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用英文上課?英文老師課堂上只能講英文?小一就要開始學英文?
雙語教育燒進校園,家長們滿頭問號卻只能默默接受?
雙語教育政策推動者陳超明教授,親自為家長解答各種問題,從要不要補英文、如何選擇雙語學校、怎麼和老師溝通、英語檢定考的分析,到豐富多元的雙語閱讀書單。
近年來各縣市及中央單位以雙語教育為重要國家教育政策,教育部研究鬆綁相關法規,也獎勵各大學設立全英語授課學程,並資助各高中設立雙語實驗班,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雙語國中小。英語一定要從小學起嗎?學校教的英語夠嗎?孩子是不是一定要上英語補習才行?
面對雙語教育浪潮來襲,父母們該抱持著什麼心態?要如何為孩子準備?在家裡為孩子打造一個雙語的環境?
家長一定要知道的四件事:
1. 什麼是雙語教育?
雙語教育21世紀歐美及亞太國家的教育主軸之一,可以培養學生的國際溝通能力、多元文化與認知能力。
2. 學校如何實行雙語教育?
在雙語課程中,老師使用英文來教授藝能課程,而是用簡易英文,讓學生在英語互動中,開始敢說英語。
3. 在家如何實行雙語教育?
善用多元的英文學習資源,閱讀繪本書籍,協助孩子強化自然發音,也可以利用學校的雙語雲端教室,與孩子一起共學。
4.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在雙語教育實驗場中勝出?
在孩子越小的時候強化其語言能力,等孩子選擇大學時從基礎學科唸起,研究所則跨領域選擇未來有發展或自己有興趣的學科。未來將有無限可能!
《雙語教育大未來》讓你了解現行的雙語教育,從國小到高中的教育現場實況,它的理念、願景、困境與侷限,教你如何帶領孩子在混亂的雙語教育實驗場中勝出,找到學習的自信與熱情!
本書特色
作者陳超明是英語名師、雙語教授,也是第一線教學者,在全台五個縣市推動從國小到大學的雙語教育。他深入教學現場,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老師的教學困境,家長的煩惱與困惑有全面的了解。
作者以自己兒子的語言學習經驗出發,與讀者分享孩子對中文、英文、母語及第二外語各階段的學習經驗,真實而不浮誇,值得讀者參考。
以QA方式回答家長內心的擔憂,所有關於雙語教育的疑問,在書中都能得到解答。
一針見血點出當前雙語教育的弊病,教導家長如何評估、選擇學校,並提供實用的0-18在家學習方式,為淪為雙語實驗白老鼠的孩子們找出自救之道。
各界讚譽
「自然而然學會兩種語言…」是我們過去熟悉的廣告用語!但如今,我們卻已可擴散在公立學校的教學場域實踐,使雙語浸潤於孩子日常的學習與生活情境中,這是陳超明教授結合學理與實作,一路陪伴第一線學校行政同仁、教學團隊持續對話、滾動修正教學的點滴耕耘成果。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而幫助孩子具備與世界對話和交流的素養能力,更是家長們深切的期盼,但接軌國際與融入科技的雙語教育必須跳脫過去強調背誦單字、文法規則的英語學習框架。超明教授將由雙語教育的定義、學校現場的推動現況、家長協助孩子雙語學習方法等層面的深入敘寫,甚至是其個人教養孩子成功學習三語的經驗分享,來幫助家長們更精確地掌握雙語教育的趨勢與發展,為孩子構築一條開闊、卓越的雙語學習之道!
——林惠萍/桃園市大坑雙語創新學校校長
本書從雙語教育的定義、學校如何實行雙語教育、在家如何實行雙語教育以及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在雙語教育實驗場中勝出,提供完整的概念,讓家長對學校現場的雙語教育有完整的理解。
整體而言,雙語教育在學校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靈活運用英語文、熟悉語用的情境;在家獲得家長的支持,堅持的鼓勵與陪伴,可以讓學習者放心而堅定。身為多年的中學英語文教師,並深入投入雙語教育,我深深感覺:這本書適時推出,具備高度的參考價值!
——陳昫姮/台北市濱江實驗國中校長
陳超明教授的理論與實務,於全台五縣市推動雙語教育獲得印證。今日整理出書,將「做中學」、「鷹架理論」、「不翻譯」、「產生連結」等雙語教育原則分享給全國師長,是台灣推行雙語教育的里程碑,也是後行者墊腳石。
——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推薦人
呂冠緯/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
林惠萍/桃園市大坑雙語創新學校校長
高安邦/前桃園市副市長、教育局長
陳昫姮/台北市濱江實驗國中校長
陳逸隆/高雄市大寮區中庄雙語國小校長
蔡幸伸/雲林縣水燦林雙語國小校長
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
陳超明
致理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前政大外語學院院長,台灣國際人才發展協會理事長。在台東、高雄、新竹、苗栗等地偏鄉學推動「教得少、學得多」,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法,主張「教會取代教完」。並於全台5個縣市推動國小、國中、高中的雙語教育;此外,也協助多所大學進行EMI(全英語授課)計畫。
近十年來,受邀至國內外企業、政府部門進行語言學習、管理與文學等演講,廣受歡迎。在漢聲電台主持廣播節目,曾獲得兩座廣播金鐘獎(最佳節目編撰、最佳文教節目主持人)。著有《雙語教育完整手冊》、《一生必學的英文系列》、《大考英文作文搶分祕笈》、《全球英語系列》等40多本英語學習、文學、管理暢銷書籍。
章節試閱
Chapter 2 雙語教育是台灣孩子的福氣?還是夢魘?
這幾年來各縣市及中央單位以雙語教育為重要國家教育政策。教育部研究鬆綁相關法規,也獎勵各大學設立全英語授(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課學程,並資助各高中設立雙語實驗班,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雙語國中小。英語一定要從小學起嗎?英語真的要成為台灣的強勢語言嗎?
自從執政當局提出台灣將在2030成為雙語國家,以中文及英文為主要國民使用語言,引起不同專家學者及民眾的熱烈討論。不少語言學者提出「語言主體性」的質疑,台灣小孩應該從母語出發,求學階段再以中文為主,不應成為上個世紀英美殖民帝國的遺毒;也有不少民眾及中小學第一線教育者,站在實際執行面來看,使用英語成為教學語言,在有限資源及環境上,不切實際,也是不可能的作法。
.從小學習雙語,已是某種台灣全民共識?
儘管不切實際,台灣父母親讓小孩從小學習英語的風氣(與壓力)從來沒有減少過。
從幼兒園到兒童英語補習班,從學校到職場,英語從來就被視為一項競爭利器。不同階段的入學考試、國家考試或職場需求,英語能力都是一項必要的條件,任何人都不能否定「英語」對其現階段或未來發展的影響。
學英文幾乎成為全民運動,「從小學英文」更是另一項「台灣共識」。然而,一提到是否將「英語」訂為國家的另一個強勢語言,雜音就出現了!很可悲的是,現今社會,似乎只有經濟能力佳的家長,才能給予小孩雙語學習環境,而經濟弱勢或偏遠地區的家庭,只能靠政府?
我們撇開政治立場不談,也不要深究現今政府是否有決心、有能力、有資源推動雙語政策。看看家長及小孩學習面上,思考這個問題:是否要讓小孩從小擁有雙語能力(中文及英文)?雙語教育是正面?負面?
.雙語對認知與未來學習的影響
2016年紐約時報一篇有關雙語文章,引起不少學者及民眾討論,這篇標題〈為何雙語者比較聰明〉,引述近年來雙語學習研究(或多語學習)的積極與正面看法,提出以下雙語者的優勢:雙語經驗改進腦部執行功能,增加注意力集中及處理語言衝突的能力;此外,雙語者認知思考層次提昇,也可以增加記憶力,並對社交能力及文化溝通能力幫助頗大。
然而使用母語以外的英語來學習,沒有任何障礙嗎?非洲肯亞於1963年獨立,除了自己母語外,設立英語為其官方語言,儘管對國際接軌幫助頗大,但第一時間,對於學生學習現場產生不少負面影響:
1、學生參與度下降,老師變成教學的主導。
2、學生邏輯和抽象概念尚未建立,使用母語都很困難理解,何況用英文學習數理科學?學習流於形式。
3、老師素質不夠,學生沒有好的學習環境養成語言能力。
土耳其於1984年推動全面英語授課,反對的教育學者也指出:學生學習英語成效不佳,降低理解內容能力;透過英語學習,學生跟自己的文化與語言產生嚴重的疏離感,甚至帶來自我成就的低落感。
從這些國外的經驗看來,到底使用雙語學習會帶來正面效果,還是學習的夢魘?小孩從小學習兩種語言(非母語,而是外來語言),可能造成學習障礙,還是提昇學習能力?
語言學習有無關鍵期?
無可否認的,我們都希望小孩除了母語(中文及本土語言)外,都擁有很好的外語能力(如英文),然而是否一定要從小學習呢?是否需要政府把它當成第二語言呢?
主張從小學習外語者,提出小孩有語言學習關鍵期(critical period),認為語言學習愈早愈好。然而這項論點,似乎否定了長大學習語言的可能性。不少人是在青少年(如台灣早期學生從國中開始)或是成年後,才開始學習外語,也可以學得很好,如大學法文系、日文系或是德文系學生,大都進入大學後才開始學習,雖然不如母語流利,但是不少人都可以流利使用該外語,可見關鍵期論點有其盲點。
11歲之前的小孩對聲音的敏感及模仿能力強烈,適合學習多種語言。但這並不表示,長大後就無法學好外語。近年來學者提出:語言學習有其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也就是愈小學語言,對於語言接受度及熟悉度,比較快速及容易。不可否認,小孩在認知學習過程中,對於外在刺激(如聲音),基於生存本能,很容易接受外在語言指令,並回應該項指令。不同語言的輸入,對認知學習,都是比較自然且沒有壓力。這樣說來,小孩學語言是否比大人容易、簡單多了?
小孩生活環境單純,學習及成長幾乎是全部生活內容,不像大人有很多生活煩惱及雜事,學習注意力很難集中。此外,小孩對於聲音的敏感及模仿能力,在11歲之前,都非常強烈,適合學習多種語言,當然也包含本土語言。可是,關鍵點在學習強度及學習專注度,而非年紀大小。
其實語言學習對小孩來說,並非一種學習難關,反而是種本能,鼓勵小孩從小說不同語言是最自然不過的。我從小鼓勵兒子講台語、看台語連續劇、跟奶奶說台語,在環境中學會了基本的母語溝通能力。台語能力,並沒有影響在學校以國語為主的數學、社會學科的學習!
英國的語言政策:獨尊英語?
我們再看看以英語為母語的英國,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從國家競爭力、全球化觀點來看,英國人實在沒有必要學習另一種外語;從族群主義的立場來看,掌握英語優勢,才是英國所應該推動的語言政策。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英國教育部門於2002年推出全國語言策略(National Languages Strategy),訂出全國語言學習策略,不僅針對小學、中學、大學,甚至涵蓋社會人士的終身學習,其檢驗年限訂在2010年。
英國小學必須介紹外語學習及文化,要求小學高年級(Key Stage 2)必須學習一個外國語及接觸他國文化,主要以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為主。在進入中學後,繼續加強其外語學習並與未來課程及專業學習結合(雙語教育)。也就是英國認為第二語言政策,才是未來決定全球競爭的一項重要利器。
回到雙語學習的問題上。在教育面上,我們是否要強迫小孩學習雙語呢?從小使用兩種語言學習,會造成學習障礙嗎?愈來愈多的歐洲多語教學研究顯示:小孩子都有學習兩種以上外語的能力。對本國文化的瞭解,反而因為與外國語言文化的衝擊與對話,更能深入的反省及吸收本國或是本族群的文化與語言內涵。啟蒙時期的語言純化或是淨化(單一母語的學習),對於小孩未來多元文化學習並非有利。
.價值選擇:你的語言選擇是什麼?
這牽涉到價值選擇的問題上,也就是語言學習或是使用雙語不僅僅是教育問題(如學習關鍵點)或僅文化或族群認同問題,而是價值選擇的問題:你認為英語是否在小孩教育上扮演重要角色?你的小孩需要會流利使用兩種語言嗎?你希望小孩有多元文化思維嗎?
我的小孩從小學3種外語:小一英文、小三日文、小四阿拉伯文;國語在學校使用,台語在家裡看電視、跟奶奶溝通。這些語言一直跟他到現在要進入職場。他不是外語系學生,而是理工科及商學院出身。我曾經問他:你會把語言搞混嗎?那麼多語言,會造成學習障礙嗎?他疑惑看著我,好像我問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
我一直認為「語言」是我們給小孩最珍貴的禮物,不管是國語能力的強化,本土語言的使用或是英語力的流利溝通,都是開發腦力的一部分。現在不少家長絞盡腦汁,送小孩學英文,希望小孩能夠流利使用英文,無非是看上未來國際競爭不可或缺的那一塊「基本能力」。
很多人質疑,難道現今英語教育不夠嗎?看看50年來的台灣英語教育,在現今教育體制下,英語成為一門「學科」甚至是「考科」,並沒有達到它應該是「工具」的實用功能。
我想對一些反對雙語的人說:小孩多說一種外語,並不會喪失自己的語言與文化;使用雙語,並不表示英語會取代國語,也沒有人要求,台灣的孩子英語要跟國語或本土語言一樣流利。
英語如何成為國人隨手可用的語言,除了國語(中文)外,大家會很自然使用英文,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不管政府的具體措施有無到位,還是只是一種政治口號。但是台灣國民會使用中文、英文兩個語言,甚至更多的語言(母語、外語),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國家教育與文化的前瞻思維,也是一種前瞻的軟體建設!會不會成功,我有諸多懷疑,主要的關鍵點在與決策者的決心與落實。世界各國的多語(或雙語)教育政策,都投下幾百億美元的預算與超過20年以上的持續推動,連每十二年國民教育也納入雙語教育政策,而我們呢?是否成為全民的共識與執政者的決心?
僅管資源不足、價值各有不同,雙語認同者就從自己的小孩做起好了。多會一種語言,就是多開一扇窗戶。使用雙語,不僅是開窗戶,而是多開了一道門,讓我們走出去,也讓外面的人走進來!
Chapter 2 雙語教育是台灣孩子的福氣?還是夢魘?
這幾年來各縣市及中央單位以雙語教育為重要國家教育政策。教育部研究鬆綁相關法規,也獎勵各大學設立全英語授(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課學程,並資助各高中設立雙語實驗班,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雙語國中小。英語一定要從小學起嗎?英語真的要成為台灣的強勢語言嗎?
自從執政當局提出台灣將在2030成為雙語國家,以中文及英文為主要國民使用語言,引起不同專家學者及民眾的熱烈討論。不少語言學者提出「語言主體性」的質疑,台灣小孩應該從母語出發,求學階段再以中文為...
作者序
從我六歲兒子雙語教育的經驗談起
1997 年我去加州柏克萊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研究也教課。當時,機會難得,帶著六歲的兒子租借在舊金山 25 大街一平房。透過舊金山教育局的安排,只懂 26 個字母的兒子去念附近 Lockwood Elementary School,據說是舊金山很好的小學之一。
第一天帶去學校,老師與兒子聊聊,看他的程度,結果他被安排在小一的班級,班上共有 17 位小朋友:1/3 是白人、1/3 是西班牙裔的孩子、1/3 是亞裔的孩子(日本、韓國、大陸),我兒子應該是唯一台灣來的,而且是不會講英文的。
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關心孩子在陌生的外語環境中,如何建構他自己的語言學習模式。回到家,怕他忘了國語,還是教他台灣的國語課本,可是他的四聲卻一直搞不清楚(之後回到台灣,還是搞不清楚)。
.兒子開始聽得懂了!
幾次去學校看他、接他回家,看他跟著其他孩子做動作(take off your coat, and hang it there)、下課時老師說:Put the chair on the desk. 很神奇地他照做了。我問他,如何知道這些事的,他說每次老師這麼說,同學都這樣做,他就跟著做。
我問他:什麼是 chair,他就指著椅子說:“That’s a chair.” 這時候,他才去學校上學不到一個月。中午時,老師告訴我給他 one dollar,可以去 Cafeteria 吃中飯。我很擔心他不知道怎麼去、怎麼點,但是還是給他 one dollar,每次回家,我都很懷疑他是否吃了午餐?他說有啊!中午老師說:“Time for lunch; you may go to the cafeteria.” 他剛開始不懂,另一個韓裔同學就牽著他的手,去 Cafeteria,他看著食物,點了一塊 pizza 及牛奶、一小盤水果,就這樣,兒子跟著我度過了在舊金山的一年小學生活。
五月份,學期最後一次上課的時候,他回家很高興地告訴我,今天全班同學給他鼓掌!我說為什麼?他說:他今天說了一句很長的英文,老師很驚訝、同學都很高興:Eric 會開口說話了!
.神奇的改變!
孩子的外語學習就是這麼神奇,在十個月的不斷輸入及引導,沒有任何人幫他翻譯的情況下,六歲的孩子竟然在學校能夠與老師、同學溝通。他的導師 Mrs. Hills一直告訴我:Eric很聰明,數學、體育、美勞都跟的上,要我不用緊張,雖然他不會說!這樣大量的英語輸入、持續的輸入,雖然僅有短短的十個月,每天幾個小時的英文聽說讀寫(回家還是說國語,我每次要跟他練習英文,他都說:爸爸,這不是你的語言!),他在不經意、不學文法的情況下,開始學會了英文。
回到台灣之後,我延續這種作法,先送他去一個美籍老師的家教班(大約5、6個孩子)去上英文閱讀課,老師就是一直讀故事書,讀給他們聽,也要他們大聲朗讀,一個星期兩次,一次兩個小時。到了小三,有次我把大學學測的作文題目拿給他(題目是;我書房中最珍貴的東西),在一個小時候,他交給我一篇300字的文章,雖然有些小小的錯誤,但是用詞遣字及文法句型變化,都令我驚艷,比我當時在批改的大學學測高中生的作文寫的還好!我問他,你怎麼知道如何寫的?他說:很多故事書都有類似的句子,我就寫上去了。我說你怎麼知道: I am happy about my ____. 而不是 I are happy. 他說:“我這一輩子只讀過 I am 從來沒有看過 I are.
.雙語思考的不同!
三年級有一次班親會,我去政大附小的教室一看,遠遠就認出兒子掛在哪裡的畫,構圖及色彩都跟其他孩子不一樣,老師也很驚訝!接著從三年級開始,我就請我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學生來家裡教兒子閱讀,以英語教閱讀,完全不用中文翻譯,閱讀不同的書籍(從故事書到科普、體育及音樂),一直持續到高中三年級,大學考試的前一週!(當然,中間我又加了日文、阿拉伯文的學習,他也沒有排斥,也是同樣的方法,大量閱讀、不翻譯!日文及阿拉伯文老師都是來自該國的交換生,中文也不怎麼好,也很難翻譯!)
孩子在這種雙語(或多語)環境下學習,沒有學文法、沒有中文翻譯,一週大約2小時,漸漸地、沒有壓力下地,掌握了外語!進入大學,他的英語能力大概應付全英語授課都沒有問題,他的入學考試英文也都沒有問題(國中會考英文滿分、大學指考英文只錯一題閱讀測驗),我也很少看到他拿起學校的英語課本在研習,大都看到他在看英文小說Hunger Games或看網路NBA的球評解說,他一直嫌台灣的球評說的不好,只能聽國外的英文球評!
跟著兒子這十多年來的成長,期間,我也閱讀不少國外的英語習得學術研究與案例,感受到過去20年來,歐美國家大量推動雙語(或多語)教育,指出對孩子認知能力、記憶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啟發,也發現之前我兒子學習語言的方式(與台灣傳統背單字+文法翻譯的模式完全不同),完全呼應了雙語教育的基本精神,從美國舊金山小學的沉浸式學科學習到回台灣之後的大量有意義輸入及輸出,成就孩子堅強的外語能力!雙語教育研究的一些理論與實務,浮現在我腦子裡面,也印證我兒子在這段學習過程中的經驗。
.從台東到高雄的雙語路
2009年黃健庭當選台東縣長,隔年透過多益邵作俊董事長的介紹,我進入台東的英語教育現場,融合我兒子學習英語成功的經驗與新加坡的教育理念(教得少、學得多Teach Less, Learn More),開啟台東的英語教育改革與實驗,從偏鄉做起!
在幾年的實驗後,台東偏鄉孩子的英文學習得到很大的正面回饋:學生很喜歡上英文課,而且不靠補習,學生學會了!幾年後,我向黃縣長提及在偏鄉推動「雙語教育」,黃縣長邀請了偏遠的8個學校校長來聽我簡報,並提出工作方向及策略作法,在縣長下任的前一年,我們向國發會提出5000萬元的國際化計畫,其中涵蓋4個學校的雙語教育,計畫通過了,可惜縣長也面臨任期到了。計畫並沒有完全實現,當然當時經費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之後,在台南市推動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政策,當時的許和均副市長跟我討論策略,我也順便提出雙語教育的重要性,之後台南市也開始規劃。
真正落實我的雙語教育理念與實際作法,大概是在一次偶然機會與當時高雄市教育局長范巽綠局長提出構想,馬上當年我們找了四個國小,正式成立雙語國小,採取國際學校作法,每個年級1/3課程以全英語授課 (EMI),重點放在生活藝能健體課程上,那是2018年的時候,我們成了台灣四個雙語國小(1/3課程以EMI 模式進行)。之後在桃園市,在鄭文燦市長及高安邦局長的支持下,我們開辦了7個雙語國小、兩個雙語國中;這個計畫也延伸到了雲林縣,我們也開辦了三個國小、三個國中的雙語教育!
確立雙語的教學模式與原則:EMI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英語做為教學語言)
EMI模式採用歐美雙語學校的理論與實際經驗,並融合了我在美國舊金山那段兒子小學的雙語經驗,建立了幾個雙語教育原則:
1. 以學科素養為導向:不是英語課,而是學科課程!
2. 做中學:從經驗中學習、從動手做開始,才能內化知識、能力,才能學會語言。
3. 鷹架理論:透過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建立鷹架,讓學生好好學習。
4. 控制語言:使用學生聽得懂的語言,配合肢體動作及視覺輔助。
5. 不翻譯:不透過中文,而是直接以英文去理解,而且絕對不能中英文夾雜,也沒有所謂講中文或講英文的比例問題。以英文思考,不經過中文!
6. 讓學生產生連結、喜歡上課:設計活動及任務,有趣地把知識與能力傳授給學生。
7. 教室管理:注意個別學生差異,讓每個學生都很忙著學習!
8. 分組學習、座位安排:不再是排排坐的形式,而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座位安排法,也透過分組學習,利用多元智慧,讓每個學生利用他的優勢來學習。
以上8項原則,完全從理論與實務中,獲得印證。在經過5年的實踐與教育現場運作,我們得到非常好的成果:學生喜歡上這些英文上課的生活藝能體育課程、學生能夠以英文跟老師溝通、學生覺得英文是一種生活溝通的工具、不是死板的學科記憶!
在這本給家長的雙語教育藍圖中,我也希望家長能夠了解雙語教育對孩子啟蒙的重要性,也分享如何好好在雙語教育道路上走的穩。當然各地資源有限,教育單位觀念不同,可能會扭曲雙語教育的本意或弄出一些荒腔走板的作法。我們也不忍苛責這些教育單位,但是,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夠給予教育者及家長一些雙語教育的真意及該有的正當態度!
從我六歲兒子雙語教育的經驗談起
1997 年我去加州柏克萊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研究也教課。當時,機會難得,帶著六歲的兒子租借在舊金山 25 大街一平房。透過舊金山教育局的安排,只懂 26 個字母的兒子去念附近 Lockwood Elementary School,據說是舊金山很好的小學之一。
第一天帶去學校,老師與兒子聊聊,看他的程度,結果他被安排在小一的班級,班上共有 17 位小朋友:1/3 是白人、1/3 是西班牙裔的孩子、1/3 是亞裔的孩子(日本、韓國、大陸),我兒子應該是唯一台灣來的,而且是不會講英文的。
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關心孩子在陌生的...
目錄
前言:從我六歲兒子雙語教育的經驗談起
Part 1 什麼是雙語教育?
1 雙語教育是 21 世紀台灣及世界的教育趨勢!
2 雙語教育是台灣孩子的福氣?還是夢魘?
3 雙語教育五花八門,家長如何檢視真正的內涵?
4 台灣雙語教育成功的關鍵在哪裡?
5 雙語授課的學校,從國小到大學。孩子得到什麼?失去什麼?
6 雙語教育會抹殺母語教育嗎?孩子會出現自我認同問題嗎?
Part 2 學校如何實行雙語教育?
7 孩子進入雙語國小,如何幫助孩子適應?
8 在國中、高中實施雙語教育好嗎?如何應付學科考試?
9 高中雙語課可以幫助孩子進頂尖大學嗎?
10 走入雙語教室,看看孩子的學習與喜悅!
11 除了學中文、英文,還可以學什麼?
12 雙語帶給孩子什麼樣的文化衝擊?
13 哪些課程適合用全英語上課?
14 孩子準備好進入台灣全英語授課(EMI)大學嗎?
Part 3 在家如何實行雙語教育?
15 孩子進入雙語教育學校,你焦慮嗎?
16 我的孩子英語不好,怎麼上雙語學校?
17 很多雙語教育學校名不符實,別被招牌、政治口號騙了!
18 如何選擇補習班?需要進美語補習班或雙語補習班嗎?
19 我的孩子需要什麼英語能力?
20 英語線上教學好嗎?
21 進入雙語學校,如何與老師溝通?
22 如何協助孩子度過雙語教育的障礙?
Part 4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在雙語教育實驗場中勝出?
23 我的孩子從小學三語:英語、日語、阿拉伯語!
24 孩子掌握了雙語,未來能念什麼科系?
25 對英語沒興趣的孩子,如何提昇他的成就感?
26 英語檢定考試可以取代入學考試嗎?
附錄一 我兒子的多語文學習歷程
附錄二 0-18 歲在家雙語自學進度表
附錄三 雙語書單及網路教材資源
前言:從我六歲兒子雙語教育的經驗談起
Part 1 什麼是雙語教育?
1 雙語教育是 21 世紀台灣及世界的教育趨勢!
2 雙語教育是台灣孩子的福氣?還是夢魘?
3 雙語教育五花八門,家長如何檢視真正的內涵?
4 台灣雙語教育成功的關鍵在哪裡?
5 雙語授課的學校,從國小到大學。孩子得到什麼?失去什麼?
6 雙語教育會抹殺母語教育嗎?孩子會出現自我認同問題嗎?
Part 2 學校如何實行雙語教育?
7 孩子進入雙語國小,如何幫助孩子適應?
8 在國中、高中實施雙語教育好嗎?如何應付學科考試?
9 高中雙語課可以幫助...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