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年齡∕4歲以上
家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家有什麼特別的呢?好多關於家的事,羅倫斯甜甜細細的寫出來,加上凱瑟琳小小巧巧的插圖,這本韻味十足關於家的書,甜甜蜜蜜中,有一點酸酸鹹鹹,家的味道都在其中。
作者簡介:
【作者/繪者介紹】
羅倫斯.安荷特&凱瑟琳.安荷特(LaurenceandCatherineAnholt)
英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與插畫家。這一對出色的夫妻檔,曾共同創作三十餘本口碑甚佳的圖畫書,深受世界各地兒童的喜愛。其作品主要特色,是以家庭生活為題材,生動描繪出各種生活情境。尤其三個年幼孩子,不僅是他們靈感來源,更是最佳讀者。安荷特全家目前住在英國Uplyme。
譯者簡介:
林良
筆名「子敏」,散文作家、兒童文學作家。習慣以筆名寫散文,以本名為孩子寫作。著有散文集《小太陽》等八冊,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一冊,兒童文學創作及翻譯《兩朵白雲》、《月夜看貓頭鷹》等兩百餘冊。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國家文藝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等榮譽。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行政院新聞局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推薦序
李坤珊(教育工作者)
什麼是人生?什麼是家?什麼是孩子?多少文學、藝術作品,多少宏偉的學科著作,都在找尋它們的真貌。探討孩子、生活與家,也是安荷特夫婦圖畫書創作的主類。而屬於他們的,簡單得令人訝異,卻深刻地使你我感謝生命的奇妙:人生有起有落,千家萬戶有苦有樂,孩子有這樣的、也有那樣的!他們以溫暖、有趣的風格和主調,在每一本書中傳達著如此生命的豐盛與力量。所以,不論是《家》、《小菲菲和新弟弟》或是《我為什麼快樂?》都以一種體恤的態度和接納的角度,看待著每一個孩子、事件、和家庭。
安荷特夫婦的寫作和繪畫靈感,都來自於日常生活中與自己三個孩子相處的經驗。而且許多的創作點子也會先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看看他們的反應。不但取之於幼兒,也用之於幼兒,因此,看他們的作品,讀者無法不看見活生生的孩子自扉頁間跳出。書中的孩子總讓成人讀者聯想起自己的孩子,也會讓幼兒從中找到自己。因為作者和繪畫者抓住的是人類初生之犢的好奇、想像、探索及需要,因此來自地方、語言、習慣上的文化差異,遂沒有了界域之分。
安荷特夫婦曾說:書對幼兒的影響力很大,因此他們在創作時,非常謹慎他們所說的話,和背後所傳達的意識。他們希望自己的書能幫助幼兒去了解人類的生而平等,及人與環境的關係,最重要的,要使幼兒體會「書是有趣的」!安荷特夫婦的取材於幼兒日常生活,成就了他們作品裡的真實性;傳達人類生而平等的理念,則在真實性裡又蘊含了尊重和接納的精神;而要使書有趣的主旨,則造就了他們在幽默中表現真實和尊重的個人創作風格。
了解幼兒的自我世界一個想表現真實和尊重幼兒的圖畫書創作者,一定會碰觸到「幼兒認識自我」的成長主題,因為認識自己是幼兒發展裡的一個重要項目。分析安荷特夫婦的書,讀者不難發現,作者與繪者就是在努力呈現著幼兒認識自我的歷程。現實生活中的幼兒要花好長的一段時間去發現、研究自我,他們總宣稱著「我的!我的!我的!」;指認著「這是我!這是我的名字!」;畫「我」,和寫「我的名字」。在請幼兒描述自己時,他們也總是以自己能做什麼來對應:「我會畫畫」、「我會哭」……。分析幼兒對自我的認識,其實就包含了這三個層面︰認識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形體、和自己的能力。「認識自己的存在」使得幼兒知道人我之分;「認識自己的形體」讓幼兒意識到自己的特徵,是高的、胖的、捲頭髮、快樂的……;而「認識自己的能力」,進一步的讓幼兒界定自己的功能及獨特性,是能畫畫、能安慰人、能把這東西弄翻……。這三個層面總合起來則建立了幼兒認識自我的價值:我是不是有能力的?是有人關愛的?是重要的?安荷特夫婦由細膩的觀察裡,也在他們的作品裡掌握住了幼兒「自我」的這三個層面。他們就是從幼兒的自我意識、形體、情緒、能力去著墨。這個書寫和描繪的角度,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訊息:不管你長得如何,不管你能做什麼,你是你,你是特別的。幼兒能從書中看見這個訊息,是很重要的。
幼兒的經驗不夠,他們常從成人的眼中,看見自己是誰;幸運一點的、有成人常與他們共讀的孩子,還可以從圖畫書中認識自己。從《小菲菲和新弟弟》中,小讀者一定熟悉那個期待、失望、忌妒、憤怒、絕望,為自己能力驕傲,和欣喜有伴的菲菲。而從《我為什麼快樂?》中,小讀者也一定能感同身受,頻頻認同那一幕幕自己也會情緒起伏的事。《家》則使來自不同背景的小讀者,在那多樣化的家庭組合中,看見自己的,也看見別人的。什麼是家?家是一個你想回去的地方,但它們並不一定都充滿歡笑,不一定都是完整的!
安荷特夫婦的書,就是這麼的細膩、善體人意、又充滿人情,還使小讀者安心的當他們自己!單純而直接的呈現概念然而,要安心地當自己並不容易!幼兒天性中的好奇與主動,總驅使著他們不斷地去探索。生存在成人的身邊,免不了有許多的價值評斷,去檢查他們探索的行為、舉止、動機和結果。因而安荷特夫婦將成人世界中的對等價值評斷:美與醜,好與壞……等,去掉了它們的檢查矛頭,留下了人生實情裡的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相對關係。所以在他們每一個提出的概念裡,總包含著相對世界裡的行為、想法、及方式。例如《家》中的有分享、也有搶玩具;有歡樂、也有大人愛吼叫……。這些相對,並不代表好壞,是代表著接受和認同那差異性,也表示著樂觀地相信,這世界是一個有希望的成長環境!所以在安荷特的書中,看不見主觀的評斷,他們只是單純地、尊重地、呈現幼兒生存環境及其自身的本來面目。這種單純與簡單的表現法是來自他們的刻意選擇!
在談到創作表現時,他們也說:有時在他們聽見和看見孩子的對談和行為時,有了創作靈感,但覺得那個點子太過簡單。於是總要抗拒著自己想把它們複雜化的念頭。為了保持這種單純和直接,在許多的書中,他們就以一個一個的問題引發想要探討的主題,然後給予多元的答案。例如《我為什麼快樂?》就是如此,六個不同的幼兒,輪番上陣地說明什麼事讓自己快樂、悲傷、生氣、害怕……。那種簡單,只是安排格式上的單純化,並不是語言和繪畫上的平板化。在他們絕大部份的作品裡,羅倫斯都選擇韻語為文字型態。簡單的韻語能在悅耳的同時,維持鮮明的文字意義和意圖的重心。而凱瑟琳的插畫,也有著單純溫馨的細節和主調。看她畫的小孩,總讓人想起4或5歲的幼兒畫人的獨特方式。幼兒所畫的人,表情最常出現的是笑臉、生氣及難過。花樣雖少,但絕對有表情而且總是在做著什麼事,那些事使他們高興、生氣、或哭泣。畫畫不是在表現技巧,而是情緒的表達、動作的實現、和想法的傳達。凱撒琳筆下的孩子亦有同樣的童趣:沒有變化萬千的表情,但有探不完的險;沒有形形色色的繪畫技巧,但有內容、有感情、有溢於形體外的無窮餘味。幽默的風格談孩子、談人生的起落,很容易陷入嚴肅的氣氛,但安荷特的書卻避開了這個走勢。相反地,它們是幽默有趣的!它們的幽默不是以誇張的行為、丑化的表情、或踰於常情的想像來達成,反而是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來完成目的。日常生活在成人可能是一成不變的,但對幼兒來說,卻充滿著變化。幼兒因經驗少,反而不受限於固定的規則,所以總有出人意表的點子;也因為經驗少,所以總以巨大的好奇心去做每件事;而同時也因為主要以直覺式、和感覺來認識世界,所以總是對不同的人或事感情充沛。這些突想、熱情充沛、和好奇,成人總會以「童趣」來稱呼它們。安荷特的書就是以這種童趣來達到幽默的表現。例如在《one、two、three、countwithme》裡,可以數東、可以數西,但別忘了,你還可以數小朋友臉上的雀斑;在《家》中說:有些爸爸渾身毛絨絨,但是頭髮全都掉光光……。不勝其數的童趣,在他們的每一本書中讓人眼睛一亮,會心一笑!有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在與媽媽共讀完《我為什麼快樂?》後說:「媽媽!你知道嗎?我很快樂,但有時候我也會很傷心……。」生活並非永遠是一帆風順,我們也從來沒有期待它會。安荷特夫婦的書,成功地向小讀者說:「沒關係,你很不錯!」這給了小孩往前走的信心。而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童書的數量多如過江之鯽,但是,什麼因素使得安荷特夫婦的與眾不同?是的,他們是好作家、好畫家,但是,他們的三個孩子,使他們的作品成了藝術。
李坤珊(教育工作者)
什麼是人生?什麼是家?什麼是孩子?多少文學、藝術作品,多少宏偉的學科著作,都在找尋它們的真貌。探討孩子、生活與家,也是安荷特夫婦圖畫書創作的主類。而屬於他們的,簡單得令人訝異,卻深刻地使你我感謝生命的奇妙:人生有起有落,千家萬戶有苦有樂,孩子有這樣的、也有那樣的!他們以溫暖、有趣的風格和主調,在每一本書中傳達著如此生命的豐盛與力量。所以,不論是《家》、《小菲菲和新弟弟》或是《我為什麼快樂?》都以一種體恤的態度和接納的角度,看待著每一個孩子、事件、和家庭。
安荷特夫婦的寫...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