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用以背負孩子的「襁褓」,俗稱「背帶」、「背巾」,貴州少數民族又稱為「背扇」。貴州少數民族婦女,無論家境貧富,都對後代的昌盛繁衍懷有熾熱的嚮往。多數地區,姑娘們婚前還在娘家就偷著分部製作,一般不組合,到了婚後懷孕時才組合成背扇。孩子生下後,婦女使用背扇背著娃娃從事農務家務、趕場購物、走訪親友和節日趕會,而吃酒和「跳花」用的背扇,才屬於真正的「精品背扇」。貴州少數民族背扇,造型一般由背扇心、背扇腳(又叫背扇尾)、背扇手和蓋帕四部分組成。背扇心常見的約50平方公分;背扇腳一般長於背扇心;背扇手是約10~15公分寬的長帶;蓋帕一般等寬或略寬於背扇心,天晴下雨都用它來遮護小孩的頭部。背扇心一般在內部貼有棕氈毛、氈或竹編、布殼等,求其保暖、透氣,又堅韌、挺直,能保護小孩脊柱健康發育。主體圖樣在背扇心和背扇腳。然而製作背扇,沒有明確規範和式樣,本書搜集整理貴州少數民族(包括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的背扇,藉這些充滿華彩的藝品,展現出女性令人驚歎的母愛光輝,以及其背後豐富而深沉的文化內涵。依製作工藝分為六大類:一、挑花型挑花是刺繡中的一種特殊用針法,有相當久遠的歷史。古時候稱「戳紗繡」、「納紗繡」。民間又稱「穿紗」、「架紗」,現在大都稱「十字繡」。實際上都是挑花的不同稱謂。二、蠟染型蠟染是中國一種古老的防染印花技藝,古稱「蠟纈」。「纈」即染彩之意,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簡單地說,就是用蜂蠟作為防染劑,隔離布面浸染出的花布稱「蠟染」。貴州素有「蠟染之鄉」之稱,至今傳統的蠟染在民族民間仍然非常盛行。三、刺繡型貴州民間,蘊藏著美倫美奐的民族刺繡奇葩,猶如幽谷中的蘭花,自然而美麗,論其針對的多變、紋樣內涵的豐富以及格調設色的多樣性,較之名繡絕不遜色。只不過它們流傳在偏僻的山鄉,鮮為人知罷了。貴州民間刺繡,繡法極為豐富,常見的就有平繡、辮繡、縐繡、剖線繡、打子繡、馬尾繡、紋繡、堆花繡、貼花繡(布貼)、麻繡、錫繡、盤筋繡等十餘種。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