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關懷重要經典之作!死亡是成長的最後一個階段,
它需要開放的意願,願意完全承受未知事物的影響。
這五件事是轉化的呼喚,它們能帶你到門口,但是否繼續前進則取決於你。
這本書不是某個人對於「臨終是什麼、有何意義」的想法和信念。這本書是一位非常敏銳的觀察者與你我分享他深刻的體驗,它邀請你我擦亮雙眼。
‧關於舊金山禪安寧療護計畫
舊金山有一個以「禪」為名的安寧照護計畫。在這裡,禪宗兩千五百年的智慧,讓人們能直視死亡,感激生命,並看見愛與陪伴。
計畫主持人,也是本書作者,長年教授佛學課程,曾陪伴近二千人走過臨終,並曾獲達賴喇嘛表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提名他為美國五十大最具創新精神者。哈佛醫學院、梅約診所、海德堡大學等全球的大型宗教中心都曾請他授課。
這個計畫也教導照顧者支持病患探索他們的需求,創造一個美好、包容的環境,讓臨終者感覺被愛、被支持,感覺他們可以自由探索自我和自己的信仰。目前已訓練出一千名志工。
‧曾陪伴二千人走過臨終的靈性導師正向你發出生命邀請
如果你以為,我們在臨終前還能有力氣、有穩定的情緒和清明的腦子來完成這個得花一輩子來完成的事,那就太可笑了。
在過去三十年中,作者曾和數千人坐在死亡的懸崖邊,有些人滿是沮喪地面對死亡,其他人則如花綻放,充滿好奇地踏進那扇大門。兩者的差異在於他們是否願意深入探究身而為人的意義。
莫待未來、不推不拒、全心感受經驗、在過程中找到安歇之地、培養不知心。這本書是一封邀請函──其實是五封邀請函──邀請大家和死亡面對面,和她喝杯茶,讓她引領你活出更有意義、更有愛的人生。
沒有死亡的提醒,我們將會視生命為理所當然,無止盡地追求自我滿足,迷失其中。
當我們時時刻刻覺察到死亡,它會提醒我們不要緊緊抓住生命,或許不要那麼認真看待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我們會更容易放下。當我們認知到每個人都會死,我們會了解到所有人都在同一條船上,這將有助我們對其他人表現出更多的仁慈和溫柔。
藉由駕馭對死亡的覺察,我們可以對活著的充滿感恩,激勵自己去探索自我,釐清自我價值,找到意義,並產生正向的行動。正是生命的無常給了我們洞察力,當我們接觸到生命不穩定的本質時,才能了解它的珍貴,才不會浪費一分一秒。
無論是面對臨終的人、陪伴臨終者的人、失去摯愛的人、安寧療護人員、想找尋自己人生意義的人,這本書能給你最好的陪伴。
‧美國亞馬遜網站超過95%讀者5顆星好評
‧全球生死學專家、靈性導師誠懇推薦
作者簡介:
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Frank Ostaseski)
禪安寧療護計畫的共同創立人、慈心禪工作坊(Metta Institute)創辦人、佛教教師、國際講師,也是冥想臨終照護領域的領袖人物。他曾獲達賴喇嘛表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提名他為美國五十大最具創新精神者。曾在哈佛醫學院、梅約醫院及海德堡大學授課,也在全球的大型宗教中心授課。他的研究曾成為比爾.莫耶斯(Bill Moyers PBS)《依己之意》和《歐普拉,溫芙蕾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的主題,也曾上過其他節目。
譯者簡介:
許可欣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畢。為了解讀原文書中複雜的理論概念,一頭跌入翻譯的世界。譯有《七副骸骨》、《我的第一份工作》、《威尼斯共和國的故事》。
鄭襄憶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德國洪堡大學碩士。曾譯有《壞農業》、《TOEFL iBT托福關鍵字彙》。現任職出版社編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台灣各界感動力薦】
陳榮基(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許禮安(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黃宗正(台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科暨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釋惠敏法師(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國外好評推薦】
「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的文字具有清晰的智慧和深切的慈悲,他分享數十年來與臨終病患共事的故事和見解,他最終的啟示是:能否敞開心胸、能否優雅地活在當下,無論對生或死來說都非常重要。他的話語發人深省,他對眾人的付出也值得我們深深致敬。」
──凱思林.辛(Kathleen Dowling Singh),著有《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及《當我老去:迎接平靜覺醒的晚年》
「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是正念安寧療護的先驅,他在這本神奇且引人入勝的書中,體現了智慧和慈悲。你會立即感受到這點,因為這是真的,而且真正關乎你和你的人生。」──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正念減壓課程(MBSR)創始人,著有《完全災難生活》(Full Catastrophe Living,暫譯)和《正念的感官覺醒》。
「這些動人的教誨能打開你的心,改變你的人生。幾十年來,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一直是位慈悲的引路人,帶領數以千計的人面對死亡。在《死亡可以教我們什麼》一書中,他動人地分享了自己不朽的智慧,這是所有人的福氣。」
──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國際佛法講師,著有《踏上心靈幽徑》
「作為一名醫師,我經常遇到人們把死亡看作終極的孤獨經驗、永遠遭到單獨禁錮,那是最嚴重、最黑暗的恐怖。在這本卓越、動人、有力量的書中,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告訴我們如何將這種黑暗轉化為(全然的)光明,回到源頭、回到最根本的親密、療癒和意義──也就是愛的本質。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呢?」
──狄恩.歐尼斯(Dean Ornish)醫師,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歐尼斯光譜保健法讓你的基因變得更好》
「我在籌備公共電視網(PBS)死亡和臨終系列《依己之意》時,打電話給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他是禪安寧療護計畫的共同創辦人,也是公認充滿智慧且溫柔的臨終牧羊人,我認為這節目要是不找他當顧問,就算不上完整。要拍攝另一個人的死亡,又要保持那一刻的神聖性與個人尊嚴,法蘭克一開始對此持保留態度,他知道這樣做會違背安寧療護工作的私密性。最後他同意了,他在鏡頭前分享的經驗極為動人,也使這一系列極具啟發性。命運的交會無法解釋,事實上,在其中一個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得知自己居住在遠方的母親去世的消息,我會永遠記得他那深摯的慈悲與安慰,就像你們,親愛的讀者,你們絕不會忘記這本書。本書集結了這位慈悲的牧羊人在死亡與臨終領域一生的經驗。」
──比爾.莫耶斯(Bill Moyers),美國記者,社會評論家,《依己之意:莫耶斯談死亡和臨終》(On Our Own Terms: Moyers on Death and Dying)製作人
「非常深刻且真實得讓人揪心,我不確定在這數位時代是否有比它更有智慧的書了。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所說的故事讓我了解到,想全心投入生活,就必須擁抱死亡,將它當作一場冒險,而非一個對手。」
──奇普.康利(Chip Conley),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新CEO:做自己的情緒總管》,AirBnB全球餐旅及策略部門主管
「我們對死亡敞開心胸時,生活和愛的能力才能完全覺醒。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站在起點,以他自己完全沉浸在旅程中得來的光明智慧帶領我們,請將自己全然交託給《死亡可以教我們什麼》,書裡的教導揭示了我們本質存在的神祕和美麗。」
──塔拉.布萊克(Tara Brach)博士,著有《全然接受這樣的我》和《真正的避難所》(True Refuge,暫譯)
「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是我的摯友。我和他在死亡和臨終領域有緊密的合作,這本書是他多年心血的精華。他告訴我們,如果你想有意識地死去,現在就要做好準備。這本書充滿愛與慈悲地提醒了我們,全然投入生活就是對死亡的最好準備。」
──拉姆.達斯(Ram Dass),國際知名精神導師,著有《活在當下》(Be Here Now,暫譯)及《當老發生時,只能絕望嗎?》
「我的好友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彙整了他的人生智慧和慈悲,以及多年陪伴臨終者的經驗,寫下這本充滿力量的書。他這本非凡的著作充實、啟發了我們,使人了解到面對死亡能如何豐富生命。」
──羅西.瓊.哈利法克斯(Roshi Joan Halifax)博士,烏帕亞禪修中心的創辦人暨院長,著有《與死同在:培養慈悲心與面對死亡的無懼》(Being with Dying: Cultivating Compassion and Fearlessness in the Presence of Death,暫譯)
「這本書深刻、正確且難得。《死亡可以教我們什麼》中所分享的經驗令人信服,且對任何階段的人都很珍貴,無論面對自己或摯愛的臨終、面對危機,或是想要更全心地擁抱和享受生命,你都會發現這本書所提供的智慧鼓舞人心又充滿啟發。」
──薩克(SARK),《美味又瘋狂的愛》(Succulent Wild Love,暫譯)的繪者暨共同作者
「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是古老佛教智慧和實踐的偉大導師。多年來,他的教導影響了我的禪修和臨床實務。現在透過《死亡可以教我們什麼》這本書,法蘭克的真知灼見、真誠的觀點和實用的指導能夠嘉惠更多人了。這是多麼珍貴的禮物啊!」
──艾拉.碧阿克(Ira Byock)醫師,國際緩和醫療領導人物,普羅維登斯衛生與服務部人性化關懷照護學會(Institute for Human Caring of Providence Health and Services)醫療總監,著有《直視死亡的勇氣》
「史蒂芬對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的善心深信不疑。身為法蘭克的老師和多年好友的他,鼓勵法蘭克分享自己有意識地活著和臨終的智慧,於是我們有了這份送給世人的禮物。這本書是一個美好、充滿愛的禮物,也是一生無私奉獻和慈悲關懷的體現。」
──翁德烈亞.萊文(Ondrea Levine),與史蒂芬.萊文(Stephen Levine)合著《生死之歌》
「身為一名醫師及神經外科醫師,我知道那些真正活過的人都了解,死亡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這本深奧的著作《死亡可以教我們什麼》中,他分享這個現實,分享關於死亡本質的洞見和智慧,但更重要的是,他告訴我們如何真正活著。」
──詹姆斯.多堤(James R. Doty)醫師,神經外科教授、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慈悲和利他主義研究及教育中心(Center for Compassion and Altruism Research and Education)的創辦人兼主任,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一位神經外科醫師探索心智的祕密之旅》
「《死亡可以教我們什麼》是本了不起的書,我們所有人都非常需要它。《死亡可以教我們什麼》讓我們更完整地過活、活在當下,並且一直如此。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投入超過三十年的時間,創造並參與安寧療護行動,傳授不朽的智慧,我們每天都應該溫習如何擁抱不確定性,如何帶著愉悅、平靜與接納心過活。這不是一本關於死亡的書,而是關於活著、關於生命的書。買下它、分享它、實踐它──我知道我會這麼做。」
──亨利.洛奇(Henry S. Lodge)醫師,合著《抗衰老,更年輕》
名人推薦:【台灣各界感動力薦】
陳榮基(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許禮安(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黃宗正(台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科暨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釋惠敏法師(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國外好評推薦】
「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的文字具有清晰的智慧和深切的慈悲,他分享數十年來與臨終病患共事的故事和見解,他最終的啟示是:能否敞開心胸、能否優雅地活在當下,無論對生或死來說都非常重要。他的話語發人深省,他對眾人的付出也值得我們深深致敬。」
──凱思林.辛(Kathlee...
章節試閱
前言 死亡具有讓人轉變的力量(節錄)
愛和死亡是我們收到的最佳禮物,大多數情況下,它們未拆封就被轉送出去了。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活著的人沒有一個能真正理解死亡是什麼,不過,有位曾經瀕臨死亡的女士對我說過這麼一句話:「我比你們更能看清出口標誌。」在某種程度上,你無法為死亡做好準備,然而你這輩子做的每一件事,對你造成影響的每件事,以及你從中學習到的一切,都能有所幫助。
諾貝爾獎得主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曾在一則美麗的短篇故事中,描述過印度村莊之間的蜿蜒道路。赤腳孩童在自己想像的畫面或蜿蜒小溪的引導下,繞過美麗的眺望台,或踩過尖銳的岩石,在鄉間曲折的小徑中穿梭;等他們長大了,穿上了涼鞋,開始背負重任時,他們走的路徑也就變得狹窄、筆直且具有目的性了。
我也曾這樣赤腳行走過許多年。我不是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做這份工作,而是彎彎繞繞地前進,這是一趟持續探索的旅程。我受過的訓練不多、沒有相關學位,唯一的那張紅十字會救生證想必也已經過期了。我依循點字法,一路憑感覺前進。我不偏離自己的直覺,相信傾聽是建立連結最有力的方式,我召喚出靜默帶來的庇護,讓自己的心靈敞開。我就是用上述方法找到那些真正對我有幫助的事物。
死亡一直是我的夥伴。十幾歲時,我母親去世了,幾年後,父親也走了,但我在他們死前好幾年,就已經失去他們了。他們都酗酒,所以我的童年歲月一團混亂,飽受忽略與暴力,我對錯誤的事展現忠誠、罪惡感和自卑感。我變得非常小心謹慎,我成為母親的知己,懂得去哪裡找被藏起來的酒瓶,我與父親發生衝突,還學會保守祕密,被迫提早長大。所以就某方面而言,他們的死亡讓我鬆了一口氣。受苦是雙面刃,我在羞愧、害怕、孤獨且不被愛的感受中長大成人;然而也因為受過苦。我能對他人的痛苦心懷慈悲,而這也召喚我前往那些其他人想避免的處境。
佛教修行強調無常,強調各種可能的體驗隨時在生起滅去,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影響。在佛教傳統中,面對死亡是很基本的事,它可以使智慧及慈悲變得成熟,使我們更致力保持覺察。死亡被視為成長的最後一個階段。我們日常對正念和慈悲的練習能培養有益於心理、情感和生理的特質,好讓我們為不可避免的事做好準備。透過應用這些巧妙的工具,我學會了不因早年生活的苦難而喪失能力,而是讓它成為我內心的慈悲基礎。
我兒子蓋伯快要出生時,我想明白如何將他的靈魂帶到這個世界,所以我參加了瑞士知名心理學家伊莉莎白.庫布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的工作坊,她最著名的便是關於生死的開創性研究。她幫助過許多人離開這一輩子,我想她或許會教導我如何邀請我的兒子進入他的這輩子。
伊莉莎白很喜歡這個想法,並將我納入她的研究陣營。多年來,她邀請我參加更多計畫,不過她給我的指導並不多。我會靜靜地坐在房間後面,觀察她輔導那些面對死亡的人,或是因失去至親而悲傷的人,藉此學習。這形塑了我後來在安寧療護場域陪伴人們的基本方式。伊莉莎白很有技巧、很憑直覺、經常固執己見,但最重要的是,她展現出如何去愛她所服務的人,沒有保留也沒有依戀地愛。有時候,房間裡的痛苦過於強烈,我就會進行冥想,好讓自己平靜下來,或是做些慈悲的練習,想像自己可以如何轉化眼前的痛苦。
某個特別難捱的一天結束後,我在雨夜中走回房間時,因為太受震撼而半途跪倒在泥灘裡,開始哭了起來。我努力想排除參與者心痛的感覺,這是種自我防禦策略,一種試著保護自己不受折磨的方式。
就在那個時候,伊莉莎白走了過來扶起我,將我帶回她的房間,給了我一杯咖啡、一根香菸,「你必須敞開心胸,讓痛苦穿越你。」伊莉莎白說:「這些事你不需要留在心裡。」沒有這次的學習,我不認為自己能以健康的方式和未來幾十年我將目賭的苦痛相處。
是詩人、也是佛法講師的史蒂芬.萊文(Stephen Levine),是另一位影響我一生的人。三十年來,他是我主要的老師,也是好朋友,他叛逆卻富有同情心,也是一個直覺行事又真誠的嚮導,他接受過多種宗教傳統的洗禮,卻巧妙地避免了任何一方的教條。史蒂芬和他的妻子安德拉(Ondrea)是真正的開創者,在臨終照護路上發起一場溫和的革命,我們在禪安寧療護計畫裡所創造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他們教義的具體展現。
史蒂芬讓我了解到,我可以累積生活中的苦痛,將它們當成磨坊的磨刀石,煉成無私奉獻的燃料,而且不覺得這一切有什麼大不了。一開始,我像虔誠的學生那樣,工作方式(有時連行為也是)全都模仿他。他非常仁慈且慷慨地幫助我,直到我走出自己的路。
我們要怎樣才能找到自己呢?生命會累積,讓我們有機會學習,還有,如果我們有幸懂得留意這些機會。
三十歲出頭的我在墨西哥和瓜地馬拉旅行時,擔任志工幫助承受巨大困難的中美難民,在那裡我目睹了可怕的死亡。一九八○年代愛滋危機橫行舊金山時,有將近三萬名居民被診斷為愛滋病帶原者,我在第一線擔任居家照服員照顧這些朋友,許多人後來都死於這種致命病毒。
很快我便清楚地知道,單憑自己的力量去做是不夠的。所以在一九八七年,我、摯友瑪莎.德巴洛斯(Martha de Barros)及其他朋友,共同展開了禪安寧療護計畫,事實上,創建此計畫是瑪莎的主意,這真是個很棒的想法。她在舊金山禪修中心(San Francisco Zen Center)的支持下,催生了這個計畫。
禪安寧療護計畫結合了內在領悟和實際的社會行動,是全美第一間佛教安寧療護機構。我們相信,那些透過冥想練習培養「傾聽之心」的禪宗修行者,和那些需要被聽見的臨終者是天作之合。我們沒有時間表,只有一些計畫,但最終我們成功訓練出了一千名志工。雖然我在此分享的故事主要是我個人的經歷,但禪安寧療護計畫不是我一個人隻手創造的,我們是大家一起完成的,一群好心腸的人響應號召,投身為同一目標服務。
我們想利用的是禪宗兩千五百年傳統的智慧,而非推銷任何教條,或是推動嚴格的佛教死亡方式。我的口號是「在他們的所在之處與他們相遇」。我鼓勵照護者支持病患探索自身的需求;我們很少教人冥想,也不會將自己對死亡或臨終的想法強加在對方身上。我們認為,每個服務的對象都會讓我們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死亡。我們創造一個美好、包容的環境,讓住民感覺到被愛、被支持,感覺他們可以自由探索自我和自己的信仰。
我了解到,照護行為本身是很平凡的,煮湯、擦背、更換床單、幫忙餵藥、聆聽曾經活生生但即將結束的人生故事,以及,以平靜但慈愛的方式出現在他們面前。沒什麼特別的,單純只是人性的良善,真的。
然而,我很快地發現,將這些日常活動當成覺察的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從僵固的觀點和習慣性的逃避中覺醒。無論我們是鋪床的人,還是臥床的人,都必須面對生命本質的不確定性。我們於是意識到一個根本的事實:每個想法、每次做愛、每段人生,一切事物都會生起滅去。我們看見萬物皆有死,而排拒這個事實會帶來痛苦。
其他非常重要的經歷塑造了我面對苦痛的方式,告訴我死亡可以教導我們什麼樣的人生課題。我加入其他精神領袖的行列,協助促成在奧斯威辛(Auschwitz-Birkenau)納粹集中營舉辦靜修活動,深深地進入人類的苦難之中。我主持悲傷團體的聚會,為無數末期病患提供諮詢,帶領為罹患致命疾病的人所辦的靜修營,並且協助舉辦過很多很多的追悼儀式。
同時,我還是四個孩子的父親,幫助他們長成了不起的成年人,他們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可以告訴你,要同時養育四個青少年經常是比照顧臨終患者困難多了。
二○○四年,我成立了慈心禪工作坊(Metta Institute),提倡正向和富有慈悲的臨終關懷照護。我聚集許多好老師,包括拉姆.達斯(Ram Dass)、諾曼.菲舍爾(Norman Fischer)、瑞秋.娜奧米.雷曼醫師等人,組成了一支世界級的團隊。我們的這個延續傳統計畫,旨在喚起照護行為的靈魂,並且重建與死亡的關係(在這關係中,死亡是肯定生命的)。
我們訓練了上百名健康照護專家,並且為那些面對致命疾病的人們,建立一個由臨床人員、教育人員及倡議者組成、全國性的支援網絡。
最後要提的是,我也在幾年前親身遇上一場健康危機──讓我實際與死亡面對面的一次心臟病發作。這次經驗讓我看到,從另一面來觀看是多麼地不同,讓我在看見學生、病患、朋友和家人臉上的掙扎時,更能同理他們。
在生活中,我們能做的往往超越自己的想像,而突破那道界限能推動我們走向改變。曾有人說:「死亡不是走向你,而是另一個人,那個上天已經為他做好面對死亡準備的人。」我覺得這種態度很真實。今天的我,活在這個故事裡的我,和未來將死的那個我並不完全相同。生與死將會改變我,我將在某些層面徹底地與過去不同。為了能夠從內在產生某些新的自我,我們必須對改變敞開心胸。
前言 死亡具有讓人轉變的力量(節錄)
愛和死亡是我們收到的最佳禮物,大多數情況下,它們未拆封就被轉送出去了。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活著的人沒有一個能真正理解死亡是什麼,不過,有位曾經瀕臨死亡的女士對我說過這麼一句話:「我比你們更能看清出口標誌。」在某種程度上,你無法為死亡做好準備,然而你這輩子做的每一件事,對你造成影響的每件事,以及你從中學習到的一切,都能有所幫助。
諾貝爾獎得主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曾在一則美麗的短篇故事中,描述過印度村莊之間的蜿蜒道路。赤...
推薦序
所有暴風雨都像肚臍一樣,中間有個洞,海鷗能平靜地穿過它飛翔。
──哈洛.威特.賓納(Harold Witter Bynner)
我是醫師,我學到死是生的相反,是生理變化的一種物理事件;我受的訓練是要去「管理死亡」,盡可能地延長生命,不能的話便控制疼痛和受苦。生者的痛最難控制,但遲早,多數人都能因為想到有來世而得到些許安慰,並找到方法繼續前進。因為看過太多臨終或死亡經驗,我和同事對死亡幾乎沒有太多情緒反應,當然也不好奇(對此好奇似乎顯得病態);「死亡可能帶給生者重要意義」這想法也會被認為是古怪的。我們的專業立場以一種比較不極端的方式,反映了這個文化對臨終和死亡的態度。
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Frank Ostaseski)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展開了他勇敢且具開拓性的工作,他利用自身的天分,率先開始將每個死亡視為獨特且有意義的事,不只為臨終者,也為生者提供獲得智慧和療癒的機會。他在這本書中所提及的深層體驗,只有無畏者才有能力累積,這些人已經找到通往平靜和存在的道路,他們擁有與他人心靈和靈魂相連的能力,也被賜予分享旅程故事的天賦。《死亡可以教我們什麼》充滿了深刻的故事,這些故事是指南針,告訴我們如何在通往未知目的地的陌生道路中前行。我們可以把書中的許多真實故事解讀為寓言、智慧故事,讓人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更有目標、更明智地生活。
我第一次面對死亡是在我出生時。九五○克的我住進保溫箱裡,不能被人觸碰,在生死邊緣掙扎了六個月。十五歲時,我再次面對死亡,慢性病在夜晚突然發作,我失去意識,被緊急送到紐約市醫院,然後幾乎昏迷了一年。我所認識的大多數人都曾經歷生死邊緣,他們像我一樣,深切地希望從中看到最真實的東西。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就是其中一人──他是我的同事、我的旅伴、我的老師。他寫下《死亡可以教我們什麼》這一本談論生命邊緣的好書(其實這書是關於生命的一切),他也邀請我們和他一起進入生死之間的空間,安坐在未知的桌前,一起思考、一起變得更有智慧。
我的祖父是個卡巴拉主義者(Kabbalist),本質上是個神祕主義者。對他來說,生命是與世界靈魂的持續對話,所有事件都是通道,世界不斷在其中展現自我。他能從最平常的事件中得到最深刻的體悟。多數人沒有這種天賦,我們需要更大的事物,強而有力地打破我們觀看或聆聽事物的習慣,挑戰我們慣有的感知及思維方式,以了解事物真正的本質。死亡就是這種通道,覺察力(awareness)則是死亡的絕佳禮物。對許多人來說,真正的生命始於死亡之時──不是自己的死亡,而是別人的死亡。
簡而言之,生命的本質是神聖的。我們一直置身神聖之境,然而這卻很少成為我們日常經驗的一部分;對多數人而言,神聖體驗就像曇花一現,像一口迅速吸進胸臆的氣,出現在兩次不經意的吐氣間。日常瑣事覆蓋了最真實的事物,卻又經常遭人誤認為那是最真實的,直到某天,有什麼將一切撕開一個破口,露出世界的真正本質。然而,萬事萬物都在邀請我們變得更有覺察力。在修馬克(E. F. Schumacher)的傑作《小即是美》一書中,他提出我們只能看見自己想看見的,他認為,人們對於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爭論不休,但爭論的核心其實不在本質差異,而在於能力差異,每個人的眼睛能看到的東西都不同。
你手裡的這本書,提供了簡單但有力的練習,讓你能在最熟悉的環境中看見最真實的事物,這是一個從平凡中看見不凡的機會。這本書和近來許多談論生死的書不一樣,它不談理論或宇宙觀(無論是傳統觀點或個人觀點),它不是某個人對於「臨終是什麼、有何意義」的想法和信念。這本書是一位非常敏銳的觀察者與你我分享其深刻的體驗,它邀請你我擦亮雙眼。
我的祖父曾教我,老師並非智者,但他能引導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看見身邊的真實樣貌,法蘭克.奧斯塔薩斯基就是這樣一位老師。這本書將提醒你許多事:它提醒了我──真正重要的事情很少卻非常重要,我們置身豐足之中但精神層面卻往往是匱乏的,以及,我們身邊其實圍繞著許許多多的老師,他們耐心地提供我們活得好、活得有智慧所需要的一切。它讓我了解──死亡和愛一樣,與我們密不可分,而那種親密程度讓我們能深度學習。它也讓我了解──一個真老師的單純以及故事的力量,能將我們納入一張彼此相連的網,這張網比那些分裂我們的膚淺事物更為深刻。最後還有,它提醒了我──我們都受邀參加這場盛會。我深深地感謝它邀請我全心投入生命,你也將有相同感受。
說到底,死亡是與未知的親密個人接觸,許多在科學技術下死而復生的人告訴我們,他們所感受到的經驗,讓他們了解生命的目的不是求取富貴、名聲或權力,人生的目的是在智慧中成長,並更懂得如何去愛。如果這是你的目的,那麼《死亡可以教我們什麼》就是給你看的書。
瑞秋.娜奧米.雷曼醫師(Rachel Naomi Remen, M.D.)/《餐桌智慧與爺爺的祝福》(Kitchen Table Wisdom and My Grandfather’s Blessings,暫譯)作者
所有暴風雨都像肚臍一樣,中間有個洞,海鷗能平靜地穿過它飛翔。
──哈洛.威特.賓納(Harold Witter Bynner)
我是醫師,我學到死是生的相反,是生理變化的一種物理事件;我受的訓練是要去「管理死亡」,盡可能地延長生命,不能的話便控制疼痛和受苦。生者的痛最難控制,但遲早,多數人都能因為想到有來世而得到些許安慰,並找到方法繼續前進。因為看過太多臨終或死亡經驗,我和同事對死亡幾乎沒有太多情緒反應,當然也不好奇(對此好奇似乎顯得病態);「死亡可能帶給生者重要意義」這想法也會被認為是古怪的。我們的專業立場以一...
目錄
各界好評推薦
推薦序
前言:死亡具有讓人轉變的力量
第一個邀請:莫待未來
一、通往各種可能性的大門
二、存在同時也在消逝當中
三、希望的成熟
四、一切的核心
第二個邀請:欣然接受一切,不推不拒
五、如是
六、迎向你的苦難
七、愛的療癒
第三個邀請:全心感受經驗
八、不要成為一個角色,要成為一個靈魂
九、馴服內心的批評者
十、奔騰的河流
十一、聽見世界的哭喊
第四個邀請:在過程中找到安歇之地
十二、暴風雨中的寧靜
十三、注意間隙
十四、勇氣地存在著
第五個邀請:培養不知心
十五、記憶喪失的故事
十六、不知最親切
十七、臣服於神聖
跋、向生而死
致謝詞
各界好評推薦
推薦序
前言:死亡具有讓人轉變的力量
第一個邀請:莫待未來
一、通往各種可能性的大門
二、存在同時也在消逝當中
三、希望的成熟
四、一切的核心
第二個邀請:欣然接受一切,不推不拒
五、如是
六、迎向你的苦難
七、愛的療癒
第三個邀請:全心感受經驗
八、不要成為一個角色,要成為一個靈魂
九、馴服內心的批評者
十、奔騰的河流
十一、聽見世界的哭喊
第四個邀請:在過程中找到安歇之地
十二、暴風雨中的寧靜
十三、注意間隙
十四、勇氣地存在著
第五個邀請:培養不知心
十五、記憶...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