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獎得主 藝人黃子佼
金馬獎得主 導演楊力州
金鐘獎得主 演員盧以恩
金鐘獎得主 演員陳鼎中
金穗獎影后 演員李雪
桃園市長鄭文燦
Youtube 百萬創作者 黃氏兄弟
青春推薦 這本書是陳毅拍攝紀錄片《1819》的紀實,不只是校園拍攝紀錄片的過程與觀察,也記錄年輕世代所關心的各種議題,希望讓大家認識、理解年輕人的想法,同時鼓勵年輕人保持對社會的好奇心,勇於挑戰夢想。
──桃園市長 鄭文燦
因為平凡,所以能夠觸碰人心最純粹的那一面,也因為平凡,所以讓人生的每分每秒都顯的重要。努力精進自己,不論身在何處,只要設定好目標就是全力以赴。推薦大家透過《1819》,一起做一個有溫度的人。
── YouTuber 黃氏兄弟
拍攝過程中發生非常多特別的事情,經費上、紀錄片的男主角、其他的學生、老師,有時也會排斥拍攝,導演陳毅得克服內心的各種情緒,可以說無奇不有,這在本書中,拍攝的酸甜苦澀都公開給大家知道。他堅持著理念,努力打拚又運用智慧,老天爺也疼惜他,讓他過關,才有辦法繼續拍攝下去。
── 國巨洋傘欣業有限公司 董事長 李銘智
光愈強,影就愈深,這是我在陳毅身上所看見的。小小的年紀有著大大的勇氣,光鮮亮麗的背後,是要背負更大的壓力,最需要的是「毅」力,……「長大」是我們一輩子的課題,每個人生階段有不一樣的功課要去完成;有不一樣的障礙要去突破;更有不一樣的自己要去蛻變,度過了就是自己的了……
── 桃園龍德宮美編組組長 吳俞鋐
我對陳毅的親切感,大抵來自我們有太多相像的地方:同樣對很多事不平;一邊長大一邊害怕長大,也努力長成自己想要的模樣。都是「壞孩子」的我們,都在努力的「好好長大」。讀他的故事,裡頭也是我們自己。
──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 吳双
常常忘記他是個很厲害的人,他的厲害不只來自他的多重身分──導演、作家、學生、愛狗人士、老人、小屁孩──主要是他對心裡夢想的衝勁,別人會考慮千萬次,或懶惰千萬次,他卻直接做了,其實我覺得呀,不管有沒有達成,他都已經踏在夢想的路上了。
──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 莊雅筑
作為陳毅的朋友,聽著他娓娓道來那段路程,不僅僅是看見他的成果,也不只是感受到他的成長,更重要的是見證他那一段向自我深處挖掘的歷程,那種不安,那種掙扎,以及那種如小王子般,純然的對生命的體悟。因著陳毅,所以我們也回過頭來探問自己的玫瑰是什麼,以及我們又是以什麼態度和行為來面對自己的玫瑰。
── 國立清華大學 楊正賢
家長並不了解小孩在學校長達將近九個小時的時間,到底是在做什麼,我也推薦家長及小孩一起來看紀錄片《1819》和這本書,或許這是你們可以互相理解的機會。十八、十九歲的你,或許看了這本書可以協助你思考未來的人生方向……二十幾歲的你,看了這本書可以讓你回味那些年的青春回憶……
── 彰化崇實高工學生 巫秉穆
作者簡介:
陳毅
2000年生於桃園蘆竹,現就讀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
高中時開始嘗試走不一樣的路,曾創辦文學社、舉辦全國青年文學營、創辦獨立媒體「草根青年發聲網」,曾獲多項文學、影像獎項肯定。
現為 毅然文創媒體工作室有限公司執行長、桃園電子報記者。著有《十八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該書獲選文化部第四十二次中小學生讀物推介;執導紀錄片作品《山會帶恩轉屋》、《美鳳的日子》、《伯公與我》,紀錄片《1819》則是其耗時兩年,帶領一群大學生完成的長片拍攝作品,獲二○一九年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優勝,亦在FlYingV募資50萬達標。
憑藉著超齡的夢想行動,其努力傾聽自己的心、不畏困難的精神,化作簡樸文字、述說人生的苦難跟成長,深受青年喜愛。數年來巡迴各界演講,接受公視、客家電視、自由時報等媒體專訪,現仍持續創作,努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
工作/演講邀約:studycrazywriter@gmail.com
FB粉絲團:陳毅Chen Yi
Instagram:cydreamer0211
相關著作:《十八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1
勇敢追夢,記錄青春
桃園市長 鄭文燦
臺灣學子在求學時期經歷各種大小考試,為了進入好的大學,畢業後有一份收入穩定工作,這是平凡不過的人生劇本,也是許多家長對孩子最簡單的期待。
陳毅十八歲開始勇敢追夢,透過文學和新詩,述說自我內心的故事。兩年多前拿起攝影機,用影像創作記錄年輕世代在高中求學與生活所面對的問題,展現學子準備成年前對社會的期待、想像、徬徨等各種情緒。
從文字到影像創作,唯一不變的是陳毅以自己身處的世代為出發點,觀察社會對年輕人期待、壓力,對社會議題關心,用自己的方式搭起社會與年輕世代兩方的對話平臺。
這本書是陳毅拍攝紀錄片《1819》的紀實,不只是校園拍攝紀錄片的過程與觀察,也記錄年輕世代所關心的各種議題,希望讓大家認識、理解年輕人的想法,同時鼓勵年輕人保持對社會的好奇心,勇於挑戰夢想。
【推薦序】2
華語
因為它是你們的作品
國巨洋傘欣業有限公司 董事長 李銘智
我跟陳毅剛認識的時候,看他是一個恬靜的年輕小伙子,不過講起天文地理社會政治變遷,尤其對教育議題他都有他的見解,他的文學涵養很深厚,之前也有在獨立媒體、電子媒體發表一些文章、寫過幾本書。他為了出書缺少了一些經費,去報名參加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辦理「桃園城市紀錄片培訓」果然讓他得獎,在十九歲時就帶著一群高中生、大學生就來成立毅然文創媒體工作室(即後來毅然文創媒體工作室有限公司的前身)。
有一天他帶著紀錄片《1819》提案來找我商量,想要拍一支有關高中生在校園學習過程的紀錄片,商談過程中我感覺這個紀錄片有關臺灣教育議題很不錯,我就答應贊助他微薄的經費來給他鼓勵(支持年輕人就是投資臺灣的未來)。我也聽過南崁高中謝錦雲校長跟我說起,有一天陳毅到校長室跟他聊天,校長很親切款待客人,親手泡茶給陳毅喝,泡二三泡都是用新的茶葉泡給他,兩人聊得很開心,到了談話的最後陳毅跟校長說:校長你有把我當作大人看待,因為校長你沒有用剩的茶泡給我喝。後來校長跟陳毅就這樣結了善緣,今天陳毅才有辦法完成這支紀錄片《1819》。
拍攝這個紀錄片《1819》的過程中,也發生非常多特別的事情,經費上、紀錄片的男主角、其他的學生、老師,有時也會排斥拍攝,導演陳毅得克服內心的各種情緒,可以說無奇不有,這在本書中,拍攝的酸甜苦澀都公開給大家知道。經費不足的這段時間,剛好遇到臺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公司主辦「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補助提案,他堅持著理念,努力打拚又運用智慧,老天爺也疼惜他,讓他過關,才有辦法繼續拍攝下去。尤其這支紀錄片拍攝好,接下來的剪接才是大工夫,也要神也要人,要有好的人才也要有錢財,錢財才是大學問,慶幸製作團隊懂得使用網路募資平臺,不過拍片開銷大,一下子就剩沒多少,到後期也得到桃園市長鄭文燦、市議會議長邱奕勝、青年事務局等單位,還有一些在地企業、社團、家長會大家一起來相助,相信這支紀錄片《1819》,值得大家一起來觀賞。
【推薦序】3
心中有一個想要的自己,就知道該往哪裡去
桃園龍德宮美編組組長 吳俞鋐
「心中有一個想要的自己,就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這就是我對他欣賞的地方。
與陳毅的認識是在桃園龍德宮擔任義工,起初與他並不熟識,而是透過其他學長姊來了解他,只知道他是位記者,會導戲、會拍攝、還會寫文章,甚至還有屬於自己的公司,而他卻只是一位八年級尾的大學生,光這一點,陳毅已經打趴一堆同年紀,甚至比他年紀大的人了。
接著,於桃園龍德宮 四媽祖南巡徒步遶境時,與陳毅一起擔任工作人員,才是和他第一次見到面,而因為不同組別關係,這時候的我們還是陌生的。在遶境前,由於陳毅的加入,透過他的人際關係與專業領域,實質的幫助到遶境活動宣傳的問題,更獲得宮裡許多學長姊的青睞與讚賞,不要看陳毅年紀輕輕的,在他擅長的領域裡,他可是會堅決自己的立場,這也讓我更加對他另眼相看。
想到二○二○那年的3月底,也是遶境活動圓滿後約半個月,第一次與陳毅私下的聚會,也就是書中提到他經歷的第三次生死關頭,「當朋友願意在你面前經歷了死亡與重生,這就是一輩子的朋友」,這的確是一輩子都忘卻不了的,而聚會前的我們才是認識彼此的開始。
「光強影深」,光愈強,影就愈深,這是我在陳毅身上所看見的。小小的年紀有著大大的勇氣,光鮮亮麗的背後,是要背負更大的壓力,最需要的是「毅」力,哈哈!真是人如其名啊!剛認識他的時候,他正在拍攝紀錄片《1819》,紀錄片的情感是真實的;紀錄片的真實是貼切的,或許生活中能遇到一樣對紀錄片有涉獵的同好真的不多,也因為如此,我們有更多的話題。然而愈是了解他後,愈是知道他肩上扛的是甚麼,我想種種的社會、家庭、愛情等壓力,也是促使他長大的養分。
由《十八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紀錄片《1819》與本次的創作可以知道,「長大」是陳毅重視的人生課題,雖然「二十歲」可能是你即將面對到的,或是正在體會的,也或許與我一樣已經錯失過的,但「長大」是我們一輩子的課題,每個人生階段有不一樣的功課要去完成;有不一樣的障礙要去突破;更有不一樣的自己要去蛻變,度過了就是自己的了,願你我在陳毅的作品中,都能找到自己的那分初心。
最後,感謝陳毅這次邀請我撰寫推薦序,也感謝他勇敢嘗試這個題材,彌補一樣是影視人卻沒有勇氣去面對那個空洞的我,人生沒有重播、沒有倒轉,每次都是現場直播,唯有把握當下與記錄當下,才是讓自己不後悔的決定。一起加油!更希望未來能有機會一起合作,創作出許多有意義的作品。
【推薦序】4
壞孩子,好好長大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 吳双
那時讀陳毅的上一本書《十八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看小王子曾問:「你真的會好好去上課嗎?」忍不住笑出來。的確,陳毅「好好上課」的時間還真少。
「双姊,點名了嗎?」、「双姊,我晚點到,幫我講一下。」、「那我今天就不去了喔!」……雖然不知道明明是學妹為何叫我姊,但我也總是回「好的陳導」,然後默默走向講臺和老師說:「老師,陳毅說他請假喔。」
很長一段時間我對陳毅的印象,就停留在「不好好上課」的奇怪學長,但更奇怪的是,也從來不覺得他是什麼壞孩子,換作往日的我,早就把他列入拒絕往來戶一員。有一些猜想,在相熟後得到印證:只是在他的生命裡,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這個奇怪的學長常讓我想,我難道就沒有「更重要的事情」嗎?那他為何敢拋棄所謂的常規而去做呢?「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到底是哪種大人?我又真的好好長大了嗎?我會聽見他對一切不平的反思,對教育有大把大把的想法,對自己的夢想,有著「好累,但也好想繼續下去」的勇氣。我對陳毅的親切感,大抵來自我們有太多相像的地方:同樣對很多事不平;一邊長大一邊害怕長大,也努力長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都是「壞孩子」的我們,都在努力的「好好長大」。
讀他的故事,裡頭也是我們自己。
【推薦序】5
我的狗狗好朋友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 莊雅筑
剛開始我很不喜歡陳毅用「直屬」來介紹我,這個詞太陌生,每次他那樣說,我就會在心裡喊:「可是我們是好朋友啊!!」
莫名其妙的變得很熟,熟到變成彼此人生裡真正的好朋友之一,有時候不高興了,我也不會多隱藏,有點抱歉也有點開心,會感受到我怒氣的人很少很少,他是我最不擔心會不見的好朋友,大概也是因為這樣吧!
常常忘記他是個很厲害的人,他的厲害不只來自他的多重身分──導演、作家、學生、愛狗人士、老人、小屁孩──主要是他對心裡夢想的衝勁,別人會考慮千萬次,或懶惰千萬次,他卻直接做了,其實我覺得呀,不管有沒有達成,他都已經踏在夢想的路上了。
有時候他會說想要離開世界,但我覺得他才捨不得呢,也許和文學靠近的人,都有一顆細膩的心,讓我們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世界,特別會觀察吧,但他常常有點悲觀,可能是經歷的挫折太多,承受的眼光太多,與眾不同的壓力太大。想和他說,我是相信童話的,相信人都善良,相信想要溫柔的自己,都能因此獲得單純的快樂。也許他受的傷太深,但這樣的世界是存在的唷,只要相信,就會柔軟的活在心裡。
【推薦序】6
來自B612星球的陳毅
國立清華大學 楊正賢
「只有小孩知道他們在尋找什麼。」──《小王子》
陳毅每年總是會撥出時間看《小王子》。在剛開始認識陳毅時,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陳毅會有這種堅持,為什麼會想要一讀再讀?
後來,我與陳毅有了更多的交集:讀他寫的網路新聞、聽他分享他遇到的挫折、跟著他拍紀錄片,才慢慢體會到讀小王子的重要性。我們都會長大,會在世俗的那些潮起潮落的過程裡,消磨成沒有初衷、沒有花火、沒有玫瑰的大人。
陳毅曾經跟我分享他的高中經歷,他毫不猶豫的說他絕對不會回去。但,走了一整圈,提早畢業、過早陷入社會糾葛的人,終究要回去把沒有修足的青春學分補齊。因此,陳毅回到了南崁高中。這一待,就是兩年。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子,只是大多數的人都忘了。」小王子是何等溫柔又尖銳,陳毅這個在社會翻滾,又不斷的為夢想掙扎的人肯定比我還要理解小王子對於每個生命的提醒。他回到南崁,以紀錄片導演的身分介入在青春校園裡面,他是在記錄青春的點滴,但他也在修補自己,甚至,他也在質問自己──我真的有成為我想成為的那樣的人嗎?還是我也變成了那些不願意承認自己曾經是小孩子的大人?
要撐起一間公司,陳毅不可以是小孩,至少在能力上不能是小孩。但,他心裡面那個稚嫩的小王子毅一直都在,他讀小王子為的是要確保小王子毅不會被這些世俗的壓力、衡量與成就絆倒。我深信陳毅心裡的小王子毅不會沉睡。
作為陳毅的朋友,聽著他娓娓道來那段路程,不僅僅是看見他的成果,也不只是感受到他的成長,更重要的是見證他那一段向自我深處挖掘的歷程,那種不安,那種掙扎,以及那種如小王子般,純然的對生命的體悟。因著陳毅,所以我們也回過頭來探問自己的玫瑰是什麼,以及我們又是以什麼態度和行為來面對自己的玫瑰。
【推薦序】7
讓我們一起長大
彰化崇實高工 巫秉穆
回想起我與陳毅第一次見面,是在二○二○年八月八日,那一天特別的早起,一早從彰化搭火車到臺中,再轉搭一直很想體驗的火車快飛,一路飛奔到桃園,在高鐵上看著陳毅的第一本著作《十八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在還沒促成這趟北上旅行前,因為這一本書,牽起了我與陳毅的友誼……
當初會拿到這本書,是透過一位桃園公民記者徐淑卿,在二○二○年七月時,她送了我這本書,她跟我分享她在桃園認識與我年紀相仿的青年──陳毅,她簡單的跟我敘述陳毅的一些事蹟:「特殊選才榜首」、「副總統親自接見」、「媒體專欄記者」、「文學獎」、「影像獎」……
當時的我覺得陳毅根本就是「人生勝利組」,可以在高中期間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還能夠透過不須考大考,只看備審資料及面試流程的「特殊選才」錄取大學,很多高中生聽到應該都會很羨慕,但直到了我看完《十八後》才知道,原來陳毅在高中求學時期並不是很順遂的,在學校並不是所有人能夠理解他,甚至學校老師及同學聯合排擠他,書裡述說著他對這些事情的遭遇、困難、挑戰到成長,他總是能把文字從具體的過程,轉化成一片感動,或許因為我與他只相差了二、三歲,漸漸的我開始能夠理解陳毅。
之後我主動向陳毅傳送臉書好友邀請,看著他臉書上一篇篇的貼文,都是他追逐夢想的過程,我們成為臉友後一段時間,他就主動私訊我,我們的第一句是從「不好意思,我似乎聽我朋友提過你,但忘記是誰說的」開始,那時都是他主動開啟話題,慢慢的我們開始熟識了,過了一段時間,我就提起北上桃園拜訪的行程,他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實際見到陳毅,透過談話,我也漸漸的認識他,從那一天起,陳毅在我心中也算是個正式的朋友了。
日後,我們多數還是在臉書上互動交流,只要有什麼有趣的事物,我們都會私訊互相分享,就這樣我們互動持續長達了兩、三個月,在這段期間(二○二○年八月中旬),陳毅的臉書動態持續更新,更新內容是《1819》紀錄片募資計畫,那時候從《十八後》知道他在十八歲那年,扛著攝影機回到了當初告訴自己不再回來的母校南崁高中,拍攝長達兩年的紀錄片計畫,原先只是一個參加比賽的動機,也因為時間上的種種考量,陳毅放棄了比賽,轉變成了長達兩年的拍攝計畫,儘管風險因此變得很大,但他卻因此多了一點純粹拍片的機會,因為他認為沒有什麼比「純粹創作」來得開心,也因為這分純粹,讓我更加堅定一定要來支持他。
第二次我們見面是在二○二○年十月十九日,那一天剛好是我自己在學校舉辦展覽開幕式的日子,其實那天是三年級的模擬考,但我請了一整天的公假,因為早上是開幕式,下午是我個人安排的一場講座,是設定給全校一、二年級的同學參加,那場演講的講師就是陳毅,演講的主題主要是分享他在高中的生活點滴,以及透過特殊選才錄取大學的專題講座,當初我私下邀請他時,他可是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那時我非常的開心,因為這場演講算是我給全校的回饋。
那一天原先預定每班最多只能五位同學參加,但有幾個班級來了好幾個想旁聽的同學,我與陳毅討論後,也決定讓他們入場聆聽,與學弟妹們共同聆聽陳毅的故事,在那天我也才真正的了解他,其實我會安排這場演講,除了回饋學校外,就是想真正的認識陳毅,以及給他宣傳《1819》的好機會。
《在長大之前,紀錄片1819拍攝紀實》記錄著這兩年拍攝團隊的點點滴滴,透過這本書,讓臺灣社會能夠進一步理解現今的青年外,也透過文字敘述、影像,讓觀眾重回到我們曾經都經歷過的高中生活,重新認識屬於你我的青春,也因為攝影機要進入校園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也是我為何要推薦《1819》及這本書的原因,因為鏡頭下的畫面才是最真實的,現在的我也剛進入了十八歲,我也正在創造屬於我的青春,每個人的十八歲就只有一次而已,而在十八歲這一年是人生重要的分界點,每一個選擇都會影響著我們……
每個年齡層看這本書都有不同的意義,我時常聽到自己身旁的同學,時常有在跟父母親相處及溝通上的問題,有許多的小孩在家中和父母親的互動是少之又少,但在學校和同儕相處卻是非常的快樂,因為家長並不了解小孩在學校長達將近九個小時的時間,到底是在做什麼,我也推薦家長及小孩一起來看《在長大之前》、《1819》,或許這是你們可以互相理解的機會。
十八、十九歲的你,或許看了這本書可以協助你思考未來的人生方向……
二十幾歲的你,看了這本書可以讓你回味那些年的青春回憶……
名人推薦:【推薦序】1
勇敢追夢,記錄青春
桃園市長 鄭文燦
臺灣學子在求學時期經歷各種大小考試,為了進入好的大學,畢業後有一份收入穩定工作,這是平凡不過的人生劇本,也是許多家長對孩子最簡單的期待。
陳毅十八歲開始勇敢追夢,透過文學和新詩,述說自我內心的故事。兩年多前拿起攝影機,用影像創作記錄年輕世代在高中求學與生活所面對的問題,展現學子準備成年前對社會的期待、想像、徬徨等各種情緒。
從文字到影像創作,唯一不變的是陳毅以自己身處的世代為出發點,觀察社會對年輕人期待、壓力,對社會議題關心,用自己的方...
作者序
《自序》 在長大之前
陳毅
在出版上一本書《十八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時,我並沒有等到整本書寫完才寫作者自序,反而跟現在一樣先偷寫。作者自序是一個微妙的存在,比起推薦序,它還能受到讀者些許重視,博客來等網路書店頁面甚至還會摘錄其中的字句拿來讓讀者參考是否購買,所以每個字句的下筆,我都格外謹慎。
這本書的出現,源自於這兩年拍攝的紀錄片《1819》,這部片從十八歲拍到二十歲,兩年的製作經歷了非常多的波折,預算從起初的十五萬,一直增加到接近一百五十萬;劇組團隊也從最早的三個人增加到十三個,這十三個人包含了六間大專院校的學生,年輕的劇組夥伴為紀錄片戰戰兢兢,創造了許多奇蹟。兩年內拿下台積電等重要企業的贊助、在flyingV平臺發起的募資也順利達標,公視等媒體專題介紹、報導,讓這部片擁有好的資源去發揮,也因為這部片的拍攝,讓我有機會回到曾經極度排斥的母校南崁高中,等於擁有了五年的高中生活。
在二○一九年十一月出版《十八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後,我常在演講時被問到,下一本書何時出?我都不敢回答,出了一回書才知道寫書、出書的不易。我又是個極為自卑的人,《十八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寫了我許多生命的故事,還都是苦難跟傷疤居多,出版後我沒有勇去去翻看,這樣子不照顧自己的作品,它卻一次次帶給我驚喜跟喜悅,那樣的振奮,成為我再提筆書寫新書的動力。
書籍出版後,我常有機會到各學校、活動中演講,抑或是在網路上與讀者對話,有一位讀者在讀完後寫了心得給我:「第一次買書,在拿到後的第八個小時將它看完了,中間被迫停下了多次,也在上課時沒能忍住,偷偷看了幾頁,如同書名,今年我十八了,爾後的我,會不會成為我想成為的大人,我不知道,但我有自信,成為一個了解自己的大人。謝謝陳毅學長寫了這本書,也謝謝我自己買了這本書,我想,我是幸運的。」看到這個回饋我紅了眼眶,出書後我從來不覺得需要有什麼使命感,一定要改變世界,我出版的書籍卻比我爭氣,默默帶給世界禮物,有很多讀者看到捧腹大笑,也有讀者看到淚流滿面,我想一本書籍的出版,創造了一次次旅行,製造我與好多人的相遇,這是最難得的。
《在長大之前,紀錄片1819拍攝紀實》書籍之所以會出版,又是我一個任性使然。陳毅,你明明知道出書不易、賣書更不易,你又不是那種自備超多粉絲的作者,還硬要出書,出書就算了還出紀錄片拍攝紀實……是嫌出版社倉庫放得東西不夠多嗎?沒有人跟我說過這些話,我自己就先念了自己一頓,可是我又是超級念舊、超怕健忘的任性作者,紀錄片《1819》花了我兩年,帶給我的是一輩子珍貴的回憶,遇到的人、遭遇的事,不論悲喜都有我活過的痕跡。這本書的內容,是我跟一群年輕人拍片兩年的故事,有許多對於高中教育的觀察、對長大的省思、實踐夢想的經過,也許能促進讀者有新的思考;除了紀實書籍外,後頭還有四個章節,分別寫了愛情、友情、夢想、生死等議題,也能成為青年學子在長大之前重要的參考。
原先設定我能有半年慢慢書寫新書(泡杯奶茶,在陽臺聆聽鳥叫,怡然自得),結果我就一路忙到底,忙到剩下一個月就要交稿,每天都得花時間生幾個字出來,不然真的會來不及。這本書的書寫常常遇到困難,最大的困難就是,這部片前半段的故事早就在上一本書寫過了,那我到底該怎麼把同樣的故事寫成不同的文字?還好這部片拍了兩年,有好多精采可以在這本書述說。此時我剛過二十一歲生日,朋友以為我這本書要叫作《二十一後,成為你想成為的……》,二十一歲不像十八歲或二十歲那麼具有明顯的重要性,它就像十九歲卡在中間,又不能說它不重要。愈長愈大因為生活的忙碌,每一天的差異性愈來愈少,跨年也不再有太多興奮感、生日吃蛋糕時只在意奶油有沒有反式脂肪。我意識到最美好的童年真的回不去,生活又常常被自己搞砸,未來會不會愈來愈好,誰也不知道。
從二○一八年拍攝紀錄片《1819》,這幾年我確實是變了不少,不再刻意追求大人的掌聲,也懶得參與無意義的社交活動,更排斥許多人刻意討好前輩、阿諛奉承的嘴臉,我就是看不慣也學不會那套,連創作都要看人臉色、需要被誰打分數來滿足虛榮心,那不如不要創作。曾經迷失到漸漸找到自己,我便覺得善良也是種奢侈,心愈單純,力量就愈強大,好的人終究會被看見,且會互相吸引;如今生活仍是忙碌,卻愈來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這都源自於創作帶來的豐沛力量,我常覺得創作有許多形式跟媒介,我選擇了文字創作、紀錄片創作,這兩種形式相輔相成,也帶給我非常多的喜悅跟挫折感。
這兩年要說的事情太多,盡可能把精采的瞬間、在乎的人事物都寫進書裡紀念,兩年的日子裡,許多很在乎的人離開了我,許多深刻的關係,趨於平淡;曾發生了幾次意外,跟死亡擦身而過;被不少謠言攻擊,也被許多人珍惜;熬過黑夜,終於見到天光。謝謝在這兩年來到身旁,可愛的人事物,謝謝 自由的臺灣、勇敢的陳毅。
PS.:要謝謝的人真的太多了,讓我留在片尾,遺漏的就刻在我心裡,我會記得的。謝謝曾經陪伴我的人,深刻的關係有朝一日如果趨於平淡,也會慶幸曾相遇。未來在哪裡,誰也不知道,拼湊每一個快樂的當下,繼續創作,保有勇氣去愛人,用自己的方式活著,成為我想成為的大人。對了,這次我邀請了好多人幫我寫推薦序,我希望讀者們都能看完,因為這些人寫得都好真誠,每一篇我都讀了數遍,邊看邊哭,礙於篇幅這本書沒有把小王子寫進來,希望他不會介意。
《自序》 在長大之前
陳毅
在出版上一本書《十八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時,我並沒有等到整本書寫完才寫作者自序,反而跟現在一樣先偷寫。作者自序是一個微妙的存在,比起推薦序,它還能受到讀者些許重視,博客來等網路書店頁面甚至還會摘錄其中的字句拿來讓讀者參考是否購買,所以每個字句的下筆,我都格外謹慎。
這本書的出現,源自於這兩年拍攝的紀錄片《1819》,這部片從十八歲拍到二十歲,兩年的製作經歷了非常多的波折,預算從起初的十五萬,一直增加到接近一百五十萬;劇組團隊也從最早的三個...
目錄
推薦序 勇敢追夢,記錄青春/桃園市長 鄭文燦
推薦序 因為它是你們的作品/國巨洋傘欣業有限公司 董事長李銘智
推薦序 心中有一個想要的自己,就知道該往哪裡去/桃園龍德宮美編組長 吳俞鋐
推薦序 來自B612星球的陳毅/國立清華大學學生 楊正賢
推薦序 壞孩子,勇敢長大/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學生 吳双
推薦序 我的狗狗好朋友/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學生 莊雅筑
推薦序 讓我們一起長大/彰化崇實高工學生 巫秉穆
自序 在長大之前/陳毅
早自習 故事的最初
原來這叫作「紀錄片」
一間不願回去的母校
遇見自己的影子
我想拍一部叫1819的紀錄片
第一節 傾倒的鳥巢
窒息的高中生活
我是難民大學生
你不要自己裹足不前
升學祈福典禮
學測
第二節 躍動的青春
下課後的祕密基地
園遊會、運動會
畢業旅行
第三節 離開與到來
畢業典禮:其實我不想結束
故事的尾聲:黃斌升上大學
等了兩年的殺青戲
為了拍攝紀錄片,兩年籌了一百萬
第四節 搏鬥:衝突與和解
我很可笑嗎?一次次被放鴿子
爭吵與冷戰:愈是在乎愈痛苦
對話與和解:紀錄片導演沒有這麼偉大
就快喘不過氣
午 休 陪伴是種奢侈
有祢我不怕
成就片子的人
謝謝這些日子,我們一起走過
陪伴是種奢侈
第五節 愛情課
不求回報,單純的喜歡
那些到處亂學的情書
真愛都值得被祝福
該讓青少年談戀愛嗎?
感情裡的關係,常會趨於平淡
如果分手了,也要好好說再見
習作
第六節 友情課
從受歡迎到被排擠
群體如果是糟糕的,就沒必要合群
經營知心朋友
好的人會被看見,會互相吸引
窒息的關係
第七節 夢想課
你還記得你的夢想嗎?
夢想不是為了得到誰的掌聲
實踐夢想的方程式
第八節 生死課
面對生命的課題:那個失去意識的夜晚
那年的喪禮:面對親人的離去
突然到來的意外
真正活過,便無遺憾
下課後 劇組人員心得
執行製片/徐承靖
執行製片/呂亦揚
製片助理/黃郁絜
製片助理/鍾沛儒
剪輯師/王治德
視覺設計/蘇冠銘
製作顧問/賴振民
留校察看 劇照
推薦序 勇敢追夢,記錄青春/桃園市長 鄭文燦
推薦序 因為它是你們的作品/國巨洋傘欣業有限公司 董事長李銘智
推薦序 心中有一個想要的自己,就知道該往哪裡去/桃園龍德宮美編組長 吳俞鋐
推薦序 來自B612星球的陳毅/國立清華大學學生 楊正賢
推薦序 壞孩子,勇敢長大/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學生 吳双
推薦序 我的狗狗好朋友/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學生 莊雅筑
推薦序 讓我們一起長大/彰化崇實高工學生 巫秉穆
自序 在長大之前/陳毅
早自習 故事的最初
原來這叫作「紀錄片」
一間不願回去的母校
遇見自己的影子
我想...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