜,才能辨別其真偽。
古裝劇不僅有趣,而且淺顯易懂。這些古裝劇的題材,也是「以文字寫成的紀錄」。很多人喜歡徜徉在那樣的氛圍中,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正因為多了幻想,所以能夠建立出一個引人入勝的美好世界。人類原本就是一種能夠自由往來於幻想與現實世界的高等生物。
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在這世上「因沉迷於電動遊戲的幻想世界而殺了人」的悲劇層出不窮。在建立充滿趣味的幻想世界的同時,我們也要提醒世人不能過度沉溺在這虛構世界當中。
夏朝、殷商朝及周朝合稱為「三代」。在描述這三代的史書中,充塞著後人創作的虛構內容。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想清楚哪些部分為虛構,以及其背後代表著什麼含意。
「大國」的勢力圈
本書中所介紹的殷商朝(西元前十六世紀至西元前一○二三年)及周朝(西元前一○二三年至西元前二五五年)都是在相對較長的歲月中,對周邊都市發揮影響力的「大國」。殷商的勢力範圍以河南為中心,周的勢力範圍則包含首都鎬京所在的陝西一帶,以及副都雒邑所在的河南一帶。多數人都將注意力放在使用漢字的殷商及周上,但是其實在殷商及周的時代,其他文化圈內還是有其他「大國」。判斷的重點不在於是否使用漢字,而在於青銅器文化的發展狀況。
在殷商前的夏朝,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使用漢字的古物。雖然考古學家陸續找到了許多該時期的大都市,但是到底哪一個是夏的首都,目前還沒有決定性的證據。關於夏朝的其他可靠論述,可參考本系列叢書的第一集。本書的讀者只需要知道考古學上已經證實殷商時代之前也有「大國」,但是到底哪個都市是夏的首都,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判斷材料。何況有些都市的遺址可能到現在都還沒有被發現。
周朝在西元前八世紀被迫放棄首都鎬京一帶,原本居於副都地位的雒邑躍升為新的首都。其後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西元前二二一年)的歷史,將分為春秋時代(西元前七七○年至西元前五世紀)及戰國時代(西元前五世紀至西元前二二一年)進行論述。
「周」在春秋時代依然存在,且是河南地區的大國。但是山西的大國「晉」逐漸將勢力延伸到這塊土地。除此之外,山東有著大國「齊」,陝西有著大國「秦」,長江中游有著大國「楚」,長江下游有著大國「吳」及「越」這些國家都是以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為基礎,奠定其大國的地位。
早在春秋時代起,大國便已逐漸開始採用派遣官吏統治其勢力範圍的制度。促成此演變的另一現象,是鐵器的普及。有些都市成為了政權中心,而遭到消滅的都市則淪落為地方,大國開始自政權中心派遣官吏治理地方。到了戰國時代,這個趨勢更加明顯。原本的大國勢力圈,到了戰國時代進一步發展為領土國家。
日本的古墳時代有著許許多多「小國」,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情。這些「小國」在不破壞其勢力結構的前提下合併為「大國」,接著進入由「大國」派遣官吏至「小國」的律令時代。同樣的變化,也曾發生在中國。
戰國時代領土國家史官在描述歷史時,基於其時代背景的自然趨勢,是以新石器時代成立的文化圈,也就是大國發揮影響力的勢力範圍,亦是戰國時代領土國家的基礎疆域為前提往前回溯。從前大國勢力範圍內若出現一個國家,就會跟著出現將其領土抬升至特別地位的觀念;若出現數個國家,也同樣會跟著出現將其複數領土合併成的領域(相當於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抬升至特別地位的觀念。
在這種將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抬升至特別地位的觀念中,該對於夏、殷商及周這三代分別給予什麼樣的歷史定位,正是戰國時代各國議論三代歷史的焦點。
學者總是透過考古文物對三代的歷史事實進行驗證。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學者在這麼做。關於三代歷史的研究,可說是多得不可勝數。但是這些研究都有個盲點,那就是無法擺脫強調「天下」觀念的史書《史記》的誤導。一旦將焦點完全鎖定在「天下」這個觀念上,視野就會變得模糊,看不清真相。過去的學者,都是在這樣的心態下檢視考古文物。
建議讀者也可以藉由這個機會,省思自己是否也受到了相同的誤導。「史實」是什麼?戰國時代「史書中所寫的史實」是什麼?漢代「史書中所寫的史實」是什麼?就好像高明的賭徒擅長看穿對手的心思一樣,我們必須深入思考每一種古籍的時代背景。這可以讓各位讀者避免「太過沉迷」,可說是守住純淨靈魂的最佳良策。
杞憂之舉
如果惡魔化身成神的姿態出現在面前,讀者們會如何應對?惡魔最喜歡吃糖果,而神雖然也愛糖果,但拿在手裡的往往是苦口良藥。
辨別是神還是惡魔的方法並不只一種。每件事情都有許多前因後果,不能一概武斷論定。但是在審慎思考的時候,有一點必須特別小心,那就是不能將「重視糖果的場面」與「重視良藥的場面」混為一談。糖果淺顯易懂,但唯有良藥才能讓人冷靜看清事實。筆者認為只有透過這樣的審慎思考,才能擬定辨別的正確策略。筆者沒有神的能力,只能不斷提醒讀者,在確認場面差異的前提下進行審思。
所謂的「淺顯易懂」,又是什麼意思呢?倘若依照世人基於常識所建構出的歷史觀,將符合條件的事實一一填入,應該可以獲得一套最淺顯易懂的歷史吧。反過來說,倘若是以不受常識箝制的歷史觀為前提進行論述,一定會出現很多與常識無法相容的衝突點。
讓事實遷就常識,是一種比較(請注意,只是比較)輕鬆的歷史建構方式,也比較容易獲得他人認同。不僅容易找出關鍵字,閱讀起來速度也較快。雖說不能為了輕鬆而得寸進尺,做出刻意扭曲事實的行為,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歷史敘述法。
就算是存在著無可否認的「事實」,也可以採取一廂情願地無視該「事實」的論述方式。對著述者而言,這也是比較輕鬆的做法。完全排除互相矛盾的「事實」,只是不斷寫出缺乏根據的「事實」,讀起來或許也是相當輕鬆愜意。然而幻想中的產物雖易於描述,卻有其風險,那就是只要稍加調查,就會立刻找到反證(有憑有據的事實,而非一廂情願的想法)。
相較之下,倘若是基於「事實不能被無視」的前提,將論述方向放在不受常識箝制的歷史觀上,並且以此歷史觀為基礎,慎重地思考該如何表述事實,這樣的做法不僅寫的人很累,讀的人也並不輕鬆。如果想要加快閱讀速度,往往就會因常識妨礙而造成理解錯誤,這樣的錯誤不斷累積之下,事實與事實之間就會開始出現唱反調的情況。如此一來,讀者就會產生「真是艱澀難懂」的想法。
假設有某個人如此主張:「大國統率小國的體制並不是什麼新觀念。二戰結束後不久,就有學者將這些大小都市統稱為『邑』,並以『邑制國家』來形容這樣的體制,不是嗎?殷商及周都是居於邑制國家的頂點,但是其勢力範圍比不上後來的『天下』,這也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
但是就算讀者心中已存在像這類的常識,在閱讀本書時,恐怕同樣會感到「艱澀難懂」。理由就在於這樣的常識中往往並不包含「與殷商(或周)對峙的文化圈或大國」的觀念。像這種互相對峙的戰爭紀錄,在許多甲骨文及金文中都看得到,印證了不同文化圈各有其位居頂點的政治統合體。如果沒有將這樣的觀念納入常識之中,恐怕將連「殷商與周乃是建立於不同文化圈」這個事實也不會注意到。像這樣的常識若以歷史研究的成果來看,確實已優於「夏、殷商、周這三代是疆土廣及天下的王朝」這樣的想法,但是對於秦朝統一天下後,為何新石器時代成立的文化圈能夠發揮監察區域與軍事區域的機能,卻沒有辦法提出合理解釋。
在祭祀上具有重大意義且帶有政權維持效果的「威信財」,是考古學上的議題之一。較常受到具體討論的威信財,是青銅器及玉器。具有軍事機能的壁壘聚落是否足以成為對周邊區域進行社會性統合的大國都市,須依其大型建築物的發展狀況及面積大小而定。倘若確實有社會性統合的機能,威信財在此就能發揮功效。統合的範圍會隨著時代而擴大或縮小,規模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延續新石器時代成立的文化圈。關於這一類政治統合體,目前幾乎沒有任何出土文字足以佐證。在使用漢字的殷商朝及周朝的紀錄中,提到了一些敵對或戰爭的外族,這些外族所存在的區域,肯定也有類似的政治統合體。如果有任何一種邑制國家理論包含以上這些論點,或許可以視為與本書站在相同的出發點上。可惜到目前為止,邑制國家理論不曾有過這方面的探討。
正因為如此,倘若只是知道「殷商與周都是大國統率小國的體制」,卻不知道殷商與周各自位於不同的文化圈內,在閱讀本書時還是會感到「艱澀難懂」。因為本書在談論殷商與周時,只是將這兩者當成許多政治統合體之一,並探討其在政治秩序上的相關議題。此外,漢字本來只是少數都市所使用的文字,後來卻在許多政治統合體之間受到普遍運用,甚至成了維持文書行政統治的工具。其後的政治秩序結構,與殷商、周的政治秩序結構有何差異,也是本書探討的主題之一,而這也成了「艱澀難懂」的原因之一。
話說回來,相信有很多讀者能以極快的速度閱讀,卻依然能正確掌握來龍去脈,並且精確地理解文義。以上的贅述,相信只是筆者的杞人憂天。
在實際閱讀本書時,不知讀者們有何感想?
序言 文化圈的歷史特徵
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
在閱讀本書之前,有一點必須提醒讀者,那就是本書中所敘述之中國歷史,與一般歷史書的中國歷史在觀點上略有不同。
本書將分析的重點,放在新石器時代成立的文化圈上。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本身雖廣為人知,但少有人注意到各文化圈所帶有的歷史特徵。不管是真假難辨的夏朝,還是殷商朝、周朝,以至於戰國時代的領土國家,都是奠基於這些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上。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神祕的夏朝及殷商朝、周朝都是疆域廣及「天下」的朝代。所謂的「天下」,指的是將數個成立於新石器時代...
目錄
導讀
序言 文化圈的歷史特徵
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戰國時代史書中的「史實」╱「大國」的勢力圈╱杞憂之舉
第一章 本書探討的時代
何謂古代的「史實」
眾所皆知的「史實」╱說明上的遺漏
「可考」的時代與「不可考」的時代
漢字紀錄的留存狀況╱宛如「可考」般的傳統論述╱戰國時代疆域統治的正當性主張╱戰國時代「天下」中的特別地區及歷史上的三代
橫跨多文化圈的漢字圈的出現
祭祀用文字的傳播╱字同義不同╱以「夷狄」作為毀謗其他「正統」王朝的字眼
漢代之後觀點的獨特性
天下統一與典籍內容的矛盾╱「東亞冊封體制」與德化╱周邊諸國的文字文化╱「東亞冊封體制」的變質╱關於「戰國時代」這個名稱
第二章 周朝的史實
從伐殷到克殷——《逸周書》與《史記》
《逸周書‧世俘》╱《逸周書‧克殷》╱《史記‧周本紀》中的克殷(商)記載
關於西周起源與滅亡的傳說
周的祖先傳說╱褒姒的傳說
周公與共和
理想化的人物與制度╱後世推崇的攝政時期象徵字「成」與「宣」
從金文看西周時代
西周金文的月相╱周王的在位年分╱西周的滅亡╱以東遷為名的分裂時期歷史發展
第三章 「華夏」源流與夏商周三代
韓的神話
文化圈中的夏商周三代╱韓統治三晉之地的正當性╱實沈與大夏、臺駘與汾水╱韓的神話背後隱含的意義
韓宣子與夏、殷商
韓宣子與夏的祭祀╱韓宣子受鄭國諸氏尊崇╱《左傳》「昭公十六年」的一節
殷商故地的繼承問題
統治殷商故地的正當性╱鄭與宋、陳屬於「大火」的範圍╱與周的關聯性╱統治夏朝故地與殷商故地╱基準星宿與王朝交替
第四章 戰國諸國各自論述的夏商周三代
秦、齊的主張與三代
秦的領土統治正當性主張╱齊的領土統治正當性主張╱齊威宣王下令編纂的《春秋》及《公羊傳》╱《公羊傳》的開頭╱「叔尸鎛」與夏朝故地
魏的《竹書紀年》與三代
《竹書紀年》、「夏」與革命╱《竹書紀年》中描述的周朝權威繼承╱魏惠成王與夏朝權威
楚的祖先神話與三代
與傳說中帝王的關聯╱《左傳》中記載的楚國祖先╱楚的周朝權威繼承
中山國的統治正當性主張與三代
中山國的統治正當性主張與《穀梁傳》╱中山國的「中國」與三代
漢朝繼承三代的「模式」
戰國時代的正統繼承「模式」與漢朝╱象徵漢朝正統性之物╱漢朝繼承的下剋上理論
第五章 夏與殷商的史實
禹的傳說
戰國時代世人眼中的三代形象╱《尚書‧禹貢》╱〈禹貢〉中描述的九州╱〈禹貢〉中描述的五服╱「中國」的起源╱《容成氏》中描述的禹╱《墨子》中描述的禹╱《周禮‧職方氏》中描述的九州╱行神禹╱治水傳說與禹╱巡視統治疆域的王
夏朝系譜
夏朝系譜如何得以留存╱劉累的傳說
殷商朝
透過出土文字史料復原殷商始祖傳說╱城市國家殷商╱甲骨文所傳達的訊息╱殷商與周╱帝乙、帝辛時期的祭祀活動
第六章 春秋時代的史實
廣大漢字圈的出現
「東遷」的驚人內幕╱盟書的出現╱侯馬盟書╱從盟書到法令
孔子的時代
形形色色的孔子形象╱流浪的孔子╱孔子的評價與殷商故地╱孔子與《公羊傳》╱《左傳》中的「獲麟」╱《左傳》中的孔子╱各國對孔子的評價大為不同╱孔子所預言的王是誰?
探尋孔子的真正面貌
國家政策塑造出的各種孔子形象╱遊俠們的輿論與儒家思想╱身為遊俠的孔子
春秋五霸
被稱為霸主的君主們╱論述齊桓公的前提╱《公羊傳》中的齊桓公╱貶低齊桓公的「模式」
齊桓公去世後維持諸國秩序的霸主們
晉文公╱以爵位作為標籤╱楚莊王╱吳王闔閭、吳王夫差與越王句踐╱吳越同舟與臥薪嘗膽╱秦穆公╱五霸論的地區性差異與下剋上觀點╱宋襄公
第七章 戰國時代的史實
合縱連橫
合縱連橫的虛像╱蘇秦的虛像╱《戰國縱橫家書》中的「蘇秦」╱蘇秦的「合縱」╱蘇代的「合縱」與齊的興衰╱「稱帝」的意義
促成「合縱」的另一功臣——孟嘗君
孟嘗君的來歷╱孟嘗君與齊的副都╱孟嘗君的「合縱」與蘇代的「合縱」
屈原
屈原之死╱屈原與《楚辭》
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
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縱」╱春申君與吳越之地╱秦始皇的身世╱東方諸國的滅亡
第八章 戰國時代的學術
諸子的虛實
諸子的出現╱諸子百家的虛像╱劉向、劉歆的諸子觀念
戰國時代的宇宙觀
遭到遺忘的天地創造神話╱大地懸浮於水╱大鵬神話╱俯視蒼天╱《周易》的方位配置╱科學技術
構成戰國時代學術著作的文字
《說文解字》提到的書體╱戰國時代的文字╱為了彰顯秦的特殊地位的書體╱戰國文字的其後發展
第九章 為戰國時代帶來變革之人
建立長度單位標準的意義
前所未有的社會變動與改革者╱長度單位標準的建立與度量衡╱《漢書‧律曆志》之後的度量衡
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與阡陌╱商鞅變法與爵位的整編╱領土國家的擴張與爵位的變質
楚的變法
楚的爵位╱吳起變法
從王的巡視到皇帝的巡視
天下的物資流通與金屬貨幣的出現╱從殷商君王的田獵到秦始皇巡視天下
第十章 經過重新比對與考證的春秋時代及夏商周三代形象
在文書行政制度出現之前
大和的大國與殷商、周╱到春秋時代為止的畿內╱首都與副都
西周時代的世界觀
西周金文中稱頌文王、武王的詞句╱陝西省眉縣青銅器銘文中的「四方」「四域」與「狄」╱秦公簋、秦公鎛銘文中「下域」「四方」與「蠻夏」╱新出「秦公鎛」銘文中的「蠻方」「域」「百蠻」「四方」╱「何尊」銘文中的「中域」
各文化圈中的王朝更迭
基於天下觀所論述的霸主更迭╱春秋時代的周朝首都
漢字的魔力
以周為尊的青銅器銘文╱四處生根的漢字
遭到理想化的周公旦與太公望
周公旦╱太公望
領土國家化過程中的大國豪族與小國豪族的差異
孔子與魯國豪族╱魯的三桓╱任何國家都有豪族╱《春秋》的參考史料╱聖德太子的時代
刻板印象與多重觀點
探尋「史實」底下的史實╱皇帝的「天下」與周邊國家的疆域╱日本江戶時代儒學家的中國古代史認知╱中國古代史認知與觀察城市國家的眼力
年表主要人物略傳/歷史關鍵字解說/參考文獻/年表
導讀
序言 文化圈的歷史特徵
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戰國時代史書中的「史實」╱「大國」的勢力圈╱杞憂之舉
第一章 本書探討的時代
何謂古代的「史實」
眾所皆知的「史實」╱說明上的遺漏
「可考」的時代與「不可考」的時代
漢字紀錄的留存狀況╱宛如「可考」般的傳統論述╱戰國時代疆域統治的正當性主張╱戰國時代「天下」中的特別地區及歷史上的三代
橫跨多文化圈的漢字圈的出現
祭祀用文字的傳播╱字同義不同╱以「夷狄」作為毀謗其他「正統」王朝的字眼
漢代之後觀點的獨特性
天下統一與典籍內容的矛盾╱「東亞...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