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民忠君 大成為聖的一代文人
杜甫出生的時代,整個唐朝正處在上升的時期,在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的時代背景下,出生於仕宦家庭的杜甫,堅守著「奉儒守官」的理想,將儒學的精神和傳統發揚光大。於政治上,他代表了歷朝歷代士大夫與百姓的心聲,以博大的仁愛精神、執著的政治信念、深廣的憂患意識、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在歷史地位中有了「詩史」的稱號。在詩歌藝術創作上,以沉鬱頓挫的風格,語言的凝煉質樸,感情憂鬱蒼涼,結構曲折迂回,開後世詩歌藝術的新風範。其巨大的成就,使他最終成了「詩聖」。
在唐代這個璀璨耀眼的文學盛世中,讓我們撿拾有關杜甫及其生活時代的歷史碎片,結合詩歌中所折射的杜甫生活的點點滴滴,來探求杜甫的成「聖」之路!
杜甫小簡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號少陵,唐代詩人,祖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其作品約一千四百多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編為《杜工部集》。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其詩也被稱為「詩史」。
【重要事件】
● 五代時期颳起「新樂府運動」狂潮、晚唐時期促成現實主義詩派、宋朝時期形成江西詩派
● 使用「人民的語言」,受到現代研究者的讚賞
● 清初文學家金聖嘆,把杜甫所作之詩,與屈原的《離騷》、莊周的《莊子》、司馬遷的 《史記》、施耐庵的《水滸傳》、王實甫的《西廂記》,合稱「六才子書」。
● 一四八一年韓國將杜詩翻譯成韓文,叫《杜詩諺解》。
● 十七世紀開始在日本文學上產生影響,對松尾芭蕉的影響尤深。
【本書特色】
1.說明杜甫如何受到家庭的薰陶與儒家思想的影響,所培養出的人格養成。
2.透過各篇史實記錄,了解杜甫政治上抑鬱不得志,以及中年生活之坎坷流離。
3.舉出杜甫詩作,反映詩人悲天憫人、愛國為民的情懷。
4.杜甫的博學與詩作的藝術形態對後世文學發展的影響。
5.附錄了杜甫詩歌與古人的點評之語,利於賞析。
6.書末參考資料出處,讓對杜甫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
康震
「百家講壇」出鏡率最高的主講人,從2005年至今,在中央電視臺(CCTV)十頻道「百家講壇」先後主講「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蘇軾」、「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等專題講座,獲得觀眾的廣泛好評。
1970年3月出生,陝西省綏德縣人。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中國李白研究會理事、中國唐代文學會會員、中國韻文學會會員。主要從事中國古典詩詞散文研究、中國古代文化與文學研究。
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五十餘篇。出版《長安文化與隋唐詩歌》、《康震評說蘇東坡》、《康震評說李清照》、《康震評說詩聖杜甫》、《康震評說唐宋八大家》等著作、教材多部。榮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寶鋼教育基金理事會全國優秀教師獎、北京市教育教學(高等教育)優秀成果獎、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等多項獎勵。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級、教育部、北京市級教學、科研項目。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杜甫觀照自我與他人、相互交集的苦難,認清自己在現實世界的無能,提出了藝術的可能,用語言文字為我們構築一座燦爛而飽滿的星空。康震的評說,正是打開那座星空的鑰匙。──作家 凌性傑
古今文人推薦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韓愈
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唐]元稹
醜妍巨細千萬殊,竟莫見以何雕鎪。──[宋]王安石
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包沖淡之趣,兼俊潔之姿,備藻麗之態,而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眾家之長,杜氏亦不能獨至於斯也。──[宋]秦觀
老杜詩當是詩中《六經》,他人詩乃諸子之流也。──[宋]陳善
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宋]文天祥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清]彭定求
杜詩者,詩中之《四子書》也。──[清]蔣士銓
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民初]魯迅
中興濟世的熱切,對淆亂乾坤的指斥,對橫行霸道的憤慨,對漂泊流離的悲傷,對生靈塗炭的悲憫,對物力衰竭的惋惜,對博施濟眾的讚美。──四川宣漢中學教師劉廷富
我的詩歌毫無疑問地主要受到杜甫的影響。我認為他是有史以來在史詩和戲劇以外的領域裡最偉大的詩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超過了莎士比亞和荷馬,至少他更加自然和親切。──美國詩人雷克諾斯(Kenneth Rexroth)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
杜甫觀照自我與他人、相互交集的苦難,認清自己在現實世界的無能,提出了藝術的可能,用語言文字為我們構築一座燦爛而飽滿的星空。康震的評說,正是打開那座星空的鑰匙。──作家 凌性傑
古今文人推薦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韓愈
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唐]元稹
醜妍巨細千萬殊,竟莫見以何雕鎪。──[宋]王安石
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包沖淡之趣,兼俊潔之姿,備藻麗之態,...
章節試閱
第八章 詩成為聖亦為史
杜甫跌宕起伏的求官之路和苦難坎坷的生活歷程充滿了艱辛,他所經歷的政治挫折、貧窮、飢餓、疾病、逃亡,都是一般人無法想像和承受的。但也正是因為這些苦難與坎坷,才鑄就了杜甫那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才造就了那一篇篇超越時空的動人詩篇,也才最終成就了他「詩聖」的美譽,他的詩也被後世稱為「詩史」。
那麼,杜甫是否一直在詩壇上享有聖人的地位?享受著崇高的禮遇,獲得了很多的光環?他在世的時候是不是也獲得了許多人的追捧呢?其實不然,杜甫在他所處的歷史階段,特別是在他在世的時候,不僅名氣不是很大,甚至一直都沒有被人歸入一流作家的行列之中。那麼,與他同時代的人究竟是怎樣評價杜甫詩歌,為什麼他生前身後的名氣差別如此之大,到底是誰最早稱他為詩聖呢?
百年自苦 未有知音
杜甫曾在<壯遊>詩中回憶自己十四五歲的時候,「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楊。」意思是說崔尚、魏啟心這兩個頗有些名氣的文人,稱頌杜甫的才華可比班固、揚雄,可見當時人對少年杜甫的才華還是比較關注的。當然,這種關注與稱讚也包含著前輩詩人對文學少年鼓勵、勉勵的因素,帶有表揚的性質。
後來杜甫在洛陽參加科舉考試,雖然沒有考中,但是得到了當時在文壇享有聲譽的李邕與王翰的賞識,杜甫後來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說:「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這可能是事實,但是也有誇張的成份,因為這首詩是杜甫困居長安時期寫給當朝權貴韋濟的,是首請求提攜的幹謁詩,帶有一定的自我推薦的成份。換句話說,上面的這兩個例子,都是杜甫自己在詩中引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一評價並不能作為當代人對他詩歌創作最真實的評價。
當初杜甫漫遊齊趙、困居長安的時候,與李白、高適、王維、儲光羲、岑參等當代的幾位大詩人都有過或深或淺的交往,但是這些人的作品中,極少有對杜甫詩歌創作做出高度評價的。
一直到了唐代宗寶應元年(西元七六二年),杜甫五十一歲的時候,有一位叫做任華的文人寫了首詩<雜言寄杜拾遺>,給予了杜甫很高的評價:
杜拾遺,名甫第二才甚奇。任生與君別,別來已多時,何嘗一日不相思。杜拾遺,知不知?昨日有人誦得數篇黃絹詞,吾怪異奇特借問,果然稱是杜二之所為。勢攫虎豹,氣騰蛟螭,滄海無風似鼓蕩,華嶽平地欲賓士。曹劉俯仰慚大敵,沈謝逡巡稱小兒。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個。諸人見所作,無不心膽破。郎官叢裡作狂歌,丞相閣中常醉臥。前年皇帝歸長安,承恩闊步青雲端。積翠扈遊花匼匝,披香寓直月團欒。英才特達承天眷,公卿無不相欽羨。只緣汲黯好直言,遂使安仁卻為掾。……
任華認為杜甫的詩堪稱奇作,詩歌的氣勢如龍騰虎躍一般,又如滄海一般境界開闊。在這樣的佳作面前,古時的才子們也會慚愧地或是如臨大敵,或者是甘拜下風。當時杜甫在帝京之中,也已負得盛名,在花草叢中或是丞相閣中都能拈筆做出絕世之篇,他作的詩無不讓人感到震驚。
唐代宗大曆四年(西元七六九年),杜甫去世的前一年,在衡州、潭州時期,衡陽判官郭受寫詩<寄杜員外(員外垂示詩,因作此寄上)>:「新詩海內流傳久,舊德朝中屬望勞」,郭受從詩歌創作和人品道德兩方面都肯定了杜甫,認為他每有新詩便會在國內流傳許久,而他的道德操行也受到了朝中人們的敬佩。杜甫的朋友韶州刺史韋迢作<潭州留別杜員外院長>一詩,說杜甫:「大名詩獨步,小郡海西偏」。他對於杜甫稱頌備至,認為杜甫的詩在海內流傳甚廣,是獨步當代的大詩人。這說明,杜甫的詩歌在當時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任華、郭受、韋迢等人都不算是當時文壇上的大文人,他們的評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杜甫詩歌在當時的知名度,但是他們的評價在當時文壇上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所謂人微言輕。他們對杜甫的評價很難代表主流文壇的觀點,也並不可能給杜甫增加什麼影響力。所以杜甫曾經在詩中感慨:「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當時,盛唐的詩人自己編選當代詩人的詩集,叫做唐人選唐詩,他們會將當朝有名望、有影響的詩人的作品編輯成冊,從而反映一個時代詩歌創作的風貌,並為當代人提供詩歌創作範本。但是,從現在所知道的盛唐、中唐文人所編選的詩歌集中,極少或者根本就沒有選杜甫的詩歌,而王維、李白等人的詩多被選中。這多少說明杜甫的詩歌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還遠遠沒有具備後代那麼巨大的影響力,還沒有躋身於一流詩人的名列。
沉鬱頓挫 成史為聖
杜甫在生前的名氣遠遠不如像李白、王維這樣的大詩人,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二流的詩人。可是,在杜甫去世之後,特別是中晚唐的時候,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以元稹、白居易、韓愈、孟郊為代表的一批著名詩人開始極力推崇杜甫,杜甫的地位開始漸漸提升。到了晚唐,杜甫的名氣基本上與李白處於平起平坐的地位。這個時候,一些唐代人編選的詩集中也有了杜詩的身影。那麼,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而第一個將杜甫稱做「詩聖」的人又會是誰呢?
總的來說,杜甫在世的時候,當代人不大重視他的詩歌,與王維、李白相比,杜甫在詩壇上的影響力要弱一些。這其中的原因比較複雜,僅僅從文學的角度來說可能有這麼幾個原因:
從內容上來講,盛唐時代的詩歌注重歌頌理想,杜甫的詩,特別是他中年以後大多數的詩是抨擊現實,揭露黑暗的。從詩歌風格來講,盛唐時期的詩歌風格注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美,也就是一種天然的美,自然的美,即便是懷才不遇的主題,其格調也是高昂、明快、青春、飄逸的;而杜甫的詩則注重抨擊現實,注重用描寫的手法刻畫細節,其格調相對深沉、低回、渾厚。從,創作風氣上來講,盛唐詩人們很重視天才的創造力,重視本色的詩歌,提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而杜甫的創作風格則是注重轉益多師,主張「語不驚人死不休」,強調通過苦思積累錘鍊獲得藝術的成功。從格調上來講,盛唐的詩人更喜歡明快的、樂觀的、高昂的詩,杜甫的詩比較沉鬱、比較委婉、比較渾厚、比較低回。
儘管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杜甫的詩歌創作已經達到了非常成熟的階段,代表了唐代詩歌審美理想從盛唐向中唐以後的轉折。但是,杜甫的詩歌卻跟當時那個時代的審美趣味、審美理想有點錯位,從客觀上來講就形成了這種評價上的錯位。我們既不能苛求杜甫去迎合時代,也不能苛求那個時代來遷就杜甫。因此,他的詩風不為當時的人所重視,就可以理解了。
到了晚唐,有人開始稱杜甫的詩歌為「詩史」。最早提出詩史這個概念的是晚唐孟棨的《本事詩》:「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意思就是說,杜甫遭逢安史之亂,在甘肅、四川顛沛流離,將親身經歷之事都寫在詩中,而且記錄地非常詳盡,當時的人稱他的詩歌為詩史。因為這不僅是杜甫自己顛沛流離的歷程,而且是對整個時代的記錄。後來北宋的大詩人黃庭堅在詩中說:「千古是非存史筆,百年忠義寄江花。」(<次韻伯氏寄贈……老杜詩>)可見,詩史這個說法主要是就杜甫詩歌思想道德境界而言的。
那麼,杜甫「詩聖」這個頭銜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就現有文獻看,最早將杜甫其人其詩與「聖」相聯繫的是北宋詞人秦觀。秦觀在<韓愈論>中說,「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嗚呼,杜氏韓氏,亦集詩文之大成者。」秦觀認為杜甫的詩歌就像孔子的學說一樣,都是時代的集大成者,都可以稱之為聖人。這個說法側重強調杜甫詩歌藝術集大成的特點。北宋、南宋時代,很多文人士大夫開始將杜甫比作周公,甚至將杜詩與《論語》、《孟子》並列在一起,認為是儒家的經典。
直到明代,有人直接將杜甫稱作「詩聖」。從現有材料來看,明朝文人王稚登應該是第一個直接將杜甫稱作詩聖的人:「余曷敢言詩,問諸言詩者有雲,供奉之詩仙,拾遺之詩聖。」(<合刻李杜詩集序>)這裡,因為李白曾經做為翰林供奉之職,他將李白稱作詩仙;而杜甫任左拾遺了職,將杜甫稱為詩聖。時至此時,「詩聖」這個稱號就跟杜甫的名字直接聯繫到了一起。此後,明朝著名的文人王嗣奭也在研究杜甫上也頗有同地,寫<夢杜少陵作>詩云:「青蓮號詩仙,我翁號詩聖。」從此之後,將杜甫稱為「詩聖」這一說法算是固定下來了。
第八章 詩成為聖亦為史
杜甫跌宕起伏的求官之路和苦難坎坷的生活歷程充滿了艱辛,他所經歷的政治挫折、貧窮、飢餓、疾病、逃亡,都是一般人無法想像和承受的。但也正是因為這些苦難與坎坷,才鑄就了杜甫那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才造就了那一篇篇超越時空的動人詩篇,也才最終成就了他「詩聖」的美譽,他的詩也被後世稱為「詩史」。
那麼,杜甫是否一直在詩壇上享有聖人的地位?享受著崇高的禮遇,獲得了很多的光環?他在世的時候是不是也獲得了許多人的追捧呢?其實不然,杜甫在他所處的歷史階段,特別是在他在世的時候,...
目錄
第一章 奉儒善施仕宦顯
奉儒守官 詩為家事
杜氏傳奇 節孝為本
賢良盛族 李唐皇枝
詠鳳壯游 李杜唱和
第二章 京華旅食潛悲辛
林甫妒賢 儒冠誤身
投匭獻賦 詞感帝王
幹謁求進 青雲難上
聖朝賤士 長安苦寒
率府逍遙 微祿耽酒
第三章 烽火三月江頭哀
安史亂起 家國摧頹
逋逃出走 家書萬金
喜達行在 淚授拾遺
廷諍直諫 抗疏犯鱗
遭疏歸鄉 北征羌村
第四章 悲離關畿成野老
宮闈傾軋 朝綱陵替
鎩翮聯翩 移官離京
華州苦熱 羈旅萌歸
三吏三別 心憂黎庶
蒸黎難為 歸去來兮
第五章 歷秦竄蜀問樂土
度隴客秦 衣寒無食
卜居同穀 寒天拾栗
一歲四行 西走蜀地
第六章 飛鳥暫止棲草堂
浣花草堂 百家輸捐
春雨潤物 《蜀相》憂國
廉頗出將 老參戎幕
胡為幕下 不如歸去
第七章 轉蓬瀟湘成永眠
文園病渴 贏滯夔州
幽居養拙 耕稼山村
惡風異習 思歸三秦
具舟出峽 饑寒向隅
瘧癘風癱 旅殯嶽陽
第八章 詩成為聖亦為史
百年自苦 未有知音
沉鬱頓挫 成史為聖
憂民忠君 大成為聖
飄逸詩仙 沉鬱詩聖
主要參考書目
杜甫詩歌選讀選評
後記
第一章 奉儒善施仕宦顯
奉儒守官 詩為家事
杜氏傳奇 節孝為本
賢良盛族 李唐皇枝
詠鳳壯游 李杜唱和
第二章 京華旅食潛悲辛
林甫妒賢 儒冠誤身
投匭獻賦 詞感帝王
幹謁求進 青雲難上
聖朝賤士 長安苦寒
率府逍遙 微祿耽酒
第三章 烽火三月江頭哀
安史亂起 家國摧頹
逋逃出走 家書萬金
喜達行在 淚授拾遺
廷諍直諫 抗疏犯鱗
遭疏歸鄉 北征羌村
第四章 悲離關畿成野老
宮闈傾軋 朝綱陵替
鎩翮聯翩 移官離京
華州苦熱 羈旅萌歸
三吏三別 心憂...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