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聽爸媽的話;試著學會聽孩子說話。
20句不中聽的話,句句都是通向孩子內心世界的不敗捷徑。
《父母效能訓練》作者湯瑪斯.高登:
「父母若能接受孩子,孩子就會樂於把感受、心事告訴父母。」
孩子說:
「看見書就討厭!」、「這些很簡單,不想再學了。」、「我想要多一點零用錢。」、「我現在就要做我想做的事。」、「大人只會說不可以」、「不要一直管我。」……。
每一句聽來讓人火冒三丈的埋怨跟任性,背後都隱藏著孩子最需要幫忙的困境與煩惱。
多點耐心,細細地聽:
孩子們其實都沒有想像中這麼「難搞」,他們只是需要大人們了解他們想要的是什麼。學會讓「聽」成為一種愛的方式,爸媽就是他們可以敞開心房討論各種問題的對象!
多個觀點,換個方式想:
困難當前來,轉個彎,才能看到背後真正的解決關鍵。作者融合多年教學經驗案例、多位大教育家的理論基礎,以及自己的想法,提供更多元的想法,與你分享!
本書針對最讓父母感到苦惱的四大教養問題:「為什麼孩子就不能用功一點?」、「現代孩子的生活習慣比較差?」、「與人相處有很難嗎?」、「為何孩子不懂得規劃自己的未來?」從日常最切身的問題出發,從孩子的口說窺見他的心思,並提出詳盡的解析及方法,給予你開啟正向親子關係的鑰匙。
【本書特色】
圖解「十二個親子溝通的典型冏時刻」,讓你的教養之路不再多說多錯!
【本書重點】
◎為什麼孩子就不能用功一點?
父母和孩子間的拉鋸戰經常發生在「用功唸書」這個點上:「你考這什麼成績?你嘛幫幫忙,用功一點……」「作業咧?有時間玩沒時間唸書?」……看著孩子滿布紅筆圈圈的作業本、考試卷以及成績單上烙著「不及格」的紅色小字,一轉頭卻看到孩子放學回家後,打開電腦打電動、用MSN聊天,爸媽因而心急如焚、搖頭嘆息。
其實,如果你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讀書的狀況、面對「用功唸書」的態度,說不定就能發現,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了。
◎現代孩子的生活習慣比較差?
孩子一下課就開電腦玩遊戲、看電視看得入迷、每個月送一張高額手機帳單「孝敬」父母……電視、電腦、電玩大概是爸媽最頭痛的教養敵手了。
現在的孩子所生活的環境和我們已經有很大的差距,科技進步愈來愈快,孩子所接收到的資訊也愈來愈多,在這樣的環境下,光是設立一些教他們不要看電視、不要打電動……等等的「禁令」,對他們來說,就算無害也完全沒有一利。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孩子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他們必須知道的是要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獲得完善的學習與成長。
◎與人相處有很難嗎?
傳統農村社會的家庭結構,讓孩子從小就學會群體的相處模式,而隨著少子化與小家庭結構普及化,孩子從小是爸媽心中的寶貝,但也因而缺乏和群體相處的經驗,直到上小學,在學校和其他小朋友互動,才真正開始學習如何和群體相處。
即使如此,「人際互動」並沒有被學校排入課程當中,充其量可能被排入生活與倫理或公民課本中,但教科書所講的和實際所需的智慧相距甚遠。人是群居動物,生活中必然會遇到需和他人互動的狀況,所以我們除了注意孩子的考試成績和學習狀況,更需要注意孩子平時和同學、朋友之間的交往情形。
◎為何孩子不懂得規劃自己的未來?
在父母親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卻經常忘記「孩子長大了」的事實,幫他們打理三餐,讓他們吃飽穿暖,也注意他們的學習成長,接著還要擔心他們是不是能夠在職場上順利就業,是不是能夠有更好的生活,更時時介入孩子的決定。其實,「懂得放手」是一種智慧,無法真正當自己主人的孩子,更不可能懂得規劃自己的未來。
作者簡介:
蘇曉慧
北一女中、政大中文畢,目前為自由撰稿人。從小對吸收知識就很有興趣,累積許多讀書考試小撇步,擔任補教及家教老師期間,在教學領域十年的耕耘,經歷各種不同孩子的「磨難」,和孩子培養亦師亦友的情誼,了解孩子們對學習、人生等等各種不同的疑惑,不只是教導他們知識,也和他們討論如何面對人生的態度。
長期以來經過和學生的互動,為孩子提供誠懇而實用的學習規劃建議,擁有豐富的授課經驗,從自身的反思以及與學生的互動當中,了解孩子們成長及學習過程的需求,以及經常出現的行為表徵背後其實都隱含孩子真正的心聲,整理集結成本書,期待家長和老師們在教養過程中得到另一種啟發。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江琬瑜 / 紐約華人家長支持團體發起人
沈佳慧 / 親職教養作家
謝國清 / 全家盟理事長
張大耳朵‧溫柔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序)
名人推薦:江琬瑜 / 紐約華人家長支持團體發起人
沈佳慧 / 親職教養作家
謝國清 / 全家盟理事長
張大耳朵‧溫柔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序)
章節試閱
孩子說:「人為什麼要讀書?」
孩子的故事│story
古人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好像功課好就會得到一切想要的,所以我們一直叫孩子好好唸書,叮嚀孩子們一定要拿到好成績。
「為什麼?我為什麼要讀書?」「因為成績好才會賺大錢!」這是真的嗎?這個問題從我小時候就一直存在,我從小一路唸的都是所謂的「好學校」,但也沒有賺大錢,當我的學生問我:「為什麼要唸書?」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如果讀好書就會賺大錢,就會成功,那為什麼我沒有?為什麼賺大錢的不一定是成績很好的那些人?
如果你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你怎麼去要求孩子要好好用功讀書呢?
書中的黃金屋,可能看得見,卻摸不著
你都怎麼告訴你的學生或孩子:「為什麼要唸書?」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創會理事長蕭慧英女士曾經撰文談到幾個例子:「乖巧的小婷成績中後,懂事的她早早就決定要讀護校,因為她知道自己適合當護士,也覺得能早點擁有一技之長比較好。班上賽跑健將小佩,因父母離異,跟弟弟、爺爺同住。聯考前,她說已開始找暑假打工的機會,因為成績不好,她知道自己只會被分發到私立高職。家裡開雜貨店的小靜,是班上的衛生股長,一班近四十人,她還能維持前二十名,但上公立高中的機會只有百分之四十五,只要不小心,還是會落到私立高中,還好最後苦讀,上了公立高中。」
看看這些例子,蕭女士在文中提到,考試制度讓成績不好的孩子被成績好的孩子當成踏腳石,一步一步的踩進升學窄門,我和蕭女士有同樣的感慨,以前從來不覺得升學這件事情對自己來說有什麼困擾,而且我自己算是愛看書的小孩,從小就不覺得讀書寫字會使我感到痛苦,而且還會覺得書唸不好的人都是出自他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蕭女士的文章,才懂得原來我曾經也踩著別人的「屍體」前進。
也許你和我一樣,又或者你曾經當過「踏腳石」,在希望你的孩子把書讀好之前,你可能也要問問你自己這些問題,為什麼要孩子讀書?要讀到什麼程度才算好?要像你一樣?還是要比你更好?
從漢武帝任用董仲舒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行「薦舉」制度,以及唐朝首創「科舉」的考試制度,加強「讀書」這件事對個人的利益,長久下來華人社會便有這樣的迷思,認為讀書才會有好的工作,讀書才能當官,讀書才有「前途」,讀書也才有「錢途」。
以台灣的社會變遷來說,曾經在三零到五零年代,有專長和技能的人才會有「前途」和「錢途」,因為資訊的流通變得更發達,一般的常識和知識從書本和報章雜誌就可取得,但是對於產業的專門知識和技術經驗卻必須透過專業訓練才有可能得到,專業訓練的取得管道可能是學校,也有可能是職場,也就是說在當年那個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的環境下,先投入職場的人便可以先一步獲得機會,因為他們的經驗比後來的人更多,所以在當時的環境下,升遷看重的是經歷,最先成功的也是較早投入產業的。
接著再過二十年的六、七零年代,又和五零年代有很大的不同,那個時代經濟蓬勃發展,除了努力就會有機會之外,隨著產業升級與轉型,需要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又更高深了,於是在專門的科系裡獲得的專業訓練和專業知識更多,才有可能獲得長官的青睞,為了獲得更好的社會地位和更多的報酬,我們又開始覺得讀得愈多,才有可能過更好的生活,所以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體會到的,以及社會告訴我們的,都是「唯有讀書高」。
再過二十年,就是我們這一代開始出社會的時候,光是努力已經不足以應付這個時代的需求,我們需要多元技能和專長,除了要有學歷還要有資歷,除了專長還要有不同的技能,以前的人可能覺得唸到碩士、博士的學位很有用,但現在你可能需要的不一定是碩士、博士的學位,還要有外語能力和電腦技能,光是一個科系所教給你的訓練是不夠的。那麼你還能想像再過二十年,現在這些小孩長大出社會了,將要面臨的是怎麼樣的考驗嗎?
隨著文化背景的發展,讀書不見得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有很多例子都印證了「讀書」不見得前途比較光明,「不讀書」也不見得就沒前途。台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小學畢業,從一間米店發展到台塑集團;鴻海科技集團在董事長郭台銘的領導下,以台塑為目標,從一間小工廠發展到如今的規模,郭董本人原來也只是四海工專畢業,現在成為科技業霸主。可見,成功並不一定需要漂亮的學歷。現在其實已經有很多人的「前途」和「錢途」不是用學歷來取得的,而是他們在巿場上的特殊性: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遵照古法製造酸梅湯,所以「阿婆酸梅湯」全台聞名;除了台灣以外的地方沒有珍珠奶茶,所以台灣的珍奶揚名世界;以往沒有人用紙紮 3C 產品燒給往生的親人,所以一群七年級生突發奇想,製作了一系列擬真的紙製 iPhone 和其他 3C 產品,讓生者可以燒給過世的親人,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能享受 3C 產品帶來的便利。
當學生反問我時,我還能說:「讀書是為了前途嗎?」
讀書是為了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
我的表姐曾經說過,生孩子之前都會擔心 BABY 生得不夠漂亮、不夠好看,但開始懷胎的時候卻都只會想著 BABY 是不是健康。那麼,在孩子長大之前,你希望他讀這個讀那個,為他設想好的未來費心舖了一條平穩的道路,到頭來是不是也希望他只要在這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就好?
有時候孩子們不愛唸書只是單純覺得「上課很無聊」,更加「不知道為什麼要唸書」,老實說,有時候我會覺得願意和我分享這種感覺的學生,有這種想法是好的,因為他有思考過「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以後他們也會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深思熟慮,知道做某一件事情的「目的」,這樣的能力可以避免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每一刻都不浪費,每一件事情都是他真正想要努力去完成的。
不過大部份的孩子都是懵懂的,他們才剛開始自己的人生,很多事情還在摸索當中,所以需要我們的建議、協助、指導,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們需要學習,也是因為如此,他們才需要上學,從學校安排的課程中逐步加強生存所需的能力。
學校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是現實的縮影,除了學歷和經歷之外,現在的企業反而重視的是另外五種能力,而這些能力可以在學校這個小型社會中慢慢培養,孩子也可以在老師和學校的引導下,發展這五種能力,更重要的是,讀書有了新的目的,讀書可以幫助孩子解開發展這五種能力時的困惑。這五種能力分別用五種不同的昆蟲代表,而合稱為「新大學必修五學分」。2009 年中正大學中正 E 報針對校內大學生所做的專題,也反映了一個現象,就是目前這個時代,對於學歷的渴求已經飽和,企業希望人材所具備的特質已經不再是學歷,而這五種能力學校教育不會列入課程,卻可以憑著學生在學校受的教育自然養成。
可能有的爸媽和老師們會覺得:「談這不會太早了嗎?距離孩子唸大學還早得很呢!」我們以前也覺得外語能力很重要,應該從小培養,所以才會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觸英文,而這五個項目既然很重要,當然也要從小加以培養,況且這五種能力其實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1. 蜘蛛學:就蜘蛛而言,蜘蛛的網就像網際網路一樣四通八達,學生該如何像蜘蛛一樣善用蜘蛛網(網路),在上面來去穿梭,並且捕獲獵物(獲得資訊)。
2. 蚊子學:蚊子必須四處吸血以當作產卵時必需的養分,這就是創意人必須四處吸收新知,才能當作創意發想元素的道理。
3. 蝴蝶學:在今天這個重視包裝的社會,懂得打扮、包裝自己才是成功的第一步。蝴蝶即使有個醜陋的過去,但是經過一番改造,也能擁有美麗的外表,而受到大家喜愛。
4. 蜜蜂學:蜜蜂不僅採蜜,並且懂得如何儲存,這也類似大學生應該創造,並且要管理與累積財富的道理。
5. 蟑螂學:蟑螂擁有在逆境中也能生存下來的能力,而如今新一代大學生普遍抗壓性不足,大學生應該學習蟑螂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才能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生存下去。
學歷可以以後需要再唸,雖然比較貴,經歷可以從在學時打工取得,但這五種能力卻需要累積,而且是一出社會時,就需要具備的能力,對於企業主來說,「新大學必修五學分」的重要性由先到後應該是:蟑螂學、蝴蝶學、蚊子學、蜜蜂學、蜘蛛學。步入社會以後的新鮮人必須要有足夠的抗壓性,才可能熬過職場上現實、殘酷的磨練。這關過不了,即使其他條件再好也沒用。學生有了良好抗壓性後,再來就該注重個人外表的打扮。合宜的裝扮、舉止行為在職場上也絕對是加分。最後,有了以上的條件再加上個人創意及其他專長,在個人生涯規劃及對職場上將會更得心應手。
如果下次孩子們問你:「為什麼要讀書?」你可以這樣回答他們:「在學校讀書就好像你出社會工作一樣,老師是你的老闆,同學是你的同事,成績就是你的薪水;讀書對於賺錢會有一些幫助,但更重要的是,你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有可能求取並累積更大的財富;讀書也才能使你因為擁有某部份的知識,而能獲得更多的知識,能夠因為掌握某些工具而學習更多的專長;讀書對你的人生有幫助,你會逐漸體會因為曾經看過某些人的文章或某些故事,在未來遇到相同的問題時,能借用別人的經驗去越過你遇到的困難;而你的老師教你讀書是為了培養你如何看懂別人的文章,讓你知道如何在發生問題的時候還知道要怎麼上網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讀書是為了轉換你看待事情的角度,遇到瓶頸時沉澱下來思考人生的寬度。」
我有一個朋友,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結果什麼都碰就是不碰學業,休學沒唸完就開始闖蕩江湖,但是他早已培養出足夠的能力去學習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識和專長,所以工作表現也不俗,現在弄了一個小攤子自己創業當老闆,但是你知道嗎?他擺攤不是臨場再去想問題怎麼解決,而是會先找出問題,並且先預防,他是很有計劃和目標的在做每一件事,想擺路邊攤也要先知道怎麼經營,在研究分析實例時,沒有一些底子是不行的。
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想自己創業當老闆,但是創業不是只有資金的問題而已,創業的成功與否,還需要了解目標產業的專業知識,訂定及規劃實行的步驟,審慎思考,徹底執行,而這些能力其實能在學校的課程中慢慢地培養,孩子們看不出來,我們就需要替他們指出方向,點醒他們在學習時的疑惑,讓他們深刻的了解透過讀書學習的過程,他們所吸收的知識會成為他們將來有志從事的領域中,最有用的工具。
孩子說:「人為什麼要讀書?」
孩子的故事│story
古人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好像功課好就會得到一切想要的,所以我們一直叫孩子好好唸書,叮嚀孩子們一定要拿到好成績。
「為什麼?我為什麼要讀書?」「因為成績好才會賺大錢!」這是真的嗎?這個問題從我小時候就一直存在,我從小一路唸的都是所謂的「好學校」,但也沒有賺大錢,當我的學生問我:「為什麼要唸書?」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如果讀好書就會賺大錢,就會成功,那為什麼我沒有?為什麼賺大錢的不一定是成績很好的那些人?
如果你沒有辦法回答這個...
作者序
心好父母的不敗聽話教養
隨著我們的孩子漸漸長大,開始上幼稚園、上小學,不再像小 BABY 的時候一樣整天黏在身邊,他們的想法慢慢地也會開始變得不一樣,只是大人們通常不會發現,尤其是功課不好的時候,補習、請家教,規定這個、規定那個,卻從來不問孩子:「你覺得怎麼樣才好?」開始進入補教界之後,所看到的孩子大部份都是功課不好,當然,功課不好的孩子最有可能被家長逼著去補習,就算心裡老大不願意也還是要應付爸媽的期望,但是其實大部份的孩子都不笨,他們只是有些問題想問、有些話想說,他們有時候反而腦袋聰明、反應又快,但是表現出來的行為都是父母、師長眼中的「問題」。功課不好?不想上學?不聽話?忙著談戀愛?看著他們看似叛逆的行徑,再對應自己以往摸索著學習、成長的經驗,我發現,孩子們其實都沒有想像中這麼「難搞」,他們只是需要大人們了解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他們需要有可以敞開心房討論各種問題的對象,而這個對象其實應該是自己的爸媽。
但是,為什麼我們都常不會是孩子傾吐心事的對象呢?
我們的成長歷程所遇到過的問題也是現在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可能時空背景不同,表現出來的狀況不同,但問題的本質卻是相同的。所以別忘了,我們都曾經是個孩子!
回想我自己的成長過程,父母親的學歷都不高,但是也因此給了我很大的空間讓我自由發揮,雖然一路上還算順遂,總是讓我「好狗運」考到很不錯的學校,但回頭看看自己求學的路子,有時也不免向父母親小小的抱怨一下:「那個時候如果你們可以……,也許我現在會更好一點。」再怎麼獨立、堅強的孩子,在學習的歷程都需要大人的陪伴。
當然我的父母親已經儘量給我最好的資源了,只是當他們發現我對唸書這件事情好像很有天份的時候,就算想幫也幫不了我,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樣協助,當我高中時期遇到求學生涯的瓶頸,他們也不知道要怎麼樣協助我度過難關,父母親工作只得溫飽,更不可能花很多錢讓我每一科都補習或者請家教,於是我只得一個人去摸索。
在求學的路上,我曾經是資優班的「好學生」,也曾經是一個成績排名從後面找比較快的「壞學生」;我曾經當過受萬眾矚目的校園風雲人物,也曾經屬於被同學冷落的弱勢邊緣族群;個性叛逆,理直氣壯地和老師、爸媽頂嘴是家常便飯,但也曾有過個性溫馴乖巧的時期;當穿著非常有名的「綠制服」走在街上,也許很多人投以欣羨的眼光,但我只覺得這一身制服對我來說是天大的包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人家十幾歲的花漾年華,我卻是一臉比制服還綠的慘綠。
等我比較大一點之後,從高中第一份打工開始就待在補教業,大學時期開始當家教,就算正式進入職場,還是在補教業,這麼長的時間以來,看過的、照顧過的學生不計其數,年紀最大的已經研究所畢業了,這些曾經「經手」過的孩子們,曾經在學習的路上都有過疑惑,我何其有幸參與過他們的成長過程,一起為成績和抱著書本奮鬥。
我經常和孩子分享和討論他們的疑惑,當他們的問題獲得抒發和解答之後,對於讀書求學以及未來人生的規劃這件事也像吃了一顆定心丸,通常就會開始認真地面對與思考,甚至他們也可以不再這麼為反對而反對,他們會開始了解父母親對他們的一片苦心,我通常也鼓勵他們直接和父母親溝通,畢竟爸媽才是和他們最親密的家人,爸媽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當中也可以發現孩子的另一面。
因為自己有過這些摸索的歷程,所以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懂他們,我也曾經像他們一樣有著困惑,期待自己的父母可以對我的問題有所解答,但孩子們通常對於向爸媽問問題感到害怕,原因只是「怕被罵」。我心有所感,於是把這些經驗、案例加上查閱印證的一些理論和資料,以及自己的想法與各位為人父母、師長者分享,希望各位回想自己曾經有過的童年,對於孩子的狀況儘量的理解,讓孩子們不再孤獨的摸索,也希望各位從這本書可以獲得一些協助孩子求學、成長的靈感,並且以此書紀念我的而立之年、我的娘親和我所遇過的老師們 (台南巿永福國小陳修彬老師、北一女中黃金美老師)。
蘇曉慧
心好父母的不敗聽話教養
隨著我們的孩子漸漸長大,開始上幼稚園、上小學,不再像小 BABY 的時候一樣整天黏在身邊,他們的想法慢慢地也會開始變得不一樣,只是大人們通常不會發現,尤其是功課不好的時候,補習、請家教,規定這個、規定那個,卻從來不問孩子:「你覺得怎麼樣才好?」開始進入補教界之後,所看到的孩子大部份都是功課不好,當然,功課不好的孩子最有可能被家長逼著去補習,就算心裡老大不願意也還是要應付爸媽的期望,但是其實大部份的孩子都不笨,他們只是有些問題想問、有些話想說,他們有時候反而腦袋聰明、反應又快,...
目錄
推 薦 序 別讓孩子成為升學主義的犧牲品(紐約華人家長支持團體發起人 江琬瑜)
編輯的話 看見孩子的內心世界
作 者 序 心好父母的不敗聽話教養
CHAPTER 1 學習:為什麼孩子就不能用功一點?
01 孩子說:「看見書就討厭!」
02 孩子說:「這些很簡單,不想再學了。」
03 孩子說:「完全聽不懂。」
04 孩子說:「我很努力,但成績不好。」
05 孩子說:「不知不覺就會分神。」
06 孩子說:「不知道為什麼就睡著了!」
07 孩子說:「為什麼要讀書?」
CHAPTER 2 生活:現代孩子的生活習慣比較差?
08 孩子說:「沒有常識也要看電視!」
09 孩子說:「我要玩電腦。」
10 孩子說:「為什麼不能帶手機。」
11 孩子說:「我想要多一點零用錢。」
CHAPTER 3 人際:與人相處有很難嗎?
12 孩子說:「我現在就要做我想做的事。」
13 孩子說:「我不喜歡輸給別人。」
14 孩子說:「我想要大家都注意我。」
15 孩子說:「在學校被欺負,不想上學。」
16 孩子說:「為什麼不能談戀愛?」
17 孩子說:「我沒有朋友。」
CHAPTER 4 生涯:為何孩子不懂得規劃自己的未來?
18 孩子說:「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19 孩子說:「大人只會說不可以」
20 孩子說:「不要一直管我。」
附錄 圖解「十二個親子溝通的典型冏時刻」
推 薦 序 別讓孩子成為升學主義的犧牲品(紐約華人家長支持團體發起人 江琬瑜)
編輯的話 看見孩子的內心世界
作 者 序 心好父母的不敗聽話教養
CHAPTER 1 學習:為什麼孩子就不能用功一點?
01 孩子說:「看見書就討厭!」
02 孩子說:「這些很簡單,不想再學了。」
03 孩子說:「完全聽不懂。」
04 孩子說:「我很努力,但成績不好。」
05 孩子說:「不知不覺就會分神。」
06 孩子說:「不知道為什麼就睡著了!」
07 孩子說:「為什麼要讀書?」
CHAPTER 2 生活:現代孩子的生活習慣比較差?
08 孩子說:「沒有常識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