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全書共14章,第1~5章包括行為的定義、內容、類別、增強物、行為改變的特徵與目的、行為改變的理論及基本原理。第6、7章討論行為分析與策略。第 8 ~11章探討刺激、反應、後果及中介之各種行為改變策略。第12章為行為改變方案的設計流程與案例。第13、14章提供行為改變的證據,並討論問題行為會議的相關問題。
.本書特色:以簡化的文字符號與圖表,詮釋各種原理原則,並抽絲剝繭找出共同原理,讓讀者能實際應用於各類情境中。
作者簡介:
陳政見
章節試閱
第1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意涵
本章主要在探討與敘述行為改變技術一詞的演變,進而針對行為與行為改變的意義加以解釋,最後再論及行為改變的主要特徵。
第一節 行為改變技術的辭源
行為改變(behavior modification)一詞最早使用的名稱為「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出現在Lindsley、Skinner和Soloman(1953)一篇名為「行為治療研究:第一次實況報告(Studies in behavior therapy: Status report I)」的研究中。後來Lazarus(1958)在「心理治療新方法:個案研究(New methods in psychotherapy: A case study)」中略微提到「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一詞。隔年(1959),Eysenck在心理科學期刊發表「學習理論與行為治療(learning theory and behavior therapy)」一文,使行為治療和學習理論產生連結,其後,自1963年行為治療期刊開始發行,「行為治療」一詞已成為學術研究的正式名詞,同年並有《行為研究與治療(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期刊發行,可見行為治療之研究已成為50~60年代頗受關注的主流。
行為治療的目標在於幫助人們的社交技能,以因應社交活動和經驗,加強克服與解決難題的能力。然而,有一群心理學家及醫師對傳統的心理治療理論及技術感到不滿,於是根據實驗心理學的方法與研究結果,發展出一套有別於傳統、且具系統性的心理療法,即「行為療法」(Thorpe & Olson, 1997/2001),由此可知,「心理療法」包括傳統療法──精神分析療法及行為療法,而行為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支。
到了1968年又有《行為治療與實驗精神醫學學刊(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ential Psychiatry)》發行。而同年另有兩種期刊同時發行,一為《行為改變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另一種為《應用行為分析學刊(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這兩種期刊也成為當年研究行為改變技術最重要的學刊(Martin & Pear, 1992)。從這些期刊的發展,「行為改變」一詞原先是將實驗心理學所獲得的原理原則,應用於治療精神病患的一門行為科學,之後由於研究對象擴展到一般正常人的行為矯正上,而成為「行為改變」一詞。不過,國內學者在他們的著作中,總是以「行為改變技術」稱之,而且在大學修習科目中,也定名為「行為改變技術」,其英譯名稱即以“ Behavior Modifi-cation”為之。
另一方面,由於行為主義強調行為的起源來自「前導事件(antecedent)」、「行為本身(behavior)」及「行為後果(consequence)」三者之間的關係,即所謂的「ABC理論」,因此到了1970年代出現「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一詞。然而,到了1993年之後,應用行為分析所實證出來的處理策略,都只是實驗心理學的原理原則在人的身上的驗證,處理策略可能只適合某個案的需求而已。因此,行為主義學者由驗證處理策略,進而以應用行為分析之ABC理論為基礎,應用訪談、行為觀察、實驗分析的過程,探討個案行為發生的真正原因,進而找出最佳介入方法,以改變行為者的行為,此即所謂的「功能性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或「功能性評量(functional assessment)」。由於行為治療的介入或處理策略,來自於改變者的直接觀察與經驗判斷,並直接加諸患者或行為者身上,而功能性分析必須經由實驗分析與驗證,來確定行為發生的前因後果,才有介入的處方及處理步驟,因此功能性分析一詞有取代行為改變技術的趨勢。
第二節 行為的意義
心理學所要分析的對象,通常是針對某一個「有機體(organism)」而來,始有反應的發生。有機體基本上是一個生命實體,在教育情境中常以「個體(individual)」一詞來取代有機體,而心理學研究的目標則是針對個體的行為進行描述、詮釋、預測及控制,終極目的則在增進人類生活品質。簡單地說,「行為」是有機體(或個體)適應環境所表現的手段與機能。
心理學所研究的行為主題,大多數是可以具體觀察的,例如:微笑、哭泣、逃跑、攻擊、談話和觸碰……等等。而心理學家觀察個體如何展現行為的功能?個體想做什麼?甚至觀察個體在特定環境下如何自處和應對?然而,什麼是行為?似乎每一個人所「感覺」到的意義「好像」一樣,但是,事實又是如何呢?以下是筆者設計的一個情況:「我看到一位漂亮的小姐從遠處走來,蓮步窈窕,婀娜多姿,煞是迷人。在穿越過馬路後,找到了一張休閒椅,坐在椅子上思考一些事情」。這句話中在告訴我們:吾人複雜的行為是由多個「單一行為」所組成的,因為「我看到」即是第一種行為,「走過來」是第二種行為,「穿越馬路」是第三種行為,「坐在椅子上」是第四種行為,而「思考事情」就變成第五種行為了。
然而,要大家來界定行為的定義時,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以下是筆者歸納多年教學經驗,請大二學生在黑板上寫下他們對行為的界定,統整後有以下典型案例:
王同學:行為是指一個人的言行舉止。
李同學:行為是指我們的生活習慣。
陳同學:行為是指在某種情境中所作出的正確反應。
張同學:行為是指可以看得到的動作。
孫同學:行為是指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
黃同學:行為包括內在的思想和外在的動作表現。
林同學:行為是指吾人日常生活的一切表現。
鄭同學:行為是指把對事情的感覺轉成具體化。
看了前面幾位同學所寫出來的「行為」界定,可以知道,我們所熟悉的「行為」一詞,似乎是一件耳熟能詳的事,但具體為它下個定義時,似乎每個人的認知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這也顯示,吾人總以為「我講的話你們都會了解,都知道的……」,其實這是自我中心觀所造成的,誤差是很大的。因此,要了解行為改變技術時,必須先對行為的意義有明確的界定。
根據Martin及Pear(1997)所寫的《行為改變技術:理論與應用(Behavior Modification: What it is and how to do it)》一書中,對於行為的界定如下:「什麼是行為(behavior),有些人會用活動(activity)、動作(action)、反映(reaction)、反應(response)、或正在反應(responding)及表現(performance)等同義字來形容,然而在本質上,行為是指:『一個人所做或所說之任何事情而言』」。若從這個定義來看,前面那些同學所界定的行為,也不無道理,只是因為各人切入角度不同,所界定的意義就有廣義與狹義之別罷了。不過,若從行為主義(behaviorism)的觀點而言,「反應(response)」才是行為的建構單位,而反應的性質可以從單純的反射反應(例如:看到食物會流口水,對鞭炮聲會產生驚嚇)到較為複雜的行為片段(如數學解題、預謀的攻擊行為等)。而這些反應也都是指:「外在可觀察的行為反應,並且和環境中的事件有某種關聯性」。因此,「行為」是反應和環境事件的聯結,尤其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每一個人都有發生反應的可能性。
從行為主義的觀點出發,行為是完全拋棄意識、意願、想法、思考和意向等概念的。行為學派大師Skinner(1963)反對人類行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解釋是來自於原始靈魂說的假設,他認為這些概念是模糊不清的,被視為是不科學的行為界定,不能用來作為實證性研究。原先Skinner只反對自我觀察或內省法,後來他對於一切不能公開觀察、不能測量的方法均予以反對。Skinner(1953)之前便將反應區分為二:一為誘發反應,二為自發反應。「誘發反應」是指對已知刺激的反應;而「自發反應」則無需和任何已知的刺激聯結在一起。同時,Skinner(1953)也認為人類行為大半是由自發反應所構成,稱之為「操作性行為(operands)」,此種行為是受環境事件增強作用所影響。因此,Skinner主張「行為就是刺激與反應的聯結」。此外,根據Hull的理論觀點,刺激和反應連結在一起,就稱為「習慣(habit)」,可為行為一詞的另一註解。據此,行為是一種「刺激與反應的連結」,也是一種「習慣的習得」。
由Skinner的主張可知,行為的界定必須具有二項特質:可觀察的而且是可測量的。又依據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2006)對行為一詞的解釋:「按一般接受的心理學的定義,心理學是研究行為的科學,行為是心理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名詞,也是一個最難界定的一個名詞」。根據不同的論點,行為一詞大致有四種不同的涵義(張春興,2006):
1.傳統行為論者(如華生、史金納等)將行為界定為可以觀察測量的外顯反應或活動;內隱性的心理結構、意識歷程以及記憶、心像等,均不被視為心理學所研究的「行為」。
2.新行為論者(如霍爾、托爾曼等)將行為的定義放寬,除可觀察測量的外顯行為之外,也包括內隱性的意識歷程,因而中介變項、中介歷程、假設構念等概念均在考慮之內。
3.認知論者(如皮亞傑、布魯納等)將行為視為心理表徵的歷程,對於外顯而可以觀察測量的行為反而不太重視,其所研究變項集中在注意、概念、訊息處理、記憶、問題解決、語言獲得等複雜的心理歷程。
4.如不加另外的限制詞,行為一詞在心理學上的廣義用法,也包括內在的、外顯的、意識的與潛意識的一切活動。
第1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意涵
本章主要在探討與敘述行為改變技術一詞的演變,進而針對行為與行為改變的意義加以解釋,最後再論及行為改變的主要特徵。
第一節 行為改變技術的辭源
行為改變(behavior modification)一詞最早使用的名稱為「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出現在Lindsley、Skinner和Soloman(1953)一篇名為「行為治療研究:第一次實況報告(Studies in behavior therapy: Status report I)」的研究中。後來Lazarus(1958)在「心理治療新方法:個案研究(New methods in psychotherapy: A case study)」中略微...
目錄
第一篇 理論基礎
第1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意涵
第一節 行為改變技術的辭源
第二節 行為的意義
第三節 行為改變的意義
第四節 行為改變的特徵
第2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因由
第一節 行為改變的目的
第二節 行為改變的向度
消減不良行為
建立良好的新行為
轉移目標行為
第三節 影響行為改變成功的變數
刺激因素
反應因素
中介因素
後果因素
第四節 行為改變的共項
第3章 行為改變的動力
第一節 增強物的涵義與類別
涵義
類別
第二節 正增強物的類型
消費性增強物
活動性增強物
操弄性增強物
持有性增強物
原級增強物
次級增強物
制約增強物
類化增強物
社交性增強物
後援增強物
第三節 負增強物的類型
第四節 增強物的效力
第4章 行為改變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行為改變的實驗
古典制約學習
操作制約學習
認知學習
第二節 行為改變的學派
生理心理學派
行為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
完形心理學派
人本心理學派
認知心理學派
第5章 行為改變的原理
第一節 增強原理
涵義
類型
特徵
第二節 懲罰原理
涵義
類型
正負增強與懲罰之比較
第三節 消弱原理
涵義
類型
缺點
第四節 辨別原理
涵義
類型
缺點
第五節 類化原理
涵義
類型
第六節 漸進原理
涵義
類型
範例
第七節 模仿原理
涵義
範例
第八節 相剋原理
第九節 普氏原理
第6章 應用行為分析
第一節 A-B-C分析法
第二節 功能性評量
第二篇 處理策略
第7章 行為改變的處理策略
第一節 策略探源
中文辭源
英文詞意
第二節 古典策略
涵義
範例
第三節 處理策略的類型
溫和處理策略
嫌惡處理策略
第四節 處理策略與行為向度及控制事件之關係
第8章 情境刺激處理策略
第一節 情境處理策略
類型
注意事項
第二節 洪水法
涵義
類型
實施程序
優缺點
注意事項
第三節 飽足法
涵義
類型
實施程序
優缺點
注意事項
飽足法與洪水法之比較
第四節 系統減敏法
涵義
運用的原理
類型
實施程序
優缺點
第9章 反應控制策略
第一節 精準教學法
涵義
目的
運用的原理
實施程序
優缺點
注意事項
第二節 隨機教學法
涵義
運用的原理
實施程序
實施原則
優缺點
注意事項
第三節 面模教學法
涵義
運用的原理
實施程序
優缺點
注意事項
第四節 示範處理策略
涵義
目的
運用的原理
類型及實施程序
第五節 行為契約策略
涵義
目的
運用的原理
實施程序
優缺點
第六節 行為演練法
涵義
目的
運用的原理
實施程序
優缺點
第10章 後果控制策略
第一節 以增強原理為主的處理策略
代幣制度
反應代價法
分化增強策略
第二節 以懲罰原理為主的處理策略
暫時隔離策略
斥責策略
忽視策略
過度矯正策略
第11章 中介處理策略
第一節 自我控制概說
涵義
類型
階段與程序
第二節 自我教導策略
涵義
運用的原理
類型
實施程序
優缺點
注意事項
第三節 自我管理策略
涵義
運用的原理
類型
實施程序
優缺點
第四節 自我規約策略
涵義
運用的原理
實施程序
優缺點
第五節 能量治療法
涵義
運用的原理
適用對象
實施程序
優缺點
第三篇 實證分析
第12章 行為改變的處理方案
第一節 行為改變處理方案的設計原則
通則
基本原則
第二節 行為改變處理方案的要素
問題行為
預期效果
適用對象
適用情境
實施策略
所需時間
輔助器材
實施步驟
注意事項
家長及行政簽字認可
第三節 行為改變處理方案的實例
攻擊行為處理方案
搶東西的行為處理方案
不當的碰觸行為處理方案
扭擰皮膚的行為處理方案
第13章 行為改變的證據──資料的收集
第一節 行為資料量化的形式
以次數作為資料量化的形式
以時間作為資料量化的形式
以百分比作為資料量化的形式
以等級作為資料量化的形式
第二節 行為觀察的方式
全程觀察
部分時間觀察
試探觀察
抽樣觀察
同時觀察
現場觀察
錄影觀察
第三節 行為資料記錄的方式
持續紀錄法
時距紀錄法
時間取樣紀錄法
第四節 行為資料呈現的方式
紀錄表格式
資料統計表
結果分析圖
第五節 行為資料信度計算的方式
粗估法
逐距法
第六節 行為資料收集的工具
行為紀錄表
紀錄板
計數器
馬錶
電子手錶
計時器
錄影機
錄音機
電腦
其他需要物品
第14章 個案問題行為輔導會議
第一節 個案問題行為應變措施
建立經常性發生的問題行為目錄
備齊相關佐證資料
第二節 召開個案輔導會議
輔導會議步驟
會議紀錄之處置
個案輔導會議流程範例
第三節 個案輔導方案之監督
過程監控
成效評鑑
參考文獻
試題庫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第一篇 理論基礎
第1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意涵
第一節 行為改變技術的辭源
第二節 行為的意義
第三節 行為改變的意義
第四節 行為改變的特徵
第2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因由
第一節 行為改變的目的
第二節 行為改變的向度
消減不良行為
建立良好的新行為
轉移目標行為
第三節 影響行為改變成功的變數
刺激因素
反應因素
中介因素
後果因素
第四節 行為改變的共項
第3章 行為改變的動力
第一節 增強物的涵義與類別
涵義
類別
第二節 正增強物的類型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