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蕭蕭返回家鄉彰化社頭,寫出對土地、家鄉、親人、友朋的情懷。本書以精準的文字書寫有情天地,有社頭的人文關懷、山腳路的童年生活與歷史變遷、八卦山脈的旅遊景觀、產業狀況等。並介紹鄰近的員林、花壇、大村、田中、二水、田尾幾個鄉鎮的特產及景點。
約在六○年代,社頭染織業發達,盛產絲襪為全台之冠,傾銷全世界,而獲「襪子王國」雅譽。現在,當地盛名的農產品有巴勒、龍眼、稻米、蔬菜等。
除了產業之外,社頭有幾處蕭姓的人文景觀和劉姓宗祠,分別供蕭、劉兩姓氏子孫祭祀及追遠。而清水岩風景區及長青自行車步道、月眉池……等名勝,在蕭蕭的筆下有聲、有色的呈現出來。
讀本書,領略大地之美,人情淳厚,在風光明媚中,感受人生的詩意與風情,優遊自得。
作者簡介:
本名蕭水順,輔仁大學國文系畢業,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現任明道管理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長期關注台灣現代詩發展的現代詩創作人、教育工作者、評論家,著有詩集《緣無緣》、《雲邊書》、《凝神》;散文集《來時路》、《太陽神的女兒》、《與白雲同心》、《放一座山在心中》;學術論文《現代詩學》、《台灣新詩美學》等。以《太陽神的女兒》散文集獲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2006-11-22 廣播 >> 警廣蔡瑋堯「YoYo Live秀」 >> 推薦《放一座山在心中》
2006-11-16 網路 >> 聯合新聞網‧新書鮮讀 >> 推薦《放一座山在心中》
2006-11-04 報紙 >> 《中國時報》開卷 >> 推薦《放一座山在心中》
得獎紀錄: 2006-11-22 廣播 >> 警廣蔡瑋堯「YoYo Live秀」 >> 推薦《放一座山在心中》
2006-11-16 網路 >> 聯合新聞網‧新書鮮讀 >> 推薦《放一座山在心中》
2006-11-04 報紙 >> 《中國時報》開卷 >> 推薦《放一座山在心中》
章節試閱
月眉池的十三條護龍
……綠色環繞的八卦山麓,三進正身,十三條護龍或十六條護龍的典型閩南建築,反映了歷史行進間文化的變貌,見證著族群與生存空間的對應方式與適應能力。社頭月眉池畔,團圓堂前,值得我們做多層次的文化省思,想像那一條一條的護龍到底如何添增?
社頭,蕭是第一大姓,「社頭蕭一半」的戲謔語,其實有其真實面的支撐。蕭,占社頭總人口四成以上,「社頭鄉公所」、「社頭鄉農會」從鄉長、理事長、總幹事以下,幾乎都是蕭姓的天下,所以有「蕭公所」、「蕭農會」的戲稱。
社頭的第二大姓則是「劉姓」。小時候,常聽我爸爸說:「劉仔是蕭仔的隔壁。」聽起來有一點親切,以「湳雅」地區而言,南邊靠石頭公、朝興地區的湳雅人,姓蕭;北邊靠崎仔腳地區,姓劉。東西向的新雅路,連接「新厝」和「湳雅」。西邊員集路上的「新厝」是劉家的新屋,東邊山腳路上的「湳雅」有一座月眉池「團圓堂」,是三進十三條護龍的大型三合院,「團圓堂」北面是崎仔腳,還有一座十六條護龍的「寧遠堂」,這兩座宅院都是劉家的產業。可以說,整條新雅路就是連接劉姓家族的一條鄉路,以兵法來說,透過新雅路,進可以經由員集路攻向工商都市,退可以回到山腳路八卦山麓,耕田墾山,這樣的形勢,以「工」字形來解說最易明白,新雅路是中間那一豎,向前可以行進上面那一橫(員集路),那是通往社頭街市、員林鎮上的大道,或者固守下面那一橫(山腳路),那是以農立家,永遠不變的生存原則。
不過,一般都從歷史變遷的角度來解說這個現象。他們認為「團圓堂」、「寧遠堂」這樣的住宅建築群,是因為劉氏祖先在清朝康熙中葉年間來自福建漳州,客家族群在閩台地區稍居弱勢,所以避居山麓邊,蓋房子都以背山(八卦山)、面水(八堡圳)的局勢做配置,四周並栽種多層竹圍,形成一個家族聚落的庇護網。這樣的建築群,規模小一點的,還有七、八個聚落,都在湳雅、崎仔腳附近,似乎也都在訴說庇護家族的重要。
判定劉氏家族是河洛人,還是客家人,從其建築遺蹟,可以見出端倪。一般河洛人的住宅,「天公爐」會掛在廳堂內屋梁上,懸空不落地;客家的天公爐則置於廳堂外,設置神龕。奇怪的是,團圓堂內懸有天公爐,但外埕的圍牆上也設有天公爐,所以很難判斷究竟是閩人或客家習俗。不過,不曾有河洛人將天公爐設在圍牆上,從這個現象或許可以反證劉氏家族是客家人。其次,河洛人習慣將神明供奉在廳堂正中央,面對神明的左側才供奉祖先牌位,客家人則將祖先牌位供奉在供桌正中央。團圓堂內,供桌中央正是供奉劉氏祖先牌位,這種客家特有的祭祀習俗,應該是一種有力的證明。第三,新厝、枋橋頭附近有一座「鎮安宮」(橋頭村員集路三段四一三號),主祀三山國王,三山國王原是客家人傳統的神祇,主要是祭祀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客家人開墾、居住的地方,就必定會有「三山國王」廟,這是客家原鄉特色。雖然現在祭拜三山國王的信徒,不限於客家人,但推其原始信仰還是來自廣東潮州人的習俗。最後一項,閩南民宅,護龍長度不會超過正身(正身是指設有廳堂的那一排,一般是五間房),但傳統客家建築為了防禦敵人入侵,通常會將護龍房間數加多,如團圓堂第二排護龍的長度是正身的三、四倍,這大約也是客家人維護先祖牌位的措施。
但是,湳雅地區的劉氏家族真是客家人嗎?我有許多員林中學的劉姓同學,他們就住在湳雅、崎仔腳、新厝這些聚落附近,跟我們一樣說流利的河洛話哩!
據說,三合院的正身與護龍,閩南式建築是相連在一起的。客家建築則在正身與護龍之間,留有一條「子孫巷」,可以讓長輩陪小孩子在此玩耍,便於一面做家事,一面看顧孩子。如果這是真的,一成不變的,準確的,那我也可能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是所謂的「河洛客」(表面上是河洛人,實際裡是客家人)?因為我們老家,正身與兩邊護龍之間,都有巷子,我們總是一溜煙就從前埕跑到後埕,抱抱那棵大芒果樹。
時間過去那麼久了,閩客恩怨都已淡成秋日的輕煙了!或許說說風水,當做茶餘飯後的談助,人生會多一些情趣。有人說,「團圓堂」是「土虱穴」,所以堂前挖出月眉形大水池供牠們優游,護龍間有排水溝利其往來。「寧遠堂」則是「毛蟹穴」,所以護龍房子相連為「相揹厝」,好像毛蟹的兩個大螯、八隻小腳,往外伸張。信不信呢?由你觀省。「湳雅」的地名,是由「湳仔」美化而來,「湳仔」的台語意思是「沼澤地」,所以,土虱、毛蟹的傳說,似乎有那麼一點根據。但,建築學家認為,當初建築房子需要大量的土角,所以在屋前挖地取材,形成池塘,這池塘既可以儲水、養魚,還有防火、禦敵的功能,說奇道玄的人則相信聚氣、聚財之說。公婆都有理,不如,各信其所信,皆大歡喜。
綠色環繞的八卦山麓,三進正身,十三條護龍或十六條護龍的典型閩南建築,反映了歷史行進間文化的變貌,見證著族群與生存空間的對應方式與適應能力。社頭月眉池畔,團圓堂前,值得我們做多層次的文化省思,想像那一條一條的護龍到底如何添增?
水中取石且呵石生水的人
古老的寶物要從古老的傳說開始說起。也不知是多久以前的故事了,總是進京赴考的學子,總是粗心造成的錯誤,總是還好有位賢淑的母親,故事總是這樣。不同的是,這是有關二水螺溪硯的故事,有些溫馨,值得傳述。這位二水出身的學子赴京城考試,筆、墨、硯、紙,文房四寶的硬體設備帶了齊全,卻忘了將靈魂之物──水帶進考場,好在,母親為他準備的是「螺溪硯」,他輕輕以口向硯呵氣,螺溪硯石有了深濃的色澤,有了潤澤的水氣,有了微細的水分子,有了可以磨墨的水珠,這就是螺溪硯的神奇。鋪平紙張,研好墨,他寫下第一句:「古老的寶物要從古老的傳說開始說起。」
記得詩人周夢蝶的詩句:「誰能在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我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誰能在水中取石且呵石生水」。二水鄉員集路四段已經形成一條硯雕工藝觀光街,他們都是在水中取石的人,他們取的都是螺溪裡的硯石,都可能呵石生水。其中成就最特殊的有兩位,一位是老師傅謝苗,曾得到教育部「薪傳獎」;另一位是中壯一代的藝術家董坐,兩度得到文建會「文馨獎」(一九九八,二○○○)。就中,董坐繼承父志,在一九九二年成立「董坐石硯藝術館」,蒐集、展示、傳襲硯雕藝術。因此,到了二水,不到「董坐石硯藝術館」坐坐,賞玩硯雕藝術,不能算是到了二水。
占地一百坪,分為兩層樓使用的「董坐石硯藝術館」,就在員集路四段「地下道」北端的出口處東側,如果是由斗六沿彰雲大橋北上,進入地下道後,車速放緩,出口靠右就是館址所在;如果是由員林南下,過了田中,看見地下道必須停下來從右側迴轉(岔路左側進入地下道直進斗六,右側順著員集路轉入二水市區),這時往東側望去,就看到紅色二樓建築物,那就是「董坐石硯藝術館」。藝術館一樓展售一般螺溪石硯台及奇石、雅石,後側是董先生七十坪的工作室,堆放他「水中取石」的成果。二樓展示董坐先生自己的硯雕作品,件件珍奇,每一刀都是獨運的匠心,每一座都述說著心靈的一次吶喊,或許也可能有「呵石生水」的奇蹟。
董坐,世居二水鄉,自幼即隨著硯雕名家的父親董壬申先生(一九○七∼一九八四)學習,個性堅毅,能自我揣摩,研思,四十多年硯雕技巧時有創新。從他臉上、手上的肌理,可以看出生命的執著;從他眼神的靜定,可以知道滾滾濁水溪不能使他揀選螺溪硯的心驚慌,滾滾生命洪流的眾生現象卻會在他的銼刀下一一呈現。一般的硯雕師傅會在石材上鑿刻龍、魚、牛、龜、蛙等近水的生物,吉瑞的徵兆,董坐卻以生命的本質加以思考,不只追求形態的逼真,還要透過大地的現象,尋覓生的哲學,活的美學,這種硯雕藝術的發揚,最是珍貴。
二水觀光,其實也可以添加「採石之樂」,日人藤山雷太的《台灣遊記》曾描寫這種樂趣:「愛好者要獲色優質良的螺溪石,必須花費一番苦心,而後樂在其中。其過程有如釣魚,原石採集,似持竿垂釣;琢磨雕鑿,似得魚之煎煮炒炸;鑑賞成硯,似品嘗美味佳餚。」「鎮日徬徨於沙礫之間,全身汗如雨濕,日曬如焦,偶得原石,即背負之,如得甘泉焉。」不過,金砂、銀砂、水波紋這種罕見的硯石,大多沉埋在很深的溪底,如果不是雅好石頭的人,可能要選擇大雨之後的日子,在溪畔碰碰運氣吧!
如何在濁水溪畔選取真正的螺溪石?從螺溪硯的傳說故事中,其實可以得到啟發。董坐認為:應該選擇大雨之後、日初之時,趁霧氣未散,檢視石頭表面,已經燥乾的就是普通溪石,石材質地仍濕潤的,才是好的硯石。或者,拿刀子刮石頭,不論何種石色,如果呈現的是潔白的石粉,拇指與食指再輕輕揉搓石粉,感覺細滑,這可能就是好石材。
為什麼叫做「螺溪石」?是因為濁水溪水流湍急,常出現渦漩,恍如螺殼旋紋,所以舊名「螺溪」。螺溪從二水一分為二,稱為「東螺溪」、「西螺溪」,從這裡挑揀的硯石,就稱為「螺溪石」。董坐工作室裡存有許多灰褐、墨黑、靛青、黛綠、棗紅、暗紫各種不同色澤的螺溪石,這是他們夫妻兩人日出之前完成的功課。他們要挑選石質溫潤的,光澤細緻的,才能貯水久而不乾,發墨易而不澀。
其次,如何辨別好硯台?董先生指出:首先是觸覺,天然的石頭是涼的,石硯摸起來當然應該是涼的,溫潤的;其次是視覺,石硯有石頭自然的紋理、色澤,假硯則可能染蠟增加光澤;第三是嗅覺,真石不怕火燒,假硯台可能利用塑膠灌模,添加碎石,用火一燒,會有塑膠臭味;第四,以刀子刮硯台,石硯粉末紛飛,假硯台是以塑膠灌模,會出現刨鉛筆時捲曲而出的那種木屑物。最後,回到螺溪硯的傳說故事,螺溪硯呵石可以生水,因此,對著硯台輕呵一口氣,如有潮潤感,當是好硯石。
「彰化南四十里有溪焉,源出內山,由水沙連下分四支,最北為東螺溪,溪產異石,可裁為硯,色青而元,質潤而栗。有金砂、銀砂、水波紋各種,亞於端溪之石。然多雜於沙礫之中,匿於泥塗之內,非明而擇之不能見,一若披沙而揀金者。噫!天之生是石也,不知幾百於茲矣。」「然吾聞是溪之源,數百里而遙,既真知所出自,又分為數支,如此而埋沒者,何可勝數!茲擇所最幸者,由是使石工雕琢之,進而觀國之光不難也。」清朝嘉慶年間,舉人楊啟元的〈東螺溪硯石記〉開啟了螺溪硯的傳奇,說的是石的「色青而元(玄),質潤而栗」。但是,如果再進一步思考是什麼使溪石質潤而栗,可以積水多日不乾,應該是濁水溪的水渾濁,密度高,要進入石頭裡不容易,千年萬年之後,滋潤既久,石頭的質地又細密,濁水在石頭裡面也就可以千年萬年,自然積水不乾涸。這是水與石,極軟與極硬,千年萬年的愛戀所造成,我們能不仔細賞玩、見證嗎?
返鄉四唱
彰化寫詩的年輕朋友王宗仁、李長青知道我返鄉任教,聯袂到學校來看我,我帶他們參觀蠡澤湖,蠡澤湖的小船,蠡澤湖的白鷺鷥,蠡澤湖旁開闊的草坪,還在歐式小木屋裡翻閱了一些我收藏的新詩集。
之後,我帶他們參觀田尾公路花園,選擇了一家名為「將園」的園藝中心用餐。「將」者大也,後面有著開闊的園林,符合將字的意義,前方造景藝術傑出,人造水流自然浩蕩,不是一般涓涓細流小家子氣能夠與之匹敵。這種開闊的感覺,無邊無際的想望,其實就是從小我對彰化家鄉的永恆記憶。
就在前往將園途中,彰化縣文化局的黃小姐剛好打電話給我,期望我能寫四首返鄉小詩,作為文化局應用在工藝器物上的補白。這時,我還浸淫在返鄉的幸福感中,徜徉在心靈完全舒展的寬廣場域裡,一口就答應了。
曾經浸潤我裸體的青春
曾經洗滌我十七歲受傷的靈魂
我尋找的那鄉音
那夢,都在
──都在南風中毫髮未損
返鄉的第一個感覺,其實是重聞鄉音的喜悅,老朋友相互探望,言談裡的人物、地名,總是那麼熟悉、親切,甚至於夢寐中常常出現的田野、溪流,雖然有些改易,總還是在我們熟悉的地方,一樣開闊,一樣可以讓我們的心靈無限舒放。
走踏千萬遍的鄉野田埂
睡夢中熟悉的呼喚聲
貪戀的南路鷹飆高的身影
為什麼都在一粒飯香裡
讓我滴下淚滴?
有人說,近鄉情怯,我則是有「易感」的激動,走在田埂上,聞到的不論是清香或糞臭,總有眼眶潤濕的感覺。一大早斑鳩的叫聲,黃昏時灰面鷲的身影,我都有「我認識牠、我記得牠」的興奮,很想告訴誰,這是我熟悉的事物。可是又有誰真能認得我言語中的那份激動?
穩穩的八卦山穩穩鎮坐著大佛
穩穩的大佛
穩穩鎮坐在我們心頭
三十七,四十七,五十七年了
花香、稻息,依然隱隱約約吹送芬芳瓜果
彰化人心中永遠相同的「鄉」,其實是八卦山與大佛,因此在這首小詩中,我以大佛穩坐心中代表鄉愁的永恆,而以花香、稻息、芬芳瓜果,代表農業彰化的永遠馨香,家鄉記憶的永遠馨香。
我在撿拾我留在草葉的露珠
我在巧遇我留在甘蔗田那一群鳴雀
我還在辨識 我留在天邊的雲和樹
你在哪一個小山崙
等待重逢的喜悅?
最後我以返鄉的幸福感,號召更多的人也能嚐受返鄉的喜悅,重逢知己,重逢舊交,就是人生絕大的幸福。這首詩顯示了空間的秩序感,從極近的身邊露珠,到遠處的鳴雀,天邊的雲和樹,都充滿著重逢的喜悅。你呢?歸期定在何時?何時享受重逢的幸福?
月眉池的十三條護龍……綠色環繞的八卦山麓,三進正身,十三條護龍或十六條護龍的典型閩南建築,反映了歷史行進間文化的變貌,見證著族群與生存空間的對應方式與適應能力。社頭月眉池畔,團圓堂前,值得我們做多層次的文化省思,想像那一條一條的護龍到底如何添增?社頭,蕭是第一大姓,「社頭蕭一半」的戲謔語,其實有其真實面的支撐。蕭,占社頭總人口四成以上,「社頭鄉公所」、「社頭鄉農會」從鄉長、理事長、總幹事以下,幾乎都是蕭姓的天下,所以有「蕭公所」、「蕭農會」的戲稱。社頭的第二大姓則是「劉姓」。小時候,常聽我爸爸說...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