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明渴望愛,為何盡是用恨在索求?
‧薩提爾模式家族治療。
‧馬來西亞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完整重現家庭雕塑歷程。
「以前我多麼想要快點離開這裡,現在它竟然屹立在這兒,等我回來療傷。原來我的家,也有充滿溫情的一面。為何當初我只看到恨與傷害?」──馮以量
[把傷害還給過去,力量還給自己。]
十歲時,父親遺下巨債,離家出走;十三歲時,父親回家了,不久卻癌末過世;十八歲時,母親也罹癌走了……年輕的以量連遭重創,三度自殺未遂。但隨著由求助者成為陪伴許多脆弱心靈成長的助人者,亦幫助他明白了:心裡那個無底的黑洞一直都會在,那是自己的一部分──然而,我們能為黑洞點亮光。
在本書裡,他如實還原與協助對象的對話、互動歷程,引領我們不僅閱讀著這些真實蛻變,更深入諦聽自我內心。
‧男人說:「我從小就告訴自己,長大後不要像爸爸那樣不負責任。可是,我現在卻把自己的家弄得一敗塗地!」
(其實,我們往往在複製與自己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模式。)
‧母親說:「請你修理我的孩子!」
(但孩子只是一面鏡子,反映了家庭互動的病態,並不是病態的本身。)
[愛自己,為何要允許?]
因為允許自己不再扮演受害者,寬容自己值得擁有愛,才能真正為自己負責,脫出桎梏,創造新生。生命裡的許多「為什麼」是沒有答案的,我們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把傷害還給過去,力量還給自己。
不是明天。就是現在。
本書特色:
◎你可曾想過:在你的生命裡,你的父母曾傳承了什麼給你?而你又打算傳承什麼給你的孩子?
◎過去沒學會的課題如今重現,就是要讓我們做出一個更好的選擇,以擺脫舊有思維帶來的痛苦。你可以選擇給你自己愛,為自己創造愛。
◎最揉入讀者心裡的是:馮以量不寫理論分析,而是如實還原與協助對象的「對話、互動」歷程。
名人推薦:
資深心理工作者重磅專文推薦(詳見本書內頁推薦序):
◎「我沒見過馮以量,但我毛遂自薦為他的書宣傳。以量的坦誠與開放,讓我揭開書頁即震撼。」──李崇建(心理導師)
◎「作者並不以專家自居,小心翼翼接住一顆顆受傷的心靈,溫柔引導他們找回陽光。我看到一顆溫柔的心。」──趙文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伴侶與家庭治療師)
感動推薦: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許慧貞(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入圍《最後抱他的人》作者)、彭菊仙(知名親子作家)、謝依婷(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馮以量
──活著,就是離不開「生死」及「家庭」。我用這一生的心力在這兩大課題裡持續學習,至死不渝。
‧資深輔導與諮商工作者、醫療社工
‧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前副會長
‧2009年新加坡總統頒發「醫療仁心獎」
‧2011年《星洲日報》(馬來西亞最具影響力的中文媒體)讀者票選「最受歡迎作家」
‧2011年入圍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
澳洲南澳大學社會科學(輔導)碩士。二十多年輔導領域與安寧療護實務經驗,輔導超過千對夫妻及青少年,陪伴超過千位臨終病人及喪親者,開設兩百餘場有關家庭關懷及臨終關懷深度學習工作坊,並進行過八百餘場演講(觀眾總計超過四十萬名)。
授權及參與三十餘場改編自《善終》的戲劇公演、十餘場改編自《把愛帶回家》(台灣版《允許自己選擇愛》)的戲劇公演。二○一八年,舉辦馬來西亞的首次生死特展。
曾任新加坡甘露關懷協會安寧志工督導、新加坡雅西西慈懷病院資深醫療社工、新加坡善友輔導中心輔導員兼訓練部主管。
現為馬來西亞孝恩集團輔導與諮商顧問兼部門主管,並擔任馬來西亞已亮出版社執行長。
著有《允許悲傷》、《最好的告別》、《已亮的天空》、《尋找光和愛》、《陪你到最後》。
*書中主角們的基本資料已更改,作者只保留彼此的真實互動及對談。
章節試閱
你的淚與累,要他來負責?
孩子喜歡遊戲。其實大人也沉迷於遊戲,那是一場又一場的心理遊戲。
我很喜歡精神科醫師卡普曼(Stephen Karpman)於一九六八年所提倡的「戲劇三角形」概念。他假設每一場心理遊戲都是一齣小小的戲劇。而劇中只有三種角色:拯救者(Rescuer)、迫害者(Persecutor)和受害者(Victim)。
他說大人們在玩心理遊戲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掉入一個固定的角色;偶爾也會調換角色,繼續在這齣劇中求取生存。
很多時候,三方都會受傷累累,敗北收場。
一個家庭若有太多無法承受的壓力,心理遊戲就更容易顯現。一個會傷人的家庭,會不斷重複同樣模式的心理遊戲,讓孩子也被捲入其中。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即使對手、情境都不一樣,他仍會無意識地邀請別人不斷地與他重複同樣的遊戲。
彷彿那是他活著的真理,而他的責任就是要把此遊戲繼續傳給下一代。他不知道,其實他已經迷失在其中了──傷害了孩子、也傷害了自己……
◎受害拯救迫害,均致疲累收場
我有一名女個案,她曾閱讀我在新加坡《聯合晚報》接受親子輔導的採訪,因此特意前來尋求輔導。
三十八歲的她是一名專業人士,也是生意人。從她一身黑色中性西服的打扮來看,就知道她在職場上有一定呼風喚雨的能力。
她帶了兩個女兒來看我。
她一開口就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對我說:「我已經試過很多輔導員,也找過了很多有名的精神科醫生,可是,他們都不是很好,也不夠專業。現在,我來給你看一看。」
然後她用一種很厭惡的眼神看著她那兩個兒女說:「看看你是否能夠修理她們!」
我聽後,不舒服地皺著眉頭。
我對她所說的「修理」(fix)字眼不敢苟同,更對她的第一段開場白感到反感──她的語氣咄咄逼人,有一種對助人者不屑的挑釁。
我沒有回應她的問題,也懶得向她解釋孩子是不可以被修理的。更何況請我去「修理兒女」的父母,又不只有她一個。
我看了看那兩個女兒,也看一看她們填寫的資料。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二歲。
打扮也非常時尚的她們,看起來都對媽媽說的話無動於衷,兩雙眼睛不斷地遊走於輔導室的空間裡,就是不肯逗留在我或媽媽的身上。
我嗅得到一種無形的憤怒正醞釀著,彷彿她們心中的叛逆力量可以隨時爆發。
這個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這個家的男主人,三年前離開了。因此一根蠟燭兩頭燒,媽媽扮演了兩種角色──她是爸爸,也是媽媽;是白臉,也是黑臉。
她對自己、對女兒們的期待都非常高,也對家庭的付出盡心竭力。她一直告訴我,「我花在她們身上的時間與精神,多到你無法想像。」
我明白了。那是過多的愛──會把孩子溺死,也會把孩子困死。
她說:
「為了她們,我根本沒有時間吃晚餐,在辦公室也忙到沒有時間吃午餐。」
「為了她們,我花了無數個夜晚,讀了無數本親子教育的書籍。」
「為了她們,我犧牲了自己很多個人時間,拒絕了很多男士對我的追求。」
「為了她們,我到現在都還沒有小便。我已經憋尿憋了好幾個小時。」
說到憋尿的時候,她哭了,扭曲的表情完全不像個媽媽,倒像個受盡傷害的小女孩。看到她哭泣時,大女兒忍不住反駁說:「我又沒叫你不小便!」
媽媽要兩個女兒負責她心中所有的傷害。包括憋尿的委屈,也是女兒「害」的,她們該擔負起責任。
我明白了,她在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話語的內容有著很濃厚的受害色彩。
那是她最熟悉的神韻、語氣,以及不斷重複埋怨的對白。
她那兩個孩子有行為偏差問題嗎?
沒有。她們只是不比別人的孩子聰明、反應不夠敏捷、家務做得不夠「專業」(「專業」是這位媽媽用的詞語)。她們不聽話、不服從,只會頂嘴。
聽到這裡,我也明白了。
爸爸的逃之夭夭,加重了媽媽做為受害者的戲分。一旦媽媽扮演如此典型的受害者角色,就必須要有對角,戲劇才能上演。結果,兩個女兒都不願意做拯救者,偏偏選擇了與媽媽作對的迫害者角色。
◎成長與改變,全靠自己
受害者,對於掌權有著非常濃烈的欲望,因為他們內心嚴重缺乏安全感。他們需要外在的肯定與成就來鞏固自己的內在價值。
如果你能夠看清楚,很多受害者的眼淚、埋怨,甚至是一些「可憐我吧」的言語,都是變相的權力,試圖要掌控身邊每一個人,來引發身邊每個人對他產生愧疚感。
所以,讓你猜,這個媽媽到底要我扮演什麼角色?
當然是拯救者的角色了!
如果我認同她的付出,可憐她的犧牲精神,進而願意「修理」她的女兒,這一場劇就可以堂皇地正式上演了,而我,就會不由自主地被捲入這一場心理遊戲……
可是,她萬萬沒想到,我拒絕做拯救者的角色。
●●●
我請兩個女兒離開輔導室,單獨與這位媽媽對談。我用很專業的語氣告訴她:
「如果你要改變你的孩子,首先你要改變你自己。
「因為,孩子只是家庭的一面鏡子。他們只是反映家庭互動的病態,他們並不是病態的本身。所以,我們大人要重新成長自己,重新整理自己。」
她告訴我:「我已經做過TJTA的測驗啦!我還要成長什麼?」TJTA(Taylor Johnson Temperament Analysis)能夠測出個案的十八種性格,進而推測個案與人們的互動模式。
我對她說:「我的意思不是要你再做TJTA的測驗,而是要你改變你自己。」
「我為什麼要改變自己?」
「你的問題問得很好。你覺得有必要改變你自己嗎?」
「我覺得我沒有必要改變自己!以前我的媽媽也是這樣對待我,可是我從來不頂嘴,也不反駁。雖然她管我,對我要求很高,但我卻很能夠體諒她,因為她很可憐,爸爸一直虐待她。所以,現在輪到我這樣做媽媽,我覺得一點都不過分!」
我聽到了──她以前是扮演拯救媽媽的角色,所以,她也會要求女兒同樣做到拯救者的角色。
可是,我深信她的期望會落空。
我發現無論我怎麼說服她,她都不同意我的說法。最後,我不勉強她,只是誠實地告訴她:「有一天,當你願意改變你自己時,我會在這裡幫助你。」
我們結束了這一次的面談。
◎愛的成長,是重新創造自己
如果這位媽媽有機會看到我這篇文章,請原諒我當初的詞不達意;讓我現在把話說得更清楚一點。
成長不是回顧原生家庭,發現問題,然後為自己找一個藉口,把責任推卸給父母。
成長不是一直把知識往頭腦塞,然後把知識轉化為權威,要孩子服從。
成長更不是繼續扮演受害者,要每一個人為你現在的生命而負責,要每一個人為你而做出改變。
要是這樣可以讓你的女兒成長,我稱之為「傷害的成長」。
對我而言,成長是回顧原生家庭,發現問題;不找藉口,重新創造自己。
成長是不斷求知,把知識運用在自己的身上;去蕪存菁後,才散發給別人。
成長更是拒絕再扮演受害者,決意為自己的生命而負責,做出改變。
這種成長,我把它稱為「愛的成長」。
所以,媽媽,你到底選擇了傷害,還是愛?
你的淚與累,要他來負責?
孩子喜歡遊戲。其實大人也沉迷於遊戲,那是一場又一場的心理遊戲。
我很喜歡精神科醫師卡普曼(Stephen Karpman)於一九六八年所提倡的「戲劇三角形」概念。他假設每一場心理遊戲都是一齣小小的戲劇。而劇中只有三種角色:拯救者(Rescuer)、迫害者(Persecutor)和受害者(Victim)。
他說大人們在玩心理遊戲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掉入一個固定的角色;偶爾也會調換角色,繼續在這齣劇中求取生存。
很多時候,三方都會受傷累累,敗北收場。
一個家庭若有太多無法承受的壓力,心理遊戲就更容易...
推薦序
【推薦序】
愛自己,為何要允許?
文◎李崇建(心理導師)
我沒見過馮以量,知道他是創作者、助人工作者,亦是薩提爾模式推手,我對他非常欣賞,內心存在非常多敬意。
聽說他要出書了,疫情期間不便來臺,我向寶瓶毛遂自薦,願為他的新書宣傳。
我漸漸認識馮以量,不是透過直接往來,而是從他人口中……
自二○一四年伊始,我斷續赴馬來西亞,在講座中談教育,分享薩提爾模式。常聽見人們問我:「你認識馮以量老師嗎?他也教薩提爾模式。」
當時我才知道,以量曾來臺灣實習,參與多個心理諮詢中心,曾師從吳就君老師,深入薩提爾模式,一心回馬來西亞奉獻。
我陸續聽見夥伴讚譽他,稱讚他演講之精采,雕塑運用的靈活,工作坊帶領之深入,現場掌握的流暢……我亦是個演講者,也講薩提爾模式,因此對以量的工作,我有大量的興趣。
將雕塑靈活呈現,運用在演講現場,不是一件簡單之事。身為薩提爾工作者,深知大型演講侷限,雕塑帶上講臺不易,觀眾可能走神、不感興趣,但是以量卻無此困難,他一定帶著巨大的愛,展示著無邊的能量。
據我多方聽聞,以量做得非常好。他的呈現方式,讓人清晰理解:家庭動力卡在哪兒?為什麼孩子會這樣?為什麼我會這樣?不要執著於哪裡?讓參與者立即覺察,瞭解家庭動力由來。他帶著溫暖與愛,傳播愛與善的信息。
常有當地爸媽告訴我,對以量無比感激,甚至流淚對我說,家庭因為以量而改變。
不只如此而已,以量不僅引導善生,更推動臨終關懷,關注少人所關注,關於養生送死議題。華人講究「善終」,但避談如何「善終」,唯有以量擁大願力者,願意推動此等難題。
綜上我對以量的認識,我想為他的書宣傳。這樣美善的工作者,應該擴大他的影響力,寶瓶因此邀我寫序。
●●●
翻開《允許自己選擇愛》,閱讀就停不下來。
也許有人會好奇標題:「愛自己,為何要允許?」
非從事助人工作者,不一定能明白,很多人不允許自己愛,更多人不知可以選擇愛。
我遇過很多受苦之人,無意識選擇「恨」,成了生命的主旋律;在日常的生活中,無意識選擇「憤怒」,兜著圈子,轉不出來。
以量在書中說得好:恨的背後,是為了愛;生氣背後,是因為在乎。
書中面臨抉擇的爸爸:「小時候,我跪在爸爸面前,求他不要走;沒想到,如今卻是我兒子,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走……」
原生家庭得不到愛,尋求愛的方式,被自己的生氣取代,尤其是對自己的生氣,生氣自己不值得,悲劇就重現於生命。
這位爸爸身為輔導志工,給了很多人關愛,卻不知如何給家人、給自己關愛,這是人世間最大的悲哀。
書中這樣的例子,幾乎埋藏於日常:四十多歲的媽媽,兒子不跟媽媽說話,源自媽媽對丈夫的生氣,媽媽將憤怒發在兒子身上。這位媽媽既愛孩子,又存有潛在的生氣。
從兒子的視角來看,哪一個才是媽媽?原來愛與恨這麼靠近,難讓人辨識其中緣由。媽媽無意識選擇恨,選擇生氣面對所愛的人。
帶著這樣的恨與憤怒,祈求組織愛的家庭,怎麼不會滿身傷痕?豈能不滿滿無奈?
書中最經典的個案,是想要一跳了之,那個化名小燕的媽媽。
小燕從原生家庭那兒,帶著渴求父愛不可得的恨,將原生家庭的應對模式,帶至對先生的恨意,更帶到對兒子的恨意。
但是小燕渴求的是愛。這是人世間的難題。
我的薩提爾導師貝曼,經常解說薩提爾模式:薩提爾模式工作者,是在系統中工作,家庭就是一個系統,養成系統中的慣性應對。
冰山也是一個系統,一個人的內在系統,從童年開始養成,成為慣性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因此匱乏,漸漸沒有了自我,形成慣性的應對。
現代腦神經科學發達,我們已知腦神經反射,從孩提時期養成。要解開這樣的糾結,來自重現童年的體驗,讓腦神經重新運轉,更動冰山的慣性,學習新的應對模式。
以量在這本書中,透過雕塑現場重現,即能讓讀者身心有感,相信普通讀者定有大收穫;對於從事心理工作者,亦能從以量無私的分享,一窺薩提爾模式堂奧,尤其薩提爾模式工作者,能見識以量靈活的雕塑藝術,我即從本書獲益良多。
●●●
以量在書的〈後記〉寫下:「以前我多麼想要快點離開這裡,現在它竟然屹立在這兒,等我回來療傷。原來我的家,也有充滿溫情的一面。為何當初我只看到恨與傷害?」
以量的坦誠與開放,讓我揭開書頁即震撼。
從翻開書頁至讀閉掩卷,心靈始終鼓盪著愛的能量,不禁要謝謝以量,也謝謝書中的主角,讓我懂得愛的脈絡,學會更寬容看待生命。
【推薦序】
愛不需要理由
文◎趙文滔
(香港大學婚姻暨家庭治療博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諮商心理師、伴侶與家庭治療師)
做為一個家庭治療師,我常有機會目睹家庭裡的各種愛恨情仇。為了一句話、一件事折磨多年,翻山越嶺、走遍天涯也找不到解脫,彷彿獨自一人活在人間煉獄,陽光永遠照不到他,陰雨總是衝著他來。
可恨,總是找得到充分的理由。
我們大部分人都容易陷入恨,卡在恨的深淵裡很多年出不來,理直氣壯地認定自己有充分理由氣憤、委屈、悲痛、哀傷,任憑我們被這些負面情緒蒙蔽,看不見陽光,看不見身邊關心我們的人,也看不見值得我們關心的人。
恨的力量很大,可以把一個家拆散得四分五裂,彼此老死不相往來。但愛的力量更大,可以跨越恨造成的鴻溝,讓原本老死不往來的冤家破鏡重圓。
恨有千百個理由,但愛不需要理由。化解心結,有時也不過就一場深談,一杯茶的時間。喝完茶,想不起來當初為何恨這麼深,氣這麼久。我是家庭治療師,我看過,我知道。
這世上的不公不義、冤枉委屈數算不完,找到回家的路、找回愛卻很簡單。只是我們往往當局者迷,硬是看不見救贖就在自己面前,伸手可得。
還好旁觀者清。透過本書裡的故事,看著別人痴痴陷入自憐自艾,苦苦找不到出路,我們比較容易領悟:一點都不值得繼續留在陰暗處,陽光一直就在一步之遙,只等我們跨出第一步。
本書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輕巧地呈現人們在家庭中受到的傷害,以及心中對愛的渴望,其中蘊含豐富、動人的情感,讓人自然想讀下去。
文字間,作者並不以專家自居,小心翼翼接住一顆顆受傷的心靈,溫柔引導他們找回陽光。我看到一顆溫柔的心。
面對這時晴時雨、難以盡如人意的世界,如果我們還有力氣,與其拿來恨別人,不如拿來愛。愛需要勇氣,無比的勇氣,放下自己的傷痛,擺脫面子的束縛,冒著被拒絕的風險,跨出和解的一步。最壞的情況是,對方可能措手不及,無法立刻笑臉迎人,讓我們的玻璃心碎一地;最好的情況,是雙方都得以走出陰霾,重新找回笑容。
當我們身陷其中,需要一點推力,讓我們能走出流沙。可能是心靈雞湯般的一段話,可能是別人的一句問候,或只是一個關愛眼神,來自我們在乎的人。於是多年的冰雪突然融化,誤會悄然冰釋,陽光再度撒入心窗,世界重新充滿溫暖。
如果我們受傷太深,缺乏足夠勇氣跨出第一步,我們可以尋求幫忙。如果有一位帶著溫柔心的助人者拉我們一把,我們也許就有機會去到彩虹的另一邊。
家庭治療師心裡知道,家人之間有機會修復關係,最重要的不是因為神奇的治療技術,而是家人要重修舊好的決心與勇氣。他們原本就彼此相愛,恨只是相愛太深的糾結產物,如果撥開表層冰霜,就會發現愛一直都在。
家庭治療師只是幫家人把愛找回來。
【推薦序】
愛自己,為何要允許?
文◎李崇建(心理導師)
我沒見過馮以量,知道他是創作者、助人工作者,亦是薩提爾模式推手,我對他非常欣賞,內心存在非常多敬意。
聽說他要出書了,疫情期間不便來臺,我向寶瓶毛遂自薦,願為他的新書宣傳。
我漸漸認識馮以量,不是透過直接往來,而是從他人口中……
自二○一四年伊始,我斷續赴馬來西亞,在講座中談教育,分享薩提爾模式。常聽見人們問我:「你認識馮以量老師嗎?他也教薩提爾模式。」
當時我才知道,以量曾來臺灣實習,參與多個心理諮詢中心,曾師從吳就君老師,深入薩提...
作者序
允許自己選擇愛
我內心有一個無底的黑洞。
即便是滿滿的關愛湧進來,也會一下子就被吃光。在這黑洞裡,彷彿有很多過去受傷的我,不斷在搶著「吃」別人給出的愛,卻總覺得別人給的愛不足夠。對於愛,過去的我常處於極度飢餓而且營養不良的狀態。
我十歲那年,嗜賭如命的爸爸欠了巨債,一聲不響,離家出走。十三歲時,他患上癌症,回家不到三個月就去世。十八歲時,工作過度疲勞的媽媽也因患上晚期癌症而去世。二十四歲的我常陷入強度的自殺意念,而試圖自殺。
這些經歷,讓我痛苦無比。
內心的坑坑洞洞促使我不斷尋覓別人的愛來填滿那黑洞。在這過程裡,無非就是要證明這世上還有人來愛我。
為了愛,我曾經做出攻擊,也曾經乞討愛。為了逃避現實的空虛,我常酗酒。幾度獨自在車內嚎啕大哭,想要把自己給撞死。我不明白人為何要活在世上而繼續受苦,我甚至在別人還未遺棄我之前,我主動遺棄別人,來避免經歷那些預知的傷害。結果,生命階段裡所有受傷的自己,不約而同躲回那無底的黑洞裡,等著下一次愛的到來,然後重複著「我被遺棄」或者「我遺棄你」的戲碼。
試問一個內心充滿著黑暗的生命,如何讓別人來愛?而又如何去愛別人?
因為生命很痛苦,我接觸了輔導與諮商。從起初是一名尋求解答的個案,到最後我成為了一名助人者。這二十多年來,我在輔導室裡看見很多和自己相似的生命,聽見他們對痛苦的呐喊、看見他們對愛的渴望。
漸漸地,我逐漸明白我們無法驅趕黑暗,但可以把光亮引進來。我們無法乞求別人給愛,但可以把愛帶給自己。
這也是為何我寫了這本書《允許自己選擇愛》。
書中主角們的基本資料已稍作更改,我只保留與他們真實的互動及對談。這些互動的故事感動了我、滋養了我。因此,我想透過文筆來感動你、滋養你。
這本書不僅僅要你去閱讀書裡的故事,允許我誠懇邀請你透過這本書,去閱讀你自己的生命。
你需要愛。你的家同時也需要你的愛。不是明天,是現在。你清楚知道這點。其實你比誰都清楚知道,你的內心以及你的家,到底有多渴望愛。
因此,這本書才能出現在你眼前。
這是一本簡單的書──講的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見樹要見林。大部分人只看見眼前的痛苦,卻看不見痛苦背後的整體原貌。要是你想要探索自己,允許我邀請你再一次去探索你的原生家庭;進而創新你的衍生家庭。
探索並非等同於發現;發現其實只是種藉口,讓自己有更多的下臺階,以舊有的模式繼續生存。於我,探索其實是一趟再創造的旅途,讓你再次轉化當初你在原生家庭裡頭還未曾學會的功課。
我和書中的主角一樣,花了好多時間及心力去探索過去的生命經驗如何影響長大後的自己。要是想在生命裡創造新的可能性,我希望你能做的就是先拒絕自己成為一名受害者。太多人一面埋怨別人如何傷害他,而一面自憐、自艾、自怨。受害者被過去的生命故事緊緊捆綁著,而動彈不得。
然而這受害狀態倒是有不少好處:別人會投以憐憫的眼光、良善的協助、伸出溫暖的援手,導致受害的你繼續「享受」此援助。你要是如此做,你和當初的我並沒有什麼分別,就是靠他人的憐憫及良善,躲在無底的黑洞裡,吸取大家給予的關愛。到最後,關係依然破裂,內心依然破碎。
你或許會好奇:「請問你內心的黑洞,還在嗎?」
是的,我的內心依然有一個無底的黑洞。它一直都存在,就如生命的苦難一直存在著。然而,如今最大的差別就是我不再受這黑洞影響。
我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聽那些從黑洞裡傳出來的受傷聲音,我決定用我一生的力量,去陪伴過去那一個又一個受傷的「以量」,我願意慢慢陪著「他們」長大。
我告訴自己:「即便沒有人來愛,我也值得被自己去愛。以量,請放心,我會愛著你。」
我也告訴自己:「我願意承接自己的喜怒哀樂。雖然這些可能會與他人(尤其是我的爸媽)有關,可是我的喜怒哀樂,我負責。我不要做一個受害者,他人不需要為我的生命負責。我的生命,我負責。」
我也常告訴自己:「我值得擁有更美好的生命,因為我相信我值得,而且我也相信大家都值得擁有美好的生命。」
我就是這樣一步一腳印地走到今天。允許自己選擇愛,不容易。然而,要認認真真做起來,也不見得太難。
你看見了嗎?那些悲慘的過去無法定義你生命的全部,也不能阻止你可以好好地活著。要是你願意,請你和我一樣:相信自己值得擁有美好的生命。當你感受到那美好,你也會同樣地去祝福別人值得擁有同等美好的生命。
但願你處於黑暗的時候,深觀愛的光亮。
正當憤怒的時候,傾聽愛的呼喚。
渴望關懷的時候,感受愛的滲透。
內心溫暖的時候,洋溢愛的能量。
請翻閱此書,用心去閱讀。我會在這本書裡繼續叮嚀你:「允許自己選擇愛。」
希望你能收到我衷心獻上給你的祝福。祝福你,也祝福我自己。
允許自己選擇愛
我內心有一個無底的黑洞。
即便是滿滿的關愛湧進來,也會一下子就被吃光。在這黑洞裡,彷彿有很多過去受傷的我,不斷在搶著「吃」別人給出的愛,卻總覺得別人給的愛不足夠。對於愛,過去的我常處於極度飢餓而且營養不良的狀態。
我十歲那年,嗜賭如命的爸爸欠了巨債,一聲不響,離家出走。十三歲時,他患上癌症,回家不到三個月就去世。十八歲時,工作過度疲勞的媽媽也因患上晚期癌症而去世。二十四歲的我常陷入強度的自殺意念,而試圖自殺。
這些經歷,讓我痛苦無比。
內心的坑坑洞洞促使我不斷尋覓別人的...
目錄
作者簡介
獻詞
【推薦序】愛自己,為何要允許?
【推薦序】愛不需要理由
【自序】允許自己選擇愛
【楔子】回到大海的懷抱
01 還父母一個愛的位置
02 恨是幻覺,愛是真相
03 原生家庭的悲劇力量:可摧毀,也可催化成長
04 關係阻塞,互動如何順暢?
05 你的淚與累,要他來負責?
06 把負面的還回去,把正面的傳下去
07 我很愛他們,我卻被孤立了!
08 停止聯盟,重建幸福
09 從失落的關係裡,找回自己
10 還我力量與愛
11 洗吧,泥娃娃!
12 沒有壞小孩,只有受傷的小孩
【後記】愛比恨容易
作者簡介
獻詞
【推薦序】愛自己,為何要允許?
【推薦序】愛不需要理由
【自序】允許自己選擇愛
【楔子】回到大海的懷抱
01 還父母一個愛的位置
02 恨是幻覺,愛是真相
03 原生家庭的悲劇力量:可摧毀,也可催化成長
04 關係阻塞,互動如何順暢?
05 你的淚與累,要他來負責?
06 把負面的還回去,把正面的傳下去
07 我很愛他們,我卻被孤立了!
08 停止聯盟,重建幸福
09 從失落的關係裡,找回自己
10 還我力量與愛
11 洗吧,泥娃娃!
12 沒有壞小孩,只有受傷的小孩
【後記】愛比恨容易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