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德謨克利特曾在西元前460年左右提出「原子論」,指出世界由很小的原子組成,怎麼個組成法決定物質的狀態及性質。同代人都不接受。 2,000多年過去,時間已證明德謨克利特是對的。如今連中學生都知道,鋼的硬度、鑽石的亮度、濃縮鈾的放射能,只要原子的排列組合稍改,就會發生很大變化。
微趨勢的理論基礎就是如此。變化中的習俗和選擇正反映在小眾族群中,族群就是「社會原子」。社會原子的互相作用,只要牽一髮都可以動到全社會甚至全世界。
如今和從前不一樣的,並不是小團體變多,而是團體與團體之間的區分方式。現在的區分是個人選擇,不是外在條件如膚色、階級等。
但世俗之見卻總想為社會找個最大公約數。「福特經濟」就是最大公約數經濟,一大堆人從事生產,造出來的產品整齊劃一。今天,符合這種產銷模式的產品已經少之又少。最後一種可能便是個人電腦,幾乎家家桌上都擺同一款。
新起的「星巴克經濟」生產者人數不多,造出來的產品卻千百款隨人挑,手機即一例。Personal(隨身)科技已經變成 personalized (配合個人喜好的)科技。
正因為每一樣領域都有「選擇大爆炸,人人做自己」的現象,今日的許多社會脈動才會看起來都很矛盾。我們愈來愈重視健康飲食,漢堡、燒烤卻也愈賣愈好。大家都抱怨忙忙忙,暢銷書的平均厚度卻年年增厚。尋尋覓覓談個小戀愛的男男女女,目前可說是史上最眾,但他們對深長關係的渴望,也是史上最強。
別看美國的人口成長已減緩到0.9%,戶口數卻爆炸性成長。離婚、晚婚、不婚都變多,壽命延長,一戶之主的人數於是爆增。1980年才8,000萬, 2006年卻逼近1.15億。單口之家1970年只占總戶數的17%,2003年已增為26%。「有夫有妻有小孩」的比率則下降,不到總戶數的25%。
自主性更強、單身期更長的生活方式,已經把社會碎解成千千百百種「精眾」(niche)。單身族和頂客族手上時間比較多,較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的興趣、培養嗜好、上網、與人辯論政治。照理說,現在應該沒有誰想進電影院了,電影只要下載,或等著租DVD即可。但是,周末夜閒閒的族群,出門看電影還是他們的最愛。金錢多、時間多、精力多,有這「三多」可支配的人數創空前水準。他們利用這「三多」來追求個人滿足。社會成員的個人色彩愈強烈,選擇力就發揮愈大動能。人們的選擇愈多樣,就會聚攏到愈小的精眾之中。
事實上,一種趨勢只要達到1%人口,就能催生一部賣座電影、一本暢銷書、一種政治運動。從前,要針對三三兩兩散居各地的小眾做行銷,幾乎不可能。現在不只輕而易舉,也成為必要,這可歸因於網路。今天的消費者、閱聽人或選民可說是最有想法、最有個性、資訊也最充足的。科技賦予他們無遠弗屆的散播力,他們不只是你的市場,還會幫你把市場做大。
個人喜好被完全貼近,個人選擇變無限廣,買家也許很過癮,對趨勢觀察者卻是一大夢魘。選擇分得愈細,找出趨勢走向就愈費力。你一定常聽到一些大師或專家在條列未來兩年、五年或十年「必須知道的十件事」之類的。我所謂的趨勢卻不只是一種進展,如現金使用正減少,也不只是一種作法上的「轉移」,像從夫姓的美國婦女不減反增;更不是某種產品或活動受到更多偏愛,如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微趨勢必須是一種成長中的族群,必須需求尚未滿足,或者因為需求被一般見識所遮掩,有時一般見識甚至只強調相反的一面。
大圖像很清晰──就業、投資、經商的機會都更多元,快樂的途徑也更多元,戀愛擇偶範圍擴大,異於傳統的家庭形式,更大的社經流動性,更頻繁的遷移,對社會也更多參與。有人擔心未來社會將失去面目,人人整齊劃一。我的看法卻正相反,未來絕對是多彩多姿、面目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