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近三分之一時間處於睡眠狀態,而夢境中所反映的情景,即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渴望、恐懼和期待。
事實上,我們可以經由上師的帶領和指導,跳脫夢境的桎梏,認清夢不過是一種假象,進而在夢中修習,將夢境予以轉化,以增進自己心靈上的覺知。而此書即對「夢瑜伽」的介紹提供了最佳指引。
南開諾布仁波切在此書中,針對在睡眠與作夢狀態下發展明性,給予指導教示。作夢狀態係屬加強自我覺知(即大圓滿)廣博體系的一部分,南開諾布仁波切超越西方一般所做的清明夢練習,進而介紹諸多引導作夢狀態的方法。在這個傳統中,作夢狀態清明性的發展,被置於以達解脫為終極目標而生起更大覺知的脈絡中。
這部增訂版,包含南開諾布仁波切所著深奧的大圓滿書籍的額外內容,並依一九九九年第一版所強調在作夢與睡眠狀態發展覺知的特定練習,予以擴展與深化。
此書亦收錄十九世紀大圓滿大師米龐仁波切所著之教言,提供對於此禪修與覺知的超凡形式更多的洞見。
《夢瑜伽與自然光的修習》摘自南開諾布仁波切的手稿資料,強調在作夢與睡眠狀態中發展覺知的特定練習,再予以擴展與深化。在此書中,南開諾布仁波切歸納了特定的方法,用以訓練、轉化、消融、攪亂、穩固、精煉、持守和逆轉夢境;此外,他還提出了個人持續在白天和夜晚所有時刻修行的練習,包含發展幻身的修習、為開發禪觀的甚深淨光修習,以及死亡之時遷轉神識的方法。
我們應該會被本書所描述的進階修習所鼓舞,儘管這個進程不會太快,但不可或缺的是,我們所有的人皆能仔細審視自己的能力,然後繼續前進。這可能是我們第一次必須努力試圖記起夢境,或更為進階地,則為轉化夢境。對於從事任何級別夢修練習的人而言,皆能開發出越來越多的天賦本能。
──摘自內文前言
作者簡介:
ⓒGianni Baggi and Romain Piro
南開諾布仁波切(Chögyal Namkhai Norbu)
1938年10月8日生於東藏。兩歲時,由兩位禪修大師認證為阿宗珠巴的轉世。八歲時,被第十六世噶瑪巴和司徒仁波切認證為竹巴噶舉大師阿旺南喬的轉世。
南開諾布仁波切從八歲到十四歲,進入佛學院閉關修習,跟隨著名的上師一起學習,包括女性上師阿育康卓,那時她已經113歲高齡,仁波切從她那裡接受了眾多的傳承,並做了這些修法的密集閉關修習。
1954年,仁波切成為西藏青年代表,應邀前往漢地。從1954年開始,在四川成都的少數民族西南大學擔任藏文教師,並學習了漢語和蒙古語。
仁波切十七歲時,根據夢中獲得的一個淨觀,回到了德格的家,並去參見其根本上師蔣秋多傑仁波切,他從上師那裡,進一步接受了大圓滿精髓教法的灌頂和傳承。更重要的是,根據南開諾布仁波切所說,這位上師將他直接導入到大圓滿的經驗中。
1960年,仁波切二十二歲時,應圖齊教授的邀請,前往義大利羅馬居住了幾年。
從1964年到現在,南開諾布仁波切一直是那不勒斯大學東方學院的教授,教授藏文、蒙古文和西藏文化歷史。南開諾布仁波切在不同國家非正式地帶領傳法禪修,在這些禪修中,他以一種不分教派的形式,給予了大圓滿修法的教授,並教授幻輪瑜伽、藏醫和占星術。
南開諾布仁波切著有十多本大圓滿禪修書籍,包括《水晶與光道》(The Crystal and the Way of Light)和《日與夜的循環》(The Cycled of Day and Night)等。
譯者簡介:
翻譯作者:歌者
蘭州大學英語系,由南開諾布仁波切認證之一級金剛舞教師,及南卡教學與幻輪瑜伽合格老師。
審校者簡介:石曉蔚
美國康乃爾大學室內設計碩士,曾任教於中原大學,為照明設計與室內設計師。五年來維持睡夢出體迄今四百餘次,每月作夢紀錄兩百餘筆,自詡為「夢行者」,即利用睡夢來修行,並組織「作夢者班」,分享夢修經驗。著有《心靈探索周記》、《樂在工作避免過勞》(合著)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南開諾布仁波切是當今最偉大的西藏禪修大師及學者之一,他明白易懂的夢瑜伽教法,對任何有志於作夢與死後的佛法修行及見地的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這些深奧與解脫的智慧教法,來自古代西藏大圓滿傳統,對於此生、現實的本質,以及意識與心的本性,提供了新的觀點與洞察。我本人抱持極大的興趣閱讀此書,並推薦給我的學生。
-舒亞‧達斯喇嘛(Lama Surya Das)
《佛性的遊戲》作者,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圓滿基金會創辦人
名人推薦: 南開諾布仁波切是當今最偉大的西藏禪修大師及學者之一,他明白易懂的夢瑜伽教法,對任何有志於作夢與死後的佛法修行及見地的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這些深奧與解脫的智慧教法,來自古代西藏大圓滿傳統,對於此生、現實的本質,以及意識與心的本性,提供了新的觀點與洞察。我本人抱持極大的興趣閱讀此書,並推薦給我的學生。
-舒亞‧達斯喇嘛(Lama Surya Das)
《佛性的遊戲》作者,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圓滿基金會創辦人
章節試閱
導論
五○年代一個黑暗的晚上,我從自己床上狂奔到父母房門口,蜷縮在那裡,心有餘悸卻依然半睡半醒。我那時大概五歲,那個夢魘生動的影像至今仍記憶猶新。它看起來是如此真實:一條蛇盤繞在我的床上──儘管我的父母再三保證這只是一個夢,卻安撫不了我。
這是我最早的夢記憶之一。這個夢貫穿我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不斷重複又重複,甚至現在我已漸入中年還會偶爾出現。夢是什麼呢?一個關於蛇的夢不斷重複是否具有特殊涵義?或許蛇是潛意識的使者,抑或是兒童早期性的激發,還是與被稱為龍族(nagas,生活在水裡的蛇形眾生)的另一類型眾生的溝通?也許夢只能在夢者的生活脈絡中來解讀,因而具有特定的個人意義。
根據夢境工作(dreamwork)大師,原型素材(archetypal material)、個人的憂慮與關切、對未來的預知、與其他層面眾生的交流,在夢中都是可能的。然而,這項說法應修正為僅少數人遭遇這種範疇的夢經驗,對大多數人而言,作夢只是單純就夢者期望、恐懼與個性之脈絡內,白天印象的重新改寫。
在一九五○年代,儘管出現少數哲學家和當代思想家,對作夢持有新鮮的興趣,但對大多數美國人,包括我來說,檢視夢境並無太大意義。對這個主題漫不經心的狀態,很快就隨著六○年代的劇變而改觀。肇因於這十年的戲劇性變化,來自集體與個人危機的嚴峻考驗,以及同時期瑜伽和各種禪修形式的盛行,使得夢的覺知開始在大眾文化中,也在我自己身上重新發聲。
我對幼兒到大學時代的夢記憶已模糊,童年的鮮活影像和清晰記憶逐漸消逝為片斷、甚至不剩半點記憶,但在一九七八年,我對夢狀態的經驗與瞭解有了根本的轉變。當時我前往法國去跟知名的西藏喇嘛敦珠仁波切學習,在他所教授的主題當中有夢瑜伽,仁波切清楚地談到努力獲得覺知的需要甚至在睡眠狀態中亦然。他將人類目前的睡眠狀態和動物的無意識睡眠相比,痛惜人們浪費如此寶貴的機會發展自身。仁波切開示的帳篷裡有一種奇異的狀態,我所見和聽到的一切似乎都像夢一樣,毫無疑問是來自這位偉大喇嘛強大的傳承力量。我離開後,這種陌生的感知持續一整天直到晚上,而那晚也同樣不尋常。當我準備要去睡覺時,我決心按照仁波切的指導來發展覺知並祈請他的幫助。
我睡著了,但很快便意識到我正在睡覺,我是在一種有意識的光明狀態中躺著。這是我對瑜伽式睡眠和心之自然光第一次有意識的體驗。
由於我個人心的障礙,我並沒有在夢瑜伽和自然光的修習上取得很大的進步,事實上,如果不是曾經有過這樣的一次經驗,我很可能已經放棄整個關於瑜伽技藝領域的議題,而這種技藝超出普通人的能力。幾年後,在一次為期二十一天的單獨閉關中,我對瑜伽式作夢有了另一次的體驗,那著實令人興奮並具有轉化性。兩個星期過去後,我的閉關相當程度地更加深入,每晚我都按照敦珠仁波切的教導來發展夢瑜伽的能力,那時密集的禪修練習延長至一天十個小時,我的心變得更為有力,我很驚奇自己一晚能記得的夢竟然多達八個。
在這特別的一晚,我突然理解我在睡覺也是醒著──我正在作夢。一旦我體認這點的時候,夢中景觀的色彩變得驚人的生動和鮮豔。我發現自己站在懸崖邊,俯瞰一個廣袤美麗的山谷,我感到十分放鬆而激動,並提醒自己說,這只是一個夢。
飽覽這個怡人的風光一會兒後,我決定真實地且又虛幻地更進一步。如果這真的是一個夢,那麼就沒有理由我不能飛。我不是用飛的而是往空中一躍,但我發現夢又一次轉變。我仍是清明的,我的覺知出現在樓梯上,而我的身體卻不再處於夢中,但我正在上樓。我才剛踏上一階、正要跨到下一階時,此時夢境再度轉換。這次只有一片黑暗,沒有任何影象。我抗拒著想要去睜開眼睛的衝動,事實上,我不確定要如何做,但我希望也想要影像重新出現,然後突然間我回到那個樓梯上。樓梯重新出現只持續很短暫的時間,之後我便醒了。
整個經驗是如此驚奇,我一直認為這是我一生中最有意義的經歷之一,指導這次閉關的喇嘛將我的經驗比作已通過駕駛測驗。這之後我有許多夢中清明的經歷,我不能說每晚都會發生,但亦規律出現,在我進行密集禪修時,例如閉關,頻率就會增加。再者,如果我在夜裡醒來禪修,我發現再回去睡時我的清明夢會頻繁出現。
在此期間,我還作了些性質上屬於感應的夢。例如,在閉關中我夢到我的情人,儘管我在夢中並非清明,但是我記得很清晰:她的影像出現,她如此光輝明亮但卻在啜泣。
隔天我依計畫前往紐約上洲一個火車站接她,為了驗證我的夢經驗,我告訴她我為她前晚的心煩感到難過。她看起來很吃驚,立刻告訴我說這個夢是對的,她告訴我說她病倒了,而她的確哭得很傷心。
正如我所提到的,看來似乎是當我有機會練習禪修或夢瑜伽教法時,這些經歷便會增加。就是在我參加南開諾布仁波切於華盛頓特區研討會這樣的期間,他最資深的弟子之一陪同他前來,且病得很重。在我夢裡,我發現自己正跟南開諾布仁波切在一起,他非常關注這位弟子的健康危機。我說:「仁波切,她快死了。」仁波切回答道:「不,我已經治癒了她,她正好轉中。」隔天好消息就是她的確正在康復,但更為令人稱奇的是,南開諾布仁波切在我告訴他之前就已經知道我們夢中這段交談。之後我還作了南開諾布仁波切與我交談的其他的夢,偶爾我也會說一些智慧的話回答他。仁波切對這些經歷非常感興趣,有時隔天就會問我前晚是否作了一個有意思的夢;偶爾他會問我而如果我記不太清楚時,他就會說:「你必須記得,你必須嘗試去記得啊!」
1.夢的性質與類型
在一部經典中,釋迦牟尼佛使用多種比喻來形容我們一般認為是真實的現象世界,他將我們的現實比作一顆流星、視覺幻相、一盞搖曳的酥油燈、晨露、水沫、閃電、一場夢,以及雲朵。根據佛陀所說,所有聚合的存在、所有法(dharmas)和所有現象,事實上都是不真實的,就像以上這些例子般須臾變換。
另外一部經典則運用了其他的詩歌比喻,來表明我們所處狀況根本的虛妄本性,這些比喻包括水中映月、海市蜃樓、聲音之城、彩虹、鏡中影,還有一場夢。
一場夢這個例子被包含在這些經典中,是因為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檢視一個夢,將不會發現任何具體的事物。儘管夢升起的主因和助緣可以被發現,但關於夢本身仍然沒有什麼確實是具體或真實的。
儘管有許多不同的情況可以導致作夢,這些情況的產物──我們的夢,一般可分為兩個主要類別:由業力軌跡中升起的較為普通類型的夢,以及因心之明性(clarity of mind)而升起的其他類型的夢。
在由業力所致的夢類別中,夢主要是與我們三種存在狀態有關,也就是個人身體、能量(或語)和心理緊張;還有另外一種跟業力軌跡有關的類型。後者有三種成因,亦即個人源自某個過去世、幼年時期,以及近期的業力軌跡。
在藏醫傳統中,醫生要診斷疾病的肇因,也會考量與這位病患的夢有關的是三種存在的哪一個,由此訊息他就能夠發現該病患的身體、能量和心的真實情況。有時一位難以治癒的重症患者之所以會如此,是由於源自幼年或甚至某個過去世的業因,也有可能這個疾病是由最近行為之業因所導致的結果。因此,檢驗夢境變成為分析和發現問題的主因和助緣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夢與個人的三種存在狀態有關,這是什麼意思呢?這些夢是由於身、口、意任何種類的經驗而升起,因此直接相關於個人的五大元素、能量和情緒,可以立即成為出現某些夢經驗的原因,而這些夢經驗不是好的、壞的,就是中性的。
例如一個人以不適當的姿勢睡在床上,也許覺得不舒服或疼痛,這種不適會成為負面夢的立即原因。或者如果一個人由於呼吸阻塞而睡不好,可能會夢到窒息或被勒住脖子。更進一步,就不難理解與心牽連的感情,如喜悅或悲傷,同樣也會是作夢的立即助緣。以上是夢與個人三種存在狀態相關的例子。
在由業力所致的夢類別中,有一種類型包含肇因於前一世的夢,在這類夢裡,會出現這個人此生從未經歷過的不熟悉的事物。例如另外一個國家的景象或奇怪的人、他們所不熟悉的習俗或語言。這些夢會經常重複出現,以至於夢者對這個一度陌生的世界變得熟習。這樣的經歷暗示著來自過去世非常強烈的習慣模式的存在,給個人留下了業力的痕跡。或者夢裡會出現一個不熟悉的國家,有一個陌生人給夢者找麻煩或殺了他,結果造成夢者非常強烈的恐懼感。這有時意謂相似的處境曾在前世發生這個人的情況受到強烈影響而留下業力痕跡。這個痕跡在助緣成熟的時候,就會再次出現。此類型業力夢的另外一個例子是,如果某人在前世殺了我,我這一世仍會夢到自己被謀殺。我們並非總會夢到自己此生的經歷,假如一個事件非常重大,那麼你就會一世又一世地去經歷。當你睡得非常深沉時,你會創造一個完美的可能性,讓過去的業力顯現在你的夢中。
如果你只是有很大的焦慮,也會在你的夢裡重複。例如,你小的時候有人給你惹經裝過香水的空瓶子,你仍然能夠聞到香水的味道,這就是習氣。這種第一類型的業力夢是會發生的,儘管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此頻繁。
第二種類型的業力夢,是那些由夢者在年幼時產生的原因所引發的夢。如果人在年幼時受到驚嚇或遇過意外,那個經歷就會留下痕跡,因此在以後的人生中就會有與該事件相關的夢──不是直接重複,就是以主題性的方式出現。或者例如一個小孩曾經歷過一次地震而產生巨大的恐懼,那麼在他以後的人生中就有一種潛力,當遇到適合的助緣時,如又經歷另一次地震,這個潛力軌跡就有可能會被啟動。
業力夢的第三種類型包含人觸動個人很深的近期行為所引發的夢。這個人可能最近曾極度憤怒,結果與某人爭執,那份強烈的憤怒便會留下痕跡,因此所作的夢就會有相似的情境或主題。
這三種類型夢的起因,主要都是業力;也就是說,和某件深深觸動一個人的事件有關,並且留下緊張、恐懼或其他強烈感情的痕跡。當痕跡被留下時,邏輯上,具有相應主題的夢就會更經常地出現。
還有跟個人明性有關,類似於前面的夢分類,也就是和三種存在以及個人業力軌跡有關的那些夢。什麼是明性之夢?當有助緣時,明性之夢就會顯現;透過助緣,夢以明性顯現。因為有未來事件的助緣,我們甚至能夠獲得對未來的建議和預知。明性之夢一般會在清晨顯現,為什麼?因為我們剛開始睡著時,會睡得很沉,慢慢地,當我們消耗了這種深沉後,睡眠就會變淺;一旦睡眠變淺,明性就能更容易地顯現。如果我們持續覺知的修習獲得成效,那麼業力之夢就會減少,因為這些夢與緊張相連。禪觀狀態,也就是覺知,代表完全的放鬆,因此將沒有緊張的顯現,你的業力夢就會被更多的明性之夢所取代。
導論 五○年代一個黑暗的晚上,我從自己床上狂奔到父母房門口,蜷縮在那裡,心有餘悸卻依然半睡半醒。我那時大概五歲,那個夢魘生動的影像至今仍記憶猶新。它看起來是如此真實:一條蛇盤繞在我的床上──儘管我的父母再三保證這只是一個夢,卻安撫不了我。 這是我最早的夢記憶之一。這個夢貫穿我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不斷重複又重複,甚至現在我已漸入中年還會偶爾出現。夢是什麼呢?一個關於蛇的夢不斷重複是否具有特殊涵義?或許蛇是潛意識的使者,抑或是兒童早期性的激發,還是與被稱為龍族(nagas,生活在水裡的蛇形眾生)的另...
目錄
編者前言
致謝
編者導論
第1章夢的本質與類型
第2章夜晚的修習
第3章修習夢之精要的方法
第4章幻身
第5章淨光心髓的修習
第6章明性之夢
第7章遷識的方法
第8章瑪拉替卡朝聖
第9章南開諾布仁波切專訪
第10章掌中佛法
第11章 南開諾布仁波切生平簡介
編者前言
致謝
編者導論
第1章夢的本質與類型
第2章夜晚的修習
第3章修習夢之精要的方法
第4章幻身
第5章淨光心髓的修習
第6章明性之夢
第7章遷識的方法
第8章瑪拉替卡朝聖
第9章南開諾布仁波切專訪
第10章掌中佛法
第11章 南開諾布仁波切生平簡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