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個多族群的社會,族群之間的互動形構出台灣文化的
特色。溫振華、謝國斌、謝世忠的論文都圍繞在這個主題上,由
不同的方式加以論述。
溫振華長期專注平埔族社會的研究,常走訪台灣各地,調查
平埔族舊社及其族人。《毛少翁社社史》是利用契約文書、淡新
檔案、台灣總督府檔案等,整理分析而成的論文。以現有的史料
,列舉說明毛少翁社土目、通事、業戶的名單、社務執事、社租
分配等問題。並探討清國封山禁止開採硫磺之後,毛少翁社負起
守磺、禁止民人盜採的職責,但防不勝防,盜採者不但不畏懼,
還進入社內逞兇。如此情況可說明當時採硫與外船來台採購有關
,因此採硫者才不懼犯禁,甘冒違法也要進入盜採。至二十世紀
初日本實施廢除大租之後,大租權被取消,毛少翁社勢力逐漸消
退,今亦很難找到其後裔了。
謝國斌依據必麒麟(W. A. Pickering)、國分直一、石萬壽等
對西拉雅族新港社的調查紀錄,重新查訪台南縣新市鄉新和村的
平埔族聚落。他先從戶政事務所找到平埔族人的戶籍分佈狀況,
之後拜訪村長、到番仔巷廟(北極殿)訪問年長的在地人,又尋
訪平埔族曾居住過的番仔厝、番仔寮,再到基督教長老教會訪問
平埔族後裔的教會長老。經過詳密的訪察之後,幾乎已很難找尋
到平埔族後裔,只有一戶確實是平埔族後裔,但在她的身上,已
難發覺有任何平埔文化的留存與平埔認同了。謝之論文是以田野
訪查的方式,說明在現今社會裡已難尋覓新港社了。但其論文卻
清楚說明台灣文化是多元族群混合的文化,而不是單元的文化,
更沒有所謂純「漢人」的文化。
謝世忠的論文提出漢人與原住民對文化存在差異性的觀點。
泰雅與太魯閣族是狩獵的民族,在兩族人的觀念中,狩獵是文化
、是精神、是宗教、是信仰、是習俗,更是生活方式,而不是漢
人或民族誌所認為的「邊緣打獵」或「維生出獵」。狩獵對兩族
族人而言,具有獵人的正當性與狩獵文化的真理性。謝世忠真誠
地呼籲政府或民眾需要正視原住民族的觀點,否則現代國家的山
林管理、野生動物保護法、槍砲使用規則,無法規範原住民的行
為,泰雅族、太魯閣族也會繼續在山林中行走,維繫其理想的族
群生命價值。
日本統治台灣有兩項目標,即改變台灣人成為日本人與建設
台灣成為南進的基地。日本初領台灣時,積極展開國語(日語)
教育,因此設立公學校,教導台灣人熟悉日本的歷史文化和近代
國民意識。之後,為了經營台灣,開始設立實業教育,讓台灣人
能成為建設的大軍。鄭麗玲以台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為例,說明
1912年講習所的成立是台灣工業教育的開端。之後,歷經數次改
名,1919年改為台灣公立台北工業學校,1921年改名為台北州立
第二工業學校,1923年與台北州立第一工業學校合併為台北州立
工業學校,共分成六科:機械科、電氣科、土木建築科、應用化
學科、傢俱科與金屬細工科。鄭麗玲將這些科別課程歸納整理,
並加以分析,且說明畢業生除了進入公署之外,多往商社發展的
就業情況。台灣子弟因出身學校、學長學弟的關係而建立起自己
的經營班底,自創會社。文中以林煜灶的協志商號、陳海沙的光
智商會、唐傳宗的唐榮為例,說明台灣人實業家的產生背景。鄭
文利用史料,詳細論述台北工業學校的發展情況,並提出1922年
新台灣教育令頒佈之後,實施日台共學,台灣人的就學機會反而
被擠壓,日本學生佔去原本以台灣人為主的名額。
因台灣與日本有過50年殖民地與母國的關係,1945年國民黨
政府來台之後,勵行去日本化的政策,尤其在1972年日本與台灣
斷交之後,更嚴格禁止日本文化。但日本大眾文化並未因此消失
,反而轉入地下化發展。尤其日本自1970年代經濟急速成長,進
入1980年由文化、資訊的輸入國轉為輸出國之後,日本的雜誌、
書籍、漫畫、動畫、電視節目與偶像陸續傳入台灣。1990年代政
府對日本文化的限制放鬆,乃至解除,日本大眾文化大量湧進台
灣,並帶來商機,使得產地國「日本」也成為台灣消費者的憧憬
對象,而產生信賴感,相信日本商品具有品味、文化性,擁有或
使用它,可以分享其內在的文化價值。因此,1990年代的「哈日
」不只是日本製品或大眾文化成為台灣消費者的喜愛,其所屬「
日本」形象,亦成為一個信賴與消費的記號。但「哈日」現象的
產生,其實亦有台日之間長期的歷史因素。李衣雲的論述頗富卓
見,值得閱讀。
楊允言的文章是在介紹今年4月國史館出版的《台語文運動
史料彙編》。自從國民黨政府實施禁止台語,壓制台灣文化的政
策之後,台語文一時被打入谷底。至1980年代台灣意識崛起,才
逐漸復甦。這本書是由楊允言等主編,分成五個單元;前人的身
影、當今活躍的意見領袖、各種不同的書寫方式和音標方案、台
語文刊物、教育與網路資訊、以及大事記等。這是瞭解台語文歷
史、當今議題與今後發展的好書。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優惠價: 88 折, NT$ 158 NT$ 180
本商品已絕版
台灣是個多族群的社會,族群之間的互動形構出台灣文化的
特色。溫振華、謝國斌、謝世忠的論文都圍繞在這個主題上,由
不同的方式加以論述。
溫振華長期專注平埔族社會的研究,常走訪台灣各地,調查
平埔族舊社及其族人。《毛少翁社社史》是利用契約文書、淡新
檔案、台灣總督府檔案等,整理分析而成的論文。以現有的史料
,列舉說明毛少翁社土目、通事、業戶的名單、社務執事、社租
分配等問題。並探討清國封山禁止開採硫磺之後,毛少翁社負起
守磺、禁止民人盜採的職責,但防不勝防,盜採者不但不畏懼,
還進入社內逞兇。如此情況可說明當時採硫與外船來台採購有關
,因此採硫者才不懼犯禁,甘冒違法也要進入盜採。至二十世紀
初日本實施廢除大租之後,大租權被取消,毛少翁社勢力逐漸消
退,今亦很難找到其後裔了。
謝國斌依據必麒麟(W. A. Pickering)、國分直一、石萬壽等
對西拉雅族新港社的調查紀錄,重新查訪台南縣新市鄉新和村的
平埔族聚落。他先從戶政事務所找到平埔族人的戶籍分佈狀況,
之後拜訪村長、到番仔巷廟(北極殿)訪問年長的在地人,又尋
訪平埔族曾居住過的番仔厝、番仔寮,再到基督教長老教會訪問
平埔族後裔的教會長老。經過詳密的訪察之後,幾乎已很難找尋
到平埔族後裔,只有一戶確實是平埔族後裔,但在她的身上,已
難發覺有任何平埔文化的留存與平埔認同了。謝之論文是以田野
訪查的方式,說明在現今社會裡已難尋覓新港社了。但其論文卻
清楚說明台灣文化是多元族群混合的文化,而不是單元的文化,
更沒有所謂純「漢人」的文化。
謝世忠的論文提出漢人與原住民對文化存在差異性的觀點。
泰雅與太魯閣族是狩獵的民族,在兩族人的觀念中,狩獵是文化
、是精神、是宗教、是信仰、是習俗,更是生活方式,而不是漢
人或民族誌所認為的「邊緣打獵」或「維生出獵」。狩獵對兩族
族人而言,具有獵人的正當性與狩獵文化的真理性。謝世忠真誠
地呼籲政府或民眾需要正視原住民族的觀點,否則現代國家的山
林管理、野生動物保護法、槍砲使用規則,無法規範原住民的行
為,泰雅族、太魯閣族也會繼續在山林中行走,維繫其理想的族
群生命價值。
日本統治台灣有兩項目標,即改變台灣人成為日本人與建設
台灣成為南進的基地。日本初領台灣時,積極展開國語(日語)
教育,因此設立公學校,教導台灣人熟悉日本的歷史文化和近代
國民意識。之後,為了經營台灣,開始設立實業教育,讓台灣人
能成為建設的大軍。鄭麗玲以台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為例,說明
1912年講習所的成立是台灣工業教育的開端。之後,歷經數次改
名,1919年改為台灣公立台北工業學校,1921年改名為台北州立
第二工業學校,1923年與台北州立第一工業學校合併為台北州立
工業學校,共分成六科:機械科、電氣科、土木建築科、應用化
學科、傢俱科與金屬細工科。鄭麗玲將這些科別課程歸納整理,
並加以分析,且說明畢業生除了進入公署之外,多往商社發展的
就業情況。台灣子弟因出身學校、學長學弟的關係而建立起自己
的經營班底,自創會社。文中以林煜灶的協志商號、陳海沙的光
智商會、唐傳宗的唐榮為例,說明台灣人實業家的產生背景。鄭
文利用史料,詳細論述台北工業學校的發展情況,並提出1922年
新台灣教育令頒佈之後,實施日台共學,台灣人的就學機會反而
被擠壓,日本學生佔去原本以台灣人為主的名額。
因台灣與日本有過50年殖民地與母國的關係,1945年國民黨
政府來台之後,勵行去日本化的政策,尤其在1972年日本與台灣
斷交之後,更嚴格禁止日本文化。但日本大眾文化並未因此消失
,反而轉入地下化發展。尤其日本自1970年代經濟急速成長,進
入1980年由文化、資訊的輸入國轉為輸出國之後,日本的雜誌、
書籍、漫畫、動畫、電視節目與偶像陸續傳入台灣。1990年代政
府對日本文化的限制放鬆,乃至解除,日本大眾文化大量湧進台
灣,並帶來商機,使得產地國「日本」也成為台灣消費者的憧憬
對象,而產生信賴感,相信日本商品具有品味、文化性,擁有或
使用它,可以分享其內在的文化價值。因此,1990年代的「哈日
」不只是日本製品或大眾文化成為台灣消費者的喜愛,其所屬「
日本」形象,亦成為一個信賴與消費的記號。但「哈日」現象的
產生,其實亦有台日之間長期的歷史因素。李衣雲的論述頗富卓
見,值得閱讀。
楊允言的文章是在介紹今年4月國史館出版的《台語文運動
史料彙編》。自從國民黨政府實施禁止台語,壓制台灣文化的政
策之後,台語文一時被打入谷底。至1980年代台灣意識崛起,才
逐漸復甦。這本書是由楊允言等主編,分成五個單元;前人的身
影、當今活躍的意見領袖、各種不同的書寫方式和音標方案、台
語文刊物、教育與網路資訊、以及大事記等。這是瞭解台語文歷
史、當今議題與今後發展的好書。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