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聚居的城市,不再為了人群而存在
於是空間與人皆無所適從「美國建築界最直言不諱的良心」邁克爾.索金,犀利剖析當代都市亂象的跨時代經典
生活在都市裡,你是否曾覺得想歇歇腳步卻無處可坐?是否曾舊地重遊卻因光鮮亮麗的街景喚不起回憶而寂寞?是否曾想和他人說話卻又隱隱心生恐懼?
城市原本是人自然聚居之處,為什麼演變至今卻讓身處其中的人感受到無比壓力、徬徨孤獨?這樣的情緒,許多人都曾感受到,卻難以言說、無所適從。箇中原因,其實早在一九九○年代,就有美國著名建築評論家、都市計畫專家邁克爾.索金直指核心。他銳眼看破欣欣向榮的都市霓虹背後,城市變得名存實亡,率先提醒「虛空都市」對於人們的影響無孔不入,掏空情感、記憶、交流卻讓人不自覺。本書出版後,制衡了美國對於都市的盲目樂觀,也成為建築都市領域理解當代空間結構的必讀經典。
城市作為人群匯集之處,曾是活力十足、自由開放的所在,給人機會多、人流多、生活活力十足的印象,因而顯得自由開放。但曾幾何時,現今都市的新面貌,已和過去大不相同。現代的城市已變得如同主題樂園,安全與愉悅的假象,掩蓋了背後的壓制、剝削與不平等。在資本主義、土地私有、防衛心態以及科技的催化下,城市已逐漸變得封閉、排他、貧富差距劇烈,都市空間將人們分群,依照階級、種族、資產把人放在「合宜」的位置,以物質欲望的滿足與渴望,取代原本聚落內公共空間所能提供的交流與擾動。建築與地景逐漸和當地斷開脈絡,以「複製貼上」的各種場所仿造出意義流失的空間,人們便難以對環境懷抱感情與回憶。可以往來相遇的公共空間也減少,造成人與人越來越遙遠陌生,孤獨感如影隨形。
這個現象無所不在,人們眼前所見的設施(天橋、地下道、購物中心)和地域(曼哈頓的「歷史老街」、矽谷的科技園區、迪士尼樂園),都可以見到當今建築隔離了人、拔除了歷史文化脈絡的情況。人們生活在這個地方感消失的環境,便容易感受不到歸屬。如此一來,縱使生活環境所見繽紛亮麗,所聽熱鬧悅耳,裡頭物資一應俱全,但最終當信任與接觸都消失,我們就變得難以和他人相處,也難以和自己相處,在失根的城市,成了失根的人。
索金召集了美國、加拿大都市學界中極具代表性的幾位學者,在明確清晰的概念框架下剖析美國和加拿大的案例,分析闡明公共空間的消弭影響了居民人際互動的能力,而各種都市可見的設施和光鮮亮麗的場域又是如何消滅了公共空間。如今本書示警的現象早已不局限於美加,已隨著商業模式與資訊科技,傳播到全世界的無數角落。末世警鐘已響,雖然在當代都市如同主題樂園一般光鮮亮麗的街景下,假像城市那股隱微作動的力量並不容易辨識出來,但唯有辨識,才是抵抗的第一步。
作者簡介:
邁克爾.索金Michael Sorkin
著名建築師、作家、建築評論家、都市計畫學者。1948年出生於華盛頓特區,1974年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並於1980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之後,從事建築與都市的規畫、分析和設計,並先後任教於古柏聯盟、南加州建築學院、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市立學院,希望以建築教育激起社會改變。
索金最負盛名也最具影響力的事業是建築評論,比起大型報刊或瞄準菁英讀者的書報,他更偏好在當地草根、靈活而具挑戰性的刊物媒體喉舌,以深入的洞察、強烈的社會關懷和尖銳的幽默,挑戰掌控地景的資本主義和占據空間的權力與意識形態。
他在《村聲》週報(Village Voice)撰寫建築評論長達十年,也在《Architectural Record》、《The Nation》、紐約時報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喚醒人們對於永續利用、公共場域、空間正義的關注,因此贏得「美國建築界最直言不諱的良心」美譽。
著有《Twenty Minutes in Manhattan》、《The Exquisite Corpse》等書。2019獲美國建築師學會頒贈「合作成就獎」。
譯者簡介:
台大外文系、社會系雙學士,台大城鄉所碩士。曾在古蹟、溼地、山林和海島從事社區營造、藝術策展及環境守護工作,與文史、空間、生態有關的事都想了解,相信城市的偉大來自其包容小眾的能力。譯作散見於環境、文化、城鄉、藝術領域,譯有《偉大的好所在:家與辦公室以外的第三場所》、《編織聖草》、《三千分之一的森林》、《超額徵收》等。
譯稿賜教:yenju.translator@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志弘/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主任
吳玉成/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李清志/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林柏陽/境衍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彭揚凱/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建築師
──聯袂推薦
對於都市情境逐漸惡化的情況,這些睿智且憤怒得再正當也不過的文章是我所知道的最佳介紹文。這些剖析文章時而闡明清晰,時而令人心驚膽戰,不會用什麼美好結局來讓你覺得寬慰。本書是城市分析的《銀翼殺手》、懸在窗台盡頭的銳利長劍,也是對已然終結的未來的解剖——除非每個愛城市的人都讀了這本書。──托德.季特林,《給青年行動者的信》作者
本書是對視覺形象和權力的嚴厲指責。它展示了美國景觀被顛倒過來的現象:所有地方都相同的信念,我們在不斷運動中前進,我們在建築環境中尋找權威和真實性的努力最終排斥了其他人,並投入了一個視覺主題。 ──雪倫.朱津,《權力地景:從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作者
本書生動地描繪了今天美國各種被操控但非常真實的地方,本書是個典範,展現了文化素養豐富、批判力強和對於歷史充滿熱忱的寫作該長成什麼樣子。──Gwendolyn Wright,《Building the Dream: A Social History of Housing in America》作者
名人推薦:王志弘/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主任
吳玉成/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李清志/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林柏陽/境衍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彭揚凱/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建築師
──聯袂推薦
對於都市情境逐漸惡化的情況,這些睿智且憤怒得再正當也不過的文章是我所知道的最佳介紹文。這些剖析文章時而闡明清晰,時而令人心驚膽戰,不會用什麼美好結局來讓你覺得寬慰。本書是城市分析的《銀翼殺手》、懸在...
章節試閱
華特.瑞斯頓(Walter Wriston)憑著一位知名「宇宙之王」(Master of the Universe) 的精準預測,近來宣稱:「八〇〇免付費電話和一張塑膠片,已經讓時間和空間變得無足輕重。」瑞斯頓應該有自知之明。身為花旗集團(Citicorp)前總裁,他是電子時代不折不扣的奧斯曼男爵(Baron Haussmann) ,把全球經濟操縱於股掌之間,犁出一條條金融大道。
上面的比喻可不是隨口說說:瑞斯頓的說法觸及了都市風格(urbanity)的基本問題。電腦、信用卡、電話、傳真和其他即時性的人為連結工具,正快速掏空歷史悠久的地緣政治,也就是黏著起都市的水泥。的確,一個全新的城市正在近年來興起:城市不再與場所(place)緊密連結。
這類脫離地理意義的城市,在美國尤其常見。你會看到一區區的摩天大樓從州際公路旁被鐵絲網包圍的田地裡長出來;看到靠全國連鎖百貨公司撐腰的大型購物商場,周邊停滿一堆汽車;看到門禁森嚴的天井式濱海飯店幾乎如出一轍;看到「歷史薰陶」卻長得差不多的縉紳化街區跟市集;看到無數散落各地的新郊區蔓延開來,卻沒有核心城市;看到從紐澤西州的錫考克斯鎮(Secaucus),到加州的西米谷市(Simi Valley)的上億個屋頂天線;看到一大群衛星信號接收器都瞄準同樣的地球同步衛星光點,準備照單全收乙太網路傳送來脫口秀主持人阿塞尼奧或《天龍特攻隊》(A-Team)的內容。
事實上,這座城市的結構本身就很像一台電視。電視的重頭戲就是卡接(cut),也就是播出片段之間怎麼被省略簡化,才能讓肥皂劇跳到紀實電視劇再跳到廣告口號,都能接得天衣無縫。電視的「意圖」就是要除去這些片段之間的差異,讓這整個傳播網裡所有元素的重要性都差不多,如此一來,電視節目每天所製造出的無限排列組合才有「意義」可言。新城市同樣也抹殺了個體間的特殊性,偏好連續均質的都市空間,一種無限延伸的概念結構。這個抹除的過程備受關注。在一九五〇和一九六〇年代,開始有人對「都市蔓延」(urban sprawl)和「大都市帶」(megalopolis)現象提出警告,也就是美國東北部沿海地區,都會區不斷向外擴張,單個城市變成了整個區域。最近也發現,所謂「郊區城市」(suburban cities)在大都市帶的外圍大量出現。在這片廣大、幾近無差別的地域中──從維吉尼亞州的費爾法克斯郡(Fairfax County),到加州的橘郡(Orange County)──住宅、辦公室、工廠、購物中心,統統都漂浮在一種文化媒介中,也就是「非場所都市領域」(non-place urban realm)的狀態。那種狀態僅維持都市的基本功能,卻捨棄了極其重要、卻不那麼有紀律的空間及社會混合體──然而那才是真正都市活力的來源。
這本書所談的城市,不只是在討論社會現象的規模。城市成長不僅止於外在物理面──比方失控的都市密度,或擴張轉移的範圍;新的城市其實也佔據了一個廣大、看不見的概念空間。這個無形的「網路城市」(Cyburbia)──如瑞斯頓中肯的形容──基於需要而生成,在資本交會的各種各樣的節點上,像蘑菇突然冒出來。這個城市所缺少的並不是任何特定建築或場所,而是缺乏過渡地帶,來幫助理解各種空間型態的意義。
城市的歷史,乃是裡頭各種元素並陳,所呈現出來的樣貌,因而形成藝術和法規的基本架構,影響都市區域的整合。什麼該搭配什麼、什麼會產生什麼,都是都市設計的基本問題。傳統城市判斷這些問題的切入點,都是依據跟中地(central places)的關係。無論是集市、城堡、廣場或商業區,圍繞著中心的城市,至少也稱得上是空間城市(spatial city),裡頭的階層跟距離遠近有關。 這種城市結構清楚地呈現出社會關係的分布,所有的景觀與場所,都暗示著位階與秩序。無論是小鎮裡的「貧民區」、新英格蘭的公有地,或者曼哈頓的天際線有如長條圖般,象徵著不動產的價值高低,社會階層清楚地反映在都市地景裡。只不過,在新的、重組過的城市裡,這些階級的線索都被精心操控,甚至完全掩蓋。任何元素都可以與其他元素搭配──階級關係既被強化,也被隱匿;既附著於空間,卻不定著於空間。價值還是跟地點有關,但那隻「看不見的手」學到了新的佈局。電話和數據機讓所在位置不再重要,其他維度的影響力卻變得更大。現在主街道(Main Street)指的是機場與機場之間的空間、連接跨國公司各地辦公室傳真機的光纖電纜,還有無形卻錯綜複雜的世界經濟局勢。由於傳播技術和移動能力的提升,消費社會裡的公民必須適應新的世界秩序,不再受限於地域。新城市看起來驚人地千篇一律,縱然現在出現了更多電視節目任君挑選,也不過是虛幻一場。
新都市有三個主要特徵。首先,所有依附於地緣實體空間和地方文化的關係都不再牢不可破,不一定非得跟特定空間綁在一起。全球流通的資本、生產用的電子設備,還有齊一的大眾文化,都受不了傳統城市充滿個別差異 、散漫隨意的發展方式。新都市淘汰了特立獨行、自成一格的場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普遍的特殊性,一種只靠貼花縫飾來略作變化的通用都市主義。在這樣的城市裡,只要在聖米歇爾大道的麥當勞裡賣法式三明治,或在紐奧良的機場貴賓室裡供應馬丁尼雞尾酒(歡迎把杯子帶回家),其地域意義(locality)就能輕易受到認可。這種「場所」(place)完全跟地理位置無關,安插在空地或市中心都差不多,封閉的中庭式飯店、平淡無奇的草地跟熙熙攘攘的舊城區,出現在哪裡都適合。空間的組成元素被拆成不斷重複的最小單元,因此去除了特殊性。新都市只在意產地和銷售點,其餘不過就是一堆零碎的城市空間,缺乏整體的景觀,城市不再是連結社群和人際關係的場域。
新都市的第二個特徵,就是非常執著於「安全感」,對公民施加更多控制跟監視,空間隔離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科技或物理手段兼具。前者包括無孔不入的警政科技──家庭版的「電子戰場」──從自動提款機到全面監控的電子作業環境,我們的日常生活跟電腦網格已經脫不了關係。至於物理手段也不遑多讓:都市邊陲出現了一排排中產階級的郊區新城,老舊的市中心剩下窮人,有錢人則住在飛地社區 ;縉紳化;整個世界的商務旅客像是被包覆在一個繭裡面,從丹佛到杜拜,無論到哪裡都是一模一樣的機場、飯店、辦公大樓;明尼蘇達州的明尼亞波利斯市跟加拿大的愛德蒙頓有發達的空中及地下步行系統,購物者和辦公人員得以在溫控得宜的舒適環境裡來去穿梭,人在哪裡根本沒差。新的空間隔離之所以形成,其驅力似乎普遍存在:放眼全美,都市計畫已經不再扮演過往整合鄰里的角色,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城市與區域的選擇性發展,造成更明顯的區隔。
最後一項主要特徵是,這個新境界是一處處模仿的城市,一座電視城,整個城市就是一座主題樂園。最明顯的就是它的建築,建物的威信感視其是否符合歷史上的形象而定,經過偽造挪用的過去,竟比迫切且經得起檢驗的當下更加受到重視。大部分美國城市同聲一氣,把「歷史意義」(historic)當作惟一正規的城市價值,在意如何保存歷史名城所留下的遺跡,更勝於關心人們怎麼創造出這些空間、如何在其中生活。今天的都市設計專業幾乎完全把重心放在再生產(reproduction),也就是打造各種城市變身術(urban disguises),無論是迪士尼樂園的美國小鎮大街各種人造的原景重現、開發商勞斯公司(Rouse)的市場裡假惺惺的歷史風情、還是像「再生」後的曼哈頓下東區(Lower East Side)充斥著縉紳化版本的建築,這套精密的變身術可說是煞費苦心,一邊抹除各種痕跡,一邊還忙著宣揚某種都市生活風格。
眼前這都市更新不懷好意,是一套充滿騙局的架構系統,縱有親切的外表,卻一直把自己拉離最根本的現實。裡頭的建築物幾乎全是一堆符號,玩弄意義嫁接的遊戲,像在創建一座主題樂園。無論其定位是古都或現代新城,此類都市設計處心積慮計算的,都是廣告效果跟想像空間,無視真實的需要和住民的傳統。歡迎來到網路城市。
這本書並不是要針對新都市提出理論,而是要描述它的狀態。書裡提到的地點都很有代表性,不僅象徵美國的都市主義發展的歷程,也很可能是全世界共同的都市發展模式。本書的參考架構因此很侷限:不曾提及南非的索維托(Soweto)、紐約的南布朗克斯區(South Bronx)、孟加拉的達卡(Dhaka),也沒有直接談義大利的烏爾比諾(Urbino)、巴黎或喬治亞州的薩凡納(Savannah)這些具有傳統城市風貌的美麗市中心。但其實有。新都市帶來的問題就在它的對立面:雨果有句名言:「一種權力將要被另一種權力所取代」(This will destroy that)。新都市不僅能夠避開都市風格的傳統場景,甚至有能力收編它們,把它們變成全球網格上的交叉點,對其而言,時間和空間確實無足輕重。
「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有個中世紀諺語是這麼說的。本書收錄的幾篇警世文章描繪出吹過我們城市的歪風,這種氛圍很可能徹底改變都市的性格,不再是兼顧民主和娛樂的傑出場所。傳統城市常見的空間都是重要的公共景觀,如街道與廣場、庭院與公園,隨處可見且容易到達,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藉由敘述另一種樣態,本書呼籲回歸一個更真實的城市狀態:一個物理上接近、可以自由移動的城市,以及一種「城市是我們渴望集體的最佳表達」的意識。空間的意義一旦減弱,親密感也會隨之消失。私有化的位元城市(city of bits)是個幌子,一邊假裝產生連結,一邊又徹底毀掉市民的能力,讓他們沒辦法獨處,也沒辦法集體行動。
主題樂園就是這麼一回事,這地方什麼都有,卻又脫離地理脈絡,充滿控制和監視,放眼望去全是贗品。主題樂園企圖以精心營造的歡樂幻象──其實一切都是高明的騙局──來取代民主的公共領域,也的確為焦頭爛額的都市拔掉了眼中釘,裡頭沒有窮人、沒有犯罪、沒有汙點、沒有勞碌。在主題樂園或購物中心的「公共」空間裡,可不是什麼話都能說:因為迪士尼樂園裡頭不會有遊行示威。要怎麼奪回城市,也是民主現在面臨的難題。
華特.瑞斯頓(Walter Wriston)憑著一位知名「宇宙之王」(Master of the Universe) 的精準預測,近來宣稱:「八〇〇免付費電話和一張塑膠片,已經讓時間和空間變得無足輕重。」瑞斯頓應該有自知之明。身為花旗集團(Citicorp)前總裁,他是電子時代不折不扣的奧斯曼男爵(Baron Haussmann) ,把全球經濟操縱於股掌之間,犁出一條條金融大道。
上面的比喻可不是隨口說說:瑞斯頓的說法觸及了都市風格(urbanity)的基本問題。電腦、信用卡、電話、傳真和其他即時性的人為連結工具,正快速掏空歷史悠久的地緣政治,也就是黏著起都市的水泥...
推薦序
摘自【導讀】偽造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侯志仁
……在《失根城市》於一九九二年出版時,書中的許多作者即預言,當年這些北美城市的現象,很有可能隨著資本的流動與商業模式的擴散,在其他地方被複製。多年後,這個預言不但被實現,還被發揚光大、變本加厲,失真的城市如今成為另一種真實與日常。從東西德統一後的柏林到改革開放後的上海,以及後泡沫經濟的東京等地,新的開發案像是旅美德裔建築師Helmut Jahn在柏林所設計的「索尼中心」(Sony Center ,現稱The Center Potsdamer Platz),或是美國建築事務所KPF在東京所設計的「六本木山丘」(Roppongi Hills),都採取了封閉式、內向,與周邊街區脫離關係的空間佈局,意圖營造一個可以完全受控的環境;在上海與中國其他城市,結合局部歷史建築保存的「新天地」開發模式,不只挪用了北美洲的樣本,本身也一再被複製。
除了空間的佈局外,私有化的運作與治理邏輯也不斷重現。在東京,公私協力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或簡稱PPP) 的模式,已成為許多公共建設或換取公共環境改善的途徑 。以東京涉谷最新的幾座公園為例,在地產與建設公司的主導下,被置入的商業設施模糊了公園的公共屬性,公園的使用者被當成是購物中心的客群。一個最顯著的案例就是夾在明治通與JR鐵路之間的「宮下公園」,在所謂「購物公園」的開發模式下,新結構體包含了一座四層樓的購物中心,以及一棟十八層樓的旅館,還有一條集結日本各地料理的美食街,而位於四層樓高的公園本身也成了商品的展示空間。宮下公園的改造案幾乎集結了本書中所探討的各種主題城市現象,包括城市的購物中心化、沒有城市的城市、碉堡化的空間,以及切割不同社會族群的「假城市」(宮下公園原本集結的無家者在改建過程被迫遷)。
在台灣,我們也可見到許多類似的案例,像是透過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模式(也是公私協力的一種)所興建的台北三創生活園區,其主體理應是停車場,但附屬的資訊園區,卻被開發廠商營造成了新的商場與商業大樓,成為實質上的主體;台北東區的大巨蛋也採用了相同的模式,室內棒球場被商場與商辦大樓所包夾住,「附屬事業」的重要性超越了開發案的主體,在原本的規劃裡,觀賽的人潮竟然必須經由商場來疏散。在美其名為公私協力、實為新自由主義私有化的套路下,城市被商場化、購物中心化、私有化。這些一連串爭議性的案例也提醒我們,難道除了BOT之外,公共建設沒有其他的模式了嗎?
批判、期許與抵抗
從三十多年前本書的出版,到今日主題園城市的全球化,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共同的現象。首先,幾乎所有的空間與城市元素都可以被複製、挪用、剪貼、連結與消費,透過空間的再造與經驗的模擬,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一秒到東京、紐約等地,下一秒再轉到其他地方,真的如同轉換電視頻道一般;在被設計、控制的環境中,社會的差距、衝突、對立與矛盾被隱蓋或阻絕;不同的空間使用族群,如同被購物中心鎖定的客群一樣被區隔,而逐漸單一化、階級化與絕緣化;而操控這一切的是流動的、尋求最高獲利的資本。公共權益就像被私有化的公共空間一樣,變成隨時可被取代的物件,獲利才是永恆。
當然,歷經了三十多年,這本書的論述也有若干不合時宜之處。例如,我們現今對「公眾」的定義,不再是單一、同質的群體,而是會肯定多元的價值、利益與認同,將它(們)作為複數來看待;所謂「真實性」的論述也需要被挑戰,經歷時間與社會的演變,真實性是否還存在?是屬於誰的真實性?而城市主題化的背後,還有權力結構與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e) 等課題需要被檢視,是誰的文化被挪用來獲利?此外,所謂的公共空間,不再只是政府機構或民間企業的版圖,民眾也有創造公共空間或挑戰其私有化的能動力。我多年前所編寫的《反叛的公共空間》 (Insurgent Public Space) 一書,意即在挑戰「公共空間的終局」這個論述。
從古至今,即使在極權、封建的社會中,我們仍可見到民眾用創意與巧思,來挪用、抵抗,甚至自力創造出體制外的「公共空間」,我把這些行動稱之為「游擊城市主義」(Guerrilla Urbanism)。北車大廳就是最具體的案例,移工與群眾將被商業化、主題化(標榜異國美食)的車站,反挪用當成聚會甚至抗爭的空間。然而,游擊城市主義也有它的侷限,面對結構性的困境以及無止境的主題園城市,公民與公民團體該如何應對?如本書作者之一的Edward Soja 所言,若能捕捉到日常生活空間中的權力運作,我們就可以拆解這個謊言般的主題園城市。
沒錯,破解這個虛幻城市的魔咒,第一步就是得先從認識它的深層結構與運作開始,而本書提供的就是檢視這個體系的方法與視野。書中各章所呈現的不只是個別城市案例的敘事而已,更重要的還有他們背後的資本與治理邏輯、歷史與文化背景、個案與城市之間的連結與影響,以及他們如何被論述、包裝。在理解這些過程與結構後,我們才能知道如何下手,進行批判、抵抗與反制,來挑戰這些「偽造城市」的運作與存在,建構一個真正民主、開放的城市與社會,這也是我對《失根城市》這本書的正體中譯本,在原書出版三十多年後再現的期許。
摘自【導讀】偽造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侯志仁
……在《失根城市》於一九九二年出版時,書中的許多作者即預言,當年這些北美城市的現象,很有可能隨著資本的流動與商業模式的擴散,在其他地方被複製。多年後,這個預言不但被實現,還被發揚光大、變本加厲,失真的城市如今成為另一種真實與日常。從東西德統一後的柏林到改革開放後的上海,以及後泡沫經濟的東京等地,新的開發案像是旅美德裔建築師Helmut Jahn在柏林所設計的「索尼中心」(Sony Center ,現稱The Center Potsdamer Platz),或是美國建築事務所KPF在東京所設計的「六本木山丘...
目錄
導讀:偽造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侯志仁
序論 失根城市
第一章 世界盡在購物中心/瑪格麗特.克勞福德
第二章 矽谷神祕屋/蘭登.溫納
第三章 新城市,新邊疆:猶如蠻荒西部的下東城/尼爾.史密斯
第四章 深入虛空都市:橘郡十景/愛德華.索雅
第五章 飛天遁地:打造假城市/特雷弗.波迪
第六章 洛杉磯要塞:都市空間的軍事化/邁克.戴維斯
第七章 待售城市:在南街海港,歷史是門好生意/M.克莉斯汀.博耶
第八章 咱們迪士尼樂園見/邁克爾.索金
導讀:偽造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侯志仁
序論 失根城市
第一章 世界盡在購物中心/瑪格麗特.克勞福德
第二章 矽谷神祕屋/蘭登.溫納
第三章 新城市,新邊疆:猶如蠻荒西部的下東城/尼爾.史密斯
第四章 深入虛空都市:橘郡十景/愛德華.索雅
第五章 飛天遁地:打造假城市/特雷弗.波迪
第六章 洛杉磯要塞:都市空間的軍事化/邁克.戴維斯
第七章 待售城市:在南街海港,歷史是門好生意/M.克莉斯汀.博耶
第八章 咱們迪士尼樂園見/邁克爾.索金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