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古文明熱潮始祖,探索古文明經典之作。
全球銷量超過500萬部,譯成27種語言版本。
從中美、南美到北非及中亞,「他們」處處留下指紋。葛瑞姆‧漢卡克「小心求證,大膽假設」,他告訴我們,這些是通往人類文明真相的證據。
一五一三年的一張古地圖上,竟然出現直到一八一八年才被歐洲人發現的南極大陸?馬雅神祕曆法中「第五太陽紀」的末日預言,其真相究竟為何?為何全球各地都有類似的大洪水傳說?一般以為西元前二千五百二十年建成的吉薩三座金字塔,其實是在地面重現西元前一萬零四百五十年的獵戶三星的模樣?
在人類文明尚未開啟前,究竟誰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術,在全球各地留下令人難解又著迷的建築奇蹟及物證?這是否意味著一個已經消失的高度文明,曾在遠古時代呼風喚雨,並將一筆科學遺產留給後世?
《上帝的指紋》不僅對人類的神話、文化、歷史、地理、建築、數學、天文、科技進行探索,更是一部論述精緻、採證細膩的古文明奧祕鉅作。
作者簡介:
葛瑞姆‧漢卡克Graham Hancock
英國人,曾任《經濟學人》東非地區記者,後周遊世界各國,從事調查旅行與寫作,而成為全球暢銷作家暨古文明遺址探險家。著有《失落的約櫃》(The Sign and the Seal)、《天之鏡》(Heaven's Mirror)、《上帝的魔島》(Underworld)等國際知名暢銷書。並受邀在 Discovery 頻道製作主持﹝尋找失落文明﹞經典系列,掀起世界各地探索未知文明的熱潮。
相關著作
《上帝的指紋 增訂版(限量套書組)》
譯者簡介:
李永平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中山大學外文系、外文研究所副教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資深編輯、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教授。譯著甚豐。
汪仲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士,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碩士。歷任新聞局、《英文中國日報》、《商業周刊》編輯。譯著甚豐,曾榮獲新聞局評鑑為優良中譯作品。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漢卡克將全球古代文明作全盤的檢視,從神話、《聖經》、埃及,到中南美洲,針對不應在彼時出現的科技思想與產品,提出合理的質疑。
──周健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
我所看到的不再只是「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的狹小一隅,而是上窮碧落下黃泉般的瘋狂追索。
──劉燦榮 知本家文化社社長
書中一個接著一個的事實,一而再、再而三的推翻我們過去的理解。
──劉寶傑 東森「關鍵時刻」主持人
攤開這本書的朋友們,不妨徜開心胸,拋棄舊有的成見與認知,追隨葛瑞姆足跡,進行一場奇想天外的考古之旅。
──謝哲青 歷史文化工作者
工頭堅 資深部落客 國際領隊/黃國華 知名作家/陳樂融 作家 作詞家 主持人/陳常智 蓋亞出版發行人/詹宏志 網路家庭董事長/褚士瑩 國際NGO工作者/寶靈 塔羅名師──各界齊聲推薦!
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不知道。
劉寶傑(東森新聞台「關鍵時刻」主持人)
許多喜歡「關鍵時刻」節目的觀眾朋友經常會問我:「你們談的外星人與神祕古文明,到底是真是假?」說真的,我不知道,節目做得越久,整理的資料越多,我越能理解蘇格拉底所說:「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不知道。」
在台灣,我們從小讀的是國立編譯館欽定的教科書,教科書上的資訊與數字有著不容懷疑的權威:人類的文明至今四、五千年,最早文明的起源來自四大文明古國,文明之前的人類過著茹毛飲血的野人生活,人與猿有共同的祖先,人類是逐步進化而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世界的文明只有四、五千年之久嗎?現代人是地球開天闢地以來唯一的高智能動物嗎?
我也曾視不明飛行物為無稽之談,視麥田圈與巨石遺跡為人類的惡作劇,但逐步踏入這個神祕世界的探索之後,才了解自己過去所知有多貧乏,隨著人類考古能力越來越精進,資訊流通越來越快速,過去牢不可破的認知逐一被打破,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現代人成為地球主宰之前,地球上就已留下偉大的文明遺跡。
「商周出版」重新出版的《上帝的指紋》,就是顛覆我們過去既有知識的絕佳作品,作者葛瑞姆‧漢卡克為記者出身,所以他的敘事方式是以事實堆砌取代理論的推演,書中一個接著一個的事實,一而再、再而三的推翻我們過去的理解。
以南極大陸的探祕來說,教科書上寫的是直到一八一八年南極大陸才被人類發現,但怪異的是一五一三年就有南極大陸的手繪地圖,經鑑定,繪製的內容合乎邏輯且正確,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繪製的圖像是六千年前被冰封的南極大陸。
因此這幅地圖是誰畫的?根據什麼畫的?一五一三年繪製的南極地圖,代表當時的航行與繪圖技術就能到達南極進行繪圖工作嗎?即使如此,當時怎麼能測知六千年前冰封前的南極土地?如果一五一三年的繪圖是整理過去的史料,這樣的資料在六千年前就遺留下來了嗎?六千年前又是誰到達南極繪製這些地圖?整件事充滿神祕不可知的謎團。
但世上奇妙的事物僅此一項嗎?
不!這類奇妙不可解的現象隨處可見:古代埃及金字塔如何能做至超完美的水平定位?吉薩三大金字塔的相對位置為何巧妙的與獵戶三星位置一致?馬雅文明如何建構其高明的數學計算?神祕不可解的馬雅曆與壁畫真的是地外文明的產物?非洲馬利共和國中一個落後的小部落多根族(Dogon tribe),在其傳說中為何能準確知道天狼星有一個伴星?這個伴星無法從肉眼看到,直到一八六二年美國著名的望遠鏡製造家克拉克(Alvan Graham Clark),在磨製完成當時最大的十八吋折光鏡後,以天狼星來測試其光學效果時,才發現這顆伴星,更奇妙的是,它規律運行的五十年,與多根族的傳說一模一樣。
因此在人類之前,地球的主宰真的只是恐龍嗎?人類是唯一的智能生物嗎?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沒有其他生物嗎?生命的起源究竟在地球還是地球之外?一連串的問題,帶出來的不只是答案,而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問題。隨著《上帝的指紋》一書,我們追索問題,也帶出心中更多的疑問。
許多人喜歡「關鍵時刻」製作的UFO專題,我相信並非單純的只是對外星人好奇,否則UFO的議題在台灣不會長期只是一個非主流的議題。隨著資料的挖掘與鋪陳,我們希望觀眾能享受一趟知識之旅,我們提供主流媒體忽略的資訊,及大量的資料供觀眾判斷,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排除成見,就像定義第三類接觸的海耶克博士(Josef Allen Hynek),他原本是飛碟的懷疑論者,但當資料一一呈現在他眼前時,他開始深入研究,變成這方面的權威。即使所有的UFO資料中只有五%無法解釋,其他九十五%可能都是造假,但這五%的資訊也夠震撼與龐大了。
他們的的確確曾經來過、生活過、參與過……
劉燦榮(知本家文化社社長)
當我窮盡半生,涵泳於史學兼考古學的瀚海中,正稍稍感到自己好不容易有了些許的認識與理解之際,卻在多年前偶讀《上帝的指紋》一書,才真正開啟了我對人類史、世界史……更深一層的思考。那感覺彷彿一個得道高僧為你做了一次貫頂,從而打開了「第三隻眼」的視野。
從第三隻眼中,我所看到的不再只是「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的狹小一隅,而是上窮碧落下黃泉般的瘋狂追索。在有文字記載之前,或者是即使有了文字記載也無法清楚說明的那一大片失落的歷史……而這一片歷史恰恰是極其重要且精彩萬分的!
這裡要說的就是「歐帕茲文明」(Out-of-place-artifact),它的證據不來自文字,而是來自於「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和不該出現的時間,卻出土了的加工物!」
「歐帕茲」的出現,已在我們傳統對文明的認知裡有了更新更多的審視。其中,小至一九三六年在美索不達米亞的伊拉克所發現的巴格達電池、一八九一年於埃及發現的鳥形飛行器、一九六一於美國加州科索山(Coso)一塊已經有五十萬年歷史的晶石中所發現的火星塞,這具火星塞經由X光顯示,白灰泥土的中央竟然有一個高約二毫米、銅造六面體的金屬軸,另一端有著類似彈簧或螺旋紋似的結構。還有本書第一部提到的,一五一三年皮瑞‧雷斯上將(Admiral Piri Reis)所繪製的南極洲古地圖,而眾所周知,南極是在一八一八年才被探險家所發現,兩者整整相距三百年之久,此其一。另就是南極在六千年前已覆蓋在深深的冰層之下,不見天日。而歷史上並沒有一個文明,具備有任何的科技能力來探測這段南極海岸線的能力!
另一方面,大至如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Chichen Itza)的庫庫爾坎神廟(Kukulkan),與埃及金字塔所共同揭露的天文、方位、幾何、建造……等等相關的能力,在在令現代人瞠目結舌!單是如何建造一項,我便曾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克里斯‧史卡瑞(Chris Scarre)所著的《古文明七十奇蹟:偉大的古文明建築及其建築方法》(The seventy wonders of the ancient world : the great monuments and how they were built),試圖從最理性的建築學角度去解開建造之謎,但迄未在心中獲得圓滿和令人信服的答案……
這一切,是否在指向了另一個史前神祕文明的存在?
這一切,是否有未知的「高人」所指導而生的產物?
這些由現在有限的科技和歷史、考古資訊未能解答的「不明文明」製造的古物,雖然我們尚無法確知它們是由誰所造?如何製造?做何用途?又為何突然湮沒於時間的洪流中?但它的存在卻在向我們訴說著「他們的的確確曾經來過、生活過、參與過……」的現象,乃至於事實!
正如《上帝的指紋》一書的作者葛瑞姆‧漢卡克所揭櫫的理念,「地球在宇宙間存在已經如此久遠,沒有理由只在最近五千年才開始發展文明……自始至終,我被一種神祕而難以言喻的力量所驅使……我要讓大家了解,過去所遺留下來的種種……藉由自己穿梭古今探索文明所發現的證據,最終能帶來人類思維的大革命。」
《上帝的指紋》一書同樣沒有告訴我答案。但書中對於現今地球上的每一個神祕古文明提出的探索,和不放棄任何蛛絲馬跡的證據,其精細的推敲、演繹和闡釋,卻是令人折服的!尤其是作者那種大氣磅礡的人文觀照,在在說明這是一本令人難以抗拒的好書,一本精彩絕倫的鉅著!
「歷史只不過是人類的罪行、蠢事與不幸的記錄。」
History, which is, indeed, little more than the register of the crimes, follies, and misfortunes of mankind.
──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一七三七~一七九四,英國歷史學家,著有《羅馬帝國衰亡史》。)
周健(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
浸淫浩瀚史海數十年,除靠販賣歷史知識為生,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之外,對不食人間煙火的純學術研究甚感興趣。文字的出現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因生活的歷程得以記載而傳諸後世。農業革命亦為最重要的革命,因生活的模式走向定居。文明乃閒暇的產物,里程碑式文明的躍昇層出不窮,共創燦爛的現在。
神話與傳說可彌補文字發明以前的空白,「古」字乃十口相傳,雖有誇張之嫌,但亦反映初民真實的面向。神話乃未實現的科學,科學是已實現的神話。學院派雖經嚴格的思維訓練,但自視亦有盲點,半路出家者亦因旁觀者清而獨具慧眼,發現木馬屠城記遺址──特洛伊(Troja, Troy)的施利曼(Heinrich Schliemann,一八二二~一八九○),原為德裔美籍富商,後轉為傑出的業餘考古學者,他認為人一生的打拼,不過在實現童年時期的夢想,雖遭蛋頭學者訕笑,但皇天不負苦心人,最終證明《伊利亞德》(Iliad)所言為真。
漢卡克並非正統學院派出身的專業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但每本圖文並茂的作品叫好又叫座,暢銷全球,直接挑戰謹慎保守的學術界。天文學直攻上帝的領域,上古史因考古學的新發現而作適度的改寫,近現代史則因詮釋的史觀差異(如:左派、右派),而南轅北轍,莫衷一是。
歷史學研究的對象,即認知的客體,早已消失在漫長的時間及遼闊的空間之中,藉文物和文獻重建過去,但亦遭遇無法超越的困境,如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與建造金字塔、神廟的文件及藍圖,並未遺留後世,今日所知,端賴學者的重新建構及揣測。
古文明研究並非顯學,但其神祕性對閱聽大眾有致命的吸引力,一如近代史上爭議性最大的人物之一──希特勒(Adolf Hitler,一八八九~一九四五?),只要沾上其生死之謎者,往往會成為暢銷書。
胡適曰:「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或可轉變為「小心的假設,大膽的求證」。漢卡克將全球古代文明作全盤的檢視,從神話、《聖經》、埃及,到中南美洲,針對不應在彼時出現的科技思想與產品,提出合理的質疑。唯中譯的書名《上帝的指紋》(Fingerprints of The Gods),宜改為《眾神的指紋》,因「上帝」一詞,易使人聯想到猶太教與基督宗教的造物主。
今日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源自數百萬年以前遠古祖先的慘澹經營,即人人皆是千百年歷史的縮影,對已消失在時空之中遙遠的過去所知有限,玩歲愒時、醉生夢死,將導致文明的絕滅。高度開發國家,並未因科技的突飛猛進而拋棄傳統,考古學和歷史學在十九世紀曾為最時髦的學科,不僅可延伸心靈的視野,更可使生命充滿喜悅,珍惜所有的文化遺產。
是今非古、藉古諷今,會扭曲歷史的真相。亙古以降的史實,總是流失者多,撈起者少,故考古學者和歷史學者重建過去的工作永無止境。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一七九○~一八三二)解釋羅塞塔石(Rosetta stone)上的聖體字(象形文字,hieroglyphic),使古埃及輝煌的歷史復活,重登史冊。「玄武門之變」的真相湮沒已久,近人在比對蛛絲馬跡之後,才發現此一影響大唐國運,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的內幕。
習史的樂趣之一,在知曉萬物的起源,上下數千年的縱剖面思維,對當代橫剖面的社會現象的觀察,猶如X光眼睛清澈透明。二十世紀大眾文化(mass culture)時代來臨,市場決定一切,庸俗挑戰精緻。電視的發明並未淘汰廣播,但計程車取代三輪車、電腦排擠算盤。在一切走向e化的洪流中,傳統的平面媒體遭遇巨大的挑戰,短、小、輕、薄的產品成為最愛,紙本的書香味銷聲匿跡,LKK級的讀者悵然若失。
好書應該不寂寞,漢卡克曾訪台,亦曾有一面之緣,欽佩其上山下海、追根究底、鍥而不舍的精神。各位讀者如果厭倦朝九晚五的刻板生活,此書將帶給您嶄新的世界觀。
一場奇想天外的考古之旅。
謝哲青(歷史文化工作者)
巴基斯坦信德省(Sindhi),東經68° 8' 20",北緯27° 19' 45",印度河流域。
一九二二年,印度考古考察部的考古學家巴納路吉(Rakhaldas Banerjee或Rakhaldas Bandyopadhyay,一八八五~一九三○)根據古代經文與傳說交叉比對,認為在印度河流域必定遺留許多未發掘的古代城市。一名僧人帶領他到一座不顯眼的土丘,巴納路吉還誤以為該地只是一座窣堵坡(Stupa,上古時期的佛教墓塔),巴納路吉經過挖掘與考查後,證實這個古代遺址──摩亨佐‧達羅(Mohenjo-daro),可能是上古印度河流域最大都會,建成年代約莫於西元前二千六百年左右,但不知何原因,在西元前一千九百年前遭到遺棄,留下一座方圓約十二平方公里的考古工地。
後來摩亨佐‧達羅在一九三○、一九五○年代,斷斷續續進行了幾次大型的考古調查,隨著大量考古證據的出土與研究,我們對這個古印度河文明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瞭解。坐落於印度河畔的摩亨佐‧達羅,是當時南亞最大的經貿、文化、宗教與政治中心,與尼羅河畔正值新王國時期的古埃及文明、中東美索不達米亞的古亞述王國(Assyria)、地中海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並列為上古時期地球上最繁榮富庶的都會文明。
許多發掘出來的舞孃與士兵塑像,訴說了那些被遺忘許久的故事、那些曾經擁有的繁華與滄桑。從這些塑像的面孔,我們可以辨認出許多不同的民族在此交流:亞利安人(Aryan Race)、南太平洋西岸原住民(Australoid Race)、蒙古人種(Mongoloid Race)、地中海人(Mediterranean Race)與少數的尼格羅人(Negroid Race)。
姑且不論黑格爾式的歷史哲學辨證,再強盛的文明終有終結的一日,故事的現場摩亨佐‧達羅尤其突然。大約在三千年前,這個繁華的大都會因為某種原因毀滅,考古學家在現場有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發現:高溫高壓後產生的結晶玻璃、極度碳化的人類與動物遺骨。從人體骨架姿勢推斷,當時,有些人正沿著大街散步,有的正在家休息。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摩亨佐‧達羅的居民走避不及,城內五萬人口幾乎全部死在同一時刻。這些大量經過瞬間高溫而形成的玻璃化石頭樣本,科學家起初也以為是大型火災造成。不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現場,尤其中國湖南長沙於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三日發生的「文夕大火」,與英美盟軍於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三日至十四日,投下四千五百噸燒夷彈而滅城的德勒斯登,都没有發生如此大規模的玻璃化現象,唯一能讓這些石頭在瞬間發生高溫和衝擊波而結晶的,只有二種可能:隕石撞擊與核子武器。
位於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及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曼尼古根隕石坑(Manicouagan Reservoir),地質學家在此採集若干玻璃化石的樣本,與美國新墨西哥白沙飛彈實驗場(White Sands Missile Range,一九四五年曼哈頓計劃第一顆原子彈的試爆場)及日本廣島與長崎的原爆現場所蒐集的樣本比對,發現摩亨佐‧達羅的樣本更接近核武器所造成的玻璃化石。難道上古時期,就具有如此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嗎?想當然,大多數的考古學者不支持這些異端的立論說明,不過也没有人能提出完全而令人信服的科學佐證,就這樣,摩亨佐‧達羅的毀滅成了歷史之謎。
葛瑞姆‧漢卡克這本《上帝的指紋》,被認為是邊緣考古學著作的異端聖經,葛瑞姆透過歷史遺址現場的踏查與古代文獻的比對,引申出如此驚世駭俗的考古假說,攤開這本書的朋友們,不妨徜開心胸,拋棄舊有的成見與認知,追隨葛瑞姆足跡,進行一場奇想天外的考古之旅。
名人推薦:漢卡克將全球古代文明作全盤的檢視,從神話、《聖經》、埃及,到中南美洲,針對不應在彼時出現的科技思想與產品,提出合理的質疑。
──周健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
我所看到的不再只是「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的狹小一隅,而是上窮碧落下黃泉般的瘋狂追索。
──劉燦榮 知本家文化社社長
書中一個接著一個的事實,一而再、再而三的推翻我們過去的理解。
──劉寶傑 東森「關鍵時刻」主持人
攤開這本書的朋友們,不妨徜開心胸,拋棄舊有的成見與認知,追隨葛瑞姆足跡,進行一場奇想天外的考古之旅。
──謝哲...
章節試閱
美國空軍第八偵察中隊
戰略空軍司令部
麻州魏斯歐佛空軍基地
一九六○年七月六日
事由:海軍上將皮瑞‧雷斯(Admiral Piri Reis)繪製之世界地圖請求鑑定案
致:查爾斯‧哈普古德教授(Prefessor Charles H. Hapgood)
基恩學院(Keene College)
新罕布夏州基恩市
哈普古德教授道鑒:
本部業已遵照您的要求,對皮瑞‧雷斯於一五一三年繪製之世界地圖,就其中若干不尋常細節進行鑑定。
部分學界人士聲稱,這幅地圖下端所描繪的是南極洲穆德后地(Queen Maud Land)瑪莎公主海岸(Princess Martha Coast)以及帕瑪半島(Palmer Peninsula)之地形。經仔細檢視,本部發現,上述學者對「皮瑞‧雷斯地圖」之推測合乎邏輯而且正確。
地圖下端所顯示之地理精細位置,與一九四九年「瑞典─英國南極考察團」在冰層頂端蒐集之地震資料,極為吻合。此一發現顯示,南極海岸被冰層覆蓋之前,已經有人對該地區進行探測,並且繪製成地圖。
此一地區之冰層,現今大約厚達一英里。
「皮瑞‧雷斯地圖」所呈現之資料,大大超越了一五一三年當時人類有限之地理知識。何以如此,吾人不得而知。
特此函覆。
哈洛德‧歐爾梅耶(Harold Z. Ohlmeyer)
美國空軍中校
中隊指揮官
這封官腔十足的覆函,由負責繪製南極洲地圖的美國空軍單位發出後,在學界引起極大的震撼。如果南極洲穆德后地在冰封之前被人探測過,那麼,最原始的地圖應該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繪製成的。
但是,究竟多久以前呢?
一般學者認為,南極洲的冰層,以它目前的面積和形態,至少已經存在了好幾百萬年。然而,只要稍加檢視,我們就會發現,這個觀點其實是站不住腳的──皮瑞‧雷斯海軍上將的地圖所描繪的,絕對不是幾百萬年前的南極洲穆德后地。最近一些證據顯示,穆德后地和鄰近地區曾經度過一段漫長的「無冰」時期,直到約六千年前才完全被冰層覆蓋。這些證據我們將在下一章詳加探討。在本章中我們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些證據的出現,使我們不必再挖空心思,勉強解釋一個難解的謎團:二百萬年前,人類還沒有出現在地球上時,究竟誰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術,在南極地區進行精確縝密的地理探勘?同樣地,由於地圖的繪製是一種複雜的、「文明」的活動,我們不得不解釋:即使在六千年前,這樣的一項工作怎麼可能完成?歷史學家所承認的真正的早期文明,那時全都還沒有出現呀。
●比人類文明更古老的地圖
試圖解開這個謎團之前,我們必須記住下面的一些基本的歷史和地理事實:
1「皮瑞‧雷斯地圖」是真實的文件,不是任何騙局。它是西元一五一三年在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繪製成的。
2這幅地圖的焦點是非洲西海岸、南美洲東海岸和南極洲北海岸。
3皮瑞‧雷斯不可能從當時的探險家獲取有關的資料,因為直到西元一八一八年,在他繪製地圖三百多年後,南極洲才被歐洲人發現。
4地圖上顯示的穆德后地不被冰封的海岸,是一個難解的大謎團,因為根據地質資料,這個地區能在「無冰」狀態中被探勘、繪圖的最晚日期,是西元前四千年。
5我們無法確定這項探勘可能進行的最早日期,不過,有證據顯示,穆德后地沿海地區在無冰狀態中,至少存在了九千年,然後才被日漸擴大的冰層完全吞沒。
6據我們所知,歷史上並沒有一個文明,在西元前一萬三千年到西元前四千年之間,具有探測這段海岸線的能力。
換言之,這幅繪製於一五一三年的地圖,其中所包含的真正謎團,倒不是它把直到一八一八年才被發現的南極洲大陸涵蓋進去。最讓我們困惑的是,它呈現的竟然是尚未被冰封的南極洲海岸,而早在六千年前,這種無冰狀態就已經結束,從此,整個南極洲被覆蓋在堅厚的冰層下,不見天日。
這種現象應該怎麼解釋呢?幸好,皮瑞‧雷斯在地圖上親筆寫下一連串札記,為我們提供一些答案。他告訴我們,實際進行探勘和繪圖工作的並不是他本人。他承認,他只是一個編纂者和「抄寫者」,從大量的原始地圖中蒐集資料,繪製他那幅地圖。而作為藍本的這些地圖,部分是當時或不久前到過南極洲和加勒比海的探險家(包括哥倫布)所繪製,其他則是西元前第四世紀,或更早之前遺留下來的文件。
繪製早期地圖的人究竟是誰?皮瑞‧雷斯並未提供我們任何線索。一九六三年,哈普古德教授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一個新奇的、引人深思的解答。他認為,皮瑞‧雷斯使用的原始地圖,其中有一部分──尤其是西元前第四世紀流傳下來的那些——是根據更古老的地圖所繪製而成的,而後者所依據的藍本則更為古老。他強調,目前已有確鑿的證據顯示,早在西元前四千年之前,整個地球已經被一個具有高度技術,至今猶未被發現的神祕文明徹底探勘過,並且繪製成地圖。他進一步推斷:
顯然,精確的地理資訊經由不同的民族逐漸流傳下來。最早的地圖顯然是一個來歷不明的民族所繪製的,然後經由古代最偉大的航海民族、縱橫世界海洋一千多年的邁諾斯人(Minoans)和腓尼基人(Phoenicians)流傳到後代。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圖被收藏在埃及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的圖書館,經過地理學家整理後編纂成集,供學者研究。
根據哈普古德教授的研究,這些地圖集和一些原始地圖輾轉流傳到其他學術中心,尤其是君士坦丁堡。一二○四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君士坦丁堡被威尼斯軍隊攻佔,這些地圖落入歐洲水手和浪人手中:
這些地圖大部分是地中海和黑海地圖,但其他地區的地圖也流傳了下來,包括南北美洲和南北極的地圖。顯然,古代航海家的蹤跡遠達南極和北極。說來也許不可思議,但證據顯示,某個古代民族確實曾經在冰封之前探勘過南極海岸。這個民族顯然擁有先進的導航儀器,可以精確判斷經緯度。他們的航海技術,遠遠超越十八世紀下半期之前的任何古代、中古或現代民族。
這些年來一直有人推測,遠古時代,地球上曾經存在一個如今已經消失的文明。上述的航海技術足以證明,這些假設並非全然是空穴來風。古代航海技術的證據,大部分被學者斥為神話,但我們在這裡提出的證據卻不是輕易可以推翻的。我們的證據顯示,以往發現的那些證據現在必須重新提出來,讓學者以開放的心胸重新加以評估。
儘管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強力支持哈普古德的推論(見下文),而且,連美國地理學會會長約翰‧萊特(John Wright)也承認,哈普古德「提出了亟待學界驗證的假設」,但是,至今仍未有學者對這些神祕的早期地圖,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哈普古德在學術界的同儕,非但不曾讚揚他在人類文明研究上的貢獻,反而刻意打壓他。直到逝世之前,他的觀點和研究工作備受譏刺,而這些批評往往是「尖刻的、瑣碎的,禁不起事實的檢驗,回避了真正的問題」。
●愛因斯坦觀點
已故的查爾斯‧哈普古德教授,生前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基恩學院講授西方科學史。他既不是地質學家,也不是古代史學者。然而,他的研究卻對世界歷史和地質學產生極大的衝擊。他的成就應該會受到後人肯定。
愛因斯坦早就看出這點,所以,他破例為哈普古德在一九五三年寫的一本新書作序。這年也就是哈普古德對「皮端‧雷斯地圖」展開調查之前的幾年。在序文中,愛因斯坦指出:
我經常接到各方人士來函,要求我對他們尚未公開發表的論點和觀念提出一些看法。當然,這些觀念和論點大多缺乏科學根據。然而,接獲哈普古德教授的第一封信時,展讀之下卻讓我大為振奮。他的論見雖然簡單,卻極富創意;如果能找到確鑿的證據,他的觀點必將對地殼的歷史研究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哈普古德這本書所提出的「觀點」,其實是一個全球性的地質理論。他試圖解釋,南極大部分地區,直到西元前四千年,為何能一直保持無冰狀態。此外,這本書也探討地球科學其他許多異常現象。哈普古德的論點簡述如下:
1南極大陸並非一直被冰雪覆蓋,在某個時期它的氣候曾經比現今溫暖得多。
2當時這塊大陸氣候溫暖,因為在那個時候它的地理位置並不在南極,而是在南極以北大約二千英里處。換言之,當時它的位置是在「南極圈之外的溫帶,或溫帶和寒帶之間的地區」。
3在一種名為「地殼移位」(earth-crust displacement)的地質機制(plate-tectonics)運作下,這塊大陸轉移到目前所在的位置,進入南極圈之內。這個機制不同於結構地質學上所謂的「大陸漂移」(continental drift)。它指的是:地球的整個外殼「有時可能移換,如同一粒橘子的表皮,鬆脫後就會整個的移動」。
4根據哈普古德的推測,「地殼移位」造成南極洲向南移動後,這塊大陸逐漸變冷,地上形成的冰層日益擴大,經過幾千年的時間演變成今天的模樣。
支持這個激進觀點的進一步證據,羅列在下冊第八部各章。在這兒,我們要特別指出的是,正統地質學家到現在還不肯接納哈普古德的理論,儘管他們一直無法提出有力的反證。哈氏的觀點引起太多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有哪一種地質機制,能對地表的岩石圈產生如此強勁的衝擊,以致引發規模如此龐大的地殼移位?
讓我們聽聽愛因斯坦如何解答這個問題:
在南、北極地區,冰雪不斷累積,分佈並不均勻。地球的運轉使這一堆堆分佈不均勻的冰雪產生變化,從而引發出一股離心的動力,傳送到地球僵硬的表層。以這種方式產生出來的離心動力,能量會日漸增強;當它達到某一個程度時,就會使地殼鬆脫,開始移動……。
令人訝異的是,皮瑞‧雷斯的地圖似乎蘊含一些間接證據,支持哈普古德提出的理論:地殼突然南移之後,南極洲部分地區才開始形成冰層。更重要的是,由於這樣的一幅地圖只有在西元前四千年之前才有可能繪製成,我們不得不對人類文明的歷史重新加以考量。根據一般學者的看法,西元前四千年之前,根本不可能有文明存在。
簡單地說,對人類文明的起源,學術界的共識是:
‧文明最初發源於中東地區肥沃的新月形地帶。
‧文明發源於西元前四千年之後,在最早的真正文明(兩河文明和埃及文明)出現時達到一個頂點,時為西元前三千年左右。隨後出現的文明,崛起在印度河流域和中國。
‧大約一千五百年後,與世界其他地區隔絕的南北美洲,獨立地發展出一個文明。
‧在舊世界,自從西元前三千年以來(在新世界,自從西元前大約一千五百年以來),文明穩定「演進」,變得愈來愈複雜、精緻和豐富。
‧因此,相對於今天的人類文明,所有古代文明(以及它們的各種成就)只能算是原始的玩意兒(中東古代天文家對上天的敬畏,違反科學的精神,而埃及的金字塔只不過是「原始工程師」的作品)。
「皮瑞‧雷斯地圖」所蘊含的據證,卻跟以上所有論點發生抵觸。
●神祕的繪製技術
在他那個時代,皮瑞‧雷斯可是鼎鼎有名的人物;他在歷史上的身分和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身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海軍將領,他曾參與十六世紀中期無數次海戰,功績可謂十分彪炳。此外,他也是公認的地中海區域地理專家,著有航海指南《海事全書》(Kitabi Bahriye)一書,對愛琴海和地中海的海岸、港口、潮流、淺灘、碼頭、港灣和海峽,描繪得頗為詳盡。儘管勞苦功高,他卻失寵於主子,於西元一五五四或一五五五年被問罪斬首。
皮瑞‧雷斯於一五一三年繪製地圖所使用的藍本,原來極可能收藏在君主坦丁堡的帝國圖書館——據說,這位海軍上將享有特權,可以隨意取閱圖書館收藏的所有資料。這些原始地圖,當初可能取自更古老的學術中心,如今下落不明。皮瑞‧雷斯繪製的那幅地圖,直到一九二九年才在君士坦丁堡的故宮圖書館被發現。這幅地圖繪在一塊羚羊皮上,捲成一卷,放置在塵封的書架上。
●失落的文明留下的遺產?
誠如歐爾梅耶中校在一九六○年回覆哈普古德教授的信中所承認的,「皮瑞‧雷斯地圖」描繪的是「冰層下的地形」,也就是南極洲穆德后地被冰雪遮蓋的真正面貌。自從西元前四千年,穆德后地被冰層覆蓋以來,世人就無緣一睹她的真面目。直到一九四九年,英國和瑞典組成的一支科學考察隊抵達南極,對穆德后地展開全面的地震調查,她的面紗才被揭開。
如果皮瑞‧雷斯是唯一接觸到這種「異常」資訊的人,他所畫的地圖也就不值得重視。我們大可以嗤之以鼻:「表面看來也許意義重大,但說穿了,也許只是個巧合而已。」然而,在當時,這位土耳其海軍上將並不是唯一擁有這種神祕地理知識的人。至於這種知識如何從一個民族傳播到另一個民族,從一個時代流傳到另一個時代,哈普古德教授已經說得很清楚,我們就不必費心猜測了。不管流傳的過程如何,事實是:有好些製圖者曾經接觸過同樣的奧祕。
難道說,這些畫地圖的人,在不知不覺中,都曾經分享過一個消失無蹤的文明遺留下來的豐富科學知識?有沒有這種可能呢?
美國空軍第八偵察中隊
戰略空軍司令部
麻州魏斯歐佛空軍基地
一九六○年七月六日
事由:海軍上將皮瑞‧雷斯(Admiral Piri Reis)繪製之世界地圖請求鑑定案
致:查爾斯‧哈普古德教授(Prefessor Charles H. Hapgood)
基恩學院(Keene College)
新罕布夏州基恩市
哈普古德教授道鑒:
本部業已遵照您的要求,對皮瑞‧雷斯於一五一三年繪製之世界地圖,就其中若干不尋常細節進行鑑定。
部分學界人士聲稱,這幅地圖下端所描繪的是南極洲穆德后地(Queen Maud Land)瑪莎公主海岸(Princess Martha Coast)以及帕瑪半島...
目錄
【上冊】
目次
推薦序1
推薦序2
推薦序3
推薦序4
第一部 古地圖疑雲
第一章 祕境的地圖
第二章 預見南極大陸
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
第二部 浪花傳奇 祕魯與玻利維亞
第四章 飛翔的兀鷹
第五章 古印加人的蹤跡
第六章 天兵神將的造訪
第七章 踏著波浪的神魔
第八章 世界屋脊上的湖泊
第九章 過去未來之王
第十章 太陽門之都
第十一章 遠古圖像暗藏天機
第十二章 維拉科查人的末日
第三部 羽毛蛇神 中美洲
第十三章 神話中的末日預言
第十四章 蛇神的子民
第十五章 墨西哥的通天塔
第十六章 蛇神的避難所
第十七章 奧梅克人之謎
第十八章 來自異鄉的神祕客
第十九章 上窮碧落下黃泉
第二十章 魔法師的金字塔
第二十一章 計算世界末日的電腦
第二十二章 眾神的都城
第二十三章 太陽、月亮與亡靈之路
第四部 神話之謎Ⅰ 失去的記憶
第二十四章 夢的回首
第二十五章 世界末日的多重面貌
第二十六章 在地球漫長冬季中誕生的物種
第二十七章 大地陰暗,黑雨降臨
第五部 神話之謎Ⅱ 天文密碼
第二十八章 天空的機制
第二十九章 破解一部古老密碼
第三十章 宇宙樹和諸神的石磨
第三十一章 歐西里斯數字
第三十二章 向後世子孫發出警訊
【下冊】
目次
第一部 埃及Ⅰ 古金字塔的邀帖
第一章 神奇的方位
第二章 永世之居
第三章 金字塔墳墓說
第四章 潘朵拉的盒子
第五章 造物之神
第六章 三次元遊戲
第七章 回到過去
第二部 埃及Ⅱ 宇宙神靈
第八章 殘留在埃及的祕密
第九章 胡狼的房間
第十章 迷惑的歷史年代
第十一章 探索最初的時間
第十二章 最初的神祇
第十三章 人類與神的使命
第十四章 西元前的第十一個千禧年
第十五章 獅身人面巨石
第十六章 測量地球
第十七章 力之泉源
第三部 尋找人類誕生的源地
第十八章 皇天不負苦心人
第十九章 榔頭與鐘擺
第二十章 竊走人類文明的夜賊
【上冊】
目次
推薦序1
推薦序2
推薦序3
推薦序4
第一部 古地圖疑雲
第一章 祕境的地圖
第二章 預見南極大陸
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
第二部 浪花傳奇 祕魯與玻利維亞
第四章 飛翔的兀鷹
第五章 古印加人的蹤跡
第六章 天兵神將的造訪
第七章 踏著波浪的神魔
第八章 世界屋脊上的湖泊
第九章 過去未來之王
第十章 太陽門之都
第十一章 遠古圖像暗藏天機
第十二章 維拉科查人的末日
第三部 羽毛蛇神 中美洲
第十三章 神話中的末日預言
第十四章 蛇神的子民
第十五章 墨西哥的通天塔
第十六章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