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父母親,我們能有幾年的時間為孩子預備,在重視責任感與成熟抉擇的世界生存,單這個想法就可能足以粉碎我們當父母的勇氣了!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是時時刻刻繞著孩子轉,確保他們不會犯錯?還是訓練他們,讓他們在孤獨無助時能記得重要的原則?擔心害怕,不知道教他們責任感會不會根本只是意志之戰?
愛與邏輯的父母,願意給小孩一項任務並讓他們自己做抉擇,然後讓小孩嘗到失敗的經驗,儘管失敗的代價還很小,卻可以讓他們得到最好的教訓。
如果你想教出自信、積極,為真實世界作好準備的小孩,那麼就要善加利用這套雙贏的手法來教養小孩。這是一套雙贏的教養建議,由於你的孩子可以從解決自己的問題中學得責任感與人生的邏輯,因此會是個贏家;而你可以樹立健康的掌控──在毋須訴諸發怒、威脅、嘮叨,或令人精疲力盡的權力對抗的情況下──同樣當個贏家。
章節試閱
培養負責任的小孩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聖經•箴言二十二:六》
培養一位擁有最佳機會在世界獲得成功,且具有正直人格的小孩,是所有慈愛的父母面臨的挑戰,也是父母衷心期望的目標。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讓心愛的兒女從對我們完全倚賴到完全獨立,從被掌控到自制。
在極為複雜、快速變遷的時代,惟有負責任的小孩,才能因應他們即將面對的真實世界。青少年或更小的孩子,在每個生命轉折處都面臨生死攸關的抉擇。毒品、婚前性行為、飆車、酗酒等,許多壓力和成人世界的誘惑,每天都在向孩子們招手,青少年自殺的統計數字更是說明父母的責任多麼重大。孩子要如何應付這種龐大的壓力?當他們面臨生死攸關的抉擇時,該如何選擇?當父母無法再對他們耳提面命時,他們又該怎麼辦呢?叮嚀他們要有責任感就了事了嗎?這些問題都成為父母們發展教養哲學時的指引。
「這是場年度派對,」查理說:「每個人都會去。」當我(吉姆)那位正值青春期的兒子,要求開家裡的車去參加派對時,身為父母的重任感令我到心驚。
我信任查理,也想把車子借給他,但我應邀出席一場演講,不能爽約,而查理的母親需要用第二輛車。
我提議:「你何不搭藍迪的便車呢?」藍迪是查理最好的朋友。
查理搖搖頭:「好吧,我了解,我想我不去了。」說完他就走回自己的房間。我知道一定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因為這可是年度派對,不可能說不去就不去,於是我去找查理,想多了解一點。原來,藍迪每次參加派對都會喝酒,因此查理寧願待在家也不想冒險搭朋友酒後開的車。
派對當晚,藍迪不斷喝酒,派對結束後,他開車載著自己和其他五名乘客,以時速八十英哩的速度撞向山壁。
許多孩子在充滿挑戰以及與性命威脅的青少年時期,完全不知該如何作抉擇。他們雖「知道什麼事比較好」,卻仍嘗試毒品;他們不理會父母及其他成人的建言而嘗試性行為。為什麼年輕人有時就是愚蠢地想要自我毀滅呢?更不幸的是,許多愚蠢的抉擇都是他們人生中第一個真正的抉擇。在孩童時期,別人或好心的父母總是會幫孩子做抉擇,但做父母的必須了解到,如何做正確的抉擇就像其他事情一樣,是必須學習的,所以選擇酗酒的青少年,就像那些不曾學習如何將手從餅乾罐拿開的小孩。
認真看待自己教養責任的父母,會希望教出負責任的小孩,讓孩子無論在什麼年紀,都能以成熟與正確的態度面對生命中的重大抉擇。
父母的大敵
好父母總是想做對孩子最有益的事。那些在父母腳邊天真玩耍的小傢伙,總有一天會長大,做父母的以愛為出發點,盡可能為小孩做每一件事,好讓他們有一天能昂首濶步、自信地踏入真實的世界。然而,愛也會讓父母陷入麻煩,不是指愛這件事,而是表現愛的方式。在教養負責任的小孩時,父母崇高的意圖往往會變成最可怕的敵人。
和多數人的觀念相反,許多最糟糕、最沒禮貌、最難控制的孩子,往往來自於充滿愛的家庭。而無節制的愛,是錯誤的。
無效的教養模式
直升機父母
「直升機父母」認為,愛就是讓自己的生活繞著孩子轉。他們盤旋在孩子上空,小孩一有麻煩就馬上解救,他們永遠在送午餐、通行證及家庭作業去學校;他們總是把孩子從困境中拉出來,如果沒有保護小孩免於受到傷害,就不算過一天,然而,通常這是孩子應該要有的學習經驗。但只要孩子一發出求救信號,盤旋在附近的直升機父母就會馬上俯衝下來,保護孩子免於受到似乎不懷好意的老師、玩伴及其他事情的傷害。
今日,「關愛」的父母認為他們的作為是讓孩子長大的路走得順利一點,明天,這群孩子將離家,浪費他們成人生命裡的前十八個月,從大學裡被退學或四處遊蕩。這種小孩沒有能力應付生命裡的挑戰,因為他們的學習機會被父母以愛之名,剝奪了。
諷刺的是,直升機父母往往被他人視為模範父母,當他們看到孩子受傷害時,他們自己也會受傷,於是他們將孩子從傷害中保釋出來。
然而,真實世界並不會照保釋法則來運行。交通罰單、過期支票、沒有責任感的人、嚴重的疾病、稅金等,這些成人世界裡的正常事件,不會因為有個慈愛的贊助人將我們保釋出來而消失不見,而直升機父母沒有讓孩子為這種世界作好準備。
軍官父母
有些父母像個軍官,他們也愛小孩,但他們覺得講話愈嚴厲,就愈能掌控小孩,小孩的表現也就愈好。軍官父母說:「這些孩子會遵守紀律的,他們知道如何循規蹈距。」的確,因為這些小孩不斷被告知該做什麼。
軍官父母跟小孩講話的用字往往充滿輕蔑,並會說出像「我早就跟你說過了!」這種話。這種父母對權力著迷,如果孩子不照他們所說去做,軍官父母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照做。
軍官父母的小孩,一旦有機會自己思考與選擇,往往會做出令他們的父母錯愕與失望的可怕抉擇。因為軍官父母替他們的孩子思考與選擇,孩子從不需思考,生活上的一切都被安排妥當,所以當要抉擇時,孩子成了抉擇世界裡的新手,他們進到真實世界時,就像直升機父母的小孩一樣必須倚賴父母。
這兩種類型的父母,以愛之名都對孩子釋放出他們認為孩子可以勝任些什麼?直升機父母傳遞給孩子的訊息是:「你太脆弱了,沒有我你做不來」;軍官父母釋放的訊息則是:「你無法自己思考,所以我來替你做。」
雖然這兩種類型的父母在早期都能成功掌控孩子,然而卻在他們「青春期的道路」設下的阻礙。直升機小孩會成為無法因應外部壓力的青少年,無法自己思考或處理問題;而在孩童時敬了一堆禮的軍官小孩變成青少年時,也會敬一堆禮,不過卻是舉起拳頭或比出中指。
成功與失敗的矛盾
雖然我們(福斯特與吉姆)嘗試過其他的方法,但我們必須承認,在教養負責任的小孩上沒有保證一定成功否則退費的方法。在這個領域裡,沒有專家可以說:「如果你照著這個方法做一定有效。」雖然做了某些正確的事,但並不意味著一定可以達成想要的目標。
我們看過許多父母採用非常糟糕的教養方式,卻教出玫瑰般迷人的小孩;也有父母每件事都「做對了」,卻養出表裡不一的小孩。
在教養上沒有什麼事是一定的,父母只要謹慎地冒點險,就可以將教養出負責任小孩的勝算提高。我們可以利用讓小孩嘗試「失敗」,來達成這個目標,有時除非讓他們嘗到失敗的滋味,甚至是誇張的失敗,否則無法讓小孩選擇成功。
愛與邏輯小技巧 一 直覺說話時,大腦也在聆聽
用愛與邏輯的方法教養小孩,可能會使有些父母感到難過。懷著愛意讓小孩嘗到失敗的滋味、讓重大的學習機會來從事教導的工作,正確對待他們以模塑健康的成人行為,這些法則可能與父母愛小孩的本質衝突,造成為人父母者痛苦不堪。
多數人根據直覺反應來教養小孩,然而這種反應是否可靠?或只是錯誤經驗的結果?事實上,成人的「直覺反應」往往是孩童時期對家人情緒或互動的反應結果。因此,如果父母們有個愉快的童年,成年後在家庭及其他地方也保有平和、有益的關係,那麼這種「直覺」就比較可信。當然,如果父母們的童年或現在的家庭是一團亂,那就更會把小孩當成笨蛋,但一般而言父母對待小孩的行為都是好的。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們對自己童年的反應是:「我對小孩的方式一定要和我父母對待我的不一樣。」那麼直覺反應就可能不可信也不完美,因為那些直覺反應來自我們爸媽,而我們痛恨那樣的教養方式!
如果你對這本書裡提到用愛與邏輯教養小孩的方法感到不舒服,不要覺得驚恐。事實上,如果想用和你被扶養長大的方式不同的方法來教養小孩,你的不安正表示你走在正確的路上。
上帝給人類最重要的創造物就是「自由」,其中包括犯錯的機會。失敗與成功是一體的兩面,如果亞當的花園裡沒有禁果之樹,那麼人類就不會有機會作出負責或不負責的抉擇。當亞當和夏娃做出錯誤的抉擇時,上帝讓他們承受後果。雖然祂不贊成他們違抗命令,但仍對他們足夠的愛,讓他們做抉擇並承擔後果。
而上帝在伊甸園裡展現的愛,正是為所有父母樹立遵循的典範:讓亞當和夏娃有選擇的自由。同樣地,如果給孩子自由並關愛,他們也會做出選擇,而這個選擇可以是父母無法贊同的。
當孩子年齡稍長,對生命和環境獲得更大的掌控力後,鍛鍊抉擇能力對他們而言更加重要。在上帝給人類優於萬物的卓越心智與能力的同時,除給了人類毀滅星球的權力或能力,也給了人類能飛向土星能力。高成功與高成就附帶的是高失敗的風險。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禁果」可以是毒品、特殊的朋友或孩子所面臨的任何選擇。想確保孩子成功的父母,不會完全限制孩子的選擇,而且當他們在抉擇時就清楚的意識到,他們的選擇可能是「失敗」!
我(吉姆)曾在冷颼颼的科羅拉多早晨堅持要兒子查理看天氣穿衣服。「查理,」我說:「今天早上外頭很冷,你最好穿上厚外套。」結果他抓起小風衣,他最薄的外套,輕快的走出門去。
不知不覺地,我正在剝奪他的最佳選擇。我以為我在確保他等公車時可以保持暖和,然而他發揮他的自由意志選擇保持寒冷。
後來我變聰明了,當我說:「查理,外頭只有二十度,你可能得穿件外套。」給了他選擇的空間,從最壞到最好的選擇都有(孩子總是漠視父母給他們的第一選擇),而他發揮他的意志選擇了保暖的外套。
矛盾的是,想要確保孩子成功的父母,往往會養出不成功的小孩來!不過,慈愛與關懷的父母願意謹慎地冒著風險,讓想要選擇成功的孩子嚐到失敗的滋味。
用愛與邏輯的方式教養孩子,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位選擇成功、深思熟慮的青年。身為父母,這意味著必須容許失敗,並幫助孩子利用不必付出太大代價的小學時光。
以承擔得起的代價來學習
當今的小孩深受通貨膨漲之苦,學習如何在這個世界生活的代價日漸提高,孩子今天針對友情、學校、學習、承諾、做抉擇以及負責任等所付出的代價永遠都是最低的,明天的代價肯定只會更高。
當孩子愈大,所做的抉擇就愈大,後果也就愈事關重大。當孩子小時,他們可以用承擔得起的代價犯下許多錯誤,但他們可以跌倒後再站起來,或許會感到疼痛,掉幾滴眼淚。
伶牙俐齒的五歲小孩,跟一位年紀較長的鄰居男孩吵架,如果讓他自己應付問題,他會學到最好的教訓。年紀較大的男孩會高興的摩拳擦掌,給自以為是的五歲小孩教訓。這個教訓可能付出的代價是小男孩流血的鼻子或黑眼圈,但這個代價對小男孩來說還算負擔得起。
對一些父母而言,這個代價或許太高了。他們會保護小孩,理由是:「我愛他,我不希望小強尼學得這麼痛苦。」他們會對鄰居的男孩吼道:「你們對強尼好一點,如果不好好對他,我就跟你們爸媽說。」結果這個自以為是的小孩失去了以低廉代價吸取教訓的機會。他可能得等到十五歲才學會這件事,但任何看過十五歲大的男孩學到這種教訓的人都知道,代價高太多了。
看著孩子從自然的後果或稱之為「重大學習機會」中學習很痛苦,然而這是教養負責任小孩過程中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但你是寧可現在承受一點痛苦,看著他們學習人生的教訓,還是看孩子長大後無法照顧自己而承受更大的痛苦?
愛與邏輯小技巧 二 現在或稍後付出代價
西維亞有八個小孩,每次我去拜訪她時,都看到她拿錢給孩子。有一次我問她:「為什麼你一直在給錢?」
「因為他們在學習了解金融世界,所以我們貸款給孩子。」西維亞一邊拿五十分錢給一個小男孩,一邊說道:「我們的貸款就像國家第一銀行的貸款一樣,有到期日、本票及擔保品。喔!不久前我才剛沒收一台價值二十九塊美金的錄音機。」
「孩子一定很難過。」我說。
「不盡然,因為那只是份禮物。」西維亞回答道:「但現在我那十歲大的兒子已經懂得償還貸款的責任;他完全了解本票、擔保品,甚至是沒收的意義,而這些只花了他一台二十九塊美金錄音機的代價。」
「鄰居的小孩,」西維亞繼續說道:「在銀行沒收他價值四千九百美元的Camaro汽車時,也學會了這件事。他已經二十六歲,他的父母在他年輕時對他保護過度,而我的兒子贏他十六年。」
保護他們並不是愛他們
許多父母把愛、保護、關心搞混了,這些概念並非同義詞。父母可能拒絕讓孩子失敗,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不關心的表現,於是付出過多的憂慮與高度關心。實際上,這些父母是在滿足他們自私的需求,因為他們做愈多,才會養出讓自己生活更順利的小孩來。保護與關心並非同義詞,卻都是愛的一部分。
我們看看上帝的做法。如果我們自問:「上帝關心我們嗎?」答案可能是:「當然,上帝非常關心我們。」但如果接著問:「祂今晚會讓我們跳下懸崖嗎?」我們可能都會承認:「是啊!祂可能會這麼做。」那麼祂真的關心我們嗎?當然!只是上帝愛世人卻不會過度保護世人。
關心孩子,不表示要保護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犯錯。當然,負責的父母必須保護他們的嬰兒,嬰兒的每個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如果父母不保護嬰兒,嬰兒就會死亡。然而,隨著小孩長大(大約九個月大就可以讓小孩開始做些簡單的選擇)父母就要做溫和、漸進的轉變,給孩子解決自己問題的權力。等到孩子十一、二歲大時,他們應該可以在沒有父母的提示下做大部分的決定。父母的愛與態度幾乎決定所有小孩在青春期早期解決問題的方式。
舉例來說,我(福斯特)觀察過年輕媽媽處理小孩第一次溜冰摔倒時的方式,她們可以區分成兩種類型:「加油!」和「你有沒有受傷?」
當小孩不可避免地摔倒在冰上時,有一種媽媽會擔心地喊道:「你有沒有受傷?」然後這個小孩臉皺成一團,溜回到媽媽身邊,以特別的童音說:「有啊!我受傷了。」
另一種媽媽在小孩摔倒時只是喊:「加油!」然後小孩會自己站起來,拍拍屁股,繼續溜冰,通常還會一起說:「加油!」
第一種小孩學到跌倒是種痛苦的經驗,第二種小孩則是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會把精神放在疼痛和父母的救援上。問題是,伸出援手的父母往往是出於自己的私心,他們喜歡「治療創傷」,他們是需要「被需要(need to be needed)感受的父母」,而非渴望「被渴望(want to be wanted)的父母」。
孩子上高中後,如果愛仍表現在保護上,那麼可能會遇到不可挽回的危險。中學生必須在穿著、看電視習慣、家庭作業、刷牙、剪頭髮等事情上照顧自己,如果他們的父母仍在照顧這些事,就會讓孩子「陷入危險」。
教養的挑戰在於,給孩子的愛是可以容許他們失敗的愛,無論有多痛苦,都要讓重大學習機會塑造的孩子未來。
責任感教不來
父母常抱怨孩子不聽取父母的金玉良言,我們好像已跟女兒講了一百次別忘了帶什麼東西,但她肯定會忘記;我們告訴兒子要有禮貌,他卻說:「我幹嘛要那麼做!你還活在中古世紀嗎?」
「要有責任感」這件事肯定怎麼對小孩說都不會有用。你是否注意到,愈是大喊要有責任感的父母,他們的孩子似乎最沒責任感?而最有責任感的小孩,通常是父母從不用「責任感」這個字眼。
「責任感教不來,它必須透過理解。」這個事實雖然很難理解,但關鍵在於,為幫助小孩擁有責任感,我們就必須給小孩負責任的機會。
培養出負責任小孩的父母,很少花時間和力氣在擔心孩子的責任感上,他們比較擔心的是,如何讓小孩因不負責任而有重大學習的機會。他們充滿關愛地忙著教小孩,在準備好學習下一階段的人生課題時做出正確的判斷,但是他們不會花時間提醒或擔心,而是巧妙地說:「我相信你自己會記得,如果你忘了,一定可以從經驗中學習。」這些父母幫助孩子了解他們可以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孩子的問題。
有責任感的孩子同時也會有自尊心(成功所不可或缺的事物)的孩子。隨著責任感與自尊心的提升,孩子在離開父母親之後,會更有能力獲得成功。
培養負責任的小孩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聖經•箴言二十二:六》培養一位擁有最佳機會在世界獲得成功,且具有正直人格的小孩,是所有慈愛的父母面臨的挑戰,也是父母衷心期望的目標。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讓心愛的兒女從對我們完全倚賴到完全獨立,從被掌控到自制。在極為複雜、快速變遷的時代,惟有負責任的小孩,才能因應他們即將面對的真實世界。青少年或更小的孩子,在每個生命轉折處都面臨生死攸關的抉擇。毒品、婚前性行為、飆車、酗酒等,許多壓力和成人世界的誘惑,每天都在向孩子們招手,青少年自殺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