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竹子是上天賦於人類最實用也最環保的材料。竹子要砍伐才會漂亮,每年爬梳的竹林生意盎然,成為新的竹材來源。日本工藝大師吉河功利用竹材結合生活使竹子的生命延續到作品,讓竹子有更高價值,尤其是應用在製作竹籬上,使生活處處可以看見竹子優美的姿態。早期台灣就有廣泛使用竹籬,取材容易又實用,近年來日本很多庭園造景更是把竹籬提升為工藝設計,不僅實用也講究美觀。吉河功大師的竹籬技法非常多,不管是圓管或是編織技法總是讓人驚艷,結合繩子的纏繞更是變化多端,《日式竹圍籬》在台灣翻譯出版後,相信會為台灣帶來更多激盪與創新,期待台灣會有更豐富的竹籬文化產生。
邱錦緞(竹編工藝師)
推薦序二
竹材是台灣最普及的工藝素材之一,竹籬更廣泛運用於早期的庭園設計中。工藝中心曾於2005年透過「籬情一一」竹籬笆工藝創作計畫,邀請國內11位竹藝家打破圍籬舊有刻板印象,重新解構圍籬技法,創作出匠心獨具作品,讓社會大眾重新了解竹籬這種自然又環保的編織技術與材質美感。然而可惜的是台灣對於竹籬製作與工具書的相關整理工作闕如,欣見易博士出版社洞察先機,以其專業與獨到眼光,引進日本著名庭園工藝大師吉河功所編著的《日式竹圍籬》(原書名『竹垣作りのテクニック』),本書透過有系統的整理,詳實的圖文解說,提供讀者了解日本在竹圍籬的製作與相關範例,讀者可詳加研讀並揉合台灣的特有方式,激盪出不一樣的創意,實可做為參考價值與實用性兼具的工藝技法工具書。
許耿修(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推薦序三
竹籬茅舍、近入千家散花竹、竹喧歸浣女、黃蘆苦竹繞宅生……。竹子和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為竹子生產的竹筍可以食用、竹葉子可以包粽子,竹竿可以曬衣服、做圍籬、製作竹桌竹椅甚至於蓋房子…,久而久之,竹籬自然形成了常民生活的景致。吉河功(Yoshikawa Isao)是一位竹生活的藝術家,在竹籬的設計施作上工法並濟,強調的特性是「樸質與精緻並存」的精神,將「竹子」經冬不凋、寒雪不蔽的風格,與造景時的協調性,表現得更為徹底。我收藏研讀吉河功會長庭園著作多冊,這是一本最詳實的竹工藝實務工具書。在此書《日式竹圍籬》裡介紹有14種竹籬製作技法、竹籬詞彙、使用形式、材料選擇、特性應用,以及連接切割處理與繩結固定應用,都提供讀者詳盡的解說,相信透過本書的出版將讓更多竹子愛好者,能親手體驗竹籬製作的雅趣、充實家居生活。
陳靖賦(青竹文化園區總經理)
推薦序四
從事漆藝的關係,十幾年連續被邀參展於日本明治神宮之「日本漆の美展」。參展之餘,順道參觀過日本各處神社和庭園。修剪和維護雅致的日式庭園讓人印象深刻,入目可見構成園藝界線的竹圍籬,它很自然地融入花木之中,竹編的工法非常精湛。日本人善用自然素材有目共睹,透過竹籬搭配園藝,一來能夠區隔庭園的環境空間,二來也能統一視覺,使得庭園更為整潔美觀,心想如果自己有了庭院,一定會選擇竹籬來做搭配。欣聞城邦文化易博士岀版社將岀版《日式竹圍籬》一書,將日本對工藝的追求及精神引進給台灣的讀者,且編者吉河功先生不保留地將多年來累積的經驗清楚地呈現,對於竹籬設計有興趣的同好,此書值得研究與收藏。
彭坤炎(台灣工藝發展協會常務理事)
推薦序五
造訪日式名園,眼光總會情不自禁地飄到簡樸細緻的竹籬,一個退到背後襯托場景的人造物件,即使是背景,在日式造園的環節中,一樣出落地如此細膩嚴謹。竹籬,從「作工」進展到「藝術」,需要專注的毅力堅持、足夠的時間養成、豐厚的美學功力、紮實的文化涵養,以及對營造環境最重要的感知能力,人、時、事、物,缺一不可。吉河功先生的作品與研究極致精實,以日本庭園研究會會長之崇高地位,毫不藏私、鉅細靡遺、圖文並茂地舖陳了「竹籬」的「一生」。從竹生、竹長、砍竹、養竹、選竹、編竹、繫竹、作竹、成籬,甚至涵括所有成籬為用的工具細述。此書,何止是工藝的工具書,更是保存文化的一種實踐,更是成就人生的一種態度!值得身在台灣、長在台灣、此時活在台灣的我們,鞠躬深度學習。
潘一如(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景觀學會副理事長)
推薦序六
上個世紀80年代,舍弟仁揚君前往日本「光樹園」實習庭園設計期間,帶回來日本老師傅親授的技藝,將竹材運用在庭園景觀的作業中,尤其是竹籬形式的講究以及繩結的各種繫法。當時,對於日本匠師竹材運用的巧思及傳統技藝傳承的堅持,即生佩服。今城邦文化易博士出版社將出版日本工藝大師吉河功先生著作,頓覺興奮,欣然為其中文版出版撰文推薦。
台南市社區營造協會,近年來在輔導社區自力營造的專案或個案中,極力推動在地材料的創意表現。竹子,在台灣平地或山區極為普遍,曾經竹材的運用,在台灣住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或許因為塑化用品充斥,讓竹器或竹材的運用,在現代生活中逐漸被取代,傳統竹藝匠師凋零。因此,本書的出版令人振奮,書中以圖解搭配中文說明的方式,從竹子伐取、竹材處理到結構組合的方式,都有著明確清晰的經驗傳達,尤其對於竹籬運用在現代庭園景觀的功能和形式,皆有多樣性的表現。期待該書的出版,可以帶給相關業者在專業傳承的啟示;給社區工坊的志工們一系列可遵循的工法;給愛竹的朋友們,在美化家園時不求於人。相信對於竹材取得容易的台灣,面對竹材的運用當可帶來創造性的激勵。
劉聰慧(台南市社區營造協會第五屆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