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貝爾主張一種溫和的實證論,他的主要貢獻是研究科學理論的結構,主張理論的目的在於說明「實驗定律」(experimental laws)。理論包括兩群命題:一群是「假說」,敘述說明了定律;另一群是「辭典」(dictionaries),使用實驗詞項來解釋假說中的觀念(「辭典」即後來邏輯經驗論的「對應規則」[rules of correspondence])。布里基 曼的科哲又稱為操作論(operationalism)。他主張連結假說和經驗的「辭典」所描述的內容必須是「可操作的」,也就是對「辭典」裡的每個詞項下一個「操作型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亦即,可用實際的步驟程序去描述出來。如,「等重」應該定 義成「將待秤物置放在天平兩邊上秤盤上,而能使天平保持水平狀態者,即代表兩物體等重。」
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或邏輯經驗論(logical empiricism)是二十世紀第一 個強勢的科學哲學理論家族和學派。它整合了之前科學哲學的主要觀點,建立一個完整的科哲理論,提出了人們心目中對科學的「實證形象」,廣被接受,故又被稱作「公認觀點」(the received view)或「標準觀點」(the standard view)。在框架了人們心目 中的科學觀之時,它也成為日後不同科哲觀點批判和檢討的對象。對邏輯實證論觀點提出的第一個檢討,就是約莫同時的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柏(Karl Popper, 1902-1994)。他稱自己的科哲理論是否證論(falsficationism)。波柏反對歸納法,認為科學 實驗的重點不在於歸納累積,而在於設計實驗來否證它。而且科學的成長不是由於驗證的累積;而是通過否證先前的理論而進步。波柏的觀點開始將「理論結構」的探討,導向「理論發展」的研究。否證論因此成為科哲從邏輯分析取向(logico-analytical approach)轉向1960年代後科哲歷史取向(historical approach)的一個中介。這兩個理論 是本書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內容。
1962年,科學家出身的科學史家孔恩(Thomas S. Kuhn, 1922-1996)出版《科學革命 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下文或簡稱《結構》)一書,最初 哲學界重視此書的人不多,但它在社會學界則顯現出影響力來,促成哲學界不得不重視。英國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波柏學派和拉卡托斯學派,在 1969年召開會議討論(批判)此書,編成《批判與知識的增長》(Criticism and Growth of Knowledge),此後孔恩和《結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且肇始了科哲研究的歷史 學派—包括常和孔恩相提並論的費耶阿本(Paul Feyerabend, 1922-1994),以及反對 孔恩的「歷史理性論者」(historical rationalists)拉卡托斯(Imre Lakatos, 1922-1974) 和勞丹(Larry Laudan, 1941-)。這四位科學哲學家的學說構成了科學哲學史中「歷史取 向」的焦點,也是本書第四、五、六章的討論重心。
歷史取向從1970年代開始成為科學哲學不可或缺的一環,科學史也成為科學哲學不得不關注或分析說明的材料。然而科哲的發展並不停留在歷史取向上。1980年代後,許多新的科學哲學研究取向、觀點、理論、學派源源不絕地被科學哲學家開發出來。當然,這些新的研究取向,都不能免於科學史的考察,換言之,都被要求要能說明科學史的發展演變。以研究取向為指標,我們大致上可以辨識三種:屬於分析哲學傳統的「分析—歷史取向」(analytical-historical approach)、由科學社會學家主導的「社會學—歷史取向」(sociological-historical approach)、應用與結合認知科學的「認知(心理學)—歷史取向」(cognitive- (psychological-) historical approach)。本書第七、八、九最後三章,分別討論這三種取向的科學哲學。
下一節我們希望透過天文學革命的案例,來展示科學哲學的問題究竟如何產生,以引領讀者進入科學哲學的殿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